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新媒体高速扩张和发展的一年,也是电视媒体改革突破的一年。在电视台2015年广告招标会结束之后,电视媒体在内容构建上的力度和优势受到广告主的认可和追捧。根据CTR媒介智讯2014年广告主调查显示,有45%的广告主表示将增加冠名和植入广告预算。
从伊利、韩束、滋源、立白等12家广告主冠名的节目来看,常规品牌节目(如《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新闻联播》)与现象级综艺节目(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平分秋色,其节目效应被广告主所看好。就连新节目《偶像来了》也获得OPPO 4亿冠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的独家冠名由好彩头出价1.38亿获得,同比2014年上涨245%。这不能不说是广告主对平台、团队的认可。
纵观电视台2015年招商结果,广告主的品牌布局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哪些时段是
广告主眼中的价值洼地
固定播出时间、固定内容载体融入品牌战略中,有利于品牌与观众之间形成约会式传播。
2015年,温碧泉同时冠名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以及江苏卫视“幸福剧场”一整年,实现了平台和品牌触达人群的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两个一线卫视,两个黄金时段,品牌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的覆盖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除了剧场以及周末综艺带,一直以来,周间节目带是被广告主忽略的价值洼地。周间节目带成为2015年的收视黑马并非不可能。天喔全年冠名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和湖南卫视《我们都爱笑》两档周四晚间常规节目。这两档节目一个是答题益智类,一个是娱乐搞笑类,主打年轻人市场,天喔作为饮料产品品牌正需要在这个群体中打造品牌影响力。更何况,这两档综艺味很浓的节目实际上是周末综艺档的预热,对于周间投放能获得接近周末黄金资源档效果的广告主来说是超值的回报。
不论是全年剧场,周间节目带还是周末综艺带,品牌在投放上的“铺面”布局都是为了品牌在传播中的“持续”效应。政策的变化以及综艺节目制作水准的提升,2015年让广告主在播出带状的投放上得到了实现的可能。
趋势二:构建信任
连续投放成传播大势
品牌和电视平台有着紧密的联系,能长时间地触达相对固定的受众,给人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央视也蛮拼的
出于平台的特殊性,央视呈现出全新的姿态:“蛮拼的。”各频道、各中心联动起来,加大优秀电视剧的抢购力度,加大电视剧在全台各频道和台外媒体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大电视剧的招商力度。
2015年的开年剧《锋刃》还没播就已经给市场割了一道口子。堪称“民国无间道”的《锋刃》,黄渤饰演的“卧底”角色比《潜伏》中多一分狡诈,比《无间道》中又多一分虐心。这部戏被各台看好,许多台都拿它做宣传,最终被央视纳入囊中,在CCTV-1黄金档跨年播出。
广告客户自2014年10月8日央视启动2015年广告签约认购以来,已有郎酒、江中、老白干、牛栏山、东阿阿胶、蒙牛、君乐宝、娃哈哈等几十家企业签约电视剧广告项目。
王牌栏目新常态
韩束继2014年以2.4亿冠名《非诚勿扰》之后,2015年以5亿的价格继续成为该节目的冠名商。一档时尚都市类的节目,一个都市丽人的护肤美妆品牌,两者的结合无疑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湖南卫视周末档王牌综艺《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和冠名商之间的粘性更强。VIVO从2013至2015年连续冠名《快乐大本营》3年,特步自2008至2015年连续冠名《天天向上》8年。
季播综艺彰显霸气
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2013年的《爸爸去哪儿》,这两档节目成为了季播综艺的常青树。加多宝和《中国好声音》的捆绑营销掀起了正宗红罐凉茶之热。而从第二季开始冠名《爸爸去哪儿》的伊利也拿下了2015年的冠名,萌娃们在节目中爱其产品,加上冠名的霸气投放,内外发力,谱写了一曲品牌与内容动听协奏曲。
然而,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立白3亿元第3次成为《我是歌手》的独家冠名商,除了在节目中获得相应露出外,贴片广告的风头却被吴太感康药业抢去了。立白是2个正倒一加冠名,吴太是5个正倒一。身处招标现场的突破传播上海总经理徐衡看到竞标激烈的一幕后提出:“是3个亿的口播有价值,还是正倒一广告位置更有撼动力?”徐衡告诉《国际品牌观察》杂志:“我们做过调研,冠名加广告的记忆度会大于单纯广告的效果。立白之于《我是歌手》不同于加多宝之于《中国好声音》,立白的投放价值还需时间检验。”
趋势三:跨屏时代
内容融合是硬道理
纵观2015电视招标,最大的“土豪”伊利总计花了10亿左右,冠名了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3》,这项赞助权益还包括《爸爸去哪儿3》、《快乐大本营》的互联网,央视资源等,伊利同时也是腾讯视频《中国好声音3》的冠名商;VIVO不仅连续3年冠名湖南卫视王牌周播栏目《快乐大本营》,同是也是腾讯视频Q4重点自制综艺《HI歌》的冠名商;温碧泉不仅拿下了2015全年湖南、江苏两大一线卫视的晚间黄金剧场的冠名,同时也是今年Q4爱奇艺《奔跑吧兄弟》的冠名商。
事实上,电视观众和互联网用户虽然有交集,但两者的主体受众群仍然有着较大的不同。“对广告主而言,如果内容融合做得不好,对客户没有任何帮助,节目无非就是傍了个大款。强强联手才能持久。”徐衡说。随着网台融合的不断加深,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对广告主来说,理智选择平台,建立投放的立体大局意识,在策略中注重分层效果,在品牌投放时将收获立体化、多样化的传播效果。
