由“二”及“俩”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door6402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俩”属于多义词,其最主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意思与“二”有关,表示“两个”的意思。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俩”并不是孤零零的使用,除了“俩”后的名词外,它常常出现在几类固定的搭配组合中,以至于“俩”后的名词可以省略。本文就从“二”说起,并着重分析关于“俩”常用的组合搭配。
  【关键词】:“二”;“俩”;组合
  一、
  现代汉语中,数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就是数词“二”。据学者考证一万两千年前已被使用而今仍在使用的词只有十五个,“二”是其中唯一的数词并被排在了第二位。“二”表达的意思是一定的,但表达这一意思的形式却多种多样。如在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两”及进一步表示“两个”的“俩”。
  数词“二”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二”的甲骨文写法与现代汉语简体字写法相差不大,其意义也是亘古不变的。《汉语大字典》中“二”的解释为:“古文字二用二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此之“二”还有一些衍生出的意义,如:“这个人很二。”这里的“二”意为“不靠谱”,本文暂且不论,只考虑其最基本的意义。
  “二”虽贯穿整个历史,但它不是万能的。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个“两”字为“二”分担了一些语言功能。首先,“两”的基本意义等同于“二”,且有着渊远的历史,《易 说卦》:“参天两地二倚数”。由此可见,“两”强调“偶”与“奇”的对立。《汉语大字典》更是将“两”直接解释为:“数次,二。常用于成对的人或事物以及同时出现的双方。”如:两只手套。“两”有时是不确指的,用来表示数量少,如:三言两语。在这里不作为重点。之所以要说到“两”是因为它是连接“二”与“俩”的桥梁。
  现代汉语中数词经常和量词放在一起构成数量词,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或动量,数词“二”也不例外。量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个”了。但这两个词却不能组合在一起,我们通常不说“二个”,在这里“两”肩负了“二”的责任,与“个”组合成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的数量短语“两个”。由此“俩”的语言基础也就形成了,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俩”是“两个”的合音,特别是在北京话里,“俩”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两个”。如:俩人(两个人)。
  二、
  据考察,“俩”字多与“伎”字合用,组成“伎俩”一词,这个“俩”与本文要说明的“俩”属于同字词,在此不予讨论,本文只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俩”。《现代汉语词典》对“俩”给出了解释:1、两个。如:咱俩。2、不多;几个。比如:就是有俩钱儿,也不能乱花呀。前文已说明,语言学界认为“俩”是“两个”的合音;而“二”、“两”属于表较小的数字,因此“俩”在表示“两个”含义的基础上延伸出了“不多;几个”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分析“俩”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本文借助了北大语料库对“俩”进行了检索并得到一些数据:包含“俩”字的语料共20050条,其中属于“伎俩”的语料共733条,本文的实际参考语料共19317条。在这19317条语料中,表含义“两个”的共10950条;表含义“不多;几个”的共8367条。可见,“俩”在语言中表“两个”的含义所占的比例更大。
  三、
  从用法角度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人称代词+俩”
  “我俩”共1148例;  “我们俩”共1205例;
  “你俩”共399例;“你们俩”共717例;
  “他俩”共4115例;  “他们俩”共1792例;
  “她俩”共783例;“她们俩”共268例;
  “它俩”共42例; “它们俩”共12例;
  “咱俩”共1010例;  “咱们俩”共270例;
  “谁俩”共0例;  “谁们俩”共1例。
  A、可以看出与“俩”进行组合的人称代词可以分为“单数人称代词+俩”和“复数人称代词+俩”。“我们俩”与“我俩”在语义上是相等的,因为二者都是“我们两个”的意思,二者互相替换后对原句没有影响。比如:
  1a、我俩大眼瞪小眼,谁也没主意了。
  1b、我们俩大眼瞪小眼,谁也没主意了。
  2a、我们俩一天割了一亩田的稻子。
  2b、我俩一天割了一亩田的稻子。
  其中,1a和2a是语料中的原句,1b和2b是替换后的句子。除了“我”和“我们”外,其余的单数、复数人称代词与“俩”的组合都具有这样的句法功能。
  B、还可以看出,“我俩”和“谁俩”的使用频率略低于“我们俩”和“谁们俩”,其余都是“单数人称代词+俩”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复数人称代词+俩”。既然“单数人称代词+俩”和“复数人称代词+俩”所表达的语义无差别,那么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更省时省力的表述,这也符合语言简便性原则。
  (二)“指示代词+俩”
  在“指示代词”与“俩”的组合中,“这俩”共260例,“那俩”共97例,除此之外其他的指示代词如“某、各”等都未能检索到语料。可见,“俩”与指示代词组合的范围比较小,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俩”本身是一个口语化词汇,因此它与指示代词中口语化程度高的代词组合的情况较多;二,“俩”虽表示“两个”,但仍存在一些情况“俩”不能完全替代“两个”,比如强调数量时一般用“两个”。
  (三)“疑问代词+俩”
  在语料库中,“疑问代词”与“俩”的组合只检索到了“哪俩”且只有2例。这两例语料中,“俩”后都有名词且多存在于口语当中。如:
  3、也不晓得那两个小伙是和哪俩闺女好。(周大新《湖光山色》)
  4、——郭德纲:香蕉!!
   ——李菁:对!您这有水儿呀!哪俩字呀?
