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母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研究中一个长期的重要问题,是挖掘作家精神世界不可忽视的一环。文本将对《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作为叙事单位的“家”这一母题进行分析,基于其丰富的语义内涵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通过分析“家”作为住所、家庭及精神归所的呈现,解读卡拉马佐夫一家的自我挣扎与精神呐喊,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存在的思考。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复调小说;精神漂泊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中的母题问题
母题原属音乐术语,后由康德和席勒引入到文学批评中,19世纪末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故事发情节研究中。随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对母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托马舍夫斯基认为,母题是作品主题的一部分,即作品意旨的意思。文学文本中任意词语都具有母题潜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复杂的整体结构并起到驱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母题对情节进行阐释学分析往往更容易了解作品的主要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在复调小说研究中十分有效。
可以确认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固定的情节母题。作品中复杂多样的母题共同完成了思想表现,是挖掘作家精神世界不可忽视的一环。小说《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被偷换的孩子”母题,《白痴》和《罪与罚》中的“交换十字架”,以及经常出现在作品中的“金钱”母题,都灌注了作者对信仰的表达与对时代的塑造。对于陀氏的作品研究来说,母题的剖析要从主要人物入手,因为复调小说中的人物都被赋予了内部对话思考的能力,处于与作者意识分离的位置,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声音,为自己说话,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些人物发出的共鸣与争辩中,构成了小说繁复的思想体系。
除了复调小说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辩证哲学思想也使其诗学更为复杂。作者在作品中明显的民粹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加上对实证主义思维的抗拒导致了陀氏艺术世界中占据主线的并非是单向或是线性的母题,而是以二元或是对立的形式呈现的母题系统。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俄罗斯学界仍在对其作品中的各种母题进行研究,从母题入手的叙事学分析似乎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反过来看,确实也证明了母题问题研究在解读其创作本质与哲学思想上甚有成效。
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家”母题
“家”作为一个复合语义词汇,包括了作为住所,作为家庭,作为精神空间的几个语义层次,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家”与“无家可归”、“漂泊”、“归家”等共同塑造了情节及思想核心,完成了情节驱动任务。
(一)“家”与避风港
小说中第一次出现费奥多尔家的形象描述是第三卷《酒色之徒》开篇:“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居宅并不在市中心,但也不算太偏僻。房子已经很旧,不过外表还不错...宅内有好多各种各样的储藏室、各种各样的秘密壁柜和意想不到的楼梯通道。宅内有不少大老鼠。但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并不特别生它们的气。晚上一个人待着至少不那么冷清...住在正屋内的只有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和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在偏屋下房内只有三名仆人。”[1]这座房屋老旧又隐秘重重,徒有其表却已经被老鼠占领,其避风港属性已然被打破。而厨房一直被俄罗斯人视为家园的象征,是生活空间的核心,一年四季都空无一人的厨房和卡拉马佐夫对气味的厌恶暗示着他虽然有住所,实际上身边没有家人,心灵也无所归依。
(二)“家”与疯人院
陀思妥耶夫斯基为自己的主人公们每人都单独安排了一卷内容,考虑到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独立的母题承载体,这些人物与探求“家”的母题直接相关。作为父亲的费奥多尔在这个家庭里完全没有完成其角色的功能,小说的开篇第一卷《一户人家的历史》中德米特里的出生与母亲的去世相继展开,父亲的不作为与荒唐欧将这个家庭的面貌直接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同样的悲剧又发生在第二次婚姻中。成年后的兄弟们相继归家,却默契选择了对自己所谓的“家”敬而远之,没人选择回到这里,而是在修道院、旅馆、小酒馆,甚至贫民窟落脚。家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回归的避风港,而是一种需要直接像强盗般闯进去的地方[2]。德米特里从性格和经历上看,很大程度上是以《死屋手记》中的伊林斯基为原型创作的,包括弑父情节也继承于此。如果说阿廖沙的形象更倾向于传统童话中的英雄,那么德米特里仿佛天生就是悲剧的主人公,其悲剧性便体现在对父亲扭曲的恨意上。无论从现实还是精神上来看,德米特里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孤儿”形象。伊万对父亲无疑也是极其蔑视的,他的形象复杂而矛盾,信仰与质疑不断拉扯,伊万在小说中有两个分身——魔鬼和斯米尔加科夫,斯米尔加科夫将伊万的恶之面诉诸于实践。德米特里意图弑父涉嫌入狱,伊万精神危机神经错乱,斯米尔加科夫也崩溃自尽,似乎只有阿廖沙想要拯救这个家庭,答应了佐西玛要将仁慈带给这个家庭却无力回天,最终弃家远游。家作为住宅,作为家庭的功能缺失带来了精神的扭曲,书中索性借米乌索夫之口将卡拉马佐夫家称为疯人院。在不同声音的拉扯中,主人公们的自我挣扎与精神呐喊共同奏响了这部小说的思想之声。
