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学什么,或者究竟应该重点教什么,学什么?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供两省一市试验用的高中语文大纲的表述从略)本人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前三句话“语言文字”问题、“语文能力”问题、“语文学习习惯”问题应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的目的任务”,或称“基本的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之后的那几句话是在完成上述“首要目的任务”或“基本目的任务”的同时应注意的若干方面。这个“大纲”在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中分别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中分别从“课文、能力训练、基础知识、课外活动”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表述,特别突出了“能力训练”(列出了四大项48小项训练点)和“基础知识”(列出了三大项21小项知识点)。本人认为“大纲”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几方面尽管有的提法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总的说,比较好地客观地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的“定位”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的基本属性。
一、中学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在于学习语言运用,在于打好语文运用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什么叫语文”作过解释,他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38页)本人认为,叶老这段话通俗而精辟地说明了“语文课应该主要的教什么、学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语文课还要学其他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可以有若干条,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学习语言运用,即叶老说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是以文章选编为主的,教学一篇课文,要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作为“中学语文课”,如果这也讲了,那也学了,而唯独把学习课文的语言运用忽略了,就等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犯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忌。学习一篇课文是这样,学习整个语文也是这样。语言运用是语文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是口头表达的基础,也是文学和文化表达的基础,一切“人文”知识乃至科学知识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一切“人文”精神乃至一切思想意识也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当然也可用影像等其他方式表达),我们平常说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也是主要看他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不能设想语言表达基本功甚差而“人文精神”或“文学创作”却表达很好,那是不可思议的。本人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姓“语”,这个“语”字的基本意思,首先是指“学习语言运用”,当然也是指“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切实打好语文基础”。
二、中学语文课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
对此,“大纲”中已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不必作过多的阐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中,应该体现普通中学的“基础性”,不能任意“拔高”。例如“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按“大纲”要求打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基础,不应要求会写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当然,个别学生有文学爱好,能写诗歌、小说,这也是好事,可以作个别的指导和培养,不过那只是个别情况,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基本要求还是应该“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三、中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文体知识、读写知识,乃至课文涉及的一些其他相关知识
本人认为,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和积累一定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天职,不能因为新的教育思想重在能力培养,就可以忽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学生学的知识,不能超越学习阶段的要求,不能任意扩展和随意拔高,只能按“大纲”的规定学习“基础知识”,有些甚至只能是“常识”。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范围及要求,有些难以表述得十分具体,有些也不可能“量化”,有些确实难以掌握,这就更需要尽可能正确地把握“基础性”的精神,尽管有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展和延伸,但是要适当,高中和初中也应有所不同,中学的语文课所应学习的知识不能超越阶段作过高的要求,所学知识的内容更不能拔高到高校的范围。
四、中学语文课应在“文道统一”的原则精神指导下,学习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和人文精神
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健康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有关的意志、态度、心理等非智力教育。这些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应该与上述语言运用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自然和谐地进行,而不应割裂开来架空说教,尤其不能忘记“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特性,不能忘记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在于学“语文”。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有些中学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教训应该记取。
五、中学语文课不应忘记各门学科共性的任务
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要教会学习方法等等。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尤为重要。本人认为,这些任务同思想教育的任务一样,应该在培养语文能力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统一实施,而不应脱离“语文”孤立架空地进行。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了阐述方便才分开来,实际上这五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近期,在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中,不少文章强调文学教育(或称人文教育)、做人教育(或称人格教育),且呼声较高,本人认为这种呼吁有对的一面,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本质方面,也不是最主要的方面。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更应引起思考的是,多数中学毕业生在语言运用、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诸方面,达不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达不到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和打好语文基础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运用方面不能适应到高校学习和到社会上工作的需要,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普遍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述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固然都应落实和加强,“人文”方面或称“文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精神修养当然也应落实和加强,但是尤其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的,是切切实实打好语言运用的基础,切切实实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以便更好地体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科本身基本的性质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中学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我想只谈一点,即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以指导学生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在教法体系上存在着重大的失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存在着重大的偏差,在这世纪之交,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高校教学式的、成人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虽然有些改革之士在教学中试图增加一些学生训练的活动,但遗憾的是那只是少数的实验尝试,有些课的“学生训练”活动只不过是对“教师讲析”的一种点缀。当前,就大多数中学语文课来说,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模式。
