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增效,说说容易做做难,减负容易,增效难。”在教育界大行“减负增效”之风的今天,这恐怕成了绝大多数老师的心声。依我看,此话并不正确,减负增效其实有许多“道”可走,只要你用心找,定能找到可行之“道”。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课堂里的鼾声》:在某校初一年级的教室,老师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地讲着孙悟空如何在龙宫索要兵器。不知何时从教室的后方传来了打雷般的鼾声。老师不由自主循声走去,发现一学生睡得正酣,便伸出了手。全班学生都盯着老师,为那个学生捏了把汗,心想:这回他可糟了!老师推了他一把,他睡意蒙眬地“嗯”了一声,咂咂嘴,头换一個位置又睡着了,学生一下子笑了。老师生气了,大吼一声:“妖怪来了!”那学生本能地跳了起来。其他同学都笑他“猪八戒”。老师满脸不悦地问他:“这么好听的故事你怎么能睡着呢?”他睡眼惺松地说:“老师,《西游记》我都看过十多回了,家中还有碟片,真的!”大家看了这个故事会怎么想呢?
  这也许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但同时也是一个“目中无人”的教师,一个无视学生需求的教师。试想,一个“《西游记》看过十多回,碟片家中有”的学生,还能对你所谓的“精彩故事”感兴趣吗?你的努力对这个学生来说只能是“吃力不讨好”,增了学生的负,减了甚至失了课堂的效,在课堂里响起如雷的鼾声就不足为怪了!仔细看看我们周围,也许这样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学生的老师还乏其人。
  相比较而言,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明智的。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会有一本命名为《学与思》的特殊作业本,这其实就是一本学生的预习本,在学习新课前,我都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学习写下三方面的内容:“我的收获”“我的困惑”“我的建议”。说白了,我就是想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已经掌握的我不必再讲,他们存在的疙瘩,我必须解开,他们合理的建议我应该听取。不妨设想一下,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我说“某某同学在‘学与思’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或听到我说某某同学建议老师这节课怎么上,现在满足你”时,学生内心的兴奋、欣喜、激动程度会使怎样?你说这时候他的学习热情还会不高吗?学习效果还会不好吗?他的这种满足感、成就感,能不影响到其他同学,从而也成为他们后续学习的强大动力吗?
  在这方面我是有过深切体验的。有一次执教省级观摩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的主题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满足学生需求。在上课时候,我把学生定位在文本意义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上,在教学设计中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学生的需求,视其为学习的主体。为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具体表现为:(1)读书时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2)读书过程中可提出自己不理解的、感兴趣的、或是认为重要想提出来和大家探讨的问题;(3)学习的内容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生成;(4)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探讨,也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5)允许阐述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6)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结尾;(7)课后布置的作业可有选择的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没有把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从其认知的需要出发、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这节课,由于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了有力的保障,阅读需求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因此他们在学习中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发言大胆,表现出了他们在阅读中的“灵性”,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堂课制成的视频在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展评中荣获了一等奖。
  由此,我在教学中也确立了这样一个观念:要想教学有效、高效,我们教师心中首先应想到学生,“目中有人”,了解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让作为老师的我们收获惊喜。就如我让学生做“学与思”的预习作业吧,虽然从表面看只是形式稍微发生了点变化,但在学生看来却是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在学习中就不再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而是“我的学习我作主”的自豪感、快乐感、成就感。因此,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一向很高,成绩也总是在平行班中遥遥领先。当然,我在这里强调教师“目中有人”,满足学生需求,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忽视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无视教师在学习中的首席地位,而是强调我们的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达到我们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益。
  也许做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对于我们部分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这需要我们在观念上作出彻底的调整,在备课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课堂上运用更多的智慧,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确可以给学生减掉无谓的负担,让课堂提高实在的效果。同时,就我们教师而言,在一种良好教学心态下工作,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也是获得了另外一种“轻松”(减了负),增加了另外一份惊喜吗(增了效)?
