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3岁时他已然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知名高校校长的双重身份。
耀眼的光环并没有迷惑他对于中国教育的清醒认识:在他眼里,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存在层次问题,只是类型不同。
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他直言高校在培养模式方面应该向职业教育学习。
在国务院发起新一轮机构改革之际,作为一名大学管理者,他感到欢欣鼓舞,坦言高校不妨也尝试“大处制”管理模式改革。
2005年,年仅43岁的钟志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足足比同批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2岁的平均年龄小了19岁。同年7月,他接掌湖南大学校长帅印,成为国内重点大学校长群体中“少壮派”的代表。
2008年1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向社会公布,钟志华名列其中。3月6日,《教育与职业》在全国政协教育组驻地采访了钟志华校长。
海归校长眼里的总理报告
1982年,钟志华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两年后,他远赴瑞典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被聘为林雪平大学终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被聘为湖南大学教授,在国内外两地工作。
1995年,钟志华正式回到湖南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设计制造CAE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和冲压成型技术,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九·五”和“十·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课题和多项企业重要研发项目。
从2005年7月起,他开始担任湖南大学建国后的第十任校长。
采访时,记者眼里的钟志华并没有连日来频繁参加会议的疲惫。相反,他显得很振奋,或许是刚刚听了总理报告的缘故,或许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使然。
他首先从总理报告谈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总理的报告很让人振奋,抓住了教育发展的核心和本质。相信中国的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他告诉记者,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三个类型教育问题,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现了政府在意识上的进步,“我认为教育主要定义为三个类型的教育比较好,不能定义为层次教育。三种教育只能说是阶段不一样,例如职业教育在国外就属于中间阶段的教育,是成才的路径之一。
“创新型人才不是高高在上的”,对于总理报告中提到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他告诉记者,创新型人才有很多层次,一种是帅才,就是发现问题并领导团队解决问题;一种是将才,能够将计划付诸实践;第三种就是技术工人。而目前创新人才缺失主要因为高层次人才跟实践的结合不是很紧密,从整个教育来说,实践环节的薄弱是造成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钟志华认为,总理的报告给当前的高校管理层很多启发:对于一名高校校长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去培养?对前者,以书记、校长为核心的高校管理层应该积极思考建设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后者,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以及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学校管理中的短板现象
湖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直属国家教育部。学校前身是公元976年创建的北宋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千余年来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为担负起发展千年学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学校在新时期确立了“建成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目前,学校设有29个院,5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9540余人,其中本科生22330余人。
对于这样一所拥有千年历史的重点学府,钟志华一方面深为自己母校自豪,另一方面也深感责任重大—自己究竟能给这所优秀的学府带来什么?
在国外十余年的学习、工作中,国外学校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触发了他对学校发展的新思考,“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可以对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上任伊始,他一方面广泛听取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见,另一方面对学校各个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很快他就感受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界限不清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而这种困扰直接导致了学校管理效率不高。“从管理上看,我国高校不仅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就是和企业管理、政府管理比也相对滞后。”
他告诉记者,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高等学校要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的大学,无不高度重视管理,把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在他看来,目前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界限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普遍存在;受过去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行政领导学术、学术依附行政的影响,高校学术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欠缺;二是没有真正建立起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与运行体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功能迅速提升,但在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上,高等学校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效益不高,没有建立起兼顾效益、效率与质量的职业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这些都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钟志华告诉记者说,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次高潮,努力推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就业难”考量学校定位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高等教育在迎来大众化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压力。
作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高校校长,钟志华尤为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他眼里,“就业问题是学生给学校出的一道‘命题作文’,不仅仅是教育质量问题,还考量着一所学校的定位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供求关系失衡、急剧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增长缓慢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问题,但从深层次来说,折射出的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现实问题,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在钟志华看来,大学生就业难给学校提出了一个高等教育如何与市场接轨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往往是有什么老师、什么样的条件,就开设什么专业,而不管市场的实际需求信息,结果高校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才供给结构的严重失衡。
