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波做“融缘舍”画廊的时间虽不算特别长,但在武汉艺术机构圈内的口碑极佳。他的“融缘舍”大隐于闹市区的花鸟市场之间,坐拥自然生态的环境,颇具世外桃源一般的清雅意境。谢波解读他的画廊名为“融汇,缘法,舍弃”。谢波表示,在做“融缘舍”之前,他已经有了至少5年的艺术品经营购买的经验,而在之前有更早的前期积累和铺垫。
“融缘舍”画廊经营范畴不是古玩,而是“文玩”,而各种前辈大师和新生艺术家的作品均在谢波主营的范围内。谢波介绍,艺术品经营是个说起看起来新兴,但实际上古老的行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入行,多半有祖上的溯源。首先是文化艺术经营大量积累祖业的行当,他们手上自有作品的积累。其次是本身就是艺术界的从业人员,自产自销也不在少数。最后是国家文化类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纯粹国家做的美术馆不出售和经营,在相关的文化领域工作,这类人员有艺术品经纪人一般的能力和条件,做这项工作其硬件功夫实在是得天独厚。”
武汉的当代艺术市场新人辈出,但愿意将持续关注的目光投射在年轻艺术家身上的经营者并不多见。经营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待行情起色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要早在7、8年前就开始建仓。”对比起市场对这些年轻人初期发展阶段的忽视和不信任,谢波则以自身的独到鉴赏眼光和热情,担当起为这些目前尚未获得足够认可,但潜力无穷的青年艺术家谋求发展和境遇的工作。
艺术品是长线投资
武汉的艺术市场发展虽然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较为缓慢,但整体都是积极的。“这其实是相对适宜的发展局面,其实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相对赚钱的少,亏的多。只有行业积累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会开始回本盈利。”谢波说,武汉这座城市还在积累的过程中,符合这种经济规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名家作品甚至假冒赝品的盛行,充斥市场,这是初期阶段所不能避免的,且还得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很多时候,卖什么甚至都不如卖假画赚钱。但是这种市场假货横行是否就意味着不做真画呢?假画横行,至少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对艺术品投入了一定的关注度。名家出手的礼品画,在以后还会持续长期存在。但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我认为自己是有理想的,只能说在市场中怎么更好的保护自己,同时坚持发展的底线。我跟艺术家在推动同行共进。”
谢波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即艺术品在流通中的价值创造是漫长的,艺术家创作作品完成只达到了1/3,而画廊的宣传推广,和客户购买完成的阶段也只完成了另一个1/3,但艺术品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持续保持对艺术家的推广,和藏家保持资讯上的长线沟通,才是艺术品1/3的后续最终完成阶段。“艺术品本身要经得起时代的推敲,我作为中介机构也得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做两年看行情不好,就收回资金转投其他,自己作为中介机构都撑不起,经营的艺术品怎么能经得起打磨呢?很多时候我们谈论艺术家,是剥离了整个大环境孤立地看问题。艺术家的价值不单是体现在画作的本身,那真的只是1/3的初期工作;后续推广,艺术家作品被更多藏家接受的渠道和沟通平台,是更大的价值。”优秀的画廊机构就像是艺术家作品价值的另一种身份象征,像尤伦斯画廊这类等级的机构,对艺术家的品质也是一种保障。画廊本身的品牌价值,就等于是对艺术家先期的一道筛选。画家和画廊的共同成长,才是画作良性持续的保障。
艺术家和画廊的共存,取决于年轻艺术家未来的发展潜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画廊用什么心态面对选择,“作为艺术品经纪人和艺术机构用什么心态面对是更重要的。武汉艺术市场的这种尴尬和弊端,都必须直接面对。坦诚地说,我有我的困难,邀请艺术家同行的时候,艺术家也要能够适应市场一起同行。收藏家也是这样,我将现状客观介绍给他们,保证他们不买假货,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在当下,谢波所经营的艺术家,30%是给年轻艺术家的作品,40%是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成熟艺术家,最后30%就是市场上大家都追的用做商品和礼品的名家或有政职者画作。“我做画廊运营,得考虑生存成本这方面,坦率说,有些作品艺术水平并不高,但是是画廊生存的一种保障之一。这不是我的主营方向,只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品是生存之道,不然画廊早垮了。但话说回来,即便妥协当下,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机构和艺术家,互助和坚持
