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笨拙的方式示爱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在少年时代,都有这样一个小圈子。
  上初二的时候,语文老师设置了一个写作游戏。她让每个人自己找任意一同学作为描写对象,但不要写出名字,然后在课堂上念出来,让全班一起猜写的是谁。如果猜不出来,说明这段描写失败了,要重新写。
  这个游戏里,我被很多人描写。我意识到这是一种荣耀,因为中学生一般只写自己喜爱的人物。于是这件事成为我的虚荣。
  前不久的某一天,我想到这件小往事,又对一个好友提起。好友肯定了我在这件事里的好人缘。但在他的肯定之后,我也意识到自己急于向他展示正面形象的虚荣心。其实被写得多,也可能因为我长得特别黑,容易写,是个写作选择上的便利。
  而我此时为什么会想到这件小事?是因为此时,我思考“人缘”这个问题,感到了茫然。
  我想到另一件小事。那一年,我们五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小圈子,有男有女。我与其中一名女生小D要好一点,跟另一名女生小F相对疏远。两名男生对这三名女性没有偏好,他们那种既清爽又混沌的态度,使我们的关系更有少年无猜的喜悦。这个小圈子以一种平衡的关系存在,我们上课传小纸条,交换武侠小说看,下课互相抄作业,放学后一起打排球,周末有时候还约着去堤上骑单车。
  很多人在少年时代,都有这样一个小圈子。它是我們人生里自己建设起来的第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然,所有的关系里都有不愉快的事,比如我和小F不时会针锋相对,我们还会微妙地在剩下的三个人中争夺盟友,但这些似乎也都是小圈子的常见生态。
  转折是在一个星期一。课间操时小D告诉我,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他们四个人去了比较远的郊区玩,至于为什么不叫我,因为,上次我和他们去郊区玩,回家太晚我被我妈说了一顿,为了让我不再被家里说,她们就主动不叫我了。
  这明显的托词让我怒不可遏,我不知道如何处理争先恐后涌到舌尖的词语,激愤、幽怨、讽刺、蔑视?最后我选择了蔑视。蔑视最能保存自尊。蔑视自然也激起小D的不满,她便说,她们那天路上谈论到我,都说到我的某些说法和做法如何狂妄可笑,自私自利。我说:“你也这么看吗?”因为我自认和小D最为亲近。但她说:“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但你不要让他们知道我告诉你了。”
  如果我成熟一点,应该在那个时候对自己以后的言行作出修正,或者温和地拉远距离。但我既贪恋亲密关系的温暖,又无法忍受被背叛的委屈。根据不太可靠的回忆,我大概是使用找机会吵架撒火的方式,与他们保持交往,把自己的形象弄得更加不堪之后,才无奈地覆水难收地疏远了。
  很长一段时间,小D成为班上我最不想见到的人,见到她,我会涌起挫败屈辱的感受,也想象他们因为批判我而加倍团结的气氛,想象他们同仇敌忾的快意。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具体错在哪里,但我知道,共同攻击一个曾经亲近的人,那种刺激性和亲密感会比攻击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来得强烈得多。
  有不少作家说过这样的意思:一个人一生里遇到的事,都能从少年时代的事件里找到原型。是的,在这件事情里,我看到最多的是,我对于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渴求,由于这种渴求,迫不及待地过分亲近。即使受伤也不愿回避,表面看是勇敢的真诚,事实上,很可能是因为极深的寂寞。
  在奥兹的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中,我看到一个与我很相似的少年。谢天谢地,这是很大的安慰。这个叫普罗菲的少年,因为和英国军人有所来往,被他的朋友攻击为叛徒,之后,他剑走偏锋地把一切都搞砸了。他徒劳而深刻地,用他十二岁的智慧,思考爱和背叛。
  我阅读的今天,是人到中年,我却并不见得比普罗菲轻松和娴巧。我们是以极笨拙的、激怒他人的方式,向人类求爱,以“一种不可遏制的渴”,要求亲近。我不知道内心是怎样的空洞,才让我们如此害怕孤独,也不知道这样的孤独是否终生难免。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主导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师;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视为经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一线教师把这一理念已付诸于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点滴
当前,关于学习的革命,首当其冲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革命。一股关于提倡合作教育的新思潮呼之而出,主要理论包括: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德国的交往教学论、美国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这些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理论介绍    前苏联的合作教育论者提出:教育教学并不取决于教师的善良愿望,而是取决于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性质。合作教育论的核心是排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分析比较等方法,研究体育课对高中生素质提高的影响效果。在体育课中实施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课;心理训练;适应能力    研究对象是我校2005届高一(1)、(2)班107人,对照班高一(3)、(4)班111人,研究开始之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身体基本条件统计和身体素质测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学生来自各个乡镇,身体形
初夏,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蔷薇花开。仿佛一首没有前奏的歌,这些生长在山脚下或田埂边的蔷薇,一坡坡.一丛丛,枝条间青嫩的花蕾,像约好了似的,在节气口令的指挥下齐齐绽放,又像是在进行
课程改革将教师的要求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广大教师存在着的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临的重要难题,如何促进他们健康快速地成长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