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层分级分类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部分高校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本文提出构建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各项活动的指导工作,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涯发展基本平行,同步发展,实现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分层分级分类 社会实践 体系 构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根据大学生实际成长环境中的年级区别、专业区别和相应的集体环境、外部条件而设置分级、分层、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成长过程和认知规律,针对思想认识、综合能力、专业素质、社会融入和职业规划等几大类别,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同时与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质有机结合,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进行指导和引导,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将大学生培养为有实践能力、有理论支撑、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
  由于学生处于认知成长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产生敷衍态度或功利思想。部分学生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于兼职打工,认为赚钱比社会实践更有价值,或者以“三下乡”为形式去游山玩水,拍几张照片、交几份总结来代替真正的社会实践。只有使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自我检验、是服务社会感知社会的身心历练、是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意志品质的磨练才能改变以上问题。
  (二)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脱节、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推广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在校内确定一个统一的主题,这样虽然有利于增强学校凝聚力,但是没有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导致了社会实践受到限制,难以人尽其才。此外,在一些高校中,也存在刻意打造“优秀团队”的问题。比如指定由优秀的团干部或者团总支负责老师带队某个团队,这样虽然能够突出重点,但是产生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学生由于无法进入“优秀团队”而失去了参与实践的兴趣和信心,转而用假的实践证明或者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来代替真正意义的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分层分级分类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
  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适应与基础灌注阶段(一年级)、中期阶段——全面培养提高阶段(二、三年级)、后期阶段——完善调整阶段(四年级)。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学生的年龄、思想、心理、面临的问题、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应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也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分层分级分类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就是指高校结合专业培养方案,把所有的学生活动按照组织团体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按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对所有的学生活动进行有效地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科学、持续的整体,让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侧重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更大限度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适应与基础灌注阶段的社会实践
  1.以树立职业生涯意识为导向的入学教育系列实践活动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建立学校印象、专业认知、兴趣导向和职业规划的萌芽阶段。该时期内,通过军训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可以为其树立成长榜样,借鉴学习经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设置,可以使其明晰成长目标,树立自我信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社交能力,积极融入新群体。这一阶段主要是让新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成果的交流、展示、体验活动中,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提前打下基础。
  2. 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身使命感为主的人生观教育实践活动
  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开展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价值的实践活动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自身使命,从而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比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使其知苦乐,开展公益劳动使其知荣辱,开展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的活动使其知幸福等等。低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全面培养提高阶段的社会实践
  1.开展专业技术型和专业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对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思想趋于成熟,在这个阶段,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开展以参与型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实习、企业调查或者尝试接触、了解该领域内的从业人员,从而全面认知自己的专业领域,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的放矢地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依托校内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
  校内举行的科技文化节活动不仅保持了社会实践在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连贯性,也促进了各个层次、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总结与提炼升华。学生应该利用“挑战杯”、“科技文化节”、“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种科技文化活动,通过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发现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本质所在,知道通过如何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完善调整阶段的社会实践
  1.以择业引导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纠正学生中一些错误的求职思想,鼓励学生投身基层,利用所学进行社会实践,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加强了对一些就业政策的解读,如“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并且邀请在上述方面取得成就的优秀毕业生进行讲座。
  2.专项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四年级是学生从象牙塔转变为“社会人”过渡的一年,该阶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该以“接轨社会、勇于挑战”为主题,鼓励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实习、应聘等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在大三的暑假,鼓励学生以毕业生的心态融入到社会中,发现自身差距,为前三年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查缺补漏,同时学会人际交往的处世之道,学会沟通合作,了解社会现实,从而避免过于理想主义或眼高手低,从而实现大四毕业的就业中量力而行和合理定位。在大四阶段还要通过校内的社会实践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如说“模拟招聘”、“简历制作大赛”等,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出先进的、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文成.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3]向刚,聂坤伦,黎明艳.大学生三段式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03.
  [4]杨琼,张小林.构建本科生立体化社会实践体系探索和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238.
  [5]张广,吴惠.努力构建“三年、三类、三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J].教育建设与改革,2009,11:48.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1202)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JG1231)
  作者简介:
  钟楠(1983—),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现任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团总支书记。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其他文献
期刊
对小班幼儿来说,参与数学活动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活动生活化是小班幼儿乐意接受和参加的活动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
2000年互联网着实玩了一把惊险。但是这种跌宕的幅度如此之大,不能否认媒体掺和起了很大的作用。纳斯达克固然是最主要的风向标,但是媒体的煽情有时来得比投资商更疯狂。于是
摘 要: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等能力的发展。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现在新课改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阅读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英语  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远远比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由此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收入分配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媒介工具,其主要是以调动员工工作潜能,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为核心目的,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并严格按照绩效考
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且竞争的核心已经由产品方面的竞争转变成人才的竞争,这也就必然要求各个企业必须要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管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区别于普通大众的隐私权,本文以道格拉斯婚礼照片事件为切入点,首先分别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以及何谓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等概念进行了初步介绍,分析公
2004年3月2日上午8时,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一庭正在开庭审理真假“张军”姓名权纠纷案,法庭上,双方代理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真张军以假“张军”盗用和假冒他的姓名,造成他妻离子散,名誉扫地,严重影响他的经济收入为由,要求假“张军”赔偿他经济、精神损失费4万元,假“张军”不服,提出上诉。一时间,法庭也难以判决,只好暂时休庭。这桩真假“张军”案后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陌生女郎的讨债电话搅得张
日本新任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10月9日访华,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会谈,表示对中国以保护资源为由而加强限制稀土等稀有金属出口力度的担忧,稀土是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