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时常在屏幕上见到一位说相声时独具一格的老艺术家。他每次上台,先谦恭地给观众深深鞠一躬,再不急不慌,不温不火地给观众甩一两个包袱,使观众哈哈大笑以后,他也咧开憨厚的大嘴,对着观众笑出满脸皱纹……尤其是在他与儿子杨议合拍的连续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热播后,更多的观众记住了他——笑星杨少华。
按杨少华自己的说法,自己只是个平凡的相声演员,给大家带来笑声与快乐是本份,喜欢他的,就不妨称呼他为老朋友,如果戴着一个“家”的帽子,自己以后再给大家说相声时,会一身的不自在。
舞台上的杨少华嘻皮笑脸,妙语连珠,现实生活中的他是不是如此呢?
笑声的背后浸满泪水
1932年杨少华出生于北京的贫苦人家,排行老四,从小就不得不早早地为生计奔忙,和母亲一起捡废纸、捡煤核儿,从没敢奢望有天能够成为受人喜爱万众推崇的“家”。
13岁的时候,杨少华的哥哥介绍他去西单鞋店当学徒,鞋店边上的启明茶社算是杨少华的启蒙课堂。那时候常连安、常宝华、于世德等著名曲艺名家经常在这里登场献艺,他经常偷偷地在旁边聆听。后来杨少华拜相声名家郭荣启先生为师,正式说相声。
好歹熬到了新社会,戏园子茶社都不见了,杨少华也闲下来了。18岁那年他在姐姐的撮合下结了婚娶了媳妇,人也辗转到了天津,在天津轧钢一厂混了份钳工的工作。等到公私合营之后,他成了工会的文艺骨干,又扭秧歌又唱京剧,而且时不时地说两段相声。
虽说已经在工厂上班,熬了个铁饭碗,但是孩子多、工资低,也正好赶上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挨饿是难免的。为了生计,杨少华就不得不在天津人民公园、水上公园“撂地”说相声,全凭嘴皮子讨人缘,先把大伙说乐了,之后再要钱,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把钱掏给他。
有一次杨少华去塘沽。下了火车身上只剩下5角钱,又赶上下雨天,街上什么人都没有,晚上连住哪儿都不知道。为了找住处,他不经意转悠到了电影院,居然赶上电影散场,下雨谁也走不了。很多人都堵在门口,杨少华立刻赶了上去,一头扎到人堆里给大家说相声,结果大家不往外挤了,都来听他说段子。一场意外的收获,让他收入百余元。等到人群散了看着手里这来之不易的钱,杨少华眼泪刷地一下子流了下来,心中第一个念头就是:该回家了。
为钱为家为儿女,老杨风里雨里奔波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把最快乐的一面带给大家,回到家里,需要的只是家人一句知冷知暖的话。每当他推开家门,老伴总是喊上一声:“受累的回来了,快给你爸包饺子……”这时候的老杨鼻子就发酸,心窝里暖暖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18岁时结婚至今数十年风雨历程,让两人有了相濡以沫的心灵依赖与默契。然而老伴跟着杨少华受了一辈子苦,老了,终于有了好生活,却没能跟着他享点清福,早早撒手人寰。世事难料,生死无常,想想自己推门回家老伴的那声呼唤,杨少华就禁不住泪流满面。笑声的背后浸满泪水,更掩饰着哀愁。
做艺,首先要做人
数十载寒来暑往,当年的街头艺人,现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曲艺艺术家。杨少华先生过去在电视屏幕上只是偶尔露面,现在却频频露面。老了,杨少华的表演却越来越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久前热播的《杨光的快乐生活》,杨少华、杨议父子二人精彩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杨老常说:“我不是什么家,只是相声界的一个普通演员,虽然年龄大了,但我始终放不下这门艺术。我的艺术生涯告诉我,金奖银奖不如观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听了观众一个发自内心的‘好’,比给我两万块钱心里还痛快,因为那‘好’是花钱买不来的。做演员要平易近人,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可也别让人家背后戳你的脊梁骨。做艺,首先要做人,作为演员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唱戏,别管多大岁数,人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
