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之道,需要将数学概念的认识融入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初步认识当中,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形成有重要影响。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认识对其之后的运算起到重要作用,正确的概念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进行运算,且确保一定的正确率,降低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上的难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兴趣;培养
引言
现阶段,数学教学偏重于知识教学,而忽略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缺少对符号与知识的联系,部分教师只对知识进行讲解,殊不知符号与概念是同一个整体。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以知识讲解为主,辅以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方式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也让教师产生以下错觉:
第一,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难度远高于其他教学内容。由于教师分离符号意识培养和概念教学,就知识讲知识。即便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找到教学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符号意识重视度不够,对其的教学没有形成体系。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将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符号,帮助学生培养符号意识和数学素养。
一、直观形象的引入概念
1.生动的表演。
数学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采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手势让学生更好得理解数学概念,更清晰记忆各个概念内容。比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双手,将自己比喻成指挥家,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加法就是把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也是将横竖两个部分相组合,通过左右手的挥动,让学生更加清晰加法的运算方式。同样的,减法也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乐趣加深印象,不仅知道加减法的概念,还能清晰了解用法。进行单位类型的教学时也可用到手势,二年级教授厘米和米的概念时,一厘米和一米都可以通过手来衡量表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区别以及所表示的长度,更好地掌握这个数学知识。
2.形象生动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接受数学概念
教师对概念进行语言讲解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力求符合学生实际通过语言讲解是教师上课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因材施教,特别是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第一印象对于初次接触知识点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第一次相关概念教学。除了教师讲解之外,还能让学生表达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他学生理解。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不断总结經验,找到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教学知识与相应的符号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该数学知识点。而教师往往将两者分开教学,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符号“%”时,教师没有将其知识点与百分数知识,即一个数值占另一个数值的百分之几,这一知识点相联系,分别讲解两个知识。
二、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在进行圆的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使用圆规,而圆规的定长是看不见的,为了让学生明白圆的定长不变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录制圆规画圆这一过程,并进行切片处理,用红线表示每幅的定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定长没有变化,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在探讨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分别将正多边形与圆,并将两个图形重叠,让学生观察正三角形与圆、正方形与圆等等,随着多边形边数增加,学生通过视觉可感受到一中同长的概念。例如讲解百分数时,教师直接将百分符号呈现,而没有教授学生如何应用,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混淆对符号的应用。例如,A队:9个苹果分给20人;B队:90个苹果分给200个学生,让学生比较两队哪队分到的更多。学生能直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又或者计算数量关系分别转化为分数、百分比,哪种方式更好?学生通过探究概念间存在的区别,发现其中的符号特点,组建该知识点的符号意识。
三、做好知识迁移
教学概念中教师对学生运算符号意识的培养,能通过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和经验,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起到引导作用,并且能让学生更切实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理清楚各数量关系,运用符号得出结果,增强对符号的认知,加强对符号意识的形成。教师亦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促进概念教学发展。
结语
教师对概念教学的用心钻研,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推动作用。概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含义来源,并且掌握该含义应用于实际计算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培养下,能够为学生的智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为社会培育出会思考能执行,符合当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伟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9(29):94-95.
[2] 薛福山,李天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8-159.
[3] 巨海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63.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兴趣;培养
引言
现阶段,数学教学偏重于知识教学,而忽略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缺少对符号与知识的联系,部分教师只对知识进行讲解,殊不知符号与概念是同一个整体。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以知识讲解为主,辅以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方式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也让教师产生以下错觉:
第一,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难度远高于其他教学内容。由于教师分离符号意识培养和概念教学,就知识讲知识。即便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找到教学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符号意识重视度不够,对其的教学没有形成体系。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将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符号,帮助学生培养符号意识和数学素养。
一、直观形象的引入概念
1.生动的表演。
数学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采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手势让学生更好得理解数学概念,更清晰记忆各个概念内容。比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双手,将自己比喻成指挥家,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加法就是把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也是将横竖两个部分相组合,通过左右手的挥动,让学生更加清晰加法的运算方式。同样的,减法也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乐趣加深印象,不仅知道加减法的概念,还能清晰了解用法。进行单位类型的教学时也可用到手势,二年级教授厘米和米的概念时,一厘米和一米都可以通过手来衡量表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区别以及所表示的长度,更好地掌握这个数学知识。
2.形象生动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接受数学概念
教师对概念进行语言讲解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力求符合学生实际通过语言讲解是教师上课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因材施教,特别是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第一印象对于初次接触知识点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第一次相关概念教学。除了教师讲解之外,还能让学生表达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他学生理解。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不断总结經验,找到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教学知识与相应的符号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该数学知识点。而教师往往将两者分开教学,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符号“%”时,教师没有将其知识点与百分数知识,即一个数值占另一个数值的百分之几,这一知识点相联系,分别讲解两个知识。
二、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在进行圆的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使用圆规,而圆规的定长是看不见的,为了让学生明白圆的定长不变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录制圆规画圆这一过程,并进行切片处理,用红线表示每幅的定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定长没有变化,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在探讨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分别将正多边形与圆,并将两个图形重叠,让学生观察正三角形与圆、正方形与圆等等,随着多边形边数增加,学生通过视觉可感受到一中同长的概念。例如讲解百分数时,教师直接将百分符号呈现,而没有教授学生如何应用,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混淆对符号的应用。例如,A队:9个苹果分给20人;B队:90个苹果分给200个学生,让学生比较两队哪队分到的更多。学生能直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又或者计算数量关系分别转化为分数、百分比,哪种方式更好?学生通过探究概念间存在的区别,发现其中的符号特点,组建该知识点的符号意识。
三、做好知识迁移
教学概念中教师对学生运算符号意识的培养,能通过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和经验,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起到引导作用,并且能让学生更切实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理清楚各数量关系,运用符号得出结果,增强对符号的认知,加强对符号意识的形成。教师亦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促进概念教学发展。
结语
教师对概念教学的用心钻研,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推动作用。概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含义来源,并且掌握该含义应用于实际计算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培养下,能够为学生的智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为社会培育出会思考能执行,符合当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伟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9(29):94-95.
[2] 薛福山,李天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8-159.
[3] 巨海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