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梅塔犯难、让杰吉耶夫畏惧的作品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界就像微缩的人生,总是充满聚散别离。
  两年前,艾伦·吉尔伯特曾率领纽约爱乐乐团来上海演出马勒《第五交响曲》;而今年,或许是艾伦+纽约爱乐+马勒这个铁三角最后一次在上海集体亮相。想到这一点,我对他们的演出既期待,又有一丝怀念。
  好像心有灵犀,艾伦这次搬来了马勒《第七交响曲》。
  祖宾·梅塔曾说:“马勒第七,可能是我指挥过的曲子当中,最难指挥的一首。”杰吉耶夫也说:“这部作品我不敢轻易染指。”的确,即使在马勒自己那又长又难又精彩的十部交响曲中,“第七”也是一个异数。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第七”都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要还原它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一百一十三年前。
  1904年,8月末,奥地利华特湖畔。



  马勒像往常一样起了个早,《第六交响曲》刚刚杀青,完成了这部感情浓墨重彩的作品,马勒只想好好放松一番。他径直来到湖边,解开绳索,乘上小船。夜色尚未褪去,圆月悬于天边,凉爽的晨风吹散了酷暑的炎热。马勒轻轻拨动船桨,深色的湖面泛着微澜,静得只有水声与他的心跳。这时,他的脑海里蹦出一个词——“Nachtmusik”(夜曲)。
  仿佛有一阙充满诗意的叙事曲(Ballade)悄悄在耳边响起。不同于配器上金戈铁马一般的前一部作品,这段音乐没有聒噪的铜管乐与打击乐,反而有着室内乐的精致,大提琴与木管窃窃私语,吉他与曼陀林发出银铃般的歌唱。马勒为这个乐章定下了Amoroso(深情的)的基调。灵感来得如此突然,马勒自然不会放过,他趁热打铁完成了两个“夜曲”乐章,并在次年完成了《第七交响曲》的另外三个乐章。
  在创作《第七交响曲》的1904至1905年间,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正在马勒的带领下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家庭方面,1904年6月,他的二女儿安娜呱呱落地;在作曲方面,或许因着华特湖畔麦尔尼格那山清水秀的环境,马勒的创作比之前在斯坦因巴赫的状态还要好,他在过去的“暑假”里连续完成了第四、第五、第六三部作品,在这个坐落于湖边山坡的小屋里,灵感常常来得又密又急,作品写得又快又好。
  有老婆孩子相随,艺术灵感如泉涌,《第七交响曲》就这么“Duang”的一下从马勒笔下横空出世。
  每个音乐家,都有一些痛快而酣畅淋漓的作品,像贝多芬的第四、第七,而对于马勒,就是《第七交响曲》。
  形式: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听“第七”,人们会惊异于那奔腾不息的激情和信马由缰的滚滚乐思,特别是首尾两个乐章,常常在粗犷的“豪放派”高潮后,马上切换到“婉约派”的抒情模式。在马勒创作“第七”之时,音乐界逐渐兴起一种室内乐风格的小编制管弦乐,马勒或许受到其精致的配器手法的吸引,在处理“第七”时,他对各乐器的搭配处理得格外细心,不用说第二与第三两个“夜曲”乐章,即使是首尾两个分量颇重的乐章,也会不时从重口味的大编制转向室内乐的小编制。
  在音乐史上,似乎唯有贝多芬与马勒的全部交响曲形成了一个既逐渐发展又彼此联系的整体。如果对马勒从《第一交响曲》到《第八交响曲》做一番回顾,我们便能发现,完成了前四部作品后,马勒似乎对自己的“技术活”不甚满意,特别是配器、和声及对位法,其结果是,他从《第五交响曲》到《第七交响曲》,又回归到了交响曲的传统,一心只写器乐曲。具体到“第七”,马勒对各类乐器音色的探索与配置以及对整体和声的设计都更加纯熟,在过山车一样随心所欲的形式外表下,是马勒在总结性的《第八交响曲》之前的最后一次大练兵。写完了“第七”,马勒可以对自己说:“我,准备好了”。



  色彩:明暗相间
  在提到马勒“第七”时,乐评家常常用暧昧、难以捉摸之类的字眼。我们寻遍交响曲文献,确实难以找到音乐色彩如“第七”这样微妙多变的同类作品。然而,若我们把搜索的视野放宽,就会惊奇地发现,一个生在法兰西、比马勒小两岁的音乐家,凭借另一种方法,也实现了朦胧多变的效果,这个人就是德彪西。
  把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与马勒的《第七交响曲》相比,便可发现,德彪西对特殊调式及全音音阶的运用,一方面似乎消解了古典的逻辑结构,另一方面却使旋律绵延不绝,超越了曲式结构的限制,创造出游移不定的色彩与指向性不明确的情感。而马勒并没有背离古典的调式,在“第七”中,他更多的是通过对不同乐器音色的高超把握以及搭配,创造出细腻但生动鲜明的效果。如果说德彪西的作品如法国印象派画家的画作一样,如雾里看花,教人第一眼看不清、猜不透,那么马勒的“第七”,则如同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画作,通过细致入微的明暗变化,来更真切地状物抒情。为了实现微妙的明暗变化,马勒在“第七”中大量运用调性的持续转化,使每一乐章但凡以小调结束,次乐章就从小调开始,若以大调结束,次乐章就以大调开始。例如,第一乐章以B小调开始,以E大调结束;第二乐章从C大調开始,以C小调终止;第三乐章则以D小调开始……如此这般,乐章间的过渡与衔接,显得非常自然,没有牵强之感或斧凿的痕迹。
  然而,在形式与色彩之外,最令听众着迷的,还是“第七”的内涵。马勒,你到底想说什么?
