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尽管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教师是那么地依赖,但是他们自主、独立的意识开始萌生并逐渐发展。
  表现在:一方面听从教师的教导,依样画葫芦地照着去做;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愈来愈多地显示出自己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共同的发展倾向——越来越不愿意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而是越来越渴望能够自己独立地学习和行动。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呢?
  一、自我认识,打开学生独立思索的闸门
  儿童入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家长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别人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地探索事物的根源。对学生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教师要给予充分地理解,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打开思想的闸门,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
  第一,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识世界。
  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尽自己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耐心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应当看到,教师的传授,只是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间接手段,要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观察去体验。因此,教师不要把教育工作局限在课堂说教上,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独立地去考察事物,增长见识。
  第二,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独立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开始进入了青春朔,身心的发育使其逐渐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成人感,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并试图独立地解开一些疑团,对那种“我怎么说你怎么听”、“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硬性灌输式教育越来越反感。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这种变化,适当地改变教育方式,就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感情上的隔阂。因此要注意尊重他们的意愿,鼓励他们去探讨问题,寻找答案,帮助他们走向自立,走向成熟。
  第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来限制学生的思路,要鼓励他们去突破,去创新。
  二、自我塑造,创造学生独立发展的环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总是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塑造子女,不给他们一点自主发展的权利。实际上,这样只能事与愿违,不仅有害于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甚至还会造成悲剧。
  一个人的成才途径最终还要靠自己去选择,不能由他人来包办代替。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承认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尊重他们的志向和爱好,并积极地加以培养和扶持。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学生随着认识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发展起来,儿童从最初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到依照道德规范自觉调整、约束自己的言行,最后发展到能为崇高的理想进行道德自我修养,这些都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自我教育的表现。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给自己提出道德修养的目标,并经常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不断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把握自己和完善自己。因此,自我塑造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条件。
  三、自我服务,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人曾搞过一个调查,发现四年级全班共36名学生中,有90%不会洗衣服,96%不会做饭,80%在家基本上不参加劳动。特别是独生子女,衣食起居差不多都由家长代劳,甚至连班级组织的劳动也让家长去干。因此,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树立“自强、自力、自立”精神。
  2.与家长沟通、搞好配合,使家长明白过分溺爱子女的害处,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3.在班里组织“自我服务小组”,让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花、打扫卫生等集体劳动外。在班里也可成立修理工、救助小组等。让学生在自我服务中养成劳动的习惯,树立互助的思想,体验劳动的甘苦,享受劳动的成果。
  4.讲授劳动技能,让学生学到自立的本领。配合综合实践课教学在班里搞一些小型的知识讲座,传授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如做饭、种菜、简单木工、家电使用等等,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几种技能。
  5.树立典型,使学生有样板。
  总之,作为一个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使他们明确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把教育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小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上,而不能抑制学他们的独立性。当然,教师也不能片面夸大小学生的独立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引导,教他们学会全面认识、评价自己。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就要引导他们从小就了解科学概念、科学技能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并了解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探索科学的强烈兴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具有独特科学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学生。从小启迪孩子们的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
期刊
创造能力是指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直觉、美感、猜想、类比、联想、推广和推理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新的问题,发现新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向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高层次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具有六大特征:明锐的洞察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积极的求异意识、强烈的探索发现欲、活跃的创造灵感和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一、以数学直觉和美感形成大胆的猜想,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首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不足和缺陷逐渐显露出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联系一起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 综合素质 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
期刊
中学安全教育课是以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坚持实践性、实用性、指导性、自主性的原则,突出公共安全教育的地方课程。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实
期刊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儿童的劳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劳动教育有助于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等等。但我国目前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很不乐观,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以期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期刊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带动各学校积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课程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如何上好环境教育课日益成为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案头的课题。因为环境教育教学辅助资源少,可借鉴的材料少,大部分老师是摸着石头过河。笔者从事环境教育多年,对这门课程积累了点滴经验和认识,下面结合自己执教的四年级《给垃圾找家》一课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目标课标化  各学科都有新的课程标准,一
期刊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是小学生课堂上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与,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难以完成认知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也直接指示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标和方向。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信息来源广泛,给学生的心理成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因素的同时,也增加了高中生的心理压力。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家长及学校的关注热点。  关键词:高中生 抗挫能力 心理辅导  高中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幻想,但由于他们对自身能力及认识水平上的缺乏,往往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不能正确面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既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又是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一个崭新重要的课题。二期课改强调树魂立根、以生为本、育人为先,《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赋予了新的形势背景下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所以,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语文学科课程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