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至少有两个重大的弊端:第一,它只是体现了教师的灌输,抹煞了学生的存在,抹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抹煞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使学生完全处在被灌输的被动地位,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第二,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基础工具性”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违背了中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为主的基本目的任务。既然我们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和“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那么,现在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绝对无法达到和完成这样的目的任务。当前语文界人士普遍认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总的看还是效率比较低,语文教师费了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大的力气,而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什么还是达不到基本要求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本人认为,从我们教学本身找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在于这种只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而学生完全被动的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学生的语文能力绝对不可能只是在教师“讲”中培养出来。
中学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诸位语文教育专家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文训练”。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同上,733页)“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同上,83页)“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解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同上,720页)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按:着重号系作者加,1963年4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著名教育家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也主张语文教学必须强调“训练”,他提出了语文教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教学法。本人认为,这些语文教育大家说到了点子上,他们的这些语文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因而是符合实际的,是科学的。
要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以训练为主”的基本模式,首先必须把教师无休止的讲析压下来,至少压缩在1/2以下,而学生的训练活动必须提高到1/2以上。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学生在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体味课文的语言运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乃至思想意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等。课堂上要充分组织学生读、写、听、说、议、思等各种训练(当然,这种训练绝不是指做迎考练习题)。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我想,教师重要的任务在于组织好课堂的训练和教学。例如:通过认真备课确定好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组织好这一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好这一课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课堂上要恰当地启发诱导,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传授一些必要的相关的语文知识,在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予以精确的深化的讲析等等。一堂课并不是完全不要教师的讲析,而是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要为学生的训练服务,一堂课的主要活动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中完成教学任务。至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怎么操作,那就要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具体地去设计和组织。当然,课堂上的训练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扎扎实实,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供两省一市试验用的高中语文大纲的表述从略)本人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前三句话“语言文字”问题、“语文能力”问题、“语文学习习惯”问题应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的目的任务”,或称“基本的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之后的那几句话是在完成上述“首要目的任务”或“基本目的任务”的同时应注意的若干方面。这个“大纲”在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中分别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中分别从“课文、能力训练、基础知识、课外活动”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表述,特别突出了“能力训练”(列出了四大项48小项训练点)和“基础知识”(列出了三大项21小项知识点)。本人认为“大纲”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几方面尽管有的提法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总的说,比较好地客观地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的“定位”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的基本属性。
一、中学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在于学习语言运用,在于打好语文运用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什么叫语文”作过解释,他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38页)本人认为,叶老这段话通俗而精辟地说明了“语文课应该主要的教什么、学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语文课还要学其他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可以有若干条,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学习语言运用,即叶老说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是以文章选编为主的,教学一篇课文,要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作为“中学语文课”,如果这也讲了,那也学了,而唯独把学习课文的语言运用忽略了,就等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犯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忌。学习一篇课文是这样,学习整个语文也是这样。语言运用是语文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是口头表达的基础,也是文学和文化表达的基础,一切“人文”知识乃至科学知识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一切“人文”精神乃至一切思想意识也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当然也可用影像等其他方式表达),我们平常说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也是主要看他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不能设想语言表达基本功甚差而“人文精神”或“文学创作”却表达很好,那是不可思议的。本人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姓“语”,这个“语”字的基本意思,首先是指“学习语言运用”,当然也是指“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切实打好语文基础”。
二、中学语文课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
对此,“大纲”中已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不必作过多的阐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中,应该体现普通中学的“基础性”,不能任意“拔高”。例如“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按“大纲”要求打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基础,不应要求会写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当然,个别学生有文学爱好,能写诗歌、小说,这也是好事,可以作个别的指导和培养,不过那只是个别情况,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基本要求还是应该“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三、中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文体知识、读写知识,乃至课文涉及的一些其他相关知识
