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达到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教师真正认识到科学教学目标,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以多种角度思考科学疑问的能力,在逐步深化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应积极钻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科学人才的需要,不断将新鲜实用的科学教学元素融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从呆板的教学环境中脱离出来,结合科学理论开拓创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科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总结归纳,全程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相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更富有趣味性,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研究出效率更高的教学内容,规避机械化的训练课题,结合生活逐步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深入生活研究,启发学生科学实践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智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科学的身影,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想发育还不成熟,对于生活的观察理解停留在淺层次的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科学构建理论体系,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入手,以实践出真知,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性格年龄特点出发,创建生活情境,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共同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到的科学内涵,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科学要领,例如:在人教版“天气现象”课上,教师只单纯的口头讲述各种天气成因变化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真正认识到不同天气的形成原理,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积极发言,描述日常自我感知的天气情况和发生规律,然后根据学生本身的经验,拓展关于:傍晚火烧云说明明天天气不错,天上乌云密布即将引发倾盆大雨,雨过之后有可能出现彩虹等,以方便学生理解的趣味现象的描述,改变学生本身对科学学习抱有的恐惧心理,尽量引导学生回顾真实的生活情境,完成具体事物到抽象思考能力的转换。再比如:学习到人教版“生活用具”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家观察相应用具,或者直接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物品带到课堂上来,在集体中共享,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镜子可以反光?为什么塑料袋能装那么多垃圾都不容易漏?为什么炒锅长时间使用后会生锈?鼓励学生将生活引进课堂领悟科学原理,再由科学原理改善生活,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以类似于夏天多穿浅颜色的衣服凉快,而晒太阳的时候就可以穿深颜色的衣服吸热的科学实践,提高对科学与生活的双向认知。
准备科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科学包含着丰富的哲理,除了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外,还要求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近距离的接触科学,课前的科学素材准备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喜好,选取能够激发小学生好奇心的科学物品,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以课堂之外的科学素材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互动中,激发学生潜能。例如:在学习“观察春天的植物”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想,你喜欢的春天植物有哪些,继而根据调查搜集一些不同的植物带到课堂上,先不急于阐述不同植物的特性,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植物的发生发展,根据不同的植物状态,让学生猜想:“为什么有的植物很茂盛,有的植物却已经枯萎了呢?”“如果不给植物浇水,或者植物没有生长在泥土中会怎样呢?”逐步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生长的要素有水、土壤。另外,植物本身是有生命的。一些小学生见识浅薄,并未注意到这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植物在呼吸,把植物比作是一个人,设问:“植物渴了,是怎么喝水的?”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到植物的根茎叶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植物的各个部位分别有哪些作用,在基础巩固的前提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一举多得。
利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科学中有许多抽象概念,既难以讲述清楚,又难以实践操作,在条件不予许具体接触到这些科学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换一种思路,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带领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科学世界。例如:小学生大多喜欢动画片,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蕴含科学哲理的动画,设置疑问让学生带有任务进行观看,在学到“刀和剪”时,由于刀剪带有危险性,可利用视频讲述刀剪的应用与原理,控制播放的进度条,随时欢迎学生的质疑与观点阐述,让学生思考:“刀和剪都能分割物品,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点呢?”“有什么是刀能做到,剪不能做到的?”继而为学生预留自由发挥的时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稚嫩想法,以宽容的眼光多加赞扬。对于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教师也不要一味的批评,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情况下,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解决科学困惑。针对不同的学生缺陷,查漏补缺的填充科学知识,尽可能扬长避短的发挥出学生的优势,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撒科学创造的种子,鼓励学生结合经验与课本知识,集体钻研创新科学技术,并在教师的调整后,带给父母和其他人欣赏,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形成自我满足感,激励学生的求知热情和上进心。
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用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和授课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出来,切实提高小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祀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11):177.
[2]张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8):183.
[3]邵发仙,周朝勇,唐小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材料开发与利用研究[J].教育导刊,2013,(9):79-8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科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总结归纳,全程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相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更富有趣味性,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研究出效率更高的教学内容,规避机械化的训练课题,结合生活逐步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深入生活研究,启发学生科学实践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智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科学的身影,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想发育还不成熟,对于生活的观察理解停留在淺层次的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科学构建理论体系,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入手,以实践出真知,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性格年龄特点出发,创建生活情境,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共同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到的科学内涵,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科学要领,例如:在人教版“天气现象”课上,教师只单纯的口头讲述各种天气成因变化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真正认识到不同天气的形成原理,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积极发言,描述日常自我感知的天气情况和发生规律,然后根据学生本身的经验,拓展关于:傍晚火烧云说明明天天气不错,天上乌云密布即将引发倾盆大雨,雨过之后有可能出现彩虹等,以方便学生理解的趣味现象的描述,改变学生本身对科学学习抱有的恐惧心理,尽量引导学生回顾真实的生活情境,完成具体事物到抽象思考能力的转换。再比如:学习到人教版“生活用具”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家观察相应用具,或者直接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物品带到课堂上来,在集体中共享,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镜子可以反光?为什么塑料袋能装那么多垃圾都不容易漏?为什么炒锅长时间使用后会生锈?鼓励学生将生活引进课堂领悟科学原理,再由科学原理改善生活,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以类似于夏天多穿浅颜色的衣服凉快,而晒太阳的时候就可以穿深颜色的衣服吸热的科学实践,提高对科学与生活的双向认知。
准备科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科学包含着丰富的哲理,除了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外,还要求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近距离的接触科学,课前的科学素材准备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喜好,选取能够激发小学生好奇心的科学物品,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以课堂之外的科学素材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互动中,激发学生潜能。例如:在学习“观察春天的植物”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想,你喜欢的春天植物有哪些,继而根据调查搜集一些不同的植物带到课堂上,先不急于阐述不同植物的特性,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植物的发生发展,根据不同的植物状态,让学生猜想:“为什么有的植物很茂盛,有的植物却已经枯萎了呢?”“如果不给植物浇水,或者植物没有生长在泥土中会怎样呢?”逐步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生长的要素有水、土壤。另外,植物本身是有生命的。一些小学生见识浅薄,并未注意到这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植物在呼吸,把植物比作是一个人,设问:“植物渴了,是怎么喝水的?”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到植物的根茎叶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植物的各个部位分别有哪些作用,在基础巩固的前提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一举多得。
利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科学中有许多抽象概念,既难以讲述清楚,又难以实践操作,在条件不予许具体接触到这些科学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换一种思路,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带领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科学世界。例如:小学生大多喜欢动画片,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蕴含科学哲理的动画,设置疑问让学生带有任务进行观看,在学到“刀和剪”时,由于刀剪带有危险性,可利用视频讲述刀剪的应用与原理,控制播放的进度条,随时欢迎学生的质疑与观点阐述,让学生思考:“刀和剪都能分割物品,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点呢?”“有什么是刀能做到,剪不能做到的?”继而为学生预留自由发挥的时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稚嫩想法,以宽容的眼光多加赞扬。对于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教师也不要一味的批评,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情况下,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解决科学困惑。针对不同的学生缺陷,查漏补缺的填充科学知识,尽可能扬长避短的发挥出学生的优势,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撒科学创造的种子,鼓励学生结合经验与课本知识,集体钻研创新科学技术,并在教师的调整后,带给父母和其他人欣赏,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形成自我满足感,激励学生的求知热情和上进心。
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用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和授课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出来,切实提高小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祀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11):177.
[2]张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8):183.
[3]邵发仙,周朝勇,唐小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材料开发与利用研究[J].教育导刊,2013,(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