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熟识的任何演奏技能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而在每一个不用的学习阶段,都应该以单位学习质量为基础,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为目标,将学习质量与效率结合分析,那么在初级习筝者这一阶段,合理并高效运用碎片时间练琴,关系到其是否能够保持学习热情、练琴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级习筝者的练琴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高估自己能力、喜新厌旧和练琴低敏感性,无不造成其对练琴时间安排的误读与误操作。本文主要针对“碎片时间”练琴这一概念进行多角度分析,剖析练琴的客观规律,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练琴的方法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
关键词:初级习筝者,试错法,碎片时间,练琴
在初级习筝者离开教学课堂,进行课下练琴时,常常会误将练琴时间或演奏的遍数作为练琴好坏的评判标准之一,对技术障碍时,基本以增加练琴时长为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技巧难度成为其判断练琴时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实际操作上,初级习筝者更乐意将多数的时间投入在自己擅长的乐段,多次反复演奏让演奏者身心愉悦,而面对困难的乐段产生的畏难、害怕等情绪,会打乱练琴的节奏,过分关注难点反而使得练琴时间效率低下、焦虑感明显上升,练琴时间成百倍增长,合理地安排练琴时间,将这一矛盾分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练琴方法之一。乐曲中重难点演奏技法碎片时间的有效设计,是初级习筝者常常忽略的。本文拟通过剖析练琴时常用的试错法和碎片时间的具体操作办法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尽可能详尽地给出解决问题方法,提高初级习筝者地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养成演奏者心理素质和表演热情。
出色的表演来自于演奏者客观理智地、心手相结合的良好练琴习惯。在初学者中常见一种试错的练习方法,比如:试图通过密集、反复并且没有任何结果的方式去练习某一个音乐片段,假想能能够通过频繁的次数、量的积累达到剔除错误的目的。这种练习方式通常会造成极大的随意性、随机性,演奏技法也处于失控状态。而那些能够在初级就能正确、慢速、精准执行演奏要点的演奏者来说,训练的成果则是十分显著。如:在古筝右手的基础演奏技法中,有一个十分常见的指法搭配“勾托抹托“,又名”快四点“,在这个演奏技法的训练中,试错型的演奏者,会认为这个技法难度低,只是简单的将“勾、抹、托”三个手指结合起来使用,于是会在乐曲片段的练习中,徒然加快速度,遇到碰弦、错音、漏音等状况时盲目增加弹奏的遍数,而这样练琴的结果常常令人崩溃,在完整演奏乐曲片段时,勾、抹、托三个手指的使用没有规则、没有兼容性的手型以达到稳定性,因而产生大量的技术瑕疵,甚至失去对音乐性的感知能力,一味专注于如何弹得快,这样的练琴实际上是非常低效、无效的。当试错这样的练琴方式,在学习课堂上,是可以尝试使用的,由指导教师根据演奏者试错得出的结果,帮助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亦是课下思考的源泉,但是,如果将试错当做练琴的重要方法,那么则会南辕北辙。波兰著名钢琴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所说的:“有些学生在琴上苦练,以为在解决技巧问题,实际上却和体育锻炼差不多,当然这也是必要的。但是,若没有经过艺术技巧锻炼的头脑来指挥,就毫无价值了。”(转引自《音乐译丛》第3期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年9月版 第140页)对练习效果和质量的忽视,麻木、机械地练习手指肌能,而这些则是对练琴效率的一种极大消耗。
一般说来,练琴时间分配的原则尽可能以一定量单位时间乘以多次来进行,比如:一口气练琴2小时,不如把分成1小时乘以2次,或者30分钟乘以4次,以此类推。在初学者练琴阶段,长时间的练习,往往非常容易造成疲劳感,而疲劳感恰恰会使练琴质量得不到保证,一味追求练琴的时间的连贯性,并不符合练琴的主动性原则。在注意力能够保证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初学者往往能够较好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到最佳状态,不论是对乐谱的读谱精细度,还是对手指运动操作的敏锐性感知,都处在一個比较好的良性循环当中。当然,在初学者逐渐提升的专注力能力的进阶种,随之慢慢提高单位练琴时间,也是非常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随时根据自己的演奏状态、专注力调整练琴时间,是比较好的灵活的方式。在练琴单位时间之间的休整间隙,放松大脑的运作,释放肌肉运动的紧张,走走路、散散步,再回来接着练琴,往往精力充沛,练琴的思路更加清晰。
