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推过地堑,如何科学的推过地堑影响区域,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均匀推进,对矿井生产安全及高产高效有极重要的意义。该文用的实践方法可以在类似矿井条件下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断层;地堑
在我国,受地质构造影响,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构造已经比较普遍,过断层构造的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工作面过地堑构造还是比较少见的。21205综采工作面受落差为5.0m的正断层F1205-新1与落差为3.0m的正断层F1205-新2共同影响,工作面形成地堑结构,为保证工作面顺利通过地堑构造,我们提出了3种解决方案,通过对3种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上的分析,结合21205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在综合比较之后,我们采取了适合21205综采工作面过地堑构造的方案,即采取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顶板推进,上盘破顶矸的方式过地堑构造,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快速通过地堑构造,为今后综采工作面遇到同类型构造时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并减少工作面煤炭损失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21205综采工作面受F1205-新1与F1205-新2断层共同影响,工作面形成地堑结构,从工作面揭露至今,工作面已推进70余米,位置向机尾方向移动了8架,移动速度缓慢,但断层落差及工作面破岩范围仍没有明显变化。为保证工作面安全通过地堑工作,我们提出了3种过地堑构造方案。方案1: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推进,上盘破顶岩方式过地堑构造;方案2:工作面上盘挑顶适当留底煤,下盘卧底托顶煤回采方式过地堑构造;方案3:工作面沿断层上盘煤层推进,下盘破底岩托顶煤方式过地堑构造。具体如图所示:
方案1(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推进,上盘破顶岩)
方案2(工作面上盘挑顶适当留底煤,下盘卧底托顶煤)
方案3(工作面沿断层上盘煤层推进,下盘破底岩托顶煤)
因工作面自地堑构造揭露以来,工作面地堑构造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对提出的3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以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为2.8m,工作面推进100m分析计算。
项 目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煤炭损失(m3) 6160 4160 3730
破岩量(m3) 6500 5300 4180
破岩类别 顶矸 顶矸 顶矸
底矸 底矸
矸石岩性 泥岩 泥岩(60%) 泥岩(17%)
砂质泥岩(40%) 砂质泥岩(83%)
矸石硬度 小 小 小
大 大
是否托顶煤 不托顶煤 两端托顶煤 两端托顶煤
影响范围10架左右 影响范围20架左右
顶板管理难易程度 工作面不需托顶煤,顶板管理难度小。 工作面托顶煤区域较大,顶板管理较为困难。 工作面托顶煤区域最大,顶板管理困难。
过地堑区域 8° 18° 20°
最大坡度 过渡平缓 有较大凹窝 有大凹窝
采煤机通过难易程度 容易通过 较难通过 通过困难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仅从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方案2与方案3要明显优于方案1,与方案1相比,方案2与方案3不仅破岩量少,同时煤炭损失量也是最小的。
从综合层面分析:方案1是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顶板推进,仅需破上盘较软泥岩,不需要破较硬底岩,采煤机截割方便,避免了爆破推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坡度较为平缓,采煤机可顺利通过,支架拉移方便,管理简单,并且避免了托顶煤生产,可大大减少支架空顶、错差、倒架等现象,支架支护效果较好,便于工作面顶板控制。
方案2破顶底岩,近一半为岩性较硬的砂质泥岩,需爆破辅助推进,衍生问题多,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两断层距离较近,调整空间有限,造成过地堑区域坡度较大,存在较大凹窝,采煤机通过较难,强行通过易憋住采煤机牵引部,存在设备损坏风险,一旦损坏将严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并且两端托顶煤较多,顶煤易垮落,造成支架空顶、错差,严重时造成支架倒架,支架支护效果差,加之工作面顶板完整性较差,易导致冒顶。
方案3不仅存在方案2中所涉及问题,而且情况更加严重,管理更加困难。
因此尽管方案2、3较方案1经济效益好,但从综合层面看,会带来较多的管理问题,安全效果差,效率低。因此实际操作起来,方案1优于方案2、3。因此工作面采取方案1通过地堑影响区域。
1、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加快了工作面过地堑构造时推进速度。
2、方便了工作面过地堑构造时的顶板支护与管理工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效果大大提高。
