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ICU护理中的作用,提高ICU护理水平。
方法:对ICU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管理对策。
结果:ICU应用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行为规范、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技术操作更为规范化、程序化。
结论:风险管理能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 风险管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27-01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安全因素。所谓的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而风险管理是指根据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由此决定了ICU是一个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地。因此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应急能力、行为规范、服务意识,并建立与护理风险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1 ICU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医疗文件的处理缺乏重视,导致护理记录方面多有瑕疵。一旦进入法律程序后,对护理记录的鉴定会很艰难。
1.2 护理记录不规范。ICU收治的多为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了生命体征、呼吸支持、各种参数等。由于ICU护理工作繁琐,护理人员有时不能按时记录或者记录的不完善,从而使护理记录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势必导致举证困难。
1.3 患者病情变化的复杂性。ICU患者病情危重,因疾病的自然发展和演变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医务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很容易被患者和家属误认为医疗事故。
1.4 医疗设备意外故障所致风险。ICU因其科室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多种医疗仪器,如呼吸机、除颤仪、注射泵、心电监护仪等。
这些仪器操作或维护不当,护理人员对仪器性能不熟悉,对仪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不能排查处理或操作不当,会导致仪器故障,延误抢救时机。
1.5 护患沟通问题。医疗程序中极重要的一环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有效沟通。ICU病人因各种插管而被迫卧床,并产生种种不适,加之ICU患者意识障碍及人工气道的建立,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得患者的想法及身体的不适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增加了护患沟通的难度。有些家属不能理解ICU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无陪人制度,家属对亲人治疗过程中每个细节都很关注,如果护士忙于工作,沟通时态度冷淡,极易引起护理纠纷。
1.6 院内感染所致风险。ICU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因此常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等。
1.7 猝死所致风险。ICU病人因为疾病的严重性及病情的复杂多变,患者会出现猝死情况。护理人员如果对病情监测不到位与预见性不足,与家属沟通不及时都会成为患者猝死之后家属投诉的护理风险。
1.8 意外拔管。ICU患者病情严重,管道多,仪器也多。在治疗和翻身时可能出现意外脱管,另外病人烦躁或者意识不清时可能会自动拔管。拔管的原因很多,例如肢体未做有效的约束,导管没有固定完全,护理时巡视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意外拔管。
2 风险管理方法
2.1 提高风险意识。ICU科室患者病情复杂,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对有工作缺陷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防范预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事件及工作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整改措施。
2.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管理制度。ICU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医疗护理具有高风险,在通过多种渠道的法律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的同时,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各种护理操作告知签字制度;建立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制定包括病患猝死、意外拔管在内的各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ICU各项规章制度、抢救流程、护理工作标准及各项操作等。
2.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ICU护理人员的排班进行优化组合,实行护理组长带班制,每班安排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作为组长,全面负责科室的护理工作,同时对新进护士、实习护士进行重点指导及检查;成立由科室护士长、护理组长组成的一级护理质控小组,负责制定各项检查评分标准,负责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并督促检查值班护士对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并定期组织培训考试,使护理人员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相应处理方法。制定ICU护理人员准入制度、岗前培训制度、专科护士培训制度,不断的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其中ICU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以避免器械故障导致抢救延误或护理工作受阻引发医疗事故。
2.5 加强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在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的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操作之前,要做好患者的知情同意工作,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该向其阐明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者情绪烦躁不配合,应当与病患家属沟通好,使其了解情况之后同意签字之后再操作。制定探视制度,并利用探视的机会做好与病患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及时的了解家属或患者存在的疑问和意见,并进行耐心详细的解释及宣教。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找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有组织、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经济损失和危害,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ICU护理人员应该时刻树立风险意识、法律意识;ICU科室应加强对护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ICU管理者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维护自身和病人利益,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松洋,刘佳.ICU护理安全问题的探讨及体会[J]卫生行政管理,2013,3(5):141-142
[2] 韦双燕,李桂红.ICU护理风险管理探讨[J]当代护士,2012,7:174-176
[3] 董红娣,刘云.ICU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0,12(8):3360-3361
