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将雄奇、险峻、壮丽、神秘的长江三峡绘制成一幅惊世之图,更将一个极具特色的江边“小城”推进了人们的视野。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现有林地19.2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1%,林木品种繁多,有中药材256种,各种树木250多种,野生动物800余种,森林覆盖率高达50%。巫山之所以举世闻名,功在巫峡。巫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最整齐、最为幽深秀丽的一段峡谷。
古往今来,这如诗若画的秀美盛景不知触动了多少诗人、画家的创作灵感,不知吸引了多少前来鉴胜探幽者倾情的目光。眼观如此美轮美奂的幽深峡谷奇观,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个自然条件极差、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扶贫重点县。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巫山林业带来了新生的曙光。
五大关卡披绿三峡
“要在未来4年全面绿化600公里长江。”2009年1月,重庆市委为森林重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长江重庆段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长廊。这一时代背景犹如为身处库区中心的巫山县注入一剂强劲的动力之源,鞭策着巫山林业不断奋进前行。
“植树造林必须向‘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说不!”巫山县林业局局长孙玉春严肃地对记者说道“质量和数量同样重要”,而这也正是巫山县退耕的亮点所在。据孙玉春介绍,巫山退耕还林着重把好了“五大关卡”,狠抓落实,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
严把规划设计关。该县综合县情,因地制宜,修订完善了全县退耕还林“三带”布局的总体规划,在800米以上地区以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果为主,400米~800米以发展蚕桑、大枣为主,400米以下以发展脐橙、石榴等水果为主,沿江、沿河两岸以麻竹为主。在工程规划中注重江河两岸及溪流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优先安排。
严把种苗关。种苗生产供应全面推行“五制”管理:严格育苗供苗招投标制、严格种苗“一签两证”制、严格市外调苗准入制、严格种苗费用结算制度以及严格种苗质量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供苗,谁负责”的原则,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进行严肃查处。
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全面推行工程監理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组织人员先后开展了40余次专题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余份,退耕农户受训面达100%。强化了以容器育苗、生根粉浸根造林、抗旱保水剂造林、地膜覆盖造林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入开展优良树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造林模式及难利用地造林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严把验收关。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自查验收体系,确保验收的真实性和严肃性。验收标准实行“五不验收”,即未按作业设计施工的不予验收,有林粮间作的不予验收,管护不到位的不予验收,各种证卡手续不齐全的不予验收,成活率达不到85%的验收不合格。同时,对验收结果以社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增大验收透明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严把管护关。全县紧紧围绕“退得下、稳得住、能至富、不反弹”的目标,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后期管护和成果巩固上,同时积极探索多种管护模式,借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建成了10万亩干果、10万亩蚕桑、5万亩水果的林业产业基地,建立了板栗、核桃、蚕桑、麻竹等优质高产稳产示范基地50处,将管护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全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峡平湖碧林蓝天
高峡出平湖是峡江儿女多年来共同的夙愿!
当梦想变为现实,眼观万古奔流的峡江,惊涛骇浪化作清澈涟漪的盛世奇景,曾令多少人为之振奋惊呼。可是,长江两岸,那光秃秃的石头山上,惟见山石、黄土、荒山坡,美景有了缺憾,触目惊心的疮痍之伤,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退耕还林到底为巫山县城“退”下了什么?又“还”给了巫山百姓怎样的实惠?一“退”一“还”之间,是否实现了长江三峡高峡出平湖,碧林映蓝天的美好图景?工程的实施究竟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铺墨了哪些“新景”?当地百姓是否因此而富裕起来?建设成果是否得到有效巩固?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斐然成效: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前,巫山水土流失面积达2029.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8.65%,平均侵蚀模数6712.2吨/平方公里·年,年流失土壤1362万吨。至目前,全县生态效益明显,从2002年以来已完成退耕还林98.0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的23.96%提高到2010年的50%,长江、大宁河两岸,溪流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优先实施了退耕,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全民绿化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全县农村产业结构也得到全面调整,已建成板栗、核桃、桑树、脐橙、麻竹等产业基地。特别是2008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以来,全县又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2.2万亩,薪炭林3.3万亩,沼气池687口,节柴灶1500个,太阳能热水器800台,建立柑橘及林果、竹木、蚕桑、中药材、蔬菜等基地5.8万亩,为后续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至2010年底,退耕还林直补给农户的资金高达5.8亿元,为87631农户、324376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退耕户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劳务收入,退耕农户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记者欣慰地看到,三峡库区重庆段基本形成了“山顶乔灌戴帽,半山果树缠腰,山下农田林网,村庄竹林环抱”的美丽画景。目前,“房在树中隐,水在渠中流,车在林中行,人在绿中走”的人居环境已在重庆初步形成。重庆森林覆盖率达到35%,增长了1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程度由重度、中度降为轻度或无明显侵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减少了23.9%,形成了“小雨水不下沟,大雨泥沙不下河”。长江输沙量从1999年的4.04亿吨减少到2004年的1.29亿吨,土壤侵蚀模数由实施前的5000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3642吨/平方公里·年。滑坡、洪(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明显减轻,滑坡比退耕前减少30%以上。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现有林地19.2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1%,林木品种繁多,有中药材256种,各种树木250多种,野生动物800余种,森林覆盖率高达50%。巫山之所以举世闻名,功在巫峡。巫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最整齐、最为幽深秀丽的一段峡谷。
