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猜想探索中学习 在科学探索中发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愉快而有效地学习。探究学习第一步就是猜想发现问题。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诱发学生猜想和探索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猜想和主动探究呢?
  
  一、创设情境,诱发猜想
  
  1、呈现相关图片,诱发猜想
  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教学挂图创设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猜想的好方法。学生观察插图。分析现象,认真进行思考,在教师指导下抓住本质所在。形成概念性语言,教师为学生创造适宜的猜想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如在学习“物体的浮与沉”时,可以首先播放一则学生溺水身亡的报道,然后播放有人坐在死海上,悠闲地翻阅报纸的一段录像,学生看到这种情境会产生很多疑问,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的猜想。
  
  2、列举生活现象,诱发猜想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一节中,课本中提出物理情境为:初夏小明和小华到海边游玩,中午,他们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很烫;当他们跳到海里时觉得海水很凉,傍晚他们又去海边,却发现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很暖和。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午沙子烫而海水凉?而到了傍晚却是沙子凉而海水暖和?“烫”“凉”是生活化语言,我们如何用物理概念来描述“烫”、“凉”这一现象?物理学上如何表示物体的“冷”、“热”的呢?这就把“烫”、“凉”这现象用物理概念“温度”来表示,进而把上述问题表述为:“为什么中午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而到了傍晚却是沙子温度低而海水温度高?”再问:早晨沙子也是热的吗?为什么中午沙子变热,为什么到晚上就变凉了呢?自然引出了中午变“热”是由于“吸热”,晚上变“凉”是由于“放热”这一条件引起的。
  
  3、选择民间谚语、俗语,诱发猜想
  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其中很多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含义并提出猜想,学生兴趣很浓,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的含义,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与实际的花有何异同?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从而诱发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注重引导,激发探索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很多老师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影响上课进程,重结论轻过程,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结果培养出来的是掌握知识却不会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我认为给学生营造动手操作的氛围,使学生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对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自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教育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而不是学什么。
  
  2、设置认知冲突——诱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不断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参与度。如在进行“力”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甲、乙两人拔河比赛,甲获胜是因为甲的力气比大于乙的力气吗?学生据日常“经验”不假思索的得到肯定的答案。这时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要测力的大小需要弹簧测力计,他们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演示拨河比赛其结果否定了他们的结论,这引起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探究动机,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3、注重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科学探索
  在物理教学中,教者要挖掘教材中创造性素材和设计创造性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指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并进行探究实验方法指导,就能极大地树立学生探究的信心。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可先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猜想,“电阻”中“电”即“电流”,“阻”即“阻碍”,电流类比于水流,“电阻”类比于“水阻”,水管越长阻碍水流作用越大,水管越粗阻碍作用越小,管道材料不同阻碍作用不同。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导体的电阻大小可能跟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有的说“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有关?”有的说:“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4、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学生探索空间
  社会生活是学习物理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内知识,更要关注课外拓展、延伸。这便是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探究渠道所带来的功效。
  总之,要想让学生根据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事物做出合理的猜想,并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在科学探索中得到发展,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课堂教学实际研究。找出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搜集学生生活中的物理事实,创设和提供从事物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搭建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一个称职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课堂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富有个性。促进学生全而、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平和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南部,东连龙海、漳浦县,西邻广东大埔,南靠云霄、诏安县,北接永定、南靖县,素有“八县通衢”之称。县域处北纬24°02′~ 24°352′、东经116°54′~ 1
审计职业界正在针对我们的各类审计业务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操作手册,目的是让不同审计组织的审计人员在从事同类审计业务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执业手册.
既要紧跟国际油价疯涨的步伐、维持炼化企业生产热情,又不能不顾国内同样上涨的CPI指数,考虑公众的承受能力……计划色彩很重的成品油定价制度使得执行者进退维谷。 It is n
激情是燃烧在一个群体心间炽热的烈焰,也是一个团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激情也是一个人气质、性格和作风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激情满怀、激情涌动、激情飞扬的人,必然是有追求、敢担当、不畏难的人。而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激情的人,就会安于现状,失去爱拼会赢的勇气和志气;就会僵化落后,失去敢想、敢干、敢冲的韧劲;就会工作疲沓,在日复一日的敷衍中迷失自我。  激情是吹动船帆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关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具有迁移的功能,事实证明,学生如果对老师有感情,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要使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给予
云 南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好像从南诏大理国时代就以她的阳光、山茶花、多民族的各种神秘感默默偏安一隅,与中原始终相忘于江湖。自古滇王到近代护国起义,从未想过逐鹿中原的魄气,她终究是个女性气质的地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到此地,这样的温柔与静默是云南给我的最初印象。  中原人看云南,就好像国人看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目光一接触就是“民俗意义上的,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发展中国家或民族惟一能光临电视
一边是消费者对发改委成品油调价看涨不看跌的诟病,一边是石油企业对发改委成品油调价幅度不够大的埋怨。发改委可谓进退两难。 On the one hand, consumers are not critic
2005年8月,时任《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的柴春芽,辞掉稳定而令人艳羡的工作,来到了位于四川德格的康巴藏区的一所小学支教。在这里,他待了一年多。白天面对蓝天白云和世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