(三)“家”与信仰
对于教徒来说,家不仅是避风港,更是与上帝交流的场所。在卡拉马佐夫家里,象征着与上帝交流的圣像灯虽然被点亮,但不是为了祈祷,而是为了照亮房间而已,意味着卡拉马佐夫家是一个无法与上帝交流,没有上帝容身之处的地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重视的精神方面,除了阿廖沙以外几乎每个人物都承载了一些负面思想,伊万甚至产生了无所谓善恶,一切都可为的想法[3]。他们逐渐与上帝脱离联系,内心焦躁不安,灵魂无家可归,卡拉马佐夫家已经是一座真正与上帝失去所有联系的房屋。费奥多尔的房子对于兄弟几人来说不仅谈不上是家,甚至可以说是家的对立,一种反家的存在,即一个象征着苦痛与精神死亡的处所。
三、结语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家的母题体现在四个层次上:住所层、家庭层、精神空间层、家的对立层,体现了作家辩证对立的诗学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英雄本身就是“母题功能的载体”,是在俄罗斯的生活和历史命运中寻找自己位置的人。在“家”这一母题的驱动下,将主人公们失去对上帝信仰,经历身心双重磨难的历史一一铺开,赋予了其形象一定的悲剧性。家这一母题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不仅与外在的无家可归、居所功能的世俗化有关,还涉及到人物内心的凌乱、孤独和精神崩塌,与家庭分崩离析、信仰的丧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精神上的、形而上学的无家可归,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流浪和混沌回归,作者正是想通过这样一种与家分离的精神游荡向我们展示永恒游荡者的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无疑都是流浪者,都是永恒的游荡者,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寻找自我存在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6.
[2]张慧诚.《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寻父主题[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87-91.
[3]卫蔚.《卡拉马佐夫兄弟》:传统与现代[J].汉字文化,2020(16):120-121.
作者简介:
王溪淙(1997-),女,辽宁抚顺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于家民(1984—),男,辽宁沈阳人,博士,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区域国别、俄罗斯文学研究。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复调小说;精神漂泊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中的母题问题
母题原属音乐术语,后由康德和席勒引入到文学批评中,19世纪末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故事发情节研究中。随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对母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托马舍夫斯基认为,母题是作品主题的一部分,即作品意旨的意思。文学文本中任意词语都具有母题潜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复杂的整体结构并起到驱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母题对情节进行阐释学分析往往更容易了解作品的主要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在复调小说研究中十分有效。
可以确认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固定的情节母题。作品中复杂多样的母题共同完成了思想表现,是挖掘作家精神世界不可忽视的一环。小说《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被偷换的孩子”母题,《白痴》和《罪与罚》中的“交换十字架”,以及经常出现在作品中的“金钱”母题,都灌注了作者对信仰的表达与对时代的塑造。对于陀氏的作品研究来说,母题的剖析要从主要人物入手,因为复调小说中的人物都被赋予了内部对话思考的能力,处于与作者意识分离的位置,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声音,为自己说话,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些人物发出的共鸣与争辩中,构成了小说繁复的思想体系。
除了复调小说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辩证哲学思想也使其诗学更为复杂。作者在作品中明显的民粹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加上对实证主义思维的抗拒导致了陀氏艺术世界中占据主线的并非是单向或是线性的母题,而是以二元或是对立的形式呈现的母题系统。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俄罗斯学界仍在对其作品中的各种母题进行研究,从母题入手的叙事学分析似乎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反过来看,确实也证明了母题问题研究在解读其创作本质与哲学思想上甚有成效。