古往今来,这如诗若画的秀美盛景不知触动了多少诗人、画家的创作灵感,不知吸引了多少前来鉴胜探幽者倾情的目光。眼观如此美轮美奂的幽深峡谷奇观,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个自然条件极差、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扶贫重点县。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巫山林业带来了新生的曙光。
五大关卡披绿三峡
“要在未来4年全面绿化600公里长江。”2009年1月,重庆市委为森林重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长江重庆段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长廊。这一时代背景犹如为身处库区中心的巫山县注入一剂强劲的动力之源,鞭策着巫山林业不断奋进前行。
“植树造林必须向‘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说不!”巫山县林业局局长孙玉春严肃地对记者说道“质量和数量同样重要”,而这也正是巫山县退耕的亮点所在。据孙玉春介绍,巫山退耕还林着重把好了“五大关卡”,狠抓落实,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
严把规划设计关。该县综合县情,因地制宜,修订完善了全县退耕还林“三带”布局的总体规划,在800米以上地区以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果为主,400米~800米以发展蚕桑、大枣为主,400米以下以发展脐橙、石榴等水果为主,沿江、沿河两岸以麻竹为主。在工程规划中注重江河两岸及溪流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优先安排。
严把种苗关。种苗生产供应全面推行“五制”管理:严格育苗供苗招投标制、严格种苗“一签两证”制、严格市外调苗准入制、严格种苗费用结算制度以及严格种苗质量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供苗,谁负责”的原则,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进行严肃查处。
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全面推行工程監理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组织人员先后开展了40余次专题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余份,退耕农户受训面达100%。强化了以容器育苗、生根粉浸根造林、抗旱保水剂造林、地膜覆盖造林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入开展优良树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造林模式及难利用地造林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严把验收关。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自查验收体系,确保验收的真实性和严肃性。验收标准实行“五不验收”,即未按作业设计施工的不予验收,有林粮间作的不予验收,管护不到位的不予验收,各种证卡手续不齐全的不予验收,成活率达不到85%的验收不合格。同时,对验收结果以社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增大验收透明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严把管护关。全县紧紧围绕“退得下、稳得住、能至富、不反弹”的目标,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后期管护和成果巩固上,同时积极探索多种管护模式,借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建成了10万亩干果、10万亩蚕桑、5万亩水果的林业产业基地,建立了板栗、核桃、蚕桑、麻竹等优质高产稳产示范基地50处,将管护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全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峡平湖碧林蓝天
高峡出平湖是峡江儿女多年来共同的夙愿!
当梦想变为现实,眼观万古奔流的峡江,惊涛骇浪化作清澈涟漪的盛世奇景,曾令多少人为之振奋惊呼。可是,长江两岸,那光秃秃的石头山上,惟见山石、黄土、荒山坡,美景有了缺憾,触目惊心的疮痍之伤,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退耕还林到底为巫山县城“退”下了什么?又“还”给了巫山百姓怎样的实惠?一“退”一“还”之间,是否实现了长江三峡高峡出平湖,碧林映蓝天的美好图景?工程的实施究竟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铺墨了哪些“新景”?当地百姓是否因此而富裕起来?建设成果是否得到有效巩固?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斐然成效: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前,巫山水土流失面积达2029.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8.65%,平均侵蚀模数6712.2吨/平方公里·年,年流失土壤1362万吨。至目前,全县生态效益明显,从2002年以来已完成退耕还林98.0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的23.96%提高到2010年的50%,长江、大宁河两岸,溪流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优先实施了退耕,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全民绿化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全县农村产业结构也得到全面调整,已建成板栗、核桃、桑树、脐橙、麻竹等产业基地。特别是2008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以来,全县又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2.2万亩,薪炭林3.3万亩,沼气池687口,节柴灶1500个,太阳能热水器800台,建立柑橘及林果、竹木、蚕桑、中药材、蔬菜等基地5.8万亩,为后续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至2010年底,退耕还林直补给农户的资金高达5.8亿元,为87631农户、324376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退耕户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劳务收入,退耕农户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记者欣慰地看到,三峡库区重庆段基本形成了“山顶乔灌戴帽,半山果树缠腰,山下农田林网,村庄竹林环抱”的美丽画景。目前,“房在树中隐,水在渠中流,车在林中行,人在绿中走”的人居环境已在重庆初步形成。重庆森林覆盖率达到35%,增长了1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程度由重度、中度降为轻度或无明显侵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减少了23.9%,形成了“小雨水不下沟,大雨泥沙不下河”。长江输沙量从1999年的4.04亿吨减少到2004年的1.29亿吨,土壤侵蚀模数由实施前的5000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3642吨/平方公里·年。滑坡、洪(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明显减轻,滑坡比退耕前减少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