市场对年轻艺术家的认可是需要时间的,外界对艺术家的认可无非是这几点:地位和资历。在武汉,例如冷军这样的艺术家是真正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一张写生作品能拍卖到百万。但艺术市场把眼光关注到传奇的人物身上,接受后起之秀还是需要一定时日。而现阶段,艺术市场上大量艺术机构和画廊的工作就是简单的代销,对艺术市场和艺术家整体的支持并不大。“在市场上,我看不到持续固定支持年轻画家的画廊。对我来说,对这个团体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我常年定量购买我认可的艺术家,类似郝世民、丁山、方正、周颢等,无论经营现状如何,我个人保持常年经营青年艺术家,这是对他们的认可,也是对我自己价值的肯定。我个人是很有理想的,现状也许暂时并不如人意,但是自己在咬牙坚持,总会看得到希望。”
理想主义,是谢波对自己支持所认可的艺术家的态度的定性。现实中,除非家境殷实,能够完全无视生活压力的年轻艺术家毕竟是少数。“很多学生从美院毕业后不得不改行,能够坚持艺术创作的人多半集中在艺术世家和特别有才气的草根,可惜这两种人都不是大多数。活下来,并迫切希望获得回报,是大部分中产家庭学美术学生的出路。”年轻艺术家在市场中遭遇苛责现象虽屡见不鲜,但谢波认为只要有3-5年时间充分给予他们,最终都会画出来。他对藏家的建议是,艺术品投资最好占据总投资金额的15-20%,至少2-5年,市场价格一定会看到部分提升。“若指望有明显的价格提升至少两年,而年轻艺术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一直强调这一点:你的眼光,他的坚持,都是重要的。”
艺术市场中的经营者始终是鱼龙混杂的。武汉这一两年犹甚,各色打着艺术招牌的机构一股脑地冲进来,过了一段时间看行情不好就撤了,这跟做其他机构的心态一样,想挣快钱,获利要立即兑现。而艺术品变现的年限必须要求至少3-5年,资金在这段时间内得固化。其他的行业可能一年可滚动不少利润,而艺术品的利润可能三年都不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艺术机构一年后撤走资金。”谢波玩笑称这种“码头文化、货如流水、快进快销”才是武汉主张的文化。然而艺术品和其他商品不一样,这是需要耐心慢慢培育和等待的,是长线投资。对一个艺术机构来说,如果其专业性两年到五年都不能坚持下来,如何能更好地在艺术市场内运作呢?
艺术市场的差距和现状
采访之时,谢波正投入在“融缘舍”画廊和景德镇“真如堂”一起合办的展览《回向——真如堂佛教瓷器展》运作中。这个专务佛教艺术的工作坊制作的虽然是新的作品,但有不小的潜在价值。“这些作品甚至可以卖到上百万,因为其作品制作工艺复杂,烧十几次年最终才能成型。对艺术品来说,只要满足这几个条件就能有市场:1)原料的稀缺性,2)材料、工艺的复杂性,3)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某种程度来说,年轻人的创作还是大有发展的。并不是新的作品没有价值,从这次的佛教瓷器展来说,这些作品同样投射了市场的潜在需求。”
年轻艺术家在书画领域里的市场价格不高,多半是因为没有形成市场知名度。而对名家来说,原创性和思想深刻性都会止步。“现在很多成名的画家被市场绑架,一旦有了知名度,不得不被条框限制,不得不复制自己最卖座的作品,形成了和年轻艺术家的沟壑,自我发展的禁锢。”盲目慕名导致武汉艺术品交易市场长期低靡,谢波曾统计过交易额,同类型的画价比北上广低很多,甚至只有其10-15%的量。“以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为例子,央美的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画作就可以卖到3-5000人民币每平尺,这几乎是在武汉,一个美院教授的价格。作品价格相差这么大,其利润在武汉市场中的份额就更显得可怜了。”
当然,这也是武汉的艺术市场在发展中不得已的苦衷。年轻画家需要推广,但是又未被市场认可,前期投入费用巨大。但谢波持续地支持新人,购买他们的画作,而耐心地等待着艺术家和市场一起运作成长。“当然,当代艺术的淘汰率一直都在增加,进入市场的年轻画家很多,我会用自己的眼光挑选画家。若我这样的艺术机构再不给他们帮助,这些年轻画家也撑不了多久。”从市场上升空间来说,已成名画家的市场价已经固定,上升空间不大;但年轻画家的发展是长期的,潜力也巨大。谢波已经持续固定关注了十几个他认可的青年艺术家,认定他们终究不会被市场忽视。“只要我能尽力投入资金支持,他们继续画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达到前辈那种地位,回报那时侯再谈。对我个人来说,画廊基本当作公益事业来做;希望能够一己之力,让有才华的艺术家们真的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于我而言,亦是积善行德。”
