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成,宏观生成机制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中观生成机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柔性化的市场、信用机制、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资源禀赋、集群学习能力和集群文化;微观生成机制包括企业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型员工。文章以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中关村科技园区;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一、 宏观生成机制
1. 政治法律环境。从2001年1月1日开始,以政府规章形式发布实施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在“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定”、“限时审批”、“高新技术成果出资”、“风险投资机构”、“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等八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今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注册企业,只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进行专项审批的项目才须在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予以明确核定,而且企业超范围经营项目不属于须经牵制审批或后置审批的,企业可不再增加经营项目的手续;“限时审批”要求在受理日起3个工作日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不再限制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比例,技术成果持有人与资金持有者各自的持股比例应由出资人事人协商决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分期交付的时间和金额,由企业需要确定。该办法还允许中国公民以自然人身份作为出资人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允许外国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分支机构。
取消对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改审批制为登记制,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同样,个人和组织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不是指只能从事法律允许的事,而是指凡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可以从事的。这两条改革措施是市场化的重要内容,是与世界通行规则和国际管理接轨的重要一步。
2. 经济环境。中关村管委会在2003年就成功推出了蹬羚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就为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在企业与银行间架设了政策性的桥梁。蹬羚企业指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10%以上的企业。主要融资流程是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蹬羚企业可以在获得相应的信用评级与担保公司审核后,银行以见保即贷的方式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贷款企业贷款利息是银行基准利率,而且政府通过担保公司还提供政策性补贴,使企业的筹资成本很低。
中关村管委会2004年预算出300万用于资助中小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具体选择购买中介并提出申请的其中优秀的100家企业,对它们进行两种方式的资助,一是购买单项中介服务时,资助实际开支的50%,但最高金额不超过1万元,二是购买多项服务时,全年总资助不超过3.5万元。
3. 科技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创建中关村科技环境方面有如下规定:政府从资金方面支持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科研选题与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创立高新技术企业;为在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创业服务;经认定的孵化器,可以享受本市规定的优惠政策。
4. 社会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从1999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吸引和激励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解决户口、职称等影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开展高科技企业产权激励试点工作,允许和鼓励智力因素参与收益分配;大力吸引海外留学生来京创业,为有创业意愿的海外留学人员提供接待、咨询、创业等全程服务;积极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训,大力推进提升人才的战略。一系列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政策、办法的推出与实施,构建了中关村园区的坚实的智力资源基础,有力地保障着园区的未来发展。
整合园区企业和高校资源,重点做好软件、集成电路等IT专业人才培训,尤其是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加强管理、金融、英语、法律和职业技能等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大力支持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参与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5.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2001年,园区管委会即在其机构设置中设立了新的职能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处(简称服体处),这个在全国高新区管委会中独一无二的机构设置,体现了中关村园区管委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从制度上规范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园区信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政策的制定、推广和使用信用产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开展信用管理和监督等信用体系建设内容,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开始构思、启动。
自2003年起,中关村园区管委会推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援助计划,但是与往常扶持政策不同的是,此次实施的援助计划均叠加了信用条件:即只有获得相关信用专业机构信用评级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援助计划,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二、 中观生成机制
1. 价值链。微笑曲线(Smile Curve)是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提出的,即“附加值曲线”,是呈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曲线两端,上游的研发、设计、检测环节和下游的交易、服务环节成为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全球化和价值链分解造就了中关村研发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价值链环节之间的分工逐步细化,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研发、物流等各价值环节开始独立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中关村凭借研发资源和人才优势,对全球和全国分解出来的研发环节形成强大吸引力。中关村研发资源的集聚使得研发投入来源多样化,技术交易数量大幅增长,税收显著增加。这些特点使中关村研发活动呈现出高端产业特征。
