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V438+.4
关键词:建设项目 可行性 研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建设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如何投资;是继续投资使之进入项目开发建设的下一阶段,还是就此中止不投资等,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果预测和组织机构分析,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建设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的科学方法。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对多种方案所作的比较和优选,以及就项目投资最后决策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因此,其在内容上,应能满足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的基本要求。通常,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有资格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深度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1) 总论
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概要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总论中应阐明对推荐方案在论证过程中曾有的重要争论问题和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对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说明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设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或说明项目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工作范围和要求;说明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项目建议书及有关审批文件。
2) 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
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建设项目的规模,产品选择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所需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和供应的可能性;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储运条件;材料试验情况;所需动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外部协作条件以及签订协议和合同的情况。
4)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厂址的地理位置,与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的距离,厂址周边的条件;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技术要求,应在指定的建设地区内,对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地震,洪水情况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基础资料,了解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面积、占地范围、厂区总体布置方案、建设条件、地价、拆迁及其他工程费用情况;对厂址选择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选择,提出选择意见。
5)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在选定的建设地点内进行的总图和交通运输的设计,须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以确定项目的构成范围,主要单项工程(车间)的组成,厂内外主体工程和公用辅助工程的方案比较论证;项目土建工程总量估算;土建工程布置方案的选择,包括场地平整、主要建筑和构筑物与室外工程的规划;采用技术工艺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必要性及其来源国别的选择比较;设备的国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方案的设想;并应附上工艺流程式图等。
6)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种类、成分和数量,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对环境影响的预评价;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護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7) 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包括对全厂生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和方案的选择论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劳动定员的配备方案;人员培训的规划和费用估算。
8)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
按照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和进度要求,选择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制订总进度,并用线条图和网络图来表述最佳实施计划方案的选择。
9) 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包括对各项基建费用、流动资金和项目总投资的估算;项目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包括贷款计划;企业生产成本估算;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
10) 评价结论与建议
对建设方案做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方面论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以上的可行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应得出结论性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般工作程序。按照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和国家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1) 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和全国性工业公司以及现有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布局等条件,在广泛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踏勘建设地点、初步预测投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跨地区、跨行业的建设项目以及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项目,应由有关部门和地区联合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报告。
2) 项目业主、承办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各级计划部门汇总和平衡项目建议书。当项目建议书经国家或地区的计划部门、货款单位或有关部门授权的工程咨询单位评估同意,并经审定批准后,该项目即可立项,分别纳入各级的前期工作计划和货款计划。项目业主或承办单位就可委托经过资格审定的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单位)着手编制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方式可由国家计划部门或主管部门直接给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下达计划任务;也可由各主管部门、国家专业投资公司、项目业主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给有资格的设计咨询单位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主管部门下达的委托任务或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应规定研究工作的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前提条件、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安装、费用支协办法以及合同双方的责任、协作方式和关于违约处理的方法等。
3) 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设计或(有资质的)咨询单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承担可行性研究任务后,就可以开展工作了。
3.1) 组织班子与制定计划。
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在承接任务后,需获得项目建议书和有关项目背景与指示文件,摸清委托者的目标意见和要求,明确研究内容,之后方可组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组或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项目组根据书面任务书,研究工作范围和要求,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安排具体实施进度。
3.2) 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
项目组在摸清了委托单位对项目建设的意图和要求后,首先应组织收集和查阅与项目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基础资料和文件资料,并拟定调研提纲,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与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得至的设计基础资料。必要时还须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
此阶段主要通过实际调查和技术经济研究,进一步明确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调查研究主要从市场调查和资源调查两方面着手。市场调查要查明和预测社会对产品需求量、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以便确定项目产品方案和经济规模;资源调查包括原材料、能源、厂址、工艺技术、劳动力、建材、运输条件、外围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等自然、社会、经济的调查。为选定建设地点、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组织机构和定员等提供确切的技术经济分析资料,通过论证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方案设计和优化。
根据项目建议书要求,结合市场和资源调查,在收集到一定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几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结合实际条件进行多次反复的方案论证比较,会同委托部门明确选择方案和重大原则问题和优化标准,从若干方案中选择或推荐最优或次优方案,研究论证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进一步确定产品方案、生产经济规模、工藝流程、设备选型、;车间组成、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等总体建设方案,以备作进一步的综合经济评价。在方案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对重大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要会同委托单位共同讨论确定。
3.4) 经济分析和评价。
项目的调研与经济分析人员应根据调查资料和领导机关的有关规定,选定与本项目有关的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和定额指标参数,列表并注明数据来源。
在前阶段研究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应对所选择确定的最佳建设总体方案进行详细的财务预测、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从测算项目建设投资、生产成本和销售利润入手,进行项目盈利性分析、费用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与影响分析,研究论证项目在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出资金筹集建议,制定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
