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全国28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将样本变量按照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对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入效应进行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教育使得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学历越高,过度教育的收益损失率也会随之提升;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而私立部门则容易出现教育不足问题;高校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东部地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且东部地区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收入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2-0032-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要把目前仍然处于知识状态的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必须注重发挥作为科学知识载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能够人尽其才地在合适岗位上寻求到合适的人,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促进生产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急需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大批高校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起薪低、高才低就或学非所用等问题,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仅为35%[1]。人们开始质疑和思考:高校扩招政策是否盲目?是否高校扩张导致了难就业?是否高校扩招引起了过度教育?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究竟是怎样的?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
不管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经济学领域,所有的研究均显示出教育程度与收入高低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2]。从理论上来讲,个体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具备的生产力水平越高,那么应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上出现教育过剩现象,导致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不能匹配其自身教育水平时,高等教育对个体的提升作用将会弱化。过度教育对个人投资教育所预期的收入和劳动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教育回报率大大降低,甚至使得教育投资不仅没有回报,还可能出现亏损状况[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劳动力的节约、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位竞争的加剧,而由于过度教育的存在,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并不能合理将这批优秀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由此而导致大量人才的低配和浪费。因此,研究我国目前所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关系,找出过度教育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能够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风险分析
首先,专业需求的确定性。高校专业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相关,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受就业市场的单向选择影响,若高校专业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毕业生就业风险也就越高。其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适应性。高校专业知识更新需要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知识结构变化,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可能尚未毕业,而其在学校书本中学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就已经被新的技能和知识所替代,由此使某些适应性不强的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风险。第三,专业化程度。对于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如果专业化程度恰好匹配劳动力市场需求,该专业就会正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如果专业化程度不足,相同工作选择范围就会扩大,同样工作性质的工作岗位可能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参与,由此而言,工作搜寻的多重叠加会进一步加剧原本只限于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的就业竞争,而使得那些专业化程度较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承担主体风险分析
首先是性别。大部分企业雇主比较倾向于有更强应对能力、抗压能力和执行事务能力,且在当今市场化的环境中,大部分专业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和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不可否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男性更占优势。其次是学历。根据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劳动力市场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求职者来填补其岗位空缺,但是信息在劳动力市场中是不对称的,雇主可以通过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即认为学历与能力成正比,学历越高能力越强,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5]。毕业生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会选择继续深造以获得较高的学历作为自身的最优选择,学历也成为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是起薪。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级各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认为高学历才是选择好工作、高收入的唯一路径,且对起薪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在就业价值观上,重地位、重待遇、重福利的思想仍然较强,这些都是造成就业市场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风险分析
一是规模性和成长性有限。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不断减小,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入劳动力数量最多的领域。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60%。而我国2015年从业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达到31364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40.6%。根据钱纳里总结出的人均GDP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当人均GDP处于2000~3000美元区间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2%~40%,按汇率换算2015年我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由此可见,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据王霆2015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无法得到有效信息”被公认为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6]。同样,邓峰、孙百才对全国范围各种类型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提供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所定义的几个因素中,缺乏信息量占37.3%、查询不够便捷占20.8%、信息不真实占18.6%、内容太简单占13.4%、其他占2.5%[7]。可见,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失灵”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是激烈的竞争性。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70万人以上,然而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严峻,由此所带来的岗位竞争过度会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模型构建
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的研究表明:“过度教育会给劳动者带来负面情绪,在符合岗位所要求的教育年限基础上,每增加一年的过度教育年限,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平均下降4.2%,而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每增加1%,公司的效益却能增加2.49%。”[8]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过度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劳动者的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一)理论模型构建