“高校办学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他告诉记者,高校应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创建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尤其是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与此同时,他认为当前大学生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多元化就业。目前,湖南大学科技园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园区内将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只要项目好,学生一样可以做老板。”钟志华风趣地说。
由大变强的转型之忧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了,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对高等教育来讲,当务之急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步伐。”钟志华如是说。
在他看来,一方面,我国自主创新的投入近几年显著增加,自主创新的活动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都逐渐开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快速提升,但是目前高素质人才仍然欠缺。另一方面,国家多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已经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能够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且进行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的质量一定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会更快地缩短和国际水平的差距,来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
“现在,我们强调科学研究,这对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必要的,但是还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一些学校可能由于更强调科研,将优质的教师资源放到了科研第一线,从而忽视了教学。”钟志华说。
此外,针对社会上关于中国什么时候出诺贝尔奖的问题,以及在很多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钟志华认为,这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因为对创新型成果的追求,从来就离不开高等教育人才扎扎实实的培养。“比如,我比较熟悉的汽车产业高端技术水平,从某方面来讲,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强,但是工程化的人才很紧缺,包括技术工人这一基础队伍。” 钟志华说。
在他心目中,要实现教育强国不仅要综合考虑创新型国家综合人才的培养,还应该做平衡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的工作。毕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继续不遗余力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教育改革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政治家、教育家、战略家,看似三个不同的定位,但却是一名成功的高校校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是钟志华对校长角色的认识和把握。当然,在他看来,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心、爱护学校每一名老师和学生的成长,把教育当成一项长期的事业去认真思考和实践。
钟志华 现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湖南省侨联副主席。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他先后撰写出版著作3本,发表论文120余篇,论著被SCI和他人引用达200多篇次,独著的英文专著《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for Contact-Impact Problems》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资助出版,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ughes教授等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曾先后二十多次应邀在欧、美、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学术讲座和科研合作。
耀眼的光环并没有迷惑他对于中国教育的清醒认识:在他眼里,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存在层次问题,只是类型不同。
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他直言高校在培养模式方面应该向职业教育学习。
在国务院发起新一轮机构改革之际,作为一名大学管理者,他感到欢欣鼓舞,坦言高校不妨也尝试“大处制”管理模式改革。
2005年,年仅43岁的钟志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足足比同批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2岁的平均年龄小了19岁。同年7月,他接掌湖南大学校长帅印,成为国内重点大学校长群体中“少壮派”的代表。
2008年1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向社会公布,钟志华名列其中。3月6日,《教育与职业》在全国政协教育组驻地采访了钟志华校长。
海归校长眼里的总理报告
1982年,钟志华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两年后,他远赴瑞典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被聘为林雪平大学终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被聘为湖南大学教授,在国内外两地工作。
1995年,钟志华正式回到湖南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设计制造CAE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和冲压成型技术,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九·五”和“十·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课题和多项企业重要研发项目。
从2005年7月起,他开始担任湖南大学建国后的第十任校长。
采访时,记者眼里的钟志华并没有连日来频繁参加会议的疲惫。相反,他显得很振奋,或许是刚刚听了总理报告的缘故,或许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使然。
他首先从总理报告谈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总理的报告很让人振奋,抓住了教育发展的核心和本质。相信中国的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他告诉记者,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三个类型教育问题,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现了政府在意识上的进步,“我认为教育主要定义为三个类型的教育比较好,不能定义为层次教育。三种教育只能说是阶段不一样,例如职业教育在国外就属于中间阶段的教育,是成才的路径之一。
“创新型人才不是高高在上的”,对于总理报告中提到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他告诉记者,创新型人才有很多层次,一种是帅才,就是发现问题并领导团队解决问题;一种是将才,能够将计划付诸实践;第三种就是技术工人。而目前创新人才缺失主要因为高层次人才跟实践的结合不是很紧密,从整个教育来说,实践环节的薄弱是造成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钟志华认为,总理的报告给当前的高校管理层很多启发:对于一名高校校长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去培养?对前者,以书记、校长为核心的高校管理层应该积极思考建设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后者,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以及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学校管理中的短板现象
湖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直属国家教育部。学校前身是公元976年创建的北宋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千余年来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为担负起发展千年学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学校在新时期确立了“建成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目前,学校设有29个院,5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9540余人,其中本科生22330余人。
对于这样一所拥有千年历史的重点学府,钟志华一方面深为自己母校自豪,另一方面也深感责任重大—自己究竟能给这所优秀的学府带来什么?