“融缘舍”画廊经营范畴不是古玩,而是“文玩”,而各种前辈大师和新生艺术家的作品均在谢波主营的范围内。谢波介绍,艺术品经营是个说起看起来新兴,但实际上古老的行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入行,多半有祖上的溯源。首先是文化艺术经营大量积累祖业的行当,他们手上自有作品的积累。其次是本身就是艺术界的从业人员,自产自销也不在少数。最后是国家文化类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纯粹国家做的美术馆不出售和经营,在相关的文化领域工作,这类人员有艺术品经纪人一般的能力和条件,做这项工作其硬件功夫实在是得天独厚。”
武汉的当代艺术市场新人辈出,但愿意将持续关注的目光投射在年轻艺术家身上的经营者并不多见。经营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待行情起色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要早在7、8年前就开始建仓。”对比起市场对这些年轻人初期发展阶段的忽视和不信任,谢波则以自身的独到鉴赏眼光和热情,担当起为这些目前尚未获得足够认可,但潜力无穷的青年艺术家谋求发展和境遇的工作。
艺术品是长线投资
武汉的艺术市场发展虽然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较为缓慢,但整体都是积极的。“这其实是相对适宜的发展局面,其实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相对赚钱的少,亏的多。只有行业积累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会开始回本盈利。”谢波说,武汉这座城市还在积累的过程中,符合这种经济规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名家作品甚至假冒赝品的盛行,充斥市场,这是初期阶段所不能避免的,且还得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很多时候,卖什么甚至都不如卖假画赚钱。但是这种市场假货横行是否就意味着不做真画呢?假画横行,至少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对艺术品投入了一定的关注度。名家出手的礼品画,在以后还会持续长期存在。但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我认为自己是有理想的,只能说在市场中怎么更好的保护自己,同时坚持发展的底线。我跟艺术家在推动同行共进。”
谢波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即艺术品在流通中的价值创造是漫长的,艺术家创作作品完成只达到了1/3,而画廊的宣传推广,和客户购买完成的阶段也只完成了另一个1/3,但艺术品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持续保持对艺术家的推广,和藏家保持资讯上的长线沟通,才是艺术品1/3的后续最终完成阶段。“艺术品本身要经得起时代的推敲,我作为中介机构也得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做两年看行情不好,就收回资金转投其他,自己作为中介机构都撑不起,经营的艺术品怎么能经得起打磨呢?很多时候我们谈论艺术家,是剥离了整个大环境孤立地看问题。艺术家的价值不单是体现在画作的本身,那真的只是1/3的初期工作;后续推广,艺术家作品被更多藏家接受的渠道和沟通平台,是更大的价值。”优秀的画廊机构就像是艺术家作品价值的另一种身份象征,像尤伦斯画廊这类等级的机构,对艺术家的品质也是一种保障。画廊本身的品牌价值,就等于是对艺术家先期的一道筛选。画家和画廊的共同成长,才是画作良性持续的保障。
艺术家和画廊的共存,取决于年轻艺术家未来的发展潜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画廊用什么心态面对选择,“作为艺术品经纪人和艺术机构用什么心态面对是更重要的。武汉艺术市场的这种尴尬和弊端,都必须直接面对。坦诚地说,我有我的困难,邀请艺术家同行的时候,艺术家也要能够适应市场一起同行。收藏家也是这样,我将现状客观介绍给他们,保证他们不买假货,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在当下,谢波所经营的艺术家,30%是给年轻艺术家的作品,40%是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成熟艺术家,最后30%就是市场上大家都追的用做商品和礼品的名家或有政职者画作。“我做画廊运营,得考虑生存成本这方面,坦率说,有些作品艺术水平并不高,但是是画廊生存的一种保障之一。这不是我的主营方向,只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品是生存之道,不然画廊早垮了。但话说回来,即便妥协当下,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机构和艺术家,互助和坚持