过度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会进一步使得那些想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人群产生深刻影响。其一,过度教育会使得人们争夺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例如近年来很多大学出现了通过提升培养费为所谓“热门专业”明码标价的现象。其二,过度教育会促使受教育者加大教育投资,由此而盲目地追求高学历。其三,正常情况下,影响社会阶层之间常态流动的因素中,像教育这样重要的后致性因素应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教育,当前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却是社会成员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那些拥有先天赋予优势的社会成员更容易向上流动,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较低阶层的大众先天就会站在一个不利的竞争地位。过度教育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9]。
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后,结合市场供求理论,在这里结合前文所述的三大风险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会影响劳动者个体收入:性别、专业、学历、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起薪要求等。同时,根据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理论,在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跟高等教育对人才的输出存在着供求关系。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生产率的进步与教育发展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发展是生产率提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整个人力资本存量的储备,还依赖于能够转化储备存量为使用价值的社会经济环境,过度教育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导致投资教育收入的改变,影响人们继续教育的行为。因此,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本文构建了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理论体系,见图1。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构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对受教育者的边际收益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或少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即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对毕业生收入的影响。根据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理论体系,设定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如下:
1nY=α Xβχ βγSγ βOSO βuSu η
这里,Y是就业者的收入,S=Sγ SO-Su,S为个体实际教育年限,Sγ为工作所需的教育年限,SO为过度教育的年限,Su为教育不足的年限,具体变量描述见表1。
如果以S表示从事该工作所必需的教育年限,则有S=Sγ SO-Su。若S>Sγ,则SO=S-Sγ;若Sγ>S,则Su=Sγ-S;若S=Sγ,则SO=Su=O。常数χ是解释变量的向量,特指排除教育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向量,βχ是系数向量,βγ代表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βO代表过度教育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年限超过所需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的收益率,βu代表教育不足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每减少一年从收入上带来的损失。η为随机扰动项。
四、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选择了全国范围内的2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东部地区包括江苏、浙江9所,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10所,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陕西、甘肃9所,调查院校涵盖985高校(3所)、211高校(3所)、一般本科(11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和独立学院(2所)。课题团队于2016年5月共发放问卷914份,收回622份,回收率为68.05%,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53%。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分别占27.3%、52.4%、20.3%。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截至2016年5月,有88.1%的高校毕业生去向已经落实。其中已经签约的占总体毕业生的44.3%;而在高校毕业生中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仍然较高,达到11.9%。不同的因素会对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与结果。首先,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来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漏斗现象,其中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最高,达到了84.8%,研究生层次(含硕、博)的就业落实率次之,为79.2%,而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落实率相对较低,仅为56.8%。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本科层次教育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一般普通高校向应用转型和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从平均月起薪水平来看,研究生学历最高,达到3844.4元,本科和专科次之,分别为2979.0元、2427.8元。同时,所调查的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为2850.7元,在2000元以下的占19.7%,2001~3000元的占45.5%,3001~4000元的占34.6%,4000元以上的占5.7%。三种学历的毕业生呈现出一种正常上升的起薪增长趋势,学历越高,月起薪也会随之提高。 为了分析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状况,本文假设企业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等于岗位所需教育水平,同等学历劳动力质量相同。据此,过度教育就等于毕业生学历水平减去就职工作岗位招聘时的最低学历要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估算后的结果见表2。
1.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出现过度教育现象的毕业生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当前就职的工作并没有达到就业预期值,或者与以前具有相同学历同学的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并且劳动者个体的学历越高,其过度教育率也会随之增加。从统计数据来看,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分别为55.6%、62.8%、78.4%,呈现递增趋势。
2.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分析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发现,过度教育率超过70%的专业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其中农学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最高,达到了81.3%;而法学和医学过度教育率最低,分别为52.6%和44.5%。
3.不同性别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的性别对其起薪方面的影响较大,男性毕业生要高于女性毕业生,男女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分别为3046.9元、2845.2元。从就业落实率来看,男女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65.9%、57.2%,男性略高。与此同时,调查显示,更多的女性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存在学历高于岗位所需的现象。
4.不同工资水平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在476份有效问卷统计中,有62.3%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签约的工作收入水平低于以往相同学历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有53.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仅仅持平于其工作所在地的平均消费水平,然而仅有不到7%的大学生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高于其工作所在地的消费水平。从薪酬水平分布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在2500~3500元之间,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大概4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月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元。一般而言,月工资收入在2000~3500元之间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比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该群体毕业生的收入与其所在区域的消费水平相当。
