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省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分析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群众文化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文化 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秋天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时期的明确要求,给我国的文艺事业发展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纵观我省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路程,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程,经历了非常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几起几落,逐步发展,不断壮大。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年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都有长足的发展,服务手段日益多样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进入了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群众文化社会效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在当前形势下,按照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我省的群众文化建设显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产品短缺。群众文化活动表现出零散性和阵发性特点,经常是因事而生,如遇到节日,开展一些功利性、随意性较强的文化活动,过后自消自灭。每年群众文化活动如出一辙,在形式和内容上没有创新,与群众生活距离较远,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单调,目前仍以麻将、纸牌、棋类等为主,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电影、文艺演出等较少。城市无论是娱乐文化还是娱乐场所都要比农村多得多,但大多是群众性的,要么资金较少,要么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内容上无法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二)文化需求满足水平不平均。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农村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文化站室濒临瘫痪、有名无实。粤东西北部分地方的文化站室出现“小、简、旧、缺”,表现出文化落后的景象,农村文化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于城市。
(三)基层文化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从业者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人才外流和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形式不活,影响不大等状况。往往会给封建腐朽文化有抬头的机会,比如有些地方聚众赌博;有的迷信算命占卜;有的崇拜求神灵的庇护等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群众文化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打造文化强省建设的平台。特提出自己在几十年文化馆工作实践的体会认识:
一、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坏。目前,我省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资金短缺、设施薄弱、保障不全等是影响群众文化建设的因素。群众文化建设是基础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及时认清当前文化的发展形势,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大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更好地促进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为人民群众打造一块属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创造环境,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土的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等设施,对人民群众免费开放。要根据人们对文化的鉴赏力和消费力进行分类引导与管理。同时还可以雇请专人负责,维护基础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合理使用,优化配置,以促进群众文化事业更好地发展,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搞好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责任心强和文化素质高的文化工作队伍,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用自身的艺术素养培养与引导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艺术创作和辅导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其成为骨干人才或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相关部门也要对文化队伍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对文化活动工作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让他们也参与到建设中来。在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也要强化业务培训考核机制,严格把关,从源头上培养好各地各类人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业余的文化团体,当中不乏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成员,他们会经常自发地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但这类组织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活动,因此,相关部门要给予充分的辅导和重视,可以从中筛选出骨干人才进行培训,组织专业人才为业余团体的作品进行修改等等。此外,还要善于在群众之中发现各类文艺人才,使文化队伍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样,将方方面面的人才统一起来,建立合格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积极快乐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真正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三、探讨群众文化的发展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
由于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既不能钻进死胡同,一成不变,也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渠道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与方式。可参照“政府搭台、媒介推广、群众唱戏”的路子,像文化下乡等活动,政府要大力引导与支持,不能对群众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热情,认为群众活动不能出政绩等而不加以关注,而是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搭建活动的平台,让人们精神上也不贫困;加上媒介的推广,现代社会科技如此发展,人类交流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广,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平面媒体等的传递,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时时处处的推广,从而实现影响、效果、受众面等的最大化。加大重大文化项目的攻关,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如传媒、网络、影视、动漫等,使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提高文化品牌竞争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文化传播也需要数字化,应加快文化生产方式变革,将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其中,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另外,要不断提高文化生产、文化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文化消费才有源头活水。
四、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有众多代表不同区域人民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的各种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善于发展此类文化,为发展新时期的群众文化作好铺垫。根据群众认可的艺术形式与需求,打造本省地域特色品牌的项目,比如“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及稀有剧种等岭南文化等,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小事进行提炼加工,相声、小品、快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新的作品,使文艺演出更贴近群众。同时,还可以依托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进行主题活动演出,在注意其方式和内容要与节日的内涵相统一的前提下,扩大群众主动自觉参与的社会效果。比如在周末举行类似于“周末秀”的活动,逢年过节举办一些晚会、流行歌曲大赛、传统民歌大赛等,还可以模仿试下热到爆的梦想秀、相亲节目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身心的活动,真正使得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受,让广场及公园不再只是人们逛一逛、玩一玩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尽情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再有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而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要让群众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扎根人民群众,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多内涵、多形式、多功能的多元群众文化取代单一式、低层次、简略型的群众文化,紧贴时代、紧跟群众,不断开拓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结语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情,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铺天盖地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文件汇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北京文化艺术中心.群众文化研究选读.北京: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内部资料),2013(7)。