这种重新唤醒肌肉运动的方式,在练琴时,启动的次数越多,往往演奏的完整性更强。比如:一首完整的作品,在连续演奏多遍的情况下,一定是有一个峰值出现,第2-3遍常常是比较好的状态,而第4遍以后,很有可能出现审美疲劳,成为手指机械性模式的练习。但是,在考试、考级等表演华宁中,几乎不可能允许演奏者在舞台上连续呈现2-3遍,那么,第1遍作品的呈现出的质量,与碎片时间练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分块儿的碎片练习时间里,考验演奏者“重启”第一遍的机会比较多,每次都以全新的精神积聚力满血演奏,相当于在一天的时间内多次复习“第一遍”,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拆分时间或充分利用被人为分解的碎片时间练琴,是初学者练琴时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尤其针对初学古筝的成年人,因为私人事物繁琐,很难找出大块的时间练琴,有20-30分钟的碎片时间,常常被忽略,想要取得演奏技术的突破,就是比较困难的了。在古筝的基础教学中,基本演奏手型的练习,就可以采用极小碎片时间的练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强化和巩固。比如:手型撑住稳定地站立在琴弦上,保持5分钟,就不如每次只做10-20秒,然后把手轻轻拿下来,放在身体侧面,做一次“归零”的放松,重新提手操练手型放稳的动作,这种极小的循环练习,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时间来练习,哪怕10分钟,也是非常好的“唤醒”训练,对古筝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容易操作和方便掌握的。
不论是本文中提到的“试错”弹琴的弊端,还是利用碎片时间弹琴,都是为了使初级阶段的习筝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意愿、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稳定的弹琴状态。练琴的艺术高深博大,思考、分析、讲究好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好的练琴习惯、演奏心态,才能历久弥新,让音乐的美走入内心,散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关键词:初级习筝者,试错法,碎片时间,练琴
在初级习筝者离开教学课堂,进行课下练琴时,常常会误将练琴时间或演奏的遍数作为练琴好坏的评判标准之一,对技术障碍时,基本以增加练琴时长为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技巧难度成为其判断练琴时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实际操作上,初级习筝者更乐意将多数的时间投入在自己擅长的乐段,多次反复演奏让演奏者身心愉悦,而面对困难的乐段产生的畏难、害怕等情绪,会打乱练琴的节奏,过分关注难点反而使得练琴时间效率低下、焦虑感明显上升,练琴时间成百倍增长,合理地安排练琴时间,将这一矛盾分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练琴方法之一。乐曲中重难点演奏技法碎片时间的有效设计,是初级习筝者常常忽略的。本文拟通过剖析练琴时常用的试错法和碎片时间的具体操作办法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尽可能详尽地给出解决问题方法,提高初级习筝者地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养成演奏者心理素质和表演热情。