5.不同就业单位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问卷调查统计来看,目前在公共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学历层次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现象,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超过50%,本科学历的人才比例为33.5%,大专学历的劳动者比例最低,仅为14.1%。而就职公共部门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的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3.2%,本科学历占25.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9.4%。公共部门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工作实际需求数量和比例本应是“金字塔结构”。而目前公共部门的人才层次供给结构和数量所呈现出的“倒金字塔”结构,严重加剧了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状况。
(三)教育收益率估算分析
以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为因变量,将其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性别、学历、专业、就业单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截距β代表所有虚拟控制变量取值为0时的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在计算时将样本按照变量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分别进行估算,结果见表3。
.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深受学历高低的影响。从估算结果来看,教育收益率因学历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学历的增加,过度教育收入的损失率随之上升,也更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情况,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过度收入损失率分别为2.6%、3.0%、3.6%。
2.不同专业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表3可以看到,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基础性学科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状况,且这类学科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也比较高,分别为6.4%、5.8%、5.5%。专业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教育不足者的工资损失越大,如医学、法学、工学的教育不足损失率分别为6.0%、5.6%、5.2%。
3.不同性别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性别来看,男女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率有较大区别,其中,男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7.7%、4.3%、-3.7%;而女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9.7%、5.2%、-3.0%。由估算结果可知,女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比其工作所需的教育收益率低4.5%,而男性毕业生的结果为3.4%,可见,当过度教育情况发生时,女性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更高。与此同时,女性毕业生教育不足收益率比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低6.7%,而男性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结果为4.0%,表明在发生教育不足时,女性毕业生的收入损失同样比男性要大。
4.不同就业部门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状况
分就业部门来看,相对于私立部门,公共部门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从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为5.0%,而在私立部门就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为2.2%。由此可见,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即使出现了过度教育,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受教育者即使在公共部门单位发生了过度教育,仍旧有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发生过度教育的损失率也高达4.4%,略高于私立部门的过度教育损失率。
5.不同地域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不同区域就业的毕业生的教育收益来看,如表4所示,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达到了5.7%,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不仅中西部地区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都较低,而且还不显著,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从事了过度教育的工作,仍然可以获得收益,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即使从事比自己学历低的工作,也愿意在东部地区就业。与此同时,三个地区当出现教育不足状况时的收益损失率也是不一样的,损失最大是中部地区,高达5.8%,其次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4.0%、3.5%。 五、研究结论
通过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测度模型的估算,过度教育确实会对个人的收入产生影响。从全样本来看,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过度教育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自身学历、技能与岗位要求、工资收入不匹配上。第一,大部分毕业生对工作所期望的教育回报要高于对实际所受教育的回报,且学历越高,过度教育收益损失率也随之增高;第二,分专业估算结果显示,医学、工学、农学、法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其他专业,而管理学、文学、理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相对较低。说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同样,专业性越强,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第三,分部门来看,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私立部门则会出现教育不足的问题;第四,分性别来看,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第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过度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即劳动者不断增加受教育年限依然能给个体带来正的教育收益率,但整体来看,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要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并且过度教育的边际收益率呈现出无限递减趋势。显然,过度教育显著抑制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对个体的生产效率及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而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教育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工作。搭建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共享渠道和平台,定期对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和供给情况、高校专业情况、各行业工资水平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和传递,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投资参考,促进劳动力与岗位更好的匹配以促进就业。
其次,从高校层面来看,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面,强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生成、分流、提升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受教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既要瞄准新兴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关键领域的发展需要,也要面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高等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