2. 柔性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研发是中关村研发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研发不再是仅仅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这条单一路线,而是由市场直接对研发提出相应的要求。比较而言,我国在科技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中关村是我国新产品应用的前沿和市场信息中心,具有直接感受市场对于研发需求的特殊优势。这是中关村研发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也是中关村研发产业的核心特色。
3. 中关村的集群文化。中关村的著名学者白仲尧、王常力等认为:中关村的文化主要可以归结为:创新、诚信、进取、务实、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结合。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关村虽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起来的,但它是北京的一部分,海淀的一部分,华夏文明,燕赵历史,北京文化,都是中关村文化的渊源。
三、 微观生成机制
1. 创新机制。中关村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除了具有集群性、经济性、市场性、风险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技术主导性、创新协同性、与时俱进性、发展持续性等特点。其创新机制的系统架构包括四个关键要素:创新战略、创新平台、创新途径和创新雷达。其中,创新战略是先导,创新平台是基础,创新途径是手段,创新雷达是保障。企业首先明确自身的创新战略,加强战略定位,并以此为先导,在现有的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途径来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关村企业还需要利用创新雷达来对各个创新环节实行衡量预警和监督调控。
中关村高科技中小企业采用了多元化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自主型技术创新模式、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转移型技术创新模式和区域聚集型创新模式。当然,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中关村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还会同时采取以上所论述的几种不同模式,这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会导致一种“中关村特色技术创新模式”出现。“中关村特色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区位优势,使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在目前技术创新链条的基础上形成相互交织的技术创新网络,其特点主要是集中体现出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的区域创新和群体创新优势。
2. 知识型员工。中关村有三十多万高科技从业人员、三千多留学回国创业人员,更有众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其知识型员工主要有三类:一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二是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未来发展关键人才;三是留学回国人员。
以中关村昌平园为例,通过对昌平园的调查,2000年~2004年各职能人才包括科技活动人员(25%)、生产活动人员(40%)、经营管理人员(16%)、销售服务人员(15%)和咨询服务人员(4%)。5年里,各职能从业人员数量均呈增长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科技活动人员,五年间共增长了4.02倍,尤其是科技活动中的研发人员增长了4.05倍。这组数据表明了昌平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对技术创新人才需求旺盛。另外,根据2005年昌平园企业年终统计报表显示,在昌平园全年劳动报酬总额中,用于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支出(含工资)占到了25.6%。在全部科技活动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到了37%,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者也占到了34%,两者合计达71%;在所有科研项目参与人员中,这二者合计比例更是高达75%。
3. 企业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家,鼓励和推荐一批成长型企业家到国家有关培训机构、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接受培训和训练。加强园区的创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积累的社会资源,开展针对企业家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培训服务,成为全国现代企业家和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促进一批专业技术创业者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通过(下转第58页)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创业投资和实施高端培训等方式,促使园区内一批技术型创业者成长为既懂专业技术,又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精通企业经营的现代企业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还将继续推进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试点工作。建立对高级人才的奖励制度,鼓励各种智力要素、技术要素以各种合法形式自由参与利益分配和股权分配。发挥领军人才的示范作用。继续做好“双优评选”活动,树立园区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的良好形象。继续做好“优秀留学人员创业者评选”活动,发挥留学生创业者的榜样力量。
中关村已初步形成创新集群。成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仅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而且表现为创新活动的聚集。这就是说,成功高新区的发展是企业聚集、聚合、聚变的一个过程,成功的高新区就是一种创新集群。集群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这个阶段是企业聚集阶段,少数企业扎堆;成长阶段——这是产业区阶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分工协作体系逐步形成,企业不再是单纯的聚集,而是互相影响、互有合作;成熟阶段——企业之间发生着聚变,这个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的核心区(制造中心、贸易中心、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成为创新集群。
本文将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分为宏观生成机制、中观生成机制和微观生成机制三个层面。宏观生成机制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五个因素;中观生成机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柔性化的市场、信用机制、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资源禀赋、集群学习能力、集群文化等因素;中观生成机制包括企业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型员工三个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曙光.突破与进步——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两项改革.浙江经济,2001,(4).
2. 朱平,张保国.中关村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困.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8).
3.晏燕.重在制度——中关村信用环境建设闻思录.科技日报,2006-11-04.
4.王畅.中关村人论中关村文化.中关村(增刊),2004,(9).
5. 李宝山,钱明辉.中关村企业的创新机制.中外企业家,2003,(3).
6. 陈安国,杨阳.浅析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科学管理研究,2004,(8).