出色的表演来自于演奏者客观理智地、心手相结合的良好练琴习惯。在初学者中常见一种试错的练习方法,比如:试图通过密集、反复并且没有任何结果的方式去练习某一个音乐片段,假想能能够通过频繁的次数、量的积累达到剔除错误的目的。这种练习方式通常会造成极大的随意性、随机性,演奏技法也处于失控状态。而那些能够在初级就能正确、慢速、精准执行演奏要点的演奏者来说,训练的成果则是十分显著。如:在古筝右手的基础演奏技法中,有一个十分常见的指法搭配“勾托抹托“,又名”快四点“,在这个演奏技法的训练中,试错型的演奏者,会认为这个技法难度低,只是简单的将“勾、抹、托”三个手指结合起来使用,于是会在乐曲片段的练习中,徒然加快速度,遇到碰弦、错音、漏音等状况时盲目增加弹奏的遍数,而这样练琴的结果常常令人崩溃,在完整演奏乐曲片段时,勾、抹、托三个手指的使用没有规则、没有兼容性的手型以达到稳定性,因而产生大量的技术瑕疵,甚至失去对音乐性的感知能力,一味专注于如何弹得快,这样的练琴实际上是非常低效、无效的。当试错这样的练琴方式,在学习课堂上,是可以尝试使用的,由指导教师根据演奏者试错得出的结果,帮助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亦是课下思考的源泉,但是,如果将试错当做练琴的重要方法,那么则会南辕北辙。波兰著名钢琴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所说的:“有些学生在琴上苦练,以为在解决技巧问题,实际上却和体育锻炼差不多,当然这也是必要的。但是,若没有经过艺术技巧锻炼的头脑来指挥,就毫无价值了。”(转引自《音乐译丛》第3期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年9月版 第140页)对练习效果和质量的忽视,麻木、机械地练习手指肌能,而这些则是对练琴效率的一种极大消耗。
一般说来,练琴时间分配的原则尽可能以一定量单位时间乘以多次来进行,比如:一口气练琴2小时,不如把分成1小时乘以2次,或者30分钟乘以4次,以此类推。在初学者练琴阶段,长时间的练习,往往非常容易造成疲劳感,而疲劳感恰恰会使练琴质量得不到保证,一味追求练琴的时间的连贯性,并不符合练琴的主动性原则。在注意力能够保证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初学者往往能够较好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到最佳状态,不论是对乐谱的读谱精细度,还是对手指运动操作的敏锐性感知,都处在一個比较好的良性循环当中。当然,在初学者逐渐提升的专注力能力的进阶种,随之慢慢提高单位练琴时间,也是非常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随时根据自己的演奏状态、专注力调整练琴时间,是比较好的灵活的方式。在练琴单位时间之间的休整间隙,放松大脑的运作,释放肌肉运动的紧张,走走路、散散步,再回来接着练琴,往往精力充沛,练琴的思路更加清晰。
这种重新唤醒肌肉运动的方式,在练琴时,启动的次数越多,往往演奏的完整性更强。比如:一首完整的作品,在连续演奏多遍的情况下,一定是有一个峰值出现,第2-3遍常常是比较好的状态,而第4遍以后,很有可能出现审美疲劳,成为手指机械性模式的练习。但是,在考试、考级等表演华宁中,几乎不可能允许演奏者在舞台上连续呈现2-3遍,那么,第1遍作品的呈现出的质量,与碎片时间练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分块儿的碎片练习时间里,考验演奏者“重启”第一遍的机会比较多,每次都以全新的精神积聚力满血演奏,相当于在一天的时间内多次复习“第一遍”,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拆分时间或充分利用被人为分解的碎片时间练琴,是初学者练琴时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尤其针对初学古筝的成年人,因为私人事物繁琐,很难找出大块的时间练琴,有20-30分钟的碎片时间,常常被忽略,想要取得演奏技术的突破,就是比较困难的了。在古筝的基础教学中,基本演奏手型的练习,就可以采用极小碎片时间的练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强化和巩固。比如:手型撑住稳定地站立在琴弦上,保持5分钟,就不如每次只做10-20秒,然后把手轻轻拿下来,放在身体侧面,做一次“归零”的放松,重新提手操练手型放稳的动作,这种极小的循环练习,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时间来练习,哪怕10分钟,也是非常好的“唤醒”训练,对古筝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容易操作和方便掌握的。
不论是本文中提到的“试错”弹琴的弊端,还是利用碎片时间弹琴,都是为了使初级阶段的习筝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意愿、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稳定的弹琴状态。练琴的艺术高深博大,思考、分析、讲究好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好的练琴习惯、演奏心态,才能历久弥新,让音乐的美走入内心,散发出惊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