再次,从企业层面来看,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设置合理的人才招聘标准,减少人才高消费。人才高消费不仅会导致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而且还会加剧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程度,降低劳动者收入水平。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制订政策引导企业改变用人观念,减少对劳动力的高消费,从市场需求层面进一步缓解过度教育问题。
最后,从受教育者个人层面来看,应对人力资本投资保持清醒认识,理性进行教育投资,合理评估和分析教育投资的风险,避免因过度教育的发生而降低教育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收入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2-0032-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要把目前仍然处于知识状态的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必须注重发挥作为科学知识载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能够人尽其才地在合适岗位上寻求到合适的人,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促进生产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急需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大批高校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起薪低、高才低就或学非所用等问题,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仅为35%[1]。人们开始质疑和思考:高校扩招政策是否盲目?是否高校扩张导致了难就业?是否高校扩招引起了过度教育?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究竟是怎样的?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
不管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经济学领域,所有的研究均显示出教育程度与收入高低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2]。从理论上来讲,个体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具备的生产力水平越高,那么应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上出现教育过剩现象,导致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不能匹配其自身教育水平时,高等教育对个体的提升作用将会弱化。过度教育对个人投资教育所预期的收入和劳动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教育回报率大大降低,甚至使得教育投资不仅没有回报,还可能出现亏损状况[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劳动力的节约、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位竞争的加剧,而由于过度教育的存在,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并不能合理将这批优秀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由此而导致大量人才的低配和浪费。因此,研究我国目前所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关系,找出过度教育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能够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风险分析
首先,专业需求的确定性。高校专业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相关,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受就业市场的单向选择影响,若高校专业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毕业生就业风险也就越高。其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适应性。高校专业知识更新需要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知识结构变化,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可能尚未毕业,而其在学校书本中学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就已经被新的技能和知识所替代,由此使某些适应性不强的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风险。第三,专业化程度。对于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如果专业化程度恰好匹配劳动力市场需求,该专业就会正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如果专业化程度不足,相同工作选择范围就会扩大,同样工作性质的工作岗位可能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参与,由此而言,工作搜寻的多重叠加会进一步加剧原本只限于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的就业竞争,而使得那些专业化程度较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承担主体风险分析
首先是性别。大部分企业雇主比较倾向于有更强应对能力、抗压能力和执行事务能力,且在当今市场化的环境中,大部分专业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和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不可否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男性更占优势。其次是学历。根据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劳动力市场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求职者来填补其岗位空缺,但是信息在劳动力市场中是不对称的,雇主可以通过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即认为学历与能力成正比,学历越高能力越强,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5]。毕业生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会选择继续深造以获得较高的学历作为自身的最优选择,学历也成为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是起薪。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级各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认为高学历才是选择好工作、高收入的唯一路径,且对起薪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在就业价值观上,重地位、重待遇、重福利的思想仍然较强,这些都是造成就业市场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风险分析
一是规模性和成长性有限。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不断减小,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入劳动力数量最多的领域。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60%。而我国2015年从业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达到31364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40.6%。根据钱纳里总结出的人均GDP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当人均GDP处于2000~3000美元区间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2%~40%,按汇率换算2015年我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由此可见,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据王霆2015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无法得到有效信息”被公认为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6]。同样,邓峰、孙百才对全国范围各种类型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提供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所定义的几个因素中,缺乏信息量占37.3%、查询不够便捷占20.8%、信息不真实占18.6%、内容太简单占13.4%、其他占2.5%[7]。可见,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失灵”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是激烈的竞争性。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70万人以上,然而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严峻,由此所带来的岗位竞争过度会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模型构建
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的研究表明:“过度教育会给劳动者带来负面情绪,在符合岗位所要求的教育年限基础上,每增加一年的过度教育年限,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平均下降4.2%,而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每增加1%,公司的效益却能增加2.49%。”[8]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过度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劳动者的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一)理论模型构建
