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新的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中小学中全面普及。国家在基础课程改革方面倡导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提供高效、多样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课堂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束缚,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但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分依赖多媒体也会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弊端。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想品德;优势;弊端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落实新教改的理念、推进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效果。下面我将对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一、思想品德课程和多媒体教学的概述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对常见的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理解,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原因,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水平、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多媒体教学的原理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口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很难突破感性认识,实现理性思考。同时,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多种感官刺激结合起来,多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更具体、更简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兴趣和精神状态。
例如,在讲解《爱护你身边的环境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浏览视频,屏幕上显示了环境优美的公园。将这些和生活贴近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觉得新鲜,注意力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视频中的小朋友在绿色、整洁的公园里愉快地玩耍,接着画面发生了逆转,人们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环境变得恶劣,小朋友们不再开心地玩耍了。视频的播放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和思考,学生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比传统教学中单一、死板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设计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生长的青春期阶段,做事情缺乏耐心,容易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当然,这与教师的教师方式单调也有很大的关系。经过研究我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学生的厌学情绪要比没有多媒体的班级减轻许多,学生表现得更有动力、更有兴趣。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能够将无聊的文字叙述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情境,给予学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二)优化素材,增加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要求教师紧密关注时代的动态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与实际脱节的品德课程只是一纸空言,缺少生命力。而多媒體的使用能够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中与理论相对应的素材,经过制作、设计,合理编排到教学过程中。这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同时,简化了教师书写的过程,加大了客容量。
比如,我在讲授《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一部分内容时,我搜集了几个关于生活中遇到诈骗的案例,制作成生动的视频。我发现学生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视频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产生了很多感悟,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就达成了教学任务。
(三)调动情感,巩固教学成果
人类的情感是某种情景刺激心灵的产物。多媒体可以构建出生动、形象的场景,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感受理论知识的含义,产生灵魂共鸣,增强道德水平、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素材的制备耗费大量时间
一些情况下,教师为了准备一个课件,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素材,再学习制作的方法,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而有的课件制作得丰富多彩,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同时,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降低教师的存在感,教师的授课风格和优势无法充分展示。因此,教师应该灵活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
(二)限制学生的教材解读能力
多媒体把教材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也适应了学生对高节奏学习方式的要求。但学生更愿意吃“现成的”,而不能独立解读教材。这必然限制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约束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的现象复杂多变,需要学生发挥自我想象力。多媒体的过分使用,使学生形成了不愿意思考的惰性心理,严重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更加高效、更加协调地是达成教学大纲的任务。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它的局限性和辅助性,既要发挥它的优势,又要趋避它的缺点。合理掌握一个“度”,使其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最大化。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想品德;优势;弊端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落实新教改的理念、推进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效果。下面我将对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一、思想品德课程和多媒体教学的概述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对常见的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理解,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原因,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水平、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多媒体教学的原理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口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很难突破感性认识,实现理性思考。同时,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多种感官刺激结合起来,多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更具体、更简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兴趣和精神状态。
例如,在讲解《爱护你身边的环境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浏览视频,屏幕上显示了环境优美的公园。将这些和生活贴近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觉得新鲜,注意力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视频中的小朋友在绿色、整洁的公园里愉快地玩耍,接着画面发生了逆转,人们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环境变得恶劣,小朋友们不再开心地玩耍了。视频的播放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和思考,学生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比传统教学中单一、死板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设计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生长的青春期阶段,做事情缺乏耐心,容易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当然,这与教师的教师方式单调也有很大的关系。经过研究我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学生的厌学情绪要比没有多媒体的班级减轻许多,学生表现得更有动力、更有兴趣。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能够将无聊的文字叙述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情境,给予学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二)优化素材,增加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要求教师紧密关注时代的动态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与实际脱节的品德课程只是一纸空言,缺少生命力。而多媒體的使用能够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中与理论相对应的素材,经过制作、设计,合理编排到教学过程中。这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同时,简化了教师书写的过程,加大了客容量。
比如,我在讲授《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一部分内容时,我搜集了几个关于生活中遇到诈骗的案例,制作成生动的视频。我发现学生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视频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产生了很多感悟,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就达成了教学任务。
(三)调动情感,巩固教学成果
人类的情感是某种情景刺激心灵的产物。多媒体可以构建出生动、形象的场景,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感受理论知识的含义,产生灵魂共鸣,增强道德水平、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素材的制备耗费大量时间
一些情况下,教师为了准备一个课件,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素材,再学习制作的方法,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而有的课件制作得丰富多彩,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同时,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降低教师的存在感,教师的授课风格和优势无法充分展示。因此,教师应该灵活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
(二)限制学生的教材解读能力
多媒体把教材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也适应了学生对高节奏学习方式的要求。但学生更愿意吃“现成的”,而不能独立解读教材。这必然限制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约束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的现象复杂多变,需要学生发挥自我想象力。多媒体的过分使用,使学生形成了不愿意思考的惰性心理,严重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更加高效、更加协调地是达成教学大纲的任务。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它的局限性和辅助性,既要发挥它的优势,又要趋避它的缺点。合理掌握一个“度”,使其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