生活中的杨少华主张笑口常开,他认为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能使自己精神愉悦,还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即使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也要想想生气值不值。当被别人误解时,一要相信别人并非故意,二要大度,不要耿耿于怀,就是碰到重大挫折和不幸,也不要久久地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
演员要适应环境,包括演出环境,排练环境,还要适应导演,适应你周围的人,这就需要做到“人和”。“但也不是一切都适应得了,有些起码是短时间适应不了的,我又没有改造这个环境的本事,于是我就采取了退的方法。低人一头,不与人争。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让了,你退了,也少不了什么,还少惹气。”
年轻时盼望自己早日老成起来,而当自己真的老了,又嫌老得太快;年轻时认为手头紧、太清贫,需要的是金钱,而当老了,则认为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年轻时,对时光不那么珍惜,总觉得没了今天还有明天,而当老了,才痛惜虚度了年华;年轻时有个好胃口,但吃不到好东西,而当老了,什么好吃的都有,却又怕吃出高血脂、糖尿病;年轻时,充满着幻想和希望,而当老了,则留下许多忧伤和遗憾。
老人都有一种十分可怕的通病——失落感、孤独感。杨少华的观点是:老,是人生必经之路,谁也逃脱不了。人到老年,心态复杂多变。从坎坷走过来的老年人,在追忆消逝的岁月时,对人生会有更加深沉的感悟,酸甜苦辣都是收获。
如今的杨少华,依然保持了他的善意和爱心。有一颗爱心,将心比心,帮别人所需,救人于危难,也便能享受到“助人为乐”的愉悦。特别是随着小儿子杨议越来越火,老人对子女的要求更是爱心长留,因此,父子俩创作的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才那么受欢迎。
童心未泯,保持好奇心
年轻时的杨少华最喜欢打兵乓球,年纪大了,他又喜欢上了打台球。“不过不是水平不高,而是根本就没水平。眼下到了扔下七十奔八十了,什么也好不了,就剩下散步遛弯了!您别看这遛弯,遛弯也有学问,什么时候遛,一次遛多远,走多快,迈多大步,离家多远……”
谈到饮食,杨少华说:“有演出大多是工作餐,不是盒饭,就是人家请吃,尽管吃得很好,但不随己愿,正所谓‘一人难称百人心’。儿女都来团聚时改善伙食是必然的,全家人在这个时候吃是次要的,交流感情是第一位。”
杨少华平时吃饭主要以素食为主,最喜欢吃面条,炸酱面、打卤面,每天必有一顿粥,佐以咸菜和煮鸡蛋。懒得做的时候,来块酱肉或猪蹄。白酒杨老早就不喝了,葡萄酒有糖也不敢喝。杨老现在惟一的嗜好就是抽烟,“我这人穷怕了,舍不得花钱,原想买点好烟抽。好烟贵,舍不得抽,就抽得少了。结果适得其反,好烟好抽,老想抽,反而抽得比原来多了,我一琢磨不行,还是抽次的吧,结果还是一天一盒多。”
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学会了联想与幻想,闲来没事时,对所见、所闻给以夸张想像,一旦夸张到一定程度,即便一件普通的事也变得很可笑。相声、小品里有许多让观众捧腹的段子,就是在生活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夸张。他说,“想入非非”也只是一乐,不能搬到生活和工作中。
杨少华童心未泯,对许多事物都保持好奇心。他说,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往往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看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探寻自己未知的事物,思想上没有约束。而年岁大的人则比较老成,循规蹈矩,甚至觉得什么都看透了,这种“看破红尘”压抑了纯真和好奇心,不利于自己接受新知识。另外,成年人顾虑太多,缺少互相之间的大度与信任,双方有戒心,甚至会把人们的一件善意之举理解为另有所图,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沟通,造成心理上的不悦,从而无法保持一颗童心。
工作之外的杨少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收藏名人书画,而且很有水平。他说:“相声界的书法家是马季,字写得最好,画得最好的是李嘉存,但目前他还达不到我收藏的标准,等以后他水平提高了我再收他的。”说着,杨少华爽朗一笑。
按杨少华自己的说法,自己只是个平凡的相声演员,给大家带来笑声与快乐是本份,喜欢他的,就不妨称呼他为老朋友,如果戴着一个“家”的帽子,自己以后再给大家说相声时,会一身的不自在。
舞台上的杨少华嘻皮笑脸,妙语连珠,现实生活中的他是不是如此呢?