7. 王刚,裴劲松,陈曦.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创新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重点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及成长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素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12-25。
关键词:中关村科技园区;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一、 宏观生成机制
1. 政治法律环境。从2001年1月1日开始,以政府规章形式发布实施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在“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定”、“限时审批”、“高新技术成果出资”、“风险投资机构”、“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等八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今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注册企业,只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进行专项审批的项目才须在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予以明确核定,而且企业超范围经营项目不属于须经牵制审批或后置审批的,企业可不再增加经营项目的手续;“限时审批”要求在受理日起3个工作日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不再限制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比例,技术成果持有人与资金持有者各自的持股比例应由出资人事人协商决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分期交付的时间和金额,由企业需要确定。该办法还允许中国公民以自然人身份作为出资人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允许外国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分支机构。
取消对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改审批制为登记制,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同样,个人和组织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不是指只能从事法律允许的事,而是指凡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可以从事的。这两条改革措施是市场化的重要内容,是与世界通行规则和国际管理接轨的重要一步。
2. 经济环境。中关村管委会在2003年就成功推出了蹬羚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就为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在企业与银行间架设了政策性的桥梁。蹬羚企业指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10%以上的企业。主要融资流程是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蹬羚企业可以在获得相应的信用评级与担保公司审核后,银行以见保即贷的方式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贷款企业贷款利息是银行基准利率,而且政府通过担保公司还提供政策性补贴,使企业的筹资成本很低。
中关村管委会2004年预算出300万用于资助中小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具体选择购买中介并提出申请的其中优秀的100家企业,对它们进行两种方式的资助,一是购买单项中介服务时,资助实际开支的50%,但最高金额不超过1万元,二是购买多项服务时,全年总资助不超过3.5万元。
3. 科技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创建中关村科技环境方面有如下规定:政府从资金方面支持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科研选题与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创立高新技术企业;为在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创业服务;经认定的孵化器,可以享受本市规定的优惠政策。
4. 社会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从1999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吸引和激励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解决户口、职称等影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开展高科技企业产权激励试点工作,允许和鼓励智力因素参与收益分配;大力吸引海外留学生来京创业,为有创业意愿的海外留学人员提供接待、咨询、创业等全程服务;积极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训,大力推进提升人才的战略。一系列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政策、办法的推出与实施,构建了中关村园区的坚实的智力资源基础,有力地保障着园区的未来发展。
整合园区企业和高校资源,重点做好软件、集成电路等IT专业人才培训,尤其是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加强管理、金融、英语、法律和职业技能等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大力支持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参与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5.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2001年,园区管委会即在其机构设置中设立了新的职能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处(简称服体处),这个在全国高新区管委会中独一无二的机构设置,体现了中关村园区管委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从制度上规范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园区信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政策的制定、推广和使用信用产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开展信用管理和监督等信用体系建设内容,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开始构思、启动。
自2003年起,中关村园区管委会推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援助计划,但是与往常扶持政策不同的是,此次实施的援助计划均叠加了信用条件:即只有获得相关信用专业机构信用评级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援助计划,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二、 中观生成机制
1. 价值链。微笑曲线(Smile Curve)是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提出的,即“附加值曲线”,是呈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曲线两端,上游的研发、设计、检测环节和下游的交易、服务环节成为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全球化和价值链分解造就了中关村研发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价值链环节之间的分工逐步细化,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研发、物流等各价值环节开始独立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中关村凭借研发资源和人才优势,对全球和全国分解出来的研发环节形成强大吸引力。中关村研发资源的集聚使得研发投入来源多样化,技术交易数量大幅增长,税收显著增加。这些特点使中关村研发活动呈现出高端产业特征。
2. 柔性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研发是中关村研发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研发不再是仅仅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这条单一路线,而是由市场直接对研发提出相应的要求。比较而言,我国在科技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中关村是我国新产品应用的前沿和市场信息中心,具有直接感受市场对于研发需求的特殊优势。这是中关村研发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也是中关村研发产业的核心特色。
