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界都喊叫着“更立体、更炫目、更动听”的时代,奥斯卡将众多奖项颁发给两部挽歌般的电影,其中一部甚至还是黑白默片。这是电影人向影史的一次缅怀式致意,但这注定只是一次瞬间闪烁的光芒
很多人喜爱在黄昏时分等候日落,随着夕阳渐渐隐没,偶尔会有几道极为瑰丽的光芒从天边投射到大地上,将原本平庸的风景刹那间映照得彷如仙境。这种被摄影家们称作“神光”的落日余晖,在今年也洒满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两部向20世纪早期电影艺术致敬的影片《艺术家》和《雨果》,成为分别获得五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大赢家。而在3D数字影像渐成主流、黑白默片早已成为博物馆藏品的当下,这份对电影前尘往事的缅怀和嘉许,尤其显得耐人寻味。
“时光怪謇”般的艺术孤本
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西乌斯执导的《艺术家》在今日影坛殊为特异。众人皆熙攘喧哗地尝试着“更立体、更炫目、更动听”的影音效果,唯恐被3D-数字时代的列车抛在身后,惟独此君反其道而行,用黑白默片的样式讲述一段上世纪20年代美国默片电影盛极而衰、被有声电影所取代的伤感往事。
本片之所以在列强环伺的奥斯卡竞赛中一鸣惊人,剧情并不抢眼。《艺术家》所讲述的故事无非是红极一时的默片男演员遭遇时代之殇,因为拒绝出演有声片而从万人迷恋的巨星跌落至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一名被他无意中带人影坛的少女却生逢其时,成为有声电影的第一代红伶。这双男女从一开始便心存爱恋,经过些许纠葛、误解之后,最终升华为生活与艺术上的双飞双宿,男演员咸鱼翻身,再度回到阔别已久的银幕之上,最终是典型的好莱坞式Happy Ending(大团圆结局)。
坦白地说,《艺术家》在剧作上鲜少出众之处,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是因电影技术变革而产生的演员代际更迭,都曾在此前的诸多影片中反复出现,譬如已成影史经典的《雨中曲》(1952),早已将默片明星在有声电影时代的挣扎窘态显露无遗,《一个明星的诞生》(1957)则将明星夫妻的感情悲剧刻画得更为深刻,而默片的势力也并非如《艺术家》中所表现的那样一触即溃,至少在上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曾经存在过一段势均力敌的对抗期,查理·卓别林甚至在1936年还以一部默片《摩登时代》票房爆红、享誉天下。
更为重要的是,默片美学自有其独到之处,绝不只是像片中女主角所言“靠挤眉弄眼博人一笑”,而是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观察力与领悟力,感受言语之外丰富、多元的意义表达,它与现实世界的间离感反而充满了艺术张力。其实《艺术家》能够在本年度的世界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因为人们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默片那种充满活力的形体叙事之美,忍不住要重新赞叹老式默片的艺术魅力了。
奥斯卡评委们对于《艺术家》的赞誉,主要源于影片对好莱坞默片的效仿达到了近乎乱真的程度。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字幕版,还是演员们怀旧范儿十足的表演风格,甚至摄影棚中经典的灯光设计,都堪与美国早期电影那种表现主义的“大制片厂气质”比肩。谙熟美国影史的评委们还会发现《艺术家》中无处不在的向好莱坞电影致敬的桥段,让不少人对于这部电影竟然出自法国人之手感到十分震惊——但是且慢,一贯在电影艺术领域傲慢自大的法国电影界,竟然出现了这样一部形神兼备的“亲美之作”,难道不是好莱坞赢得的一次文化胜利吗?
倘若将奥斯卡奖颁给《艺术家》,看似让法国人赢得了荣誉,但被其致敬的美国电影同样也骄傲地站在了颁奖台上——这真是一曲双赢的赞歌!难怪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法国演员让一杜雅尔丹在领奖台上激动地高呼:“我爱你们的国家!”