  内涵:“夜”曲
  《第七交响曲》首演后的次年,勋伯格曾致信马勒说“虽然作品很长,但充满了柔软性与自在性,洋溢着诗的情绪,令人感动”。而马勒,据说曾考虑给这部作品题名为《浪漫交响曲》。   众所周知,马勒很不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冠以标题,他不愿给听众带来先入为主的限制或误导,因此,他曾删除过很多在构思作品时临时添加的“标题”。但是,在一部作品中留下了“夜曲”这样令人浮想联翩的标题,而且还是两个“夜曲”乐章,在马勒的全部作品中,仅此一例。
  “夜”,一直是一种令人爱、令人恨的存在。“她”既蕴含着恬静与温存,也潜藏着暧昧与恐惧。下面这个关于“夜”的真实故事,或许可一瞥“她”那如梦如幻的魅力。
  有一位老爱乐者M先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一所依山傍水的大学。那时的校园文艺活动丰富。有一个周末,M与几个同好一起,带上心爱的乐器,找了一艘小艇,荡舟湖上。临近暑期,月光洒在湖面,四下里寂静无比,四个小伙儿吹拉弹唱,好不惬意。不知不觉,小船靠近对岸,夜色中,有人惊呼“是狼!”原来,对面岸边,有几只狼,朝着小船虎视眈眈。顿时乐声戛然而止,四个人手忙脚乱地调转船头,返回湖心,惊魂未定之际,大家沐浴着月光,相视而笑。音乐,再一次洒向湖面。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是不是也在心底珍藏着关于“夜”的美妙回忆?
  纽约爱乐的演释
  在马勒的器乐交响曲中,“第七”是音响最汪洋恣意的一首。当时的马勒真是苦尽甘来,春风得意,或许,他只想头也不回地投入“夜”的懷抱,忘记悲剧(“第六”),忘记英雄的葬礼(“第五”)。他想抓住夏天的尾巴,放飞一下心情,结果创造了“第七”中难以遏制、无所顾忌的音响盛宴。只要听听那辉煌绝伦的结尾,我们便可知,身体与精力正处于巅峰时期的马勒,是如何将火力统统倾泻到这部作品中的。
  纽约爱乐乐团在伯恩斯坦时代就形成了色彩斑斓、收放自如的风格。虽然这个创建于1842年的乐团是美国最古老的乐团,但就音响和音色而言,如果与欧洲顶尖的柏林爱乐或维也纳爱乐相比,纽约爱乐实在像一个血气方刚、不修边幅的小伙子。在演释马勒的纯器乐交响曲那些精彩纷呈的高潮时,音色辉煌宽广的纽约爱乐不啻是最佳选择。
  作为纽约爱乐的总监,艾伦·吉尔伯特是土生土长、如假包换的纽约人。这座移民城市历史积淀虽短,但永远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大都会之一,不同肤色的人们来到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憧憬自己的梦想,如同当年沉浸在湖面夜色中的马勒一样。马勒的“第七”,这部让梅塔犯难、让杰吉耶夫畏惧的作品,怎会难倒这一帮纽约人呢?