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家”母题
“家”作为一个复合语义词汇,包括了作为住所,作为家庭,作为精神空间的几个语义层次,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家”与“无家可归”、“漂泊”、“归家”等共同塑造了情节及思想核心,完成了情节驱动任务。
(一)“家”与避风港
小说中第一次出现费奥多尔家的形象描述是第三卷《酒色之徒》开篇:“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居宅并不在市中心,但也不算太偏僻。房子已经很旧,不过外表还不错...宅内有好多各种各样的储藏室、各种各样的秘密壁柜和意想不到的楼梯通道。宅内有不少大老鼠。但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并不特别生它们的气。晚上一个人待着至少不那么冷清...住在正屋内的只有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和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在偏屋下房内只有三名仆人。”[1]这座房屋老旧又隐秘重重,徒有其表却已经被老鼠占领,其避风港属性已然被打破。而厨房一直被俄罗斯人视为家园的象征,是生活空间的核心,一年四季都空无一人的厨房和卡拉马佐夫对气味的厌恶暗示着他虽然有住所,实际上身边没有家人,心灵也无所归依。
(二)“家”与疯人院
陀思妥耶夫斯基为自己的主人公们每人都单独安排了一卷内容,考虑到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独立的母题承载体,这些人物与探求“家”的母题直接相关。作为父亲的费奥多尔在这个家庭里完全没有完成其角色的功能,小说的开篇第一卷《一户人家的历史》中德米特里的出生与母亲的去世相继展开,父亲的不作为与荒唐欧将这个家庭的面貌直接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同样的悲剧又发生在第二次婚姻中。成年后的兄弟们相继归家,却默契选择了对自己所谓的“家”敬而远之,没人选择回到这里,而是在修道院、旅馆、小酒馆,甚至贫民窟落脚。家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回归的避风港,而是一种需要直接像强盗般闯进去的地方[2]。德米特里从性格和经历上看,很大程度上是以《死屋手记》中的伊林斯基为原型创作的,包括弑父情节也继承于此。如果说阿廖沙的形象更倾向于传统童话中的英雄,那么德米特里仿佛天生就是悲剧的主人公,其悲剧性便体现在对父亲扭曲的恨意上。无论从现实还是精神上来看,德米特里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孤儿”形象。伊万对父亲无疑也是极其蔑视的,他的形象复杂而矛盾,信仰与质疑不断拉扯,伊万在小说中有两个分身——魔鬼和斯米尔加科夫,斯米尔加科夫将伊万的恶之面诉诸于实践。德米特里意图弑父涉嫌入狱,伊万精神危机神经错乱,斯米尔加科夫也崩溃自尽,似乎只有阿廖沙想要拯救这个家庭,答应了佐西玛要将仁慈带给这个家庭却无力回天,最终弃家远游。家作为住宅,作为家庭的功能缺失带来了精神的扭曲,书中索性借米乌索夫之口将卡拉马佐夫家称为疯人院。在不同声音的拉扯中,主人公们的自我挣扎与精神呐喊共同奏响了这部小说的思想之声。
(三)“家”与信仰
对于教徒来说,家不仅是避风港,更是与上帝交流的场所。在卡拉马佐夫家里,象征着与上帝交流的圣像灯虽然被点亮,但不是为了祈祷,而是为了照亮房间而已,意味着卡拉马佐夫家是一个无法与上帝交流,没有上帝容身之处的地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重视的精神方面,除了阿廖沙以外几乎每个人物都承载了一些负面思想,伊万甚至产生了无所谓善恶,一切都可为的想法[3]。他们逐渐与上帝脱离联系,内心焦躁不安,灵魂无家可归,卡拉马佐夫家已经是一座真正与上帝失去所有联系的房屋。费奥多尔的房子对于兄弟几人来说不仅谈不上是家,甚至可以说是家的对立,一种反家的存在,即一个象征着苦痛与精神死亡的处所。
三、结语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家的母题体现在四个层次上:住所层、家庭层、精神空间层、家的对立层,体现了作家辩证对立的诗学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英雄本身就是“母题功能的载体”,是在俄罗斯的生活和历史命运中寻找自己位置的人。在“家”这一母题的驱动下,将主人公们失去对上帝信仰,经历身心双重磨难的历史一一铺开,赋予了其形象一定的悲剧性。家这一母题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不仅与外在的无家可归、居所功能的世俗化有关,还涉及到人物内心的凌乱、孤独和精神崩塌,与家庭分崩离析、信仰的丧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精神上的、形而上学的无家可归,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流浪和混沌回归,作者正是想通过这样一种与家分离的精神游荡向我们展示永恒游荡者的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无疑都是流浪者,都是永恒的游荡者,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寻找自我存在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6.
[2]张慧诚.《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寻父主题[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87-91.
[3]卫蔚.《卡拉马佐夫兄弟》:传统与现代[J].汉字文化,2020(16):120-121.
作者简介:
王溪淙(1997-),女,辽宁抚顺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于家民(1984—),男,辽宁沈阳人,博士,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区域国别、俄罗斯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