当项目的经济评价结论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可对建设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3.5) 编定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的反术经济分析论证,证明了项目建设上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与社会上的合理性后,即可编制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一个以上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结论性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为决策部门的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也可以在报告中提出项目不可行的结论意见或项目改进的建议。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建设项目 可行性 研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建设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如何投资;是继续投资使之进入项目开发建设的下一阶段,还是就此中止不投资等,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果预测和组织机构分析,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建设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的科学方法。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对多种方案所作的比较和优选,以及就项目投资最后决策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因此,其在内容上,应能满足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的基本要求。通常,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有资格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深度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1) 总论
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概要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总论中应阐明对推荐方案在论证过程中曾有的重要争论问题和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对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说明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设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或说明项目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工作范围和要求;说明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项目建议书及有关审批文件。
2) 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
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建设项目的规模,产品选择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所需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和供应的可能性;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储运条件;材料试验情况;所需动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外部协作条件以及签订协议和合同的情况。
4)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厂址的地理位置,与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的距离,厂址周边的条件;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技术要求,应在指定的建设地区内,对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地震,洪水情况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基础资料,了解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面积、占地范围、厂区总体布置方案、建设条件、地价、拆迁及其他工程费用情况;对厂址选择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选择,提出选择意见。
5)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在选定的建设地点内进行的总图和交通运输的设计,须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以确定项目的构成范围,主要单项工程(车间)的组成,厂内外主体工程和公用辅助工程的方案比较论证;项目土建工程总量估算;土建工程布置方案的选择,包括场地平整、主要建筑和构筑物与室外工程的规划;采用技术工艺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必要性及其来源国别的选择比较;设备的国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方案的设想;并应附上工艺流程式图等。
6)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种类、成分和数量,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对环境影响的预评价;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護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7) 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包括对全厂生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和方案的选择论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劳动定员的配备方案;人员培训的规划和费用估算。
8)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
按照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和进度要求,选择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制订总进度,并用线条图和网络图来表述最佳实施计划方案的选择。
9) 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包括对各项基建费用、流动资金和项目总投资的估算;项目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包括贷款计划;企业生产成本估算;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
10) 评价结论与建议
对建设方案做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方面论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以上的可行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应得出结论性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般工作程序。按照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和国家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1) 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和全国性工业公司以及现有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布局等条件,在广泛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踏勘建设地点、初步预测投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跨地区、跨行业的建设项目以及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项目,应由有关部门和地区联合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报告。
2) 项目业主、承办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各级计划部门汇总和平衡项目建议书。当项目建议书经国家或地区的计划部门、货款单位或有关部门授权的工程咨询单位评估同意,并经审定批准后,该项目即可立项,分别纳入各级的前期工作计划和货款计划。项目业主或承办单位就可委托经过资格审定的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单位)着手编制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方式可由国家计划部门或主管部门直接给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下达计划任务;也可由各主管部门、国家专业投资公司、项目业主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给有资格的设计咨询单位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主管部门下达的委托任务或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应规定研究工作的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前提条件、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安装、费用支协办法以及合同双方的责任、协作方式和关于违约处理的方法等。
3) 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设计或(有资质的)咨询单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承担可行性研究任务后,就可以开展工作了。
3.1) 组织班子与制定计划。
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在承接任务后,需获得项目建议书和有关项目背景与指示文件,摸清委托者的目标意见和要求,明确研究内容,之后方可组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组或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项目组根据书面任务书,研究工作范围和要求,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安排具体实施进度。
3.2) 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
项目组在摸清了委托单位对项目建设的意图和要求后,首先应组织收集和查阅与项目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基础资料和文件资料,并拟定调研提纲,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与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得至的设计基础资料。必要时还须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
此阶段主要通过实际调查和技术经济研究,进一步明确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调查研究主要从市场调查和资源调查两方面着手。市场调查要查明和预测社会对产品需求量、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以便确定项目产品方案和经济规模;资源调查包括原材料、能源、厂址、工艺技术、劳动力、建材、运输条件、外围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等自然、社会、经济的调查。为选定建设地点、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组织机构和定员等提供确切的技术经济分析资料,通过论证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方案设计和优化。
根据项目建议书要求,结合市场和资源调查,在收集到一定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几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结合实际条件进行多次反复的方案论证比较,会同委托部门明确选择方案和重大原则问题和优化标准,从若干方案中选择或推荐最优或次优方案,研究论证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进一步确定产品方案、生产经济规模、工藝流程、设备选型、;车间组成、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等总体建设方案,以备作进一步的综合经济评价。在方案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对重大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要会同委托单位共同讨论确定。
3.4) 经济分析和评价。
项目的调研与经济分析人员应根据调查资料和领导机关的有关规定,选定与本项目有关的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和定额指标参数,列表并注明数据来源。
在前阶段研究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应对所选择确定的最佳建设总体方案进行详细的财务预测、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从测算项目建设投资、生产成本和销售利润入手,进行项目盈利性分析、费用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与影响分析,研究论证项目在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出资金筹集建议,制定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
当项目的经济评价结论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可对建设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3.5) 编定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的反术经济分析论证,证明了项目建设上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与社会上的合理性后,即可编制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一个以上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结论性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为决策部门的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也可以在报告中提出项目不可行的结论意见或项目改进的建议。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