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2006 年12月20 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 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其宗旨就是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体育锻炼的高潮。
关键词 中小学 阳光体育 对策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
根据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七点精神,概括起来,“阳光体育运动”至少有三种特征:第一,“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第二,“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质的增强,更是心理的健康;第三,“阳光体育运动”是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而开展的。
二、分析与讨论
(一)“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不良的教育观念及体育法规制度贯彻和监督的不足长期以来,学生受体育价值观的世俗偏见以及面临升学压力的环境下,学校体育很难改变其劣势地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被削减,中学生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的比例超过25%,小学生每周体育课平均2.5节,远少于国家对小学1-2年级4节,3-6年级3节体育课的要求[2]。尽管《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6月4日发布)第5条明确规定了学生每日的学习时间:小学不得超过6h,中学不超过8h,大学不超过10h。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节假日及双休日补课是家常便饭,即使学校不安排补课,许多家长也会不惜重金为孩子请来家庭教师或报特长班、兴趣班,体育锻炼根本排不上日程。学校不切实贯彻制度,流于形式,缺少舆论和社会监督。
2.学校体育的地位得不到重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现状没有改变。而应试教育主要是以智育教育为主,体育教育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体育教育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所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这种大的教育背景下将不会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
3.体育经费缺乏,场地、器材不足,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普遍短缺,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的调查,贵州省和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校学生每年人均体育经费才1-3元。在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经费、场地、器材更是严重不足,一所学校甚至连一块田径场都没有,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
4.电脑、网络游戏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致使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应缩短。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表明,上网学生己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3]。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把用于锻炼、恢复、休息的时间都用来上网,在中国有440万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上瘾[4]。网络占据青少年学生的大量时间,致使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应缩短。
5.项目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延伸
一些场面好看热闹,但年龄性别特征较明显,技术含量低,在小学低年级运用比较好的游戏,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可作为调节,不应成为主流,而应多看到教材的延伸,为“2+1”服务。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校弃现成的篮、排球场、体操器械不用,一窝蜂的都是“壮观”的游戏,有些游戏学生等待时间太长,练习量有限,更何况大部分游戏并不能成为今后健身的一技之长,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在照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延伸到“阳光运动”中去?项目的选择安排是否对激发运动兴趣抑或对培养健身特长有利?怎样使学生的兴趣、特长的培养和健身效益达到最优化?
三、结论与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如通过海报、宣传手册、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同时应走出校园,加强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的合作,促使更多的公共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向学校和学生开放,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大体育法规制度贯彻和监督的力度,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并贯彻落实。
(三)专款专用,切实保障资金真正用于“阳光体育运动”。针对经费和场地器材设施的问题,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帮助义务教育阶段中西部农村学校配备体育活动器材。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必然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教育局的领导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加强城乡体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做到城乡学校体育同步发展。使阳光体育这一阳光工程惠泽到中国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五)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引导,以高考体育政策来延伸体育运动项目,项目的选择安排要激发运动兴趣抑或对培养健身特长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体教艺[2006]6号.2006.12.23.
[2] 国家统计局.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专项调查报告[R].2005.
[3] 李春华.试论网络环境下我国儿童权益的保护[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4] 崔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
摘 要 2006 年12月20 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 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其宗旨就是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体育锻炼的高潮。
关键词 中小学 阳光体育 对策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
根据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七点精神,概括起来,“阳光体育运动”至少有三种特征:第一,“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第二,“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质的增强,更是心理的健康;第三,“阳光体育运动”是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而开展的。
二、分析与讨论
(一)“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不良的教育观念及体育法规制度贯彻和监督的不足长期以来,学生受体育价值观的世俗偏见以及面临升学压力的环境下,学校体育很难改变其劣势地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被削减,中学生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的比例超过25%,小学生每周体育课平均2.5节,远少于国家对小学1-2年级4节,3-6年级3节体育课的要求[2]。尽管《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6月4日发布)第5条明确规定了学生每日的学习时间:小学不得超过6h,中学不超过8h,大学不超过10h。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节假日及双休日补课是家常便饭,即使学校不安排补课,许多家长也会不惜重金为孩子请来家庭教师或报特长班、兴趣班,体育锻炼根本排不上日程。学校不切实贯彻制度,流于形式,缺少舆论和社会监督。
2.学校体育的地位得不到重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现状没有改变。而应试教育主要是以智育教育为主,体育教育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体育教育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所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这种大的教育背景下将不会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
3.体育经费缺乏,场地、器材不足,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普遍短缺,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的调查,贵州省和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校学生每年人均体育经费才1-3元。在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经费、场地、器材更是严重不足,一所学校甚至连一块田径场都没有,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
4.电脑、网络游戏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致使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应缩短。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表明,上网学生己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3]。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把用于锻炼、恢复、休息的时间都用来上网,在中国有440万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上瘾[4]。网络占据青少年学生的大量时间,致使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应缩短。
5.项目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延伸
一些场面好看热闹,但年龄性别特征较明显,技术含量低,在小学低年级运用比较好的游戏,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可作为调节,不应成为主流,而应多看到教材的延伸,为“2+1”服务。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校弃现成的篮、排球场、体操器械不用,一窝蜂的都是“壮观”的游戏,有些游戏学生等待时间太长,练习量有限,更何况大部分游戏并不能成为今后健身的一技之长,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在照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延伸到“阳光运动”中去?项目的选择安排是否对激发运动兴趣抑或对培养健身特长有利?怎样使学生的兴趣、特长的培养和健身效益达到最优化?
三、结论与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如通过海报、宣传手册、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同时应走出校园,加强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的合作,促使更多的公共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向学校和学生开放,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大体育法规制度贯彻和监督的力度,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并贯彻落实。
(三)专款专用,切实保障资金真正用于“阳光体育运动”。针对经费和场地器材设施的问题,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帮助义务教育阶段中西部农村学校配备体育活动器材。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必然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教育局的领导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加强城乡体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做到城乡学校体育同步发展。使阳光体育这一阳光工程惠泽到中国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五)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引导,以高考体育政策来延伸体育运动项目,项目的选择安排要激发运动兴趣抑或对培养健身特长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体教艺[2006]6号.2006.12.23.
[2] 国家统计局.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专项调查报告[R].2005.
[3] 李春华.试论网络环境下我国儿童权益的保护[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4] 崔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