   ——郭德纲:相好的相,交情的交。(《郭德纲相声集》)   例3中,“哪俩”和“那两个”同时出现,同一含义不同形式的混用使得句子在阅读时更顺畅。例4出自相声,相声是口语运用的艺术化体现,因此这里出现“哪俩”更不足为奇。
  (四)“称谓词+俩”
  在现代汉语中,“俩”表示“两个”且多用来指人。在检索到的预料中,“称谓词+俩”的搭配组合全部是用来指人的,且具有形式多样语料丰富的特点。常用的和“俩”搭配组合的形式有:
  A、 父子俩383例;父女俩190例;母子俩252例;母女俩399例;
   祖孙俩42例; 叔侄俩15例;姑侄俩3例;
  B、 夫妇俩594例;夫妻俩811例;兄弟俩660例;姐妹俩354例;
  兄妹俩100例;姐弟俩164例;
  C、爷(儿)俩109例;娘(儿)俩119例;哥(儿)俩310例。
  总的来看,“俩”前的称谓词具有三个特点:一,都是家庭成员的称谓词,如:父、母;二,至少有两个或者隐含两个称谓词,如:叔侄;三,称谓词的排列总是长者在前,幼者在后。
  具体来看,A组中的两个称谓词属于长辈晚辈的称谓组合,可以是上下辈关系,如:父女;也可以是隔辈的称谓组合,如:祖孙。
  B组中两个称谓词属于同辈关系,且称谓词可与“俩”位置互换,如:兄弟俩----俩兄弟;夫妻俩----俩夫妻。位置互换后所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不变。除了“俩夫妻”,其他组合都能有相应语料。语料库中虽没有“俩夫妻”的语料,但它却多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如:电影《一代宗师》。
  C组中的称谓词与“俩”的组合实际是A组中某些组合的简称。“爷(儿)俩”可以指“父子俩”也可以指“祖孙俩”,都是男性;“娘(儿)俩”可以指“母女俩”也可以指“祖孙俩”,但一定都是女性;“哥(儿)俩”指“兄弟俩”。
  四、
  在现代汉语的实际使用中,以上四组搭配常混合使用,如:这俩兄弟。正因如此,上文中检索到的语料用例有重合情况。本文由“二”及“俩”重点阐述了“俩”的成因,也从词汇角度分析了“俩”目前的使用情况,这对“俩”从其它角度进行分析也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齐沪扬.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张其昀、谢俊涛.二、两、俩和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3]尤庆学.说“俩”【J】.语文知识,2001.
其他文献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颇丰,其抒情短诗Maid of Athens在中国广为流传、脍炙人口。本文试从两个中文译本入手比较研究,探究这首短诗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情况,从而加深对原诗的理解。  【关键词】:雅典的女郎;少女;中文译本;比较研究   拜伦的抒情短诗Maid of Athens是一首自由、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创作于1810年,兹也是拜伦的长篇叙事诗《
期刊
《领有名词移位与动词类型》是徐杰教授的专著《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一书中的一章,也是本书的一个专题。李京廉(2002)认为本书是作者“运用当代语言学的管辖与约束理论”(即原则与参数理论),以原则为本位,研究汉语中重要的语言现象,是生成语法的理论与汉语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本章也主要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语言研究思想,也是他一贯坚持追求的“简单、明晰、有限”的语法原则这一基本思想的成果之一。  一、
期刊
【摘要】: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在日常口语交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探讨了话语标记“嗯”和“呃”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语义功能。在许家金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话语标记“嗯”的5类语义功能:强调作用、忽然明白、出乎意料、请求重复和自我确认;话语标记“呃”总结归纳出4类语义功能:思索填词、修正标记、应声回执和疑惑,意外。  【关键词】:话语标记;“嗯”、“呃”;语义探析 
期刊
【摘要】:黔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本民族语言的放弃使用,一是与汉语的融合,在演变过程中,借用、转用、兼用别的语言的现象比较普遍,为当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资料。  【关键词】:语言关系;语言演变;黔西北  历史上黔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偏僻,社会封闭,对外交往少,交际语言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
期刊
【Abstract】: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nglish has a wide influenc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vocabulary and meaning were experiencing different changes. English has borrowed many words from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以钱钟书提出的“化境”与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标准为例,对这两种中西方翻译标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分析了两者的不同,并从这两个翻译标准中汲取有益之处用于指导我们做好翻译批评。  【关键词】:翻译标准;“化境”;德国功能学派;翻译批评  引言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要不要以某种先在的翻译标准作为开端或依据的讨论,王宏印在他的《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即便有些人认为
期刊
【摘要】:劳伦斯·科尔伯格被称为 “现代德育认知发展理论之父”,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构建了其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科尔伯格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研究综述  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
期刊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蕴含着优秀的道德品质精神,其合理因素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对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的重大问题的基本观念或总体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方式等论题。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不仅要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等问题,还要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儒
期刊
1.Introduction  Generally speaking, written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to write on paper, while spoken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with the mouth say it. Although both of them ar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the
期刊
【摘要】:民间流传着:“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节,被看作是标识年关到来的一个节点,是百姓进入年忙的一个标志性节日,但随着时代变迁,在笔者的生活记忆里,腊八节的主要习俗只剩下吃腊八粥,而腊八粥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被渐渐淡忘。那么在传统的民俗里腊八节是怎样过的?带着这一好奇,笔者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记录下家乡——山西怀仁地区传统的腊八节习俗,另外,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腊八节的由来和演变,旨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