在国外十余年的学习、工作中,国外学校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触发了他对学校发展的新思考,“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可以对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上任伊始,他一方面广泛听取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见,另一方面对学校各个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很快他就感受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界限不清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而这种困扰直接导致了学校管理效率不高。“从管理上看,我国高校不仅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就是和企业管理、政府管理比也相对滞后。”
他告诉记者,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高等学校要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的大学,无不高度重视管理,把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在他看来,目前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界限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普遍存在;受过去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行政领导学术、学术依附行政的影响,高校学术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欠缺;二是没有真正建立起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与运行体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功能迅速提升,但在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上,高等学校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效益不高,没有建立起兼顾效益、效率与质量的职业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这些都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钟志华告诉记者说,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次高潮,努力推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就业难”考量学校定位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高等教育在迎来大众化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压力。
作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高校校长,钟志华尤为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他眼里,“就业问题是学生给学校出的一道‘命题作文’,不仅仅是教育质量问题,还考量着一所学校的定位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供求关系失衡、急剧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增长缓慢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问题,但从深层次来说,折射出的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现实问题,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在钟志华看来,大学生就业难给学校提出了一个高等教育如何与市场接轨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往往是有什么老师、什么样的条件,就开设什么专业,而不管市场的实际需求信息,结果高校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才供给结构的严重失衡。
“高校办学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他告诉记者,高校应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创建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尤其是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与此同时,他认为当前大学生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多元化就业。目前,湖南大学科技园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园区内将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只要项目好,学生一样可以做老板。”钟志华风趣地说。
由大变强的转型之忧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了,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对高等教育来讲,当务之急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步伐。”钟志华如是说。
在他看来,一方面,我国自主创新的投入近几年显著增加,自主创新的活动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都逐渐开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快速提升,但是目前高素质人才仍然欠缺。另一方面,国家多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已经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能够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且进行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的质量一定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会更快地缩短和国际水平的差距,来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
“现在,我们强调科学研究,这对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必要的,但是还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一些学校可能由于更强调科研,将优质的教师资源放到了科研第一线,从而忽视了教学。”钟志华说。
此外,针对社会上关于中国什么时候出诺贝尔奖的问题,以及在很多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钟志华认为,这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因为对创新型成果的追求,从来就离不开高等教育人才扎扎实实的培养。“比如,我比较熟悉的汽车产业高端技术水平,从某方面来讲,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强,但是工程化的人才很紧缺,包括技术工人这一基础队伍。” 钟志华说。
在他心目中,要实现教育强国不仅要综合考虑创新型国家综合人才的培养,还应该做平衡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的工作。毕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继续不遗余力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教育改革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政治家、教育家、战略家,看似三个不同的定位,但却是一名成功的高校校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是钟志华对校长角色的认识和把握。当然,在他看来,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心、爱护学校每一名老师和学生的成长,把教育当成一项长期的事业去认真思考和实践。
钟志华 现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湖南省侨联副主席。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他先后撰写出版著作3本,发表论文120余篇,论著被SCI和他人引用达200多篇次,独著的英文专著《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for Contact-Impact Problems》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资助出版,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ughes教授等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曾先后二十多次应邀在欧、美、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学术讲座和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