奥斯卡评委们虽然将本届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与最佳男主角奖慷慨地颁给了《艺术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能够成为具有垂范意义的开拓之作。在奥斯卡的历史上。很多获得褒奖的作品均能够引领一场电影革新的风向,成为一股“新浪潮”的先声,譬如《宾虚传》之于“大片”运作的商业模式,《教父》之于“新好莱坞运动”的正式上位,《角斗士》之于史诗电影的复兴,以及《指环王》之于魔幻电影和数字科技的双重加冕,甚至连争议颇多的《拆弹部队》也代表了独立制片业的创作策略。然而电影界从《艺术家》那里除了怀旧的情感和致意的桥段之外,恐怕再难得到更多的艺术营养,也无以鼓动新的电影风潮。
无论如何,黑白默片已经是电影史E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它不可言说的艺术弱点终究难以深入地展现人类的内心情感,揭示人性中更为复杂的层面。因此,无论从电影形态、立意或者创作方式上,这部电影都像是从近百年前穿越而来的“时光怪客”,尽管出其不意地晾艳于当下——如同在钢琴比赛中用羽管键琴弹奏了一首模仿巴赫的教堂乐曲——但随即便会成为新世纪电影史上一版无以为继的艺术孤本。虽然它的确是继《铁翼雄风》(1927)之后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黑白无声电影,但或许也是这一类型影片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3D外衣下的怀旧内核
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与《艺术家》拼死力战却稍逊风骚的另一部影史怀旧之作,是美国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影片《雨果*。初闻其名时,误以为斯科塞斯拍摄了一部有关大文豪雨果的传记电影,直至看过影片,才知晓“雨果”原来是其中小主人公(雨果·卡布里特)的名字,而这部电影所致意的对象,则是与卢米埃尔兄弟共同位居电影艺术始祖之列的法国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
与《艺术家》用黑白默片的形式表现好莱坞早期电影史的方法截然相反,马丁·斯科塞斯用数字技术和3D影像创造出一个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每一帧画面都精美明艳,令人有置身幻境的奇妙感受。
《雨果》的剧本改编自一部儿童奇幻小说,但深谙世界电影史的斯科塞斯却将这个带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演绎成一部重现电影艺术早期辉煌的献礼之作。影片中出现的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早已豪情丧尽,在巴黎火车站的一间玩具店里虚度残生。生活在火车站钟楼里的孤儿雨果偶然间得到了梅里埃早年制作的一具绘画机器人,在少女伊莎贝尔(梅里埃收养的孤女)帮助下,雨果从它绘出的图画中逐渐获知梅里埃的真实身份,也让这位垂暮老人再度赢得了艺术的荣光。《雨果》在情节上尽量贴近儿童电影的基本需求,既设置了不少有惊无险的小悬念,也让男童与少女之间的纯真情感尽情张扬。
然而,对电影艺术和电影历史如数家珍的马丁·斯科塞斯显然意不在此,以《甘地》成名的老戏骨本·金斯利所饰演的梅里埃才是他倾心塑造的灵魂人物。斯科塞斯一往情深地复原了梅里埃在其全盛时期建造的玻璃摄影棚,再现发生在其中的一幕幕拍摄场景——梅里埃为电影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被细致地展示出来:他那些超越现实的艺术梦想以及将梦想付诸实现的技术创新,都在《雨果》的后半部分得以呈现。斯科塞斯甚至还扮作一名摄影师,在梅里埃的摄影棚前短暂地出镜,算是与他景仰的电影伟人有了一次银幕上的神交。当然,最后出现于影片当中的那位电影史学家雷尼·塔巴德,也未尝不可视为斯科塞斯的银幕化身——他对于影坛掌故的真心热爱,令其成为当世最精通电影历史的大导演。
或许是过于迷恋乔治·梅里埃的艺术成就,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中的叙事显得有些生硬和割裂,特别是塔巴德对于梅里埃黄金时代的闪回段落,已经可以被看做—章电影史教材,而与影片的主线过于脱节。这或许也是这部影片最终未能在奥斯卡登顶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雨果》仍然是2011年最杰出的电影佳作之一,与《艺术家》全方位复古的创作思想迥异,老当益壮的斯科塞斯又一次走在电影技术变革的前列,他所营造的3D影像时空被誉为继《阿凡达》之后最为出色的立体电影特效,为这部夕阳红式的怀旧电影披上了数字朝霞的外衣。他所激赏的,也并非默片时代的星运沉浮,而是以梅里埃为代表的电影创新之道。当电影在21世纪进入从二维到三维再到虚拟现实影像的新纪元时,对古老技艺的缅怀固然可敬可爱,但马丁·斯科塞斯通过《雨果》所展示的,却是好莱坞上百年来最可宝贵的变革精神——虽然在艺术上未必无懈可击,却是时代风潮的引领者,这或许也是迷狂失态、台本逐末的中国电影界所需借鉴的一面镜子。