作者简介:吉应柳(1957—),男, 1976年3月入伍,在广州警备区战士、班子,1980年入职广东省文化馆,先后从事群众文化的杂志经营发行和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活动,组织过数十场群众文化策划活动。现任办公室任副主任。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文化 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秋天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时期的明确要求,给我国的文艺事业发展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纵观我省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路程,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程,经历了非常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几起几落,逐步发展,不断壮大。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年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都有长足的发展,服务手段日益多样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进入了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群众文化社会效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在当前形势下,按照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我省的群众文化建设显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产品短缺。群众文化活动表现出零散性和阵发性特点,经常是因事而生,如遇到节日,开展一些功利性、随意性较强的文化活动,过后自消自灭。每年群众文化活动如出一辙,在形式和内容上没有创新,与群众生活距离较远,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单调,目前仍以麻将、纸牌、棋类等为主,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电影、文艺演出等较少。城市无论是娱乐文化还是娱乐场所都要比农村多得多,但大多是群众性的,要么资金较少,要么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内容上无法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二)文化需求满足水平不平均。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农村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文化站室濒临瘫痪、有名无实。粤东西北部分地方的文化站室出现“小、简、旧、缺”,表现出文化落后的景象,农村文化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于城市。
(三)基层文化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从业者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人才外流和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形式不活,影响不大等状况。往往会给封建腐朽文化有抬头的机会,比如有些地方聚众赌博;有的迷信算命占卜;有的崇拜求神灵的庇护等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群众文化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打造文化强省建设的平台。特提出自己在几十年文化馆工作实践的体会认识:
一、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坏。目前,我省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资金短缺、设施薄弱、保障不全等是影响群众文化建设的因素。群众文化建设是基础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及时认清当前文化的发展形势,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大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更好地促进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为人民群众打造一块属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创造环境,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土的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等设施,对人民群众免费开放。要根据人们对文化的鉴赏力和消费力进行分类引导与管理。同时还可以雇请专人负责,维护基础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合理使用,优化配置,以促进群众文化事业更好地发展,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搞好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责任心强和文化素质高的文化工作队伍,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用自身的艺术素养培养与引导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艺术创作和辅导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其成为骨干人才或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相关部门也要对文化队伍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对文化活动工作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让他们也参与到建设中来。在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也要强化业务培训考核机制,严格把关,从源头上培养好各地各类人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业余的文化团体,当中不乏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成员,他们会经常自发地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但这类组织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活动,因此,相关部门要给予充分的辅导和重视,可以从中筛选出骨干人才进行培训,组织专业人才为业余团体的作品进行修改等等。此外,还要善于在群众之中发现各类文艺人才,使文化队伍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样,将方方面面的人才统一起来,建立合格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积极快乐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真正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三、探讨群众文化的发展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
由于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既不能钻进死胡同,一成不变,也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渠道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与方式。可参照“政府搭台、媒介推广、群众唱戏”的路子,像文化下乡等活动,政府要大力引导与支持,不能对群众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热情,认为群众活动不能出政绩等而不加以关注,而是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搭建活动的平台,让人们精神上也不贫困;加上媒介的推广,现代社会科技如此发展,人类交流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广,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平面媒体等的传递,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时时处处的推广,从而实现影响、效果、受众面等的最大化。加大重大文化项目的攻关,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如传媒、网络、影视、动漫等,使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提高文化品牌竞争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文化传播也需要数字化,应加快文化生产方式变革,将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其中,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另外,要不断提高文化生产、文化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文化消费才有源头活水。
四、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有众多代表不同区域人民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的各种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善于发展此类文化,为发展新时期的群众文化作好铺垫。根据群众认可的艺术形式与需求,打造本省地域特色品牌的项目,比如“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及稀有剧种等岭南文化等,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小事进行提炼加工,相声、小品、快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新的作品,使文艺演出更贴近群众。同时,还可以依托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进行主题活动演出,在注意其方式和内容要与节日的内涵相统一的前提下,扩大群众主动自觉参与的社会效果。比如在周末举行类似于“周末秀”的活动,逢年过节举办一些晚会、流行歌曲大赛、传统民歌大赛等,还可以模仿试下热到爆的梦想秀、相亲节目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身心的活动,真正使得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受,让广场及公园不再只是人们逛一逛、玩一玩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尽情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再有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而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要让群众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扎根人民群众,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多内涵、多形式、多功能的多元群众文化取代单一式、低层次、简略型的群众文化,紧贴时代、紧跟群众,不断开拓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结语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情,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铺天盖地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文件汇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北京文化艺术中心.群众文化研究选读.北京: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内部资料),2013(7)。
作者简介:吉应柳(1957—),男, 1976年3月入伍,在广州警备区战士、班子,1980年入职广东省文化馆,先后从事群众文化的杂志经营发行和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活动,组织过数十场群众文化策划活动。现任办公室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