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尽管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教师是那么地依赖,但是他们自主、独立的意识开始萌生并逐渐发展。
表现在:一方面听从教师的教导,依样画葫芦地照着去做;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愈来愈多地显示出自己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共同的发展倾向——越来越不愿意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而是越来越渴望能够自己独立地学习和行动。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呢?
一、自我认识,打开学生独立思索的闸门
儿童入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家长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别人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地探索事物的根源。对学生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教师要给予充分地理解,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打开思想的闸门,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
第一,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识世界。
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尽自己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耐心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应当看到,教师的传授,只是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间接手段,要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观察去体验。因此,教师不要把教育工作局限在课堂说教上,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独立地去考察事物,增长见识。
第二,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独立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开始进入了青春朔,身心的发育使其逐渐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成人感,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并试图独立地解开一些疑团,对那种“我怎么说你怎么听”、“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硬性灌输式教育越来越反感。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这种变化,适当地改变教育方式,就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感情上的隔阂。因此要注意尊重他们的意愿,鼓励他们去探讨问题,寻找答案,帮助他们走向自立,走向成熟。
第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来限制学生的思路,要鼓励他们去突破,去创新。
二、自我塑造,创造学生独立发展的环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总是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塑造子女,不给他们一点自主发展的权利。实际上,这样只能事与愿违,不仅有害于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甚至还会造成悲剧。
一个人的成才途径最终还要靠自己去选择,不能由他人来包办代替。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承认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尊重他们的志向和爱好,并积极地加以培养和扶持。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学生随着认识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发展起来,儿童从最初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到依照道德规范自觉调整、约束自己的言行,最后发展到能为崇高的理想进行道德自我修养,这些都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自我教育的表现。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给自己提出道德修养的目标,并经常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不断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把握自己和完善自己。因此,自我塑造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条件。
三、自我服务,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人曾搞过一个调查,发现四年级全班共36名学生中,有90%不会洗衣服,96%不会做饭,80%在家基本上不参加劳动。特别是独生子女,衣食起居差不多都由家长代劳,甚至连班级组织的劳动也让家长去干。因此,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树立“自强、自力、自立”精神。
2.与家长沟通、搞好配合,使家长明白过分溺爱子女的害处,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3.在班里组织“自我服务小组”,让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花、打扫卫生等集体劳动外。在班里也可成立修理工、救助小组等。让学生在自我服务中养成劳动的习惯,树立互助的思想,体验劳动的甘苦,享受劳动的成果。
4.讲授劳动技能,让学生学到自立的本领。配合综合实践课教学在班里搞一些小型的知识讲座,传授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如做饭、种菜、简单木工、家电使用等等,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几种技能。
5.树立典型,使学生有样板。
总之,作为一个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使他们明确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把教育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小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上,而不能抑制学他们的独立性。当然,教师也不能片面夸大小学生的独立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引导,教他们学会全面认识、评价自己。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大大提高。
表现在:一方面听从教师的教导,依样画葫芦地照着去做;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愈来愈多地显示出自己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共同的发展倾向——越来越不愿意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而是越来越渴望能够自己独立地学习和行动。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呢?
一、自我认识,打开学生独立思索的闸门
儿童入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家长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别人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地探索事物的根源。对学生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教师要给予充分地理解,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打开思想的闸门,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
第一,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识世界。
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尽自己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耐心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应当看到,教师的传授,只是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间接手段,要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观察去体验。因此,教师不要把教育工作局限在课堂说教上,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独立地去考察事物,增长见识。
第二,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独立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开始进入了青春朔,身心的发育使其逐渐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成人感,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并试图独立地解开一些疑团,对那种“我怎么说你怎么听”、“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硬性灌输式教育越来越反感。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这种变化,适当地改变教育方式,就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感情上的隔阂。因此要注意尊重他们的意愿,鼓励他们去探讨问题,寻找答案,帮助他们走向自立,走向成熟。
第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来限制学生的思路,要鼓励他们去突破,去创新。
二、自我塑造,创造学生独立发展的环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总是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塑造子女,不给他们一点自主发展的权利。实际上,这样只能事与愿违,不仅有害于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甚至还会造成悲剧。
一个人的成才途径最终还要靠自己去选择,不能由他人来包办代替。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承认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尊重他们的志向和爱好,并积极地加以培养和扶持。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学生随着认识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发展起来,儿童从最初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到依照道德规范自觉调整、约束自己的言行,最后发展到能为崇高的理想进行道德自我修养,这些都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自我教育的表现。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给自己提出道德修养的目标,并经常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不断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把握自己和完善自己。因此,自我塑造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条件。
三、自我服务,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人曾搞过一个调查,发现四年级全班共36名学生中,有90%不会洗衣服,96%不会做饭,80%在家基本上不参加劳动。特别是独生子女,衣食起居差不多都由家长代劳,甚至连班级组织的劳动也让家长去干。因此,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树立“自强、自力、自立”精神。
2.与家长沟通、搞好配合,使家长明白过分溺爱子女的害处,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3.在班里组织“自我服务小组”,让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花、打扫卫生等集体劳动外。在班里也可成立修理工、救助小组等。让学生在自我服务中养成劳动的习惯,树立互助的思想,体验劳动的甘苦,享受劳动的成果。
4.讲授劳动技能,让学生学到自立的本领。配合综合实践课教学在班里搞一些小型的知识讲座,传授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如做饭、种菜、简单木工、家电使用等等,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几种技能。
5.树立典型,使学生有样板。
总之,作为一个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使他们明确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把教育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小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上,而不能抑制学他们的独立性。当然,教师也不能片面夸大小学生的独立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引导,教他们学会全面认识、评价自己。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