其他文献
奥帕蒂亚(Opatija)是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海滨小镇,位于该国西部亚得里亚海畔,是欧洲最古老的海边度假胜地。来自地中海的阳光及温和气候眷顾着奥帕蒂亚,这里深受茜茜公主的眷恋,她和丈夫曾在这座城市度过和煦温暖的冬日假期。这里还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欧洲贵族以及文化界名人最青睐的度假胜地,海滨大道、鸟语花香、优美别墅、缤纷建筑,令人心旷神怡。奥帕蒂亚  奥地利指挥家迈克尔·芬德赫(Michael Fend
期刊
英国传奇古典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  英国传奇古典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Julian Bream)娓娓讲述了关于一位改变了世人对西班牙吉他的传统观念并成为了真正的音乐大师的回忆。他的名字叫作安德列斯·塞戈维亚。和帕格尼尼之于小提琴、拉赫玛尼诺夫之于钢琴一样,塞戈维亚这个姓氏已然成为了吉他的代名词。  “塞戈维亚的演奏风格有一种全然不同于他人的气质。”布里姆这样评价道。他本人在年轻时偶然得到了
期刊
初识即将于本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中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钢琴名家叶菲姆·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缘于多年前收到的一张他与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集》唱片。向来痴迷勃拉姆斯这三首作品的我,此前一直都在寻觅斯特恩的演绎版本,但真当与这张唱片不期而遇时,望着封面上大师身旁那个年轻的身影,有了些许迟疑,但转念想到能被斯特恩选为合作对象者,艺术质量应有相当保证
期刊
美国指挥家莱昂纳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在2008年成为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既经历了乐团2011年的罢工,也经历了底特律城市的破产。在过去的九年间,他一点一滴地重新塑造底特律交响乐团:在乐团罢工后重新为乐团纳入新鲜血液;为乐团注入美国风格和美国曲目,让乐团在不同的音乐风格间变换自如;更重要的是,他将乐团带到了音乐厅之外,带到了网络直播中。他说,听众不仅在音乐厅内,更
期刊
我最初接触到小剧场戏剧是在上海话剧中心观看引进的爱丁堡戏剧节剧目《低处生活》,它由盲顶剧团演出,演员只有四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在学校任教期间又参与排演了多部百老汇音乐剧,其中《Company》《I Love You》以及后来观看的《最后的瞬间》《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我切身体会到小剧场音乐剧的魅力,包括其精致的舞台设计、充满创意的道具运用、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不过,最
期刊
昆明的四季温暖如春。3月的天气,虽然温度和上海差不多,但既不闷热,也不寒冷。白天在看似热烈的阳光下多走几步路,居然连一滴汗都不会出,而晚上就算不穿外套,顶多只有一丝凉意,而不会感到刺骨。我们便是在这样一个季节,来到了这座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城”,聆听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春城剧院举办的一场“山花·秦岭·丝路——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并采访了乐团的书记廖勇。3月,正是昆明樱花盛开的时节  昆明
期刊
年轻而激进的勋伯格,暮年回归的施特劳斯,晚年依旧探索的贝多芬,少年圆熟却热衷于传统的门德尔松……音乐的世界恰如室内乐精神:每个人秉持自己的内心,同时倾听并接纳他人。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追日剧《四重奏》,当四位主人公拿起提琴,校准音高,在相互倾听中奏响音乐时,那与世隔绝般的亲密氛围颇令人神往。学习演奏室内乐作品,必要经历排练初期跌跌撞撞的磨合过程,而那种终于学会和伙伴们迈着同样步伐走入音乐的奇妙感
期刊
如果有人想去纽约东八街39号寻遗,看到的估摸是连锁药店。但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里是一个见证传奇的地方——雪松酒馆(Cedar Tavern)。不过,不要以为那是个多么金碧辉煌的地方,相反,它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简易小酒馆——一个狭长的客厅大小,用镶着铆钉的人造革沙发隔出一个个卡座,生意火爆的时候非常拥挤和热闹。据作家艾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描述,店内“布置简朴,吧台上的钟时
期刊
对于天真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去读一本怎样欣赏音乐的书一定很奇怪。从什么时候起听音乐成了问题?音乐是供人享受的。为什么一个人要学习或听从指导去聆听他正在听到的东西?答案很简单:听音乐是一项通过经验和学习得到的技能,知识会增强喜悦感。  听众已经习惯了作曲家作为评论人所写的散文以及他们作为作家所写的技术性论文,柏辽兹、勋伯格、理查·施特劳斯,更近一点的有巴贝特(Babbitt)、辟斯顿(Piston)、
期刊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音樂评论家,出生于萨克森的小镇茨维考,曾创办《新音乐报》,是当时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他继承并发展了舒伯特歌曲的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他凭借深厚的文学修养,用浪漫主义情怀创作音乐,表达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