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这样做:借助学校图书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读以致用,内外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培养 阅读兴趣
虽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在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时间、没有习惯去看书。阅读就显得苍白无力。人们整天低头看手机,抬头面对电脑。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那么学校则是学生接受系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系统知识传授外,大量的知识还得靠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获得。要想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必先培养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阅读需要的动力所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觉得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一、借助学校图书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日常兴趣去挑选图书。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选择的图书得有丰富的色彩,动人的故事情节。诸如幻想、人物探险、神话故事类等。同时要兼顾内容的多样性。比如生活类、历史故事类、科普常识类、安全知识类、英雄人物类等。在体裁方面,可以选择诗歌(包括古诗词)、微小说、童话、寓言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小学生版古典四大名著小说《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拿给他们读。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寒暑假观看根据这四部小说改变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以此来尽快熟悉小说的内容。当然,国外的一些大家的適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文艺作品,譬如安徒生童话、莎士比亚的某些戏剧等也可以介绍给学生阅读。只要教育性、针对性强,思想健康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尽可能的让他们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图书带到班上来和同学们分享。
二、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班上摆放一个书柜,鼓励学生捐赠图书。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星期六、星期天以及其他一些放假的时间,学校可以选择一些时间开放学校的图书室。有的学校在学校的不少角落都摆放了各类纸质图书,或者在校内开设了免费的“书吧”,这些措施无疑会促进学生的阅读。定期开展“读书会”、“讲故事会”、“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大胆交流,不断获得阅读的喜悦,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和家长达成一致,尽力在家中也开辟一块阅读的空间。家长也可以定期抽点时间陪孩子读读书,听他们讲讲书中的故事,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在周未抽时间带孩子到户外走走,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孩子觉得阅读就是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三、读以致用,内外结合
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老师交给学生的主要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去获提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是我们的目的。比如,学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后,要启发学生思考,雷锋是谁?他在哪里?关于雷锋的故事还有哪些?带上这些问题安排学生课外去寻找、去阅读关于雷锋叔叔的图书,然后找时间全班开个“读书会”,一起交流、分享。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事实,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有关环保方面的图书,让他们归纳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减少污染的办法。
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能更加持久,也是获得知识的倍增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古诗、警句、儿歌、童谣等引入课堂,采用读唱结合的形式,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要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一个同时也在思考的过程、获得的过程、体验的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长久。不要盲目迷信权威和书籍,要敢于质疑。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要勇于合作,自主、自问、自读、质疑,要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要多“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力求读和练(写)结合,让阅读习惯得以升华和内化。
五、体验阅读的乐趣
当然,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养成。为了能把这个习惯引向深入,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显得很有必要。每个学月可以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搞“词语接龙”,看谁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多;“我们身边的细菌”,让学生明白细菌无处不在,获得一些日常科普知识,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利用“故事会”开展讲故事比赛,看谁的故事多,谁是“故事大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殿堂,是儿童获得精神营养的源泉。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登上这个阶梯,进入这个殿堂,找到这个源泉。那么,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神圣的知识乐园,打开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培养 阅读兴趣
虽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在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时间、没有习惯去看书。阅读就显得苍白无力。人们整天低头看手机,抬头面对电脑。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那么学校则是学生接受系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系统知识传授外,大量的知识还得靠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获得。要想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必先培养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阅读需要的动力所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觉得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一、借助学校图书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日常兴趣去挑选图书。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选择的图书得有丰富的色彩,动人的故事情节。诸如幻想、人物探险、神话故事类等。同时要兼顾内容的多样性。比如生活类、历史故事类、科普常识类、安全知识类、英雄人物类等。在体裁方面,可以选择诗歌(包括古诗词)、微小说、童话、寓言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小学生版古典四大名著小说《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拿给他们读。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寒暑假观看根据这四部小说改变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以此来尽快熟悉小说的内容。当然,国外的一些大家的適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文艺作品,譬如安徒生童话、莎士比亚的某些戏剧等也可以介绍给学生阅读。只要教育性、针对性强,思想健康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尽可能的让他们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图书带到班上来和同学们分享。
二、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班上摆放一个书柜,鼓励学生捐赠图书。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星期六、星期天以及其他一些放假的时间,学校可以选择一些时间开放学校的图书室。有的学校在学校的不少角落都摆放了各类纸质图书,或者在校内开设了免费的“书吧”,这些措施无疑会促进学生的阅读。定期开展“读书会”、“讲故事会”、“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大胆交流,不断获得阅读的喜悦,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和家长达成一致,尽力在家中也开辟一块阅读的空间。家长也可以定期抽点时间陪孩子读读书,听他们讲讲书中的故事,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在周未抽时间带孩子到户外走走,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孩子觉得阅读就是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三、读以致用,内外结合
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老师交给学生的主要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去获提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是我们的目的。比如,学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后,要启发学生思考,雷锋是谁?他在哪里?关于雷锋的故事还有哪些?带上这些问题安排学生课外去寻找、去阅读关于雷锋叔叔的图书,然后找时间全班开个“读书会”,一起交流、分享。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事实,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有关环保方面的图书,让他们归纳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减少污染的办法。
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能更加持久,也是获得知识的倍增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古诗、警句、儿歌、童谣等引入课堂,采用读唱结合的形式,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要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一个同时也在思考的过程、获得的过程、体验的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长久。不要盲目迷信权威和书籍,要敢于质疑。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要勇于合作,自主、自问、自读、质疑,要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要多“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力求读和练(写)结合,让阅读习惯得以升华和内化。
五、体验阅读的乐趣
当然,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养成。为了能把这个习惯引向深入,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显得很有必要。每个学月可以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搞“词语接龙”,看谁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多;“我们身边的细菌”,让学生明白细菌无处不在,获得一些日常科普知识,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利用“故事会”开展讲故事比赛,看谁的故事多,谁是“故事大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殿堂,是儿童获得精神营养的源泉。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登上这个阶梯,进入这个殿堂,找到这个源泉。那么,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神圣的知识乐园,打开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