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解决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
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摄入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应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重视,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控制,能防患于未然;其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要达到上述标准,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研究和解决以下难点:
第一、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由量变到质变。在这里“量”上的度起决定作用,当量的变化到了极限时,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度量界定也就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国家的政策法规都会相形见绌,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但权力授予也要讲究“度”的限制,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先认真研究从而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就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了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难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二是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
第三、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提起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想起会计工作岗位在设置上管钱的不管账,管报销的不管稽核等。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而是要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这里的重点是管理人员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具体的标准,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
第四、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如上所述,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培养大批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很长的过程。
二、关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性思考
思考之一:控与被控是需要永远协调的一对矛盾。控是规范,控是约束,控是对舞弊的否定,控是对损失的扼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控制,呼唤内部控制,这是主流、这是规律。越是优秀的企业,规范管理越有无形的作用。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内部控制对于保护企业的意义非同小可。但控制毕竟是对人而言的,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对人权力的限制。力的反作用定律在这里也充分发挥作用,矛盾永远存在。可见,协调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矛盾是事关内部控制制度成败的关键。什么时候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协调好了,企业经营就稳定,企业效益增长就快。因此,企业在协调控与被控的关系时,应注意:①把握重点,瞄准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工作;②善于抓住战机,善于捕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以事实为先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③主动把自己置于受控制的地位,把握自己的行为,不能给别人受之以柄;④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思路,使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
思考之二:控面与控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那么,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最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点应该设在3个位置上:①资金。对企业资金筹资、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②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③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乱用,造成经济损失。
思考之三:控制与创新要相依相伴。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绝不能让内部控制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其自身没有资产再生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创新,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保持企业发展不仅要实施内部控制,更要促进企业创新。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对企业创新工程给予足够的支持,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全面控制,防止企业创新过程中产生舞弊行为。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口市财经中等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邸延波)
一、解决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
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摄入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应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重视,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控制,能防患于未然;其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要达到上述标准,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研究和解决以下难点:
第一、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由量变到质变。在这里“量”上的度起决定作用,当量的变化到了极限时,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度量界定也就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国家的政策法规都会相形见绌,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但权力授予也要讲究“度”的限制,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先认真研究从而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就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了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难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二是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
第三、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提起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想起会计工作岗位在设置上管钱的不管账,管报销的不管稽核等。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而是要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这里的重点是管理人员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具体的标准,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
第四、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如上所述,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培养大批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很长的过程。
二、关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性思考
思考之一:控与被控是需要永远协调的一对矛盾。控是规范,控是约束,控是对舞弊的否定,控是对损失的扼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控制,呼唤内部控制,这是主流、这是规律。越是优秀的企业,规范管理越有无形的作用。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内部控制对于保护企业的意义非同小可。但控制毕竟是对人而言的,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对人权力的限制。力的反作用定律在这里也充分发挥作用,矛盾永远存在。可见,协调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矛盾是事关内部控制制度成败的关键。什么时候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协调好了,企业经营就稳定,企业效益增长就快。因此,企业在协调控与被控的关系时,应注意:①把握重点,瞄准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工作;②善于抓住战机,善于捕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以事实为先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③主动把自己置于受控制的地位,把握自己的行为,不能给别人受之以柄;④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思路,使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
思考之二:控面与控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那么,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最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点应该设在3个位置上:①资金。对企业资金筹资、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②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③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乱用,造成经济损失。
思考之三:控制与创新要相依相伴。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绝不能让内部控制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其自身没有资产再生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创新,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保持企业发展不仅要实施内部控制,更要促进企业创新。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对企业创新工程给予足够的支持,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全面控制,防止企业创新过程中产生舞弊行为。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口市财经中等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邸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