市场对年轻艺术家的认可是需要时间的,外界对艺术家的认可无非是这几点:地位和资历。在武汉,例如冷军这样的艺术家是真正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一张写生作品能拍卖到百万。但艺术市场把眼光关注到传奇的人物身上,接受后起之秀还是需要一定时日。而现阶段,艺术市场上大量艺术机构和画廊的工作就是简单的代销,对艺术市场和艺术家整体的支持并不大。“在市场上,我看不到持续固定支持年轻画家的画廊。对我来说,对这个团体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我常年定量购买我认可的艺术家,类似郝世民、丁山、方正、周颢等,无论经营现状如何,我个人保持常年经营青年艺术家,这是对他们的认可,也是对我自己价值的肯定。我个人是很有理想的,现状也许暂时并不如人意,但是自己在咬牙坚持,总会看得到希望。”
理想主义,是谢波对自己支持所认可的艺术家的态度的定性。现实中,除非家境殷实,能够完全无视生活压力的年轻艺术家毕竟是少数。“很多学生从美院毕业后不得不改行,能够坚持艺术创作的人多半集中在艺术世家和特别有才气的草根,可惜这两种人都不是大多数。活下来,并迫切希望获得回报,是大部分中产家庭学美术学生的出路。”年轻艺术家在市场中遭遇苛责现象虽屡见不鲜,但谢波认为只要有3-5年时间充分给予他们,最终都会画出来。他对藏家的建议是,艺术品投资最好占据总投资金额的15-20%,至少2-5年,市场价格一定会看到部分提升。“若指望有明显的价格提升至少两年,而年轻艺术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一直强调这一点:你的眼光,他的坚持,都是重要的。”
艺术市场中的经营者始终是鱼龙混杂的。武汉这一两年犹甚,各色打着艺术招牌的机构一股脑地冲进来,过了一段时间看行情不好就撤了,这跟做其他机构的心态一样,想挣快钱,获利要立即兑现。而艺术品变现的年限必须要求至少3-5年,资金在这段时间内得固化。其他的行业可能一年可滚动不少利润,而艺术品的利润可能三年都不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艺术机构一年后撤走资金。”谢波玩笑称这种“码头文化、货如流水、快进快销”才是武汉主张的文化。然而艺术品和其他商品不一样,这是需要耐心慢慢培育和等待的,是长线投资。对一个艺术机构来说,如果其专业性两年到五年都不能坚持下来,如何能更好地在艺术市场内运作呢?
艺术市场的差距和现状
采访之时,谢波正投入在“融缘舍”画廊和景德镇“真如堂”一起合办的展览《回向——真如堂佛教瓷器展》运作中。这个专务佛教艺术的工作坊制作的虽然是新的作品,但有不小的潜在价值。“这些作品甚至可以卖到上百万,因为其作品制作工艺复杂,烧十几次年最终才能成型。对艺术品来说,只要满足这几个条件就能有市场:1)原料的稀缺性,2)材料、工艺的复杂性,3)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某种程度来说,年轻人的创作还是大有发展的。并不是新的作品没有价值,从这次的佛教瓷器展来说,这些作品同样投射了市场的潜在需求。”
年轻艺术家在书画领域里的市场价格不高,多半是因为没有形成市场知名度。而对名家来说,原创性和思想深刻性都会止步。“现在很多成名的画家被市场绑架,一旦有了知名度,不得不被条框限制,不得不复制自己最卖座的作品,形成了和年轻艺术家的沟壑,自我发展的禁锢。”盲目慕名导致武汉艺术品交易市场长期低靡,谢波曾统计过交易额,同类型的画价比北上广低很多,甚至只有其10-15%的量。“以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为例子,央美的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画作就可以卖到3-5000人民币每平尺,这几乎是在武汉,一个美院教授的价格。作品价格相差这么大,其利润在武汉市场中的份额就更显得可怜了。”
当然,这也是武汉的艺术市场在发展中不得已的苦衷。年轻画家需要推广,但是又未被市场认可,前期投入费用巨大。但谢波持续地支持新人,购买他们的画作,而耐心地等待着艺术家和市场一起运作成长。“当然,当代艺术的淘汰率一直都在增加,进入市场的年轻画家很多,我会用自己的眼光挑选画家。若我这样的艺术机构再不给他们帮助,这些年轻画家也撑不了多久。”从市场上升空间来说,已成名画家的市场价已经固定,上升空间不大;但年轻画家的发展是长期的,潜力也巨大。谢波已经持续固定关注了十几个他认可的青年艺术家,认定他们终究不会被市场忽视。“只要我能尽力投入资金支持,他们继续画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达到前辈那种地位,回报那时侯再谈。对我个人来说,画廊基本当作公益事业来做;希望能够一己之力,让有才华的艺术家们真的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于我而言,亦是积善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