  要想“减负增效”,不妨从做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开始!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为止,流传世界各地最多的童话和寓言故事大部分来源于印度,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书》,它在印度人民看来就是一座智慧宝库,它一直是印度皇家修身做人的课本。这本书不但用于教育和治国安邦之策,它的内容趣味浓郁,简洁易读,所以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爱,读者从中发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便把它作为教育青少年的课本。本文就《五卷书》的内容和创作背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寓言故事;智慧;创作背景  一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芊芊小草也有感恩之心,她摇曳着绿色的衣裙翩翩起舞,回报春日里柔和的晴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不是简单地说一声“谢谢”,而是让我们用真心去体会,用实际行动去回报。  学会感恩,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体会到人间的大爱真情,而回报则是把这些美好的情感传递下去,让感恩的种子落地生根,回报生活以花朵般的美丽和热情。  我们要学会感恩,
期刊
摘要:音乐科目是高中素质教育体系中最具艺术气息的学科,学生在高中音乐科目的学习中不仅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通过艺术鉴赏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化瑰宝,在当代人才培养中也必须要通过这一科目的教育来提升下一代人才的文艺气息。本文从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对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予以探究。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中音乐教学;音乐鉴赏  引言: 
期刊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师的爱,不仅仅在教学,更在育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几乎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我在实践中收获了点滴经验。  一、案例背景  校值周生扣了我班包干区的分,当天的班级值周生认为校值周生与值周教师不应该扣分。  二、事情的经过  寻常的一个日子,下班后正开着车,手机却急促响了起来。因为没有开蓝牙,也就没去分心接手机
期刊
《学记》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长善”,就是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进步,加以充分肯定和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长善”的目的不只是发扬优点,而且还要调动自身的优点去克服自身的缺点,这就是“救失”。但要“长善救失”,就得充分了解学生,切住他们的思想脉搏,这就是“知其心”。“知其心然后救其失”,只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才能作充分
期刊
摘要:童年期是人发展的关键期,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活动范围、场所不断缩小,儿童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儿童所面临的学业上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使得童年的快乐时光大大减少。传统的童年正在消逝,互联网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如何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显得极为重要,需要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儿童愉快、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儿童;童年消逝;网络社会 
期刊
我,出生在革命摇篮。虽然那是一个又红又专的县城,可是我从小从没想过我会是一名政治老师。打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老师,我喜欢站在三尺讲台的感觉,我喜欢和学生分享知识的过程,我喜欢学生身上朝气勃勃的气息。我想过教数学、英语,甚至化学,但是,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政治老师。  最初,我拿着思政教育专业的通知书到了大学时是无奈又揪心啊,我很担心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所以,前两年我一直是为了换专业而学习,但是
期刊
最近,我们班出现了几起丢书风波。这些丢失的语文书,一时间似乎人间蒸发了,没有一点线索。它们到底哪儿去了呢?  一、风波一  今天是星期三,天气不错,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下午上自习课时,我刚走进教室,小杰就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于是,我和小杰走到教室外,我向小杰问起了丢书的情况。我说:“你什么时候发现书丢的?”小杰说:“刚才上课前拿语文书发现的。”“那你会不会把书忘在家里了呢?”
期刊
今年教师节,学校送了每位老师一颗种子,我拿到的是波斯菊。对于波斯菊那漂亮的紫红色花朵,我一向很是喜欢。于是下班回家后,我立刻选土、选盆,满怀着希望将这一颗种子埋进土里,然后浇水,施了些促根素,希望这一颗种子可以快快长大,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来。  之后的两个多月中,每天下班,我都会满怀希望去看这一颗种子。在开始的几天,它好像睡着了一般。我知道种子的成长需要耐心,于是更加细心地照顾着、呵护着、等待着。终
期刊
摘要:我系在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测评与教学间的相倚性,促进了学生及教师的双向发展。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发现,在评价材料源和评价标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丞待解决。因此,本研究提出将语料库应用于评价材料源的构建及评价标准的制定中,以期真正实现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综合朝鲜语课程;语料库  一、绪论  过程性评价的思想源于美国教育评论专家著名的“八年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