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新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lqw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情感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学科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探讨情感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新策略,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注重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就是说,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赋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多元化的语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文情怀。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木的含义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新的思考、新的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感和语言艺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元认知因素,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情感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组织、综合等作用,根据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营造作品情境,以语文教师深情讲解、学生激情朗读、背景情感氛围等等,激发学生的情感,与语文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生活情感和学习的内驱力的教育互动方式,它是一种富有人文色彩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是充分发挥调节情绪,组织和作用的正能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达到使学生和谐统形成积极、健康、完善的人格培养目标。
  笔者通过情感教育理论学习及自身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新策略:
  一、以景启情,挖掘情境感染因素
  触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情感活动,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体现。教师借助背景音乐,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语文文本背景情感氛围,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石壕吏》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语文教师应该放一段有关安史之乱时战士们浴血奋战和民生疾苦状况的视频片段,并对当时时代背景做一些适当补充介绍,从而启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作者的感情变化以及主旨句的理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可以运用动态化语言来描绘情境、用多媒体来展示文本情境、用多样化新式来模拟情境等方法,唤醒学生的语文情感,深化学生的语文情感认知。
  二、以美染情,挖掘情操熏陶因素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情感体验。美感是在欣赏文本作品、社会上的某些特有社会现象和大自然景物时产生的,具有直觉性、形象性。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迁徙和链接各种的事物,所有这些都能引发学生的情感美感,正确引导陶冶学生的情感。比如利用《延安颂》进行豪迈激昂的诗歌朗诵,有助于激起学生内心豪壮爱国之情。教师授课过程合理地运用语言的抑扬顿挫,可以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思绪的跳动,也能更好地融入到语言学习中。当学生通过语言体验,用心灵去洗涤时,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感,作品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学生内心世界,进而获得了感知、思考、判断生活的能力。
  三、以情激情,挖掘情感升华因素
  语文教材不是无情物,语言有时比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在教师语言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将学生的感情进行扩展和升华,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地去领会作品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强烈興趣。比如《故乡的榕树》是黄河浪通过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文章运用了独特的抒情方式,浓彩重墨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正是这种思乡真情打动了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情感共鸣,提高了文章的美学价值。因此,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多元信息的关键点,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原动力”和“核心能源”。
  四、以行促情,挖掘情感行为因素
  源头活水的情感是改变旧情感、培养新情感的途径和手段。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学生体验的全新真情流露,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意识的纯真流露。使学生的“情”得到深化,从而提高“熏陶感悟”的效果。例如赏析《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就可以让学生先读散曲再作画,凄苦愁楚的意境在画中就通过具体的物象表现出来了。以行促情的情感教育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而且能使 “情”在学生行为中凸现出来,达到对语文课程资源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灵魂,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这种教育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只有当教师和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学生中,才可能使语文学科变得灵动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和语文素养。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意义重大,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践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家梅.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郭预衡.中学语文教学专家谈[M].临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4]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1]。在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求知欲望特别强烈的状态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2]。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习自主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自主性;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科学的运用现代微课技术手段,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直观,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能把繁琐的知识转化的简单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理念上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突破,在学生学习上很好的运用,在教材的挖掘上释放教材的潜能,能够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微课技术;初中数学;应用  一、利用微课创设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认知的阶段,是对其进行情感雕塑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基于其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引用情感教育进行教学,借此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对生活的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小学时期正是综合素质和认知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实行情感教育,将情感融入
摘要: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在此,不妨套用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向上的车轮”。的确,兴趣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主要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动手操作;故事创设情境;教法新颖灵活。  关键词:激发;数学;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42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
摘要:为了改变传统高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复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主题教学是地理学科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一种可行方式。本文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教学;地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本文就以高中课本中的经典篇目为例,以文本为生发点来浅析“多元化解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7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及不断深入,“多元化解读”这一话题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如何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进行“多元解读”的探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这一教学
摘要: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可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诱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中体育教学;运用;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述如何以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为切入点,通过采取一些别样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进行评判性阅读思维训练,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有质的提升,真正体现英语阅读活动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课外阅读;策略;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13  一、前言  《考试大纲》明确表示: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
摘要:只要认识了足够数量的汉字才能够进行更好的写作和阅读,当孩子处于一年级时正处于书面语言替代口头语言的一个过程,因此识字是必须首先进行的。词语是由一个个汉字构成的,只有足够数量的汉子存在于孩子记忆中,孩子的思想情感才能够利用文字有效的表达出来。所以只有做好低年级的“集中识字”,才能完成中高年级的“海量阅读与愉快表达”。  关键词:低年级;汉字;兴趣;阅读  一年级的孩子对什么都新鲜,对什么都好奇
摘要:众所周知,从2016年开始,安徽省高考加入新课标全国卷1卷的怀抱,而高考是教学的风向标,准确解读高考试题是确定教学备考方略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备考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以下是笔者结合近五年全国卷命题特点粗浅地谈谈后期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师;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