似乎是为了与《艺术家》和《雨果》这两部“挽歌电影”的气氛相呼应,十年来一直是奥斯卡颁奖场所的柯达剧院,也因为伊斯曼·柯达公司的破产,改名为“好莱坞高地中心”,令人无法不意识到胶片作为电影的载体,也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曾经被称为“世界电影中心”的梅里埃制片厂早已灰飞烟灭,曾经被视为新艺术之王的黑白默片只剩下《艺术家》为其招魂,而曾经称霸全球的柯达胶片帝国也在这短短十年间轰然坍毁,在数字影像的阵前再无生机。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电影旧秩序分崩离析、新技艺破茧而出的时代,在新纪元的晨光到来之前,且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一幕印在胶片之上的余晖夕照。
很多人喜爱在黄昏时分等候日落,随着夕阳渐渐隐没,偶尔会有几道极为瑰丽的光芒从天边投射到大地上,将原本平庸的风景刹那间映照得彷如仙境。这种被摄影家们称作“神光”的落日余晖,在今年也洒满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两部向20世纪早期电影艺术致敬的影片《艺术家》和《雨果》,成为分别获得五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大赢家。而在3D数字影像渐成主流、黑白默片早已成为博物馆藏品的当下,这份对电影前尘往事的缅怀和嘉许,尤其显得耐人寻味。
“时光怪謇”般的艺术孤本
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西乌斯执导的《艺术家》在今日影坛殊为特异。众人皆熙攘喧哗地尝试着“更立体、更炫目、更动听”的影音效果,唯恐被3D-数字时代的列车抛在身后,惟独此君反其道而行,用黑白默片的样式讲述一段上世纪20年代美国默片电影盛极而衰、被有声电影所取代的伤感往事。
本片之所以在列强环伺的奥斯卡竞赛中一鸣惊人,剧情并不抢眼。《艺术家》所讲述的故事无非是红极一时的默片男演员遭遇时代之殇,因为拒绝出演有声片而从万人迷恋的巨星跌落至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一名被他无意中带人影坛的少女却生逢其时,成为有声电影的第一代红伶。这双男女从一开始便心存爱恋,经过些许纠葛、误解之后,最终升华为生活与艺术上的双飞双宿,男演员咸鱼翻身,再度回到阔别已久的银幕之上,最终是典型的好莱坞式Happy Ending(大团圆结局)。
坦白地说,《艺术家》在剧作上鲜少出众之处,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是因电影技术变革而产生的演员代际更迭,都曾在此前的诸多影片中反复出现,譬如已成影史经典的《雨中曲》(1952),早已将默片明星在有声电影时代的挣扎窘态显露无遗,《一个明星的诞生》(1957)则将明星夫妻的感情悲剧刻画得更为深刻,而默片的势力也并非如《艺术家》中所表现的那样一触即溃,至少在上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曾经存在过一段势均力敌的对抗期,查理·卓别林甚至在1936年还以一部默片《摩登时代》票房爆红、享誉天下。
更为重要的是,默片美学自有其独到之处,绝不只是像片中女主角所言“靠挤眉弄眼博人一笑”,而是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观察力与领悟力,感受言语之外丰富、多元的意义表达,它与现实世界的间离感反而充满了艺术张力。其实《艺术家》能够在本年度的世界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因为人们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默片那种充满活力的形体叙事之美,忍不住要重新赞叹老式默片的艺术魅力了。
奥斯卡评委们对于《艺术家》的赞誉,主要源于影片对好莱坞默片的效仿达到了近乎乱真的程度。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字幕版,还是演员们怀旧范儿十足的表演风格,甚至摄影棚中经典的灯光设计,都堪与美国早期电影那种表现主义的“大制片厂气质”比肩。谙熟美国影史的评委们还会发现《艺术家》中无处不在的向好莱坞电影致敬的桥段,让不少人对于这部电影竟然出自法国人之手感到十分震惊——但是且慢,一贯在电影艺术领域傲慢自大的法国电影界,竟然出现了这样一部形神兼备的“亲美之作”,难道不是好莱坞赢得的一次文化胜利吗?
倘若将奥斯卡奖颁给《艺术家》,看似让法国人赢得了荣誉,但被其致敬的美国电影同样也骄傲地站在了颁奖台上——这真是一曲双赢的赞歌!难怪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法国演员让一杜雅尔丹在领奖台上激动地高呼:“我爱你们的国家!”