3. 中关村的集群文化。中关村的著名学者白仲尧、王常力等认为:中关村的文化主要可以归结为:创新、诚信、进取、务实、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结合。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关村虽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起来的,但它是北京的一部分,海淀的一部分,华夏文明,燕赵历史,北京文化,都是中关村文化的渊源。
三、 微观生成机制
1. 创新机制。中关村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除了具有集群性、经济性、市场性、风险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技术主导性、创新协同性、与时俱进性、发展持续性等特点。其创新机制的系统架构包括四个关键要素:创新战略、创新平台、创新途径和创新雷达。其中,创新战略是先导,创新平台是基础,创新途径是手段,创新雷达是保障。企业首先明确自身的创新战略,加强战略定位,并以此为先导,在现有的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途径来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关村企业还需要利用创新雷达来对各个创新环节实行衡量预警和监督调控。
中关村高科技中小企业采用了多元化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自主型技术创新模式、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转移型技术创新模式和区域聚集型创新模式。当然,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中关村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还会同时采取以上所论述的几种不同模式,这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会导致一种“中关村特色技术创新模式”出现。“中关村特色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区位优势,使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在目前技术创新链条的基础上形成相互交织的技术创新网络,其特点主要是集中体现出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的区域创新和群体创新优势。
2. 知识型员工。中关村有三十多万高科技从业人员、三千多留学回国创业人员,更有众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其知识型员工主要有三类:一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二是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未来发展关键人才;三是留学回国人员。
以中关村昌平园为例,通过对昌平园的调查,2000年~2004年各职能人才包括科技活动人员(25%)、生产活动人员(40%)、经营管理人员(16%)、销售服务人员(15%)和咨询服务人员(4%)。5年里,各职能从业人员数量均呈增长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科技活动人员,五年间共增长了4.02倍,尤其是科技活动中的研发人员增长了4.05倍。这组数据表明了昌平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对技术创新人才需求旺盛。另外,根据2005年昌平园企业年终统计报表显示,在昌平园全年劳动报酬总额中,用于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支出(含工资)占到了25.6%。在全部科技活动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到了37%,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者也占到了34%,两者合计达71%;在所有科研项目参与人员中,这二者合计比例更是高达75%。
3. 企业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家,鼓励和推荐一批成长型企业家到国家有关培训机构、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接受培训和训练。加强园区的创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积累的社会资源,开展针对企业家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培训服务,成为全国现代企业家和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促进一批专业技术创业者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通过(下转第58页)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创业投资和实施高端培训等方式,促使园区内一批技术型创业者成长为既懂专业技术,又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精通企业经营的现代企业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还将继续推进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试点工作。建立对高级人才的奖励制度,鼓励各种智力要素、技术要素以各种合法形式自由参与利益分配和股权分配。发挥领军人才的示范作用。继续做好“双优评选”活动,树立园区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的良好形象。继续做好“优秀留学人员创业者评选”活动,发挥留学生创业者的榜样力量。
中关村已初步形成创新集群。成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仅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而且表现为创新活动的聚集。这就是说,成功高新区的发展是企业聚集、聚合、聚变的一个过程,成功的高新区就是一种创新集群。集群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这个阶段是企业聚集阶段,少数企业扎堆;成长阶段——这是产业区阶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分工协作体系逐步形成,企业不再是单纯的聚集,而是互相影响、互有合作;成熟阶段——企业之间发生着聚变,这个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的核心区(制造中心、贸易中心、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成为创新集群。
本文将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分为宏观生成机制、中观生成机制和微观生成机制三个层面。宏观生成机制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五个因素;中观生成机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柔性化的市场、信用机制、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资源禀赋、集群学习能力、集群文化等因素;中观生成机制包括企业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型员工三个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曙光.突破与进步——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两项改革.浙江经济,2001,(4).
2. 朱平,张保国.中关村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困.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8).
3.晏燕.重在制度——中关村信用环境建设闻思录.科技日报,2006-11-04.
4.王畅.中关村人论中关村文化.中关村(增刊),2004,(9).
5. 李宝山,钱明辉.中关村企业的创新机制.中外企业家,2003,(3).
6. 陈安国,杨阳.浅析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科学管理研究,2004,(8).
7. 王刚,裴劲松,陈曦.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创新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重点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及成长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素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