方法:对ICU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管理对策。
结果:ICU应用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行为规范、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技术操作更为规范化、程序化。
结论:风险管理能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 风险管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27-01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安全因素。所谓的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而风险管理是指根据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由此决定了ICU是一个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地。因此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应急能力、行为规范、服务意识,并建立与护理风险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1 ICU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医疗文件的处理缺乏重视,导致护理记录方面多有瑕疵。一旦进入法律程序后,对护理记录的鉴定会很艰难。
1.2 护理记录不规范。ICU收治的多为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了生命体征、呼吸支持、各种参数等。由于ICU护理工作繁琐,护理人员有时不能按时记录或者记录的不完善,从而使护理记录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势必导致举证困难。
1.3 患者病情变化的复杂性。ICU患者病情危重,因疾病的自然发展和演变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医务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很容易被患者和家属误认为医疗事故。
1.4 医疗设备意外故障所致风险。ICU因其科室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多种医疗仪器,如呼吸机、除颤仪、注射泵、心电监护仪等。
这些仪器操作或维护不当,护理人员对仪器性能不熟悉,对仪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不能排查处理或操作不当,会导致仪器故障,延误抢救时机。
1.5 护患沟通问题。医疗程序中极重要的一环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有效沟通。ICU病人因各种插管而被迫卧床,并产生种种不适,加之ICU患者意识障碍及人工气道的建立,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得患者的想法及身体的不适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增加了护患沟通的难度。有些家属不能理解ICU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无陪人制度,家属对亲人治疗过程中每个细节都很关注,如果护士忙于工作,沟通时态度冷淡,极易引起护理纠纷。
1.6 院内感染所致风险。ICU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因此常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等。
1.7 猝死所致风险。ICU病人因为疾病的严重性及病情的复杂多变,患者会出现猝死情况。护理人员如果对病情监测不到位与预见性不足,与家属沟通不及时都会成为患者猝死之后家属投诉的护理风险。
1.8 意外拔管。ICU患者病情严重,管道多,仪器也多。在治疗和翻身时可能出现意外脱管,另外病人烦躁或者意识不清时可能会自动拔管。拔管的原因很多,例如肢体未做有效的约束,导管没有固定完全,护理时巡视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意外拔管。
2 风险管理方法
2.1 提高风险意识。ICU科室患者病情复杂,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对有工作缺陷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防范预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事件及工作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整改措施。
2.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管理制度。ICU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医疗护理具有高风险,在通过多种渠道的法律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的同时,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各种护理操作告知签字制度;建立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制定包括病患猝死、意外拔管在内的各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ICU各项规章制度、抢救流程、护理工作标准及各项操作等。
2.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ICU护理人员的排班进行优化组合,实行护理组长带班制,每班安排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作为组长,全面负责科室的护理工作,同时对新进护士、实习护士进行重点指导及检查;成立由科室护士长、护理组长组成的一级护理质控小组,负责制定各项检查评分标准,负责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并督促检查值班护士对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并定期组织培训考试,使护理人员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相应处理方法。制定ICU护理人员准入制度、岗前培训制度、专科护士培训制度,不断的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其中ICU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以避免器械故障导致抢救延误或护理工作受阻引发医疗事故。
2.5 加强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在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的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操作之前,要做好患者的知情同意工作,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该向其阐明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者情绪烦躁不配合,应当与病患家属沟通好,使其了解情况之后同意签字之后再操作。制定探视制度,并利用探视的机会做好与病患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及时的了解家属或患者存在的疑问和意见,并进行耐心详细的解释及宣教。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找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有组织、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经济损失和危害,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ICU护理人员应该时刻树立风险意识、法律意识;ICU科室应加强对护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ICU管理者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维护自身和病人利益,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松洋,刘佳.ICU护理安全问题的探讨及体会[J]卫生行政管理,2013,3(5):141-142
[2] 韦双燕,李桂红.ICU护理风险管理探讨[J]当代护士,2012,7:174-176
[3] 董红娣,刘云.ICU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0,12(8):3360-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