奥斯卡评委们虽然将本届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与最佳男主角奖慷慨地颁给了《艺术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能够成为具有垂范意义的开拓之作。在奥斯卡的历史上。很多获得褒奖的作品均能够引领一场电影革新的风向,成为一股“新浪潮”的先声,譬如《宾虚传》之于“大片”运作的商业模式,《教父》之于“新好莱坞运动”的正式上位,《角斗士》之于史诗电影的复兴,以及《指环王》之于魔幻电影和数字科技的双重加冕,甚至连争议颇多的《拆弹部队》也代表了独立制片业的创作策略。然而电影界从《艺术家》那里除了怀旧的情感和致意的桥段之外,恐怕再难得到更多的艺术营养,也无以鼓动新的电影风潮。
无论如何,黑白默片已经是电影史E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它不可言说的艺术弱点终究难以深入地展现人类的内心情感,揭示人性中更为复杂的层面。因此,无论从电影形态、立意或者创作方式上,这部电影都像是从近百年前穿越而来的“时光怪客”,尽管出其不意地晾艳于当下——如同在钢琴比赛中用羽管键琴弹奏了一首模仿巴赫的教堂乐曲——但随即便会成为新世纪电影史上一版无以为继的艺术孤本。虽然它的确是继《铁翼雄风》(1927)之后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黑白无声电影,但或许也是这一类型影片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3D外衣下的怀旧内核
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与《艺术家》拼死力战却稍逊风骚的另一部影史怀旧之作,是美国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影片《雨果*。初闻其名时,误以为斯科塞斯拍摄了一部有关大文豪雨果的传记电影,直至看过影片,才知晓“雨果”原来是其中小主人公(雨果·卡布里特)的名字,而这部电影所致意的对象,则是与卢米埃尔兄弟共同位居电影艺术始祖之列的法国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
与《艺术家》用黑白默片的形式表现好莱坞早期电影史的方法截然相反,马丁·斯科塞斯用数字技术和3D影像创造出一个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每一帧画面都精美明艳,令人有置身幻境的奇妙感受。
《雨果》的剧本改编自一部儿童奇幻小说,但深谙世界电影史的斯科塞斯却将这个带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演绎成一部重现电影艺术早期辉煌的献礼之作。影片中出现的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早已豪情丧尽,在巴黎火车站的一间玩具店里虚度残生。生活在火车站钟楼里的孤儿雨果偶然间得到了梅里埃早年制作的一具绘画机器人,在少女伊莎贝尔(梅里埃收养的孤女)帮助下,雨果从它绘出的图画中逐渐获知梅里埃的真实身份,也让这位垂暮老人再度赢得了艺术的荣光。《雨果》在情节上尽量贴近儿童电影的基本需求,既设置了不少有惊无险的小悬念,也让男童与少女之间的纯真情感尽情张扬。
然而,对电影艺术和电影历史如数家珍的马丁·斯科塞斯显然意不在此,以《甘地》成名的老戏骨本·金斯利所饰演的梅里埃才是他倾心塑造的灵魂人物。斯科塞斯一往情深地复原了梅里埃在其全盛时期建造的玻璃摄影棚,再现发生在其中的一幕幕拍摄场景——梅里埃为电影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被细致地展示出来:他那些超越现实的艺术梦想以及将梦想付诸实现的技术创新,都在《雨果》的后半部分得以呈现。斯科塞斯甚至还扮作一名摄影师,在梅里埃的摄影棚前短暂地出镜,算是与他景仰的电影伟人有了一次银幕上的神交。当然,最后出现于影片当中的那位电影史学家雷尼·塔巴德,也未尝不可视为斯科塞斯的银幕化身——他对于影坛掌故的真心热爱,令其成为当世最精通电影历史的大导演。
或许是过于迷恋乔治·梅里埃的艺术成就,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中的叙事显得有些生硬和割裂,特别是塔巴德对于梅里埃黄金时代的闪回段落,已经可以被看做—章电影史教材,而与影片的主线过于脱节。这或许也是这部影片最终未能在奥斯卡登顶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雨果》仍然是2011年最杰出的电影佳作之一,与《艺术家》全方位复古的创作思想迥异,老当益壮的斯科塞斯又一次走在电影技术变革的前列,他所营造的3D影像时空被誉为继《阿凡达》之后最为出色的立体电影特效,为这部夕阳红式的怀旧电影披上了数字朝霞的外衣。他所激赏的,也并非默片时代的星运沉浮,而是以梅里埃为代表的电影创新之道。当电影在21世纪进入从二维到三维再到虚拟现实影像的新纪元时,对古老技艺的缅怀固然可敬可爱,但马丁·斯科塞斯通过《雨果》所展示的,却是好莱坞上百年来最可宝贵的变革精神——虽然在艺术上未必无懈可击,却是时代风潮的引领者,这或许也是迷狂失态、台本逐末的中国电影界所需借鉴的一面镜子。
似乎是为了与《艺术家》和《雨果》这两部“挽歌电影”的气氛相呼应,十年来一直是奥斯卡颁奖场所的柯达剧院,也因为伊斯曼·柯达公司的破产,改名为“好莱坞高地中心”,令人无法不意识到胶片作为电影的载体,也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曾经被称为“世界电影中心”的梅里埃制片厂早已灰飞烟灭,曾经被视为新艺术之王的黑白默片只剩下《艺术家》为其招魂,而曾经称霸全球的柯达胶片帝国也在这短短十年间轰然坍毁,在数字影像的阵前再无生机。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电影旧秩序分崩离析、新技艺破茧而出的时代,在新纪元的晨光到来之前,且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一幕印在胶片之上的余晖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