本人认为,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和积累一定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天职,不能因为新的教育思想重在能力培养,就可以忽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学生学的知识,不能超越学习阶段的要求,不能任意扩展和随意拔高,只能按“大纲”的规定学习“基础知识”,有些甚至只能是“常识”。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范围及要求,有些难以表述得十分具体,有些也不可能“量化”,有些确实难以掌握,这就更需要尽可能正确地把握“基础性”的精神,尽管有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展和延伸,但是要适当,高中和初中也应有所不同,中学的语文课所应学习的知识不能超越阶段作过高的要求,所学知识的内容更不能拔高到高校的范围。
四、中学语文课应在“文道统一”的原则精神指导下,学习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和人文精神
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健康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有关的意志、态度、心理等非智力教育。这些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应该与上述语言运用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自然和谐地进行,而不应割裂开来架空说教,尤其不能忘记“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特性,不能忘记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在于学“语文”。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有些中学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教训应该记取。
五、中学语文课不应忘记各门学科共性的任务
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要教会学习方法等等。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尤为重要。本人认为,这些任务同思想教育的任务一样,应该在培养语文能力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统一实施,而不应脱离“语文”孤立架空地进行。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了阐述方便才分开来,实际上这五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近期,在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中,不少文章强调文学教育(或称人文教育)、做人教育(或称人格教育),且呼声较高,本人认为这种呼吁有对的一面,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本质方面,也不是最主要的方面。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更应引起思考的是,多数中学毕业生在语言运用、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诸方面,达不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达不到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和打好语文基础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运用方面不能适应到高校学习和到社会上工作的需要,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普遍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述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固然都应落实和加强,“人文”方面或称“文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精神修养当然也应落实和加强,但是尤其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的,是切切实实打好语言运用的基础,切切实实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以便更好地体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科本身基本的性质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中学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我想只谈一点,即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以指导学生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在教法体系上存在着重大的失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存在着重大的偏差,在这世纪之交,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高校教学式的、成人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虽然有些改革之士在教学中试图增加一些学生训练的活动,但遗憾的是那只是少数的实验尝试,有些课的“学生训练”活动只不过是对“教师讲析”的一种点缀。当前,就大多数中学语文课来说,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模式。
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至少有两个重大的弊端:第一,它只是体现了教师的灌输,抹煞了学生的存在,抹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抹煞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使学生完全处在被灌输的被动地位,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第二,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基础工具性”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违背了中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为主的基本目的任务。既然我们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和“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那么,现在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绝对无法达到和完成这样的目的任务。当前语文界人士普遍认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总的看还是效率比较低,语文教师费了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大的力气,而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什么还是达不到基本要求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本人认为,从我们教学本身找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在于这种只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而学生完全被动的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学生的语文能力绝对不可能只是在教师“讲”中培养出来。
中学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诸位语文教育专家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文训练”。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同上,733页)“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同上,83页)“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解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同上,720页)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按:着重号系作者加,1963年4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著名教育家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也主张语文教学必须强调“训练”,他提出了语文教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教学法。本人认为,这些语文教育大家说到了点子上,他们的这些语文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因而是符合实际的,是科学的。
要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以训练为主”的基本模式,首先必须把教师无休止的讲析压下来,至少压缩在1/2以下,而学生的训练活动必须提高到1/2以上。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学生在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体味课文的语言运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乃至思想意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等。课堂上要充分组织学生读、写、听、说、议、思等各种训练(当然,这种训练绝不是指做迎考练习题)。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我想,教师重要的任务在于组织好课堂的训练和教学。例如:通过认真备课确定好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组织好这一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好这一课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课堂上要恰当地启发诱导,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传授一些必要的相关的语文知识,在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予以精确的深化的讲析等等。一堂课并不是完全不要教师的讲析,而是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要为学生的训练服务,一堂课的主要活动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中完成教学任务。至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怎么操作,那就要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具体地去设计和组织。当然,课堂上的训练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扎扎实实,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