本文由引力传媒市场部提供
从伊利、韩束、滋源、立白等12家广告主冠名的节目来看,常规品牌节目(如《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新闻联播》)与现象级综艺节目(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平分秋色,其节目效应被广告主所看好。就连新节目《偶像来了》也获得OPPO 4亿冠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的独家冠名由好彩头出价1.38亿获得,同比2014年上涨245%。这不能不说是广告主对平台、团队的认可。
纵观电视台2015年招商结果,广告主的品牌布局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哪些时段是
广告主眼中的价值洼地
固定播出时间、固定内容载体融入品牌战略中,有利于品牌与观众之间形成约会式传播。
2015年,温碧泉同时冠名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以及江苏卫视“幸福剧场”一整年,实现了平台和品牌触达人群的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两个一线卫视,两个黄金时段,品牌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的覆盖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除了剧场以及周末综艺带,一直以来,周间节目带是被广告主忽略的价值洼地。周间节目带成为2015年的收视黑马并非不可能。天喔全年冠名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和湖南卫视《我们都爱笑》两档周四晚间常规节目。这两档节目一个是答题益智类,一个是娱乐搞笑类,主打年轻人市场,天喔作为饮料产品品牌正需要在这个群体中打造品牌影响力。更何况,这两档综艺味很浓的节目实际上是周末综艺档的预热,对于周间投放能获得接近周末黄金资源档效果的广告主来说是超值的回报。
不论是全年剧场,周间节目带还是周末综艺带,品牌在投放上的“铺面”布局都是为了品牌在传播中的“持续”效应。政策的变化以及综艺节目制作水准的提升,2015年让广告主在播出带状的投放上得到了实现的可能。
趋势二:构建信任
连续投放成传播大势
品牌和电视平台有着紧密的联系,能长时间地触达相对固定的受众,给人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央视也蛮拼的
出于平台的特殊性,央视呈现出全新的姿态:“蛮拼的。”各频道、各中心联动起来,加大优秀电视剧的抢购力度,加大电视剧在全台各频道和台外媒体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大电视剧的招商力度。
2015年的开年剧《锋刃》还没播就已经给市场割了一道口子。堪称“民国无间道”的《锋刃》,黄渤饰演的“卧底”角色比《潜伏》中多一分狡诈,比《无间道》中又多一分虐心。这部戏被各台看好,许多台都拿它做宣传,最终被央视纳入囊中,在CCTV-1黄金档跨年播出。
广告客户自2014年10月8日央视启动2015年广告签约认购以来,已有郎酒、江中、老白干、牛栏山、东阿阿胶、蒙牛、君乐宝、娃哈哈等几十家企业签约电视剧广告项目。
王牌栏目新常态
韩束继2014年以2.4亿冠名《非诚勿扰》之后,2015年以5亿的价格继续成为该节目的冠名商。一档时尚都市类的节目,一个都市丽人的护肤美妆品牌,两者的结合无疑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湖南卫视周末档王牌综艺《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和冠名商之间的粘性更强。VIVO从2013至2015年连续冠名《快乐大本营》3年,特步自2008至2015年连续冠名《天天向上》8年。
季播综艺彰显霸气
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2013年的《爸爸去哪儿》,这两档节目成为了季播综艺的常青树。加多宝和《中国好声音》的捆绑营销掀起了正宗红罐凉茶之热。而从第二季开始冠名《爸爸去哪儿》的伊利也拿下了2015年的冠名,萌娃们在节目中爱其产品,加上冠名的霸气投放,内外发力,谱写了一曲品牌与内容动听协奏曲。
然而,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立白3亿元第3次成为《我是歌手》的独家冠名商,除了在节目中获得相应露出外,贴片广告的风头却被吴太感康药业抢去了。立白是2个正倒一加冠名,吴太是5个正倒一。身处招标现场的突破传播上海总经理徐衡看到竞标激烈的一幕后提出:“是3个亿的口播有价值,还是正倒一广告位置更有撼动力?”徐衡告诉《国际品牌观察》杂志:“我们做过调研,冠名加广告的记忆度会大于单纯广告的效果。立白之于《我是歌手》不同于加多宝之于《中国好声音》,立白的投放价值还需时间检验。”
趋势三:跨屏时代
内容融合是硬道理
纵观2015电视招标,最大的“土豪”伊利总计花了10亿左右,冠名了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3》,这项赞助权益还包括《爸爸去哪儿3》、《快乐大本营》的互联网,央视资源等,伊利同时也是腾讯视频《中国好声音3》的冠名商;VIVO不仅连续3年冠名湖南卫视王牌周播栏目《快乐大本营》,同是也是腾讯视频Q4重点自制综艺《HI歌》的冠名商;温碧泉不仅拿下了2015全年湖南、江苏两大一线卫视的晚间黄金剧场的冠名,同时也是今年Q4爱奇艺《奔跑吧兄弟》的冠名商。
事实上,电视观众和互联网用户虽然有交集,但两者的主体受众群仍然有着较大的不同。“对广告主而言,如果内容融合做得不好,对客户没有任何帮助,节目无非就是傍了个大款。强强联手才能持久。”徐衡说。随着网台融合的不断加深,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对广告主来说,理智选择平台,建立投放的立体大局意识,在策略中注重分层效果,在品牌投放时将收获立体化、多样化的传播效果。
本文由引力传媒市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