笑声的背后浸满泪水
1932年杨少华出生于北京的贫苦人家,排行老四,从小就不得不早早地为生计奔忙,和母亲一起捡废纸、捡煤核儿,从没敢奢望有天能够成为受人喜爱万众推崇的“家”。
13岁的时候,杨少华的哥哥介绍他去西单鞋店当学徒,鞋店边上的启明茶社算是杨少华的启蒙课堂。那时候常连安、常宝华、于世德等著名曲艺名家经常在这里登场献艺,他经常偷偷地在旁边聆听。后来杨少华拜相声名家郭荣启先生为师,正式说相声。
好歹熬到了新社会,戏园子茶社都不见了,杨少华也闲下来了。18岁那年他在姐姐的撮合下结了婚娶了媳妇,人也辗转到了天津,在天津轧钢一厂混了份钳工的工作。等到公私合营之后,他成了工会的文艺骨干,又扭秧歌又唱京剧,而且时不时地说两段相声。
虽说已经在工厂上班,熬了个铁饭碗,但是孩子多、工资低,也正好赶上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挨饿是难免的。为了生计,杨少华就不得不在天津人民公园、水上公园“撂地”说相声,全凭嘴皮子讨人缘,先把大伙说乐了,之后再要钱,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把钱掏给他。
有一次杨少华去塘沽。下了火车身上只剩下5角钱,又赶上下雨天,街上什么人都没有,晚上连住哪儿都不知道。为了找住处,他不经意转悠到了电影院,居然赶上电影散场,下雨谁也走不了。很多人都堵在门口,杨少华立刻赶了上去,一头扎到人堆里给大家说相声,结果大家不往外挤了,都来听他说段子。一场意外的收获,让他收入百余元。等到人群散了看着手里这来之不易的钱,杨少华眼泪刷地一下子流了下来,心中第一个念头就是:该回家了。
为钱为家为儿女,老杨风里雨里奔波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把最快乐的一面带给大家,回到家里,需要的只是家人一句知冷知暖的话。每当他推开家门,老伴总是喊上一声:“受累的回来了,快给你爸包饺子……”这时候的老杨鼻子就发酸,心窝里暖暖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18岁时结婚至今数十年风雨历程,让两人有了相濡以沫的心灵依赖与默契。然而老伴跟着杨少华受了一辈子苦,老了,终于有了好生活,却没能跟着他享点清福,早早撒手人寰。世事难料,生死无常,想想自己推门回家老伴的那声呼唤,杨少华就禁不住泪流满面。笑声的背后浸满泪水,更掩饰着哀愁。
做艺,首先要做人
数十载寒来暑往,当年的街头艺人,现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曲艺艺术家。杨少华先生过去在电视屏幕上只是偶尔露面,现在却频频露面。老了,杨少华的表演却越来越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久前热播的《杨光的快乐生活》,杨少华、杨议父子二人精彩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杨老常说:“我不是什么家,只是相声界的一个普通演员,虽然年龄大了,但我始终放不下这门艺术。我的艺术生涯告诉我,金奖银奖不如观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听了观众一个发自内心的‘好’,比给我两万块钱心里还痛快,因为那‘好’是花钱买不来的。做演员要平易近人,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可也别让人家背后戳你的脊梁骨。做艺,首先要做人,作为演员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唱戏,别管多大岁数,人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
生活中的杨少华主张笑口常开,他认为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能使自己精神愉悦,还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即使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也要想想生气值不值。当被别人误解时,一要相信别人并非故意,二要大度,不要耿耿于怀,就是碰到重大挫折和不幸,也不要久久地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