3、减小了设备损坏风险,有效提高了工作面正常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永圻.采矿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断层;地堑
在我国,受地质构造影响,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构造已经比较普遍,过断层构造的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工作面过地堑构造还是比较少见的。21205综采工作面受落差为5.0m的正断层F1205-新1与落差为3.0m的正断层F1205-新2共同影响,工作面形成地堑结构,为保证工作面顺利通过地堑构造,我们提出了3种解决方案,通过对3种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上的分析,结合21205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在综合比较之后,我们采取了适合21205综采工作面过地堑构造的方案,即采取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顶板推进,上盘破顶矸的方式过地堑构造,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快速通过地堑构造,为今后综采工作面遇到同类型构造时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并减少工作面煤炭损失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21205综采工作面受F1205-新1与F1205-新2断层共同影响,工作面形成地堑结构,从工作面揭露至今,工作面已推进70余米,位置向机尾方向移动了8架,移动速度缓慢,但断层落差及工作面破岩范围仍没有明显变化。为保证工作面安全通过地堑工作,我们提出了3种过地堑构造方案。方案1: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推进,上盘破顶岩方式过地堑构造;方案2:工作面上盘挑顶适当留底煤,下盘卧底托顶煤回采方式过地堑构造;方案3:工作面沿断层上盘煤层推进,下盘破底岩托顶煤方式过地堑构造。具体如图所示:
方案1(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推进,上盘破顶岩)
方案2(工作面上盘挑顶适当留底煤,下盘卧底托顶煤)
方案3(工作面沿断层上盘煤层推进,下盘破底岩托顶煤)
因工作面自地堑构造揭露以来,工作面地堑构造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对提出的3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以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为2.8m,工作面推进100m分析计算。
项 目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煤炭损失(m3) 6160 4160 3730
破岩量(m3) 6500 5300 4180
破岩类别 顶矸 顶矸 顶矸
底矸 底矸
矸石岩性 泥岩 泥岩(60%) 泥岩(17%)
砂质泥岩(40%) 砂质泥岩(83%)
矸石硬度 小 小 小
大 大
是否托顶煤 不托顶煤 两端托顶煤 两端托顶煤
影响范围10架左右 影响范围20架左右
顶板管理难易程度 工作面不需托顶煤,顶板管理难度小。 工作面托顶煤区域较大,顶板管理较为困难。 工作面托顶煤区域最大,顶板管理困难。
过地堑区域 8° 18° 20°
最大坡度 过渡平缓 有较大凹窝 有大凹窝
采煤机通过难易程度 容易通过 较难通过 通过困难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仅从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方案2与方案3要明显优于方案1,与方案1相比,方案2与方案3不仅破岩量少,同时煤炭损失量也是最小的。
从综合层面分析:方案1是工作面沿断层下盘煤层顶板推进,仅需破上盘较软泥岩,不需要破较硬底岩,采煤机截割方便,避免了爆破推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坡度较为平缓,采煤机可顺利通过,支架拉移方便,管理简单,并且避免了托顶煤生产,可大大减少支架空顶、错差、倒架等现象,支架支护效果较好,便于工作面顶板控制。
方案2破顶底岩,近一半为岩性较硬的砂质泥岩,需爆破辅助推进,衍生问题多,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两断层距离较近,调整空间有限,造成过地堑区域坡度较大,存在较大凹窝,采煤机通过较难,强行通过易憋住采煤机牵引部,存在设备损坏风险,一旦损坏将严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并且两端托顶煤较多,顶煤易垮落,造成支架空顶、错差,严重时造成支架倒架,支架支护效果差,加之工作面顶板完整性较差,易导致冒顶。
方案3不仅存在方案2中所涉及问题,而且情况更加严重,管理更加困难。
因此尽管方案2、3较方案1经济效益好,但从综合层面看,会带来较多的管理问题,安全效果差,效率低。因此实际操作起来,方案1优于方案2、3。因此工作面采取方案1通过地堑影响区域。
1、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加快了工作面过地堑构造时推进速度。
2、方便了工作面过地堑构造时的顶板支护与管理工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效果大大提高。
3、减小了设备损坏风险,有效提高了工作面正常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永圻.采矿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