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变式训练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变式训练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使学生开脑脑筋,运用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解答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 变式训练;高中数学;数学解题教学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变式训练的教学方式比较常见,是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能力,把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的关键措施。变式训练是是以数学题目作为形式,以数学知识作为立足点,促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抓住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变式训练在高中数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变式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以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主要指南,在不同的情景状况下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广度进行相应的改变,促使数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数学结论更加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从数学教学的角度上而言,变式训练对于数学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便是题海战术,这种战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具有重要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训练量比较大,负荷比较严重,容易使学生出现厌烦情绪。变式训练是通过一道数学题来解决和分析一类数学问题的训练方式,注重对数学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导师事半功倍的效果[1]。其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变式训练能够使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虑解决问题更加多面、灵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式训练作为一种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训练方法,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假设,对相似、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其中的规律,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变式训练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运用
  1.一题多解的变式技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性,相同题目的解答方式多种多样,每个学生在开贷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切入点不一样,但是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而从多种角度、方面来接相应的数学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还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进步,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题多解的方式重点在于学生解决问题的切入不同,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数学阶梯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便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2]。不等式、概率等教学内容中都可以运用到一题多解,使得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更加灵活多变。
  一题多变,能够借助于一个题目展现不同数学知识,避免学生在进行题海战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3.一题多问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数学題目,数学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设立不同的问题方向,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解答数学问题,把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题多问的设置是以数学知识体系作为基础,注重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数学问题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解决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进行相应的变式训练,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抓住其中不变的规律,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便于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成为创新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凯祯.重视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新课程·中学,2015,(1):53-53.
  [2]陈桂凤.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分析[J].中外交流,2016,(2):282-28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宁师中学 342800)
其他文献
摘要:焦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不安、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例如,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答不出时,就可能产生焦虑。焦虑从不同角度可分为正常焦虑与神经过敏性焦虑。研究表明,若高焦虑与高能力结合,会促进学习;当高焦虑与低能力或一般能力相结合时,则会妨碍学习,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应付紧张、不安的情绪干扰。  关键词:高中英语;焦虑情绪;调节情绪;成绩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摘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及未来发展都是较为重要的,这就需要大力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精准改善高中生入学难题,全面提高入学率,相对的资助育人的重要性也就愈发显著,并逐渐发展成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因素。但是,在现阶段农村普通高中在受到各项因素的直接影响下,仍旧存在较多滞后性问题,无论是教学队伍的专业性,还是教学机制及资源的先进性,都难以与实际需求相符合,这就使得高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新课改的推进
摘要:招生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每个青年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历经多年探索,我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各级各类考试“越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公平;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摘要: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阶段的知识水平、体质、品德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因而需要针对性的手段来进行教育。而这些学生本身也是存在着心理障碍的,所以作为教师,如何能够有效地针对他们的心理障碍,采取有效的消除措施,也是教师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心理障碍;消除措施  一、引言  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更加提倡“以人为本”,提倡将教育的出发点转变为学
摘要:意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把握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提出了策略。并指出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客观之“象”的音、色、形、质等方面多视角解读意象,体悟诗人情感,领略诗歌的意蕴。  关键词:意象;多视角解读;体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6  意象是诗歌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震撼了所有人,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老师学生的深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培养出的学生总是循规蹈矩,高分低能,而不是国家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归根求源,问题还是出在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太在乎教师的讲解,而忽略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太在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太在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以学生为本;太在乎我们的功利而忘记了素质教育的本真
摘要:多元思维是相对于一元思维和二元思维而言的,多元思维是指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程度和思考深度,对于学生而言,多元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很多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多元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进行了探究。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多元思维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发现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弊端,为了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体验,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消除这类弊端,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几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小学数学学习则对巩固学生
“放假了,别忘与老同学联系!”随着一声声道别,我们带着不太理想的成绩,走出校门,又一次等待新年的到来。  但是,这一次怎么心中带了一点留恋呢?难道是因为……  这一次怎么心中带了一点忐忑呢?难道是因为……  这一次怎么心中夹杂了一点苦味呢?难道是因为……  這一次怎么心中会有了这么些莫名的想法呢?难道是因为……  带着这些想法,我在家呆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有一次某同学打来电话问了一句“新年快到
摘要:课前反思有前瞻性,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课中反思有监控性,能提高教师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后反思有批判性,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66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