演员要适应环境,包括演出环境,排练环境,还要适应导演,适应你周围的人,这就需要做到“人和”。“但也不是一切都适应得了,有些起码是短时间适应不了的,我又没有改造这个环境的本事,于是我就采取了退的方法。低人一头,不与人争。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让了,你退了,也少不了什么,还少惹气。”
年轻时盼望自己早日老成起来,而当自己真的老了,又嫌老得太快;年轻时认为手头紧、太清贫,需要的是金钱,而当老了,则认为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年轻时,对时光不那么珍惜,总觉得没了今天还有明天,而当老了,才痛惜虚度了年华;年轻时有个好胃口,但吃不到好东西,而当老了,什么好吃的都有,却又怕吃出高血脂、糖尿病;年轻时,充满着幻想和希望,而当老了,则留下许多忧伤和遗憾。
老人都有一种十分可怕的通病——失落感、孤独感。杨少华的观点是:老,是人生必经之路,谁也逃脱不了。人到老年,心态复杂多变。从坎坷走过来的老年人,在追忆消逝的岁月时,对人生会有更加深沉的感悟,酸甜苦辣都是收获。
如今的杨少华,依然保持了他的善意和爱心。有一颗爱心,将心比心,帮别人所需,救人于危难,也便能享受到“助人为乐”的愉悦。特别是随着小儿子杨议越来越火,老人对子女的要求更是爱心长留,因此,父子俩创作的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才那么受欢迎。
童心未泯,保持好奇心
年轻时的杨少华最喜欢打兵乓球,年纪大了,他又喜欢上了打台球。“不过不是水平不高,而是根本就没水平。眼下到了扔下七十奔八十了,什么也好不了,就剩下散步遛弯了!您别看这遛弯,遛弯也有学问,什么时候遛,一次遛多远,走多快,迈多大步,离家多远……”
谈到饮食,杨少华说:“有演出大多是工作餐,不是盒饭,就是人家请吃,尽管吃得很好,但不随己愿,正所谓‘一人难称百人心’。儿女都来团聚时改善伙食是必然的,全家人在这个时候吃是次要的,交流感情是第一位。”
杨少华平时吃饭主要以素食为主,最喜欢吃面条,炸酱面、打卤面,每天必有一顿粥,佐以咸菜和煮鸡蛋。懒得做的时候,来块酱肉或猪蹄。白酒杨老早就不喝了,葡萄酒有糖也不敢喝。杨老现在惟一的嗜好就是抽烟,“我这人穷怕了,舍不得花钱,原想买点好烟抽。好烟贵,舍不得抽,就抽得少了。结果适得其反,好烟好抽,老想抽,反而抽得比原来多了,我一琢磨不行,还是抽次的吧,结果还是一天一盒多。”
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学会了联想与幻想,闲来没事时,对所见、所闻给以夸张想像,一旦夸张到一定程度,即便一件普通的事也变得很可笑。相声、小品里有许多让观众捧腹的段子,就是在生活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夸张。他说,“想入非非”也只是一乐,不能搬到生活和工作中。
杨少华童心未泯,对许多事物都保持好奇心。他说,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往往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看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探寻自己未知的事物,思想上没有约束。而年岁大的人则比较老成,循规蹈矩,甚至觉得什么都看透了,这种“看破红尘”压抑了纯真和好奇心,不利于自己接受新知识。另外,成年人顾虑太多,缺少互相之间的大度与信任,双方有戒心,甚至会把人们的一件善意之举理解为另有所图,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沟通,造成心理上的不悦,从而无法保持一颗童心。
工作之外的杨少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收藏名人书画,而且很有水平。他说:“相声界的书法家是马季,字写得最好,画得最好的是李嘉存,但目前他还达不到我收藏的标准,等以后他水平提高了我再收他的。”说着,杨少华爽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