过度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会进一步使得那些想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人群产生深刻影响。其一,过度教育会使得人们争夺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例如近年来很多大学出现了通过提升培养费为所谓“热门专业”明码标价的现象。其二,过度教育会促使受教育者加大教育投资,由此而盲目地追求高学历。其三,正常情况下,影响社会阶层之间常态流动的因素中,像教育这样重要的后致性因素应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教育,当前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却是社会成员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那些拥有先天赋予优势的社会成员更容易向上流动,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较低阶层的大众先天就会站在一个不利的竞争地位。过度教育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9]。
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后,结合市场供求理论,在这里结合前文所述的三大风险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会影响劳动者个体收入:性别、专业、学历、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起薪要求等。同时,根据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理论,在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跟高等教育对人才的输出存在着供求关系。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生产率的进步与教育发展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发展是生产率提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整个人力资本存量的储备,还依赖于能够转化储备存量为使用价值的社会经济环境,过度教育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导致投资教育收入的改变,影响人们继续教育的行为。因此,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本文构建了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理论体系,见图1。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构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对受教育者的边际收益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或少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即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对毕业生收入的影响。根据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理论体系,设定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如下:
1nY=α Xβχ βγSγ βOSO βuSu η
这里,Y是就业者的收入,S=Sγ SO-Su,S为个体实际教育年限,Sγ为工作所需的教育年限,SO为过度教育的年限,Su为教育不足的年限,具体变量描述见表1。
如果以S表示从事该工作所必需的教育年限,则有S=Sγ SO-Su。若S>Sγ,则SO=S-Sγ;若Sγ>S,则Su=Sγ-S;若S=Sγ,则SO=Su=O。常数χ是解释变量的向量,特指排除教育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向量,βχ是系数向量,βγ代表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βO代表过度教育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年限超过所需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的收益率,βu代表教育不足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每减少一年从收入上带来的损失。η为随机扰动项。
四、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选择了全国范围内的2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东部地区包括江苏、浙江9所,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10所,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陕西、甘肃9所,调查院校涵盖985高校(3所)、211高校(3所)、一般本科(11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和独立学院(2所)。课题团队于2016年5月共发放问卷914份,收回622份,回收率为68.05%,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53%。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分别占27.3%、52.4%、20.3%。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截至2016年5月,有88.1%的高校毕业生去向已经落实。其中已经签约的占总体毕业生的44.3%;而在高校毕业生中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仍然较高,达到11.9%。不同的因素会对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与结果。首先,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来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漏斗现象,其中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最高,达到了84.8%,研究生层次(含硕、博)的就业落实率次之,为79.2%,而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落实率相对较低,仅为56.8%。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本科层次教育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一般普通高校向应用转型和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从平均月起薪水平来看,研究生学历最高,达到3844.4元,本科和专科次之,分别为2979.0元、2427.8元。同时,所调查的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为2850.7元,在2000元以下的占19.7%,2001~3000元的占45.5%,3001~4000元的占34.6%,4000元以上的占5.7%。三种学历的毕业生呈现出一种正常上升的起薪增长趋势,学历越高,月起薪也会随之提高。 为了分析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状况,本文假设企业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等于岗位所需教育水平,同等学历劳动力质量相同。据此,过度教育就等于毕业生学历水平减去就职工作岗位招聘时的最低学历要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估算后的结果见表2。
1.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出现过度教育现象的毕业生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当前就职的工作并没有达到就业预期值,或者与以前具有相同学历同学的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并且劳动者个体的学历越高,其过度教育率也会随之增加。从统计数据来看,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分别为55.6%、62.8%、78.4%,呈现递增趋势。
2.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分析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发现,过度教育率超过70%的专业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其中农学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最高,达到了81.3%;而法学和医学过度教育率最低,分别为52.6%和44.5%。
3.不同性别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的性别对其起薪方面的影响较大,男性毕业生要高于女性毕业生,男女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分别为3046.9元、2845.2元。从就业落实率来看,男女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65.9%、57.2%,男性略高。与此同时,调查显示,更多的女性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存在学历高于岗位所需的现象。
4.不同工资水平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在476份有效问卷统计中,有62.3%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签约的工作收入水平低于以往相同学历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有53.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仅仅持平于其工作所在地的平均消费水平,然而仅有不到7%的大学生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高于其工作所在地的消费水平。从薪酬水平分布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在2500~3500元之间,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大概4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月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元。一般而言,月工资收入在2000~3500元之间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比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该群体毕业生的收入与其所在区域的消费水平相当。
5.不同就业单位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问卷调查统计来看,目前在公共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学历层次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现象,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超过50%,本科学历的人才比例为33.5%,大专学历的劳动者比例最低,仅为14.1%。而就职公共部门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的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3.2%,本科学历占25.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9.4%。公共部门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工作实际需求数量和比例本应是“金字塔结构”。而目前公共部门的人才层次供给结构和数量所呈现出的“倒金字塔”结构,严重加剧了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状况。
(三)教育收益率估算分析
以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为因变量,将其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性别、学历、专业、就业单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截距β代表所有虚拟控制变量取值为0时的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在计算时将样本按照变量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分别进行估算,结果见表3。
.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深受学历高低的影响。从估算结果来看,教育收益率因学历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学历的增加,过度教育收入的损失率随之上升,也更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情况,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过度收入损失率分别为2.6%、3.0%、3.6%。
2.不同专业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表3可以看到,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基础性学科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状况,且这类学科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也比较高,分别为6.4%、5.8%、5.5%。专业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教育不足者的工资损失越大,如医学、法学、工学的教育不足损失率分别为6.0%、5.6%、5.2%。
3.不同性别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性别来看,男女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率有较大区别,其中,男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7.7%、4.3%、-3.7%;而女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9.7%、5.2%、-3.0%。由估算结果可知,女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比其工作所需的教育收益率低4.5%,而男性毕业生的结果为3.4%,可见,当过度教育情况发生时,女性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更高。与此同时,女性毕业生教育不足收益率比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低6.7%,而男性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结果为4.0%,表明在发生教育不足时,女性毕业生的收入损失同样比男性要大。
4.不同就业部门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状况
分就业部门来看,相对于私立部门,公共部门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从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为5.0%,而在私立部门就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为2.2%。由此可见,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即使出现了过度教育,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受教育者即使在公共部门单位发生了过度教育,仍旧有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发生过度教育的损失率也高达4.4%,略高于私立部门的过度教育损失率。
5.不同地域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不同区域就业的毕业生的教育收益来看,如表4所示,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达到了5.7%,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不仅中西部地区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都较低,而且还不显著,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从事了过度教育的工作,仍然可以获得收益,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即使从事比自己学历低的工作,也愿意在东部地区就业。与此同时,三个地区当出现教育不足状况时的收益损失率也是不一样的,损失最大是中部地区,高达5.8%,其次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4.0%、3.5%。 五、研究结论
通过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测度模型的估算,过度教育确实会对个人的收入产生影响。从全样本来看,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过度教育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自身学历、技能与岗位要求、工资收入不匹配上。第一,大部分毕业生对工作所期望的教育回报要高于对实际所受教育的回报,且学历越高,过度教育收益损失率也随之增高;第二,分专业估算结果显示,医学、工学、农学、法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其他专业,而管理学、文学、理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相对较低。说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同样,专业性越强,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第三,分部门来看,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私立部门则会出现教育不足的问题;第四,分性别来看,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第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过度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即劳动者不断增加受教育年限依然能给个体带来正的教育收益率,但整体来看,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要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并且过度教育的边际收益率呈现出无限递减趋势。显然,过度教育显著抑制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对个体的生产效率及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而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教育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工作。搭建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共享渠道和平台,定期对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和供给情况、高校专业情况、各行业工资水平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和传递,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投资参考,促进劳动力与岗位更好的匹配以促进就业。
其次,从高校层面来看,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面,强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生成、分流、提升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受教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既要瞄准新兴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关键领域的发展需要,也要面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高等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
再次,从企业层面来看,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设置合理的人才招聘标准,减少人才高消费。人才高消费不仅会导致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而且还会加剧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程度,降低劳动者收入水平。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制订政策引导企业改变用人观念,减少对劳动力的高消费,从市场需求层面进一步缓解过度教育问题。
最后,从受教育者个人层面来看,应对人力资本投资保持清醒认识,理性进行教育投资,合理评估和分析教育投资的风险,避免因过度教育的发生而降低教育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