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做他最感兴趣的工作时,他的全部才智能发挥到80%以上,否则只能发挥到20%。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一旦学生对某一门功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在他身上就会有一股巨大的动力,产生一种探求真理和获得知识的强烈欲望。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上政治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潜在的能力和聪明才智没能彻底激发出来的缘故。因此,政治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作用。正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说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的重要意义和由此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学生只有从心理上接纳并认可任课教师,才能以轻松积极的态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端庄的仪表,凝练幽默的语言以及渊博的知识都能起到打动学生的作用,都能在某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和蔼、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一言堂”。教师必须克服以上对下的姿态和口吻,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在提问时,应采取向学生征询、商讨的语气,让学生没有压抑感,充分感受到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每一次微笑或点头,都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赞许。一个经常被教师表扬的学生,常常会充满信心,奋发向上,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一个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学生,容易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一个差生由于教师的鼓励和指点,可能会一跃成为优等生。实践证明,关心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毁掉一个学生。因此,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敬,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兴趣,即求知欲。为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所设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根据反映论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具体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能,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谐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1.创设画面情境。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或录像片断,更有利于对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个有机整体”时,我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健康的人站在写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上,身躯上写着“经济建设”,两脚上分别写着“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此漫画使学生了解到躯体是重要的,但脚也不能忽视,两方面彼此相连,不可分割。
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本身产生兴趣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切入点。有了问题,才会产生寻求答案的需要,需要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所以教师要尽量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在讲“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时,我提问:什么是“自由”呢?世界上存不存在不受纪律约束和限制的、自由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促进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击中学生的“兴奋点”,在技巧上要“引而不发”,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相待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的思考,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
3.创设实物情境。用实物创设情境,显得更直观、更具体、更形象,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由于这个规律十分抽象,对于中学生来讲,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于是,我用一部儿童玩具自行车来设立实物情景:前轮是“生产力”,后轮是“生产关系”,前轮小(或大),后轮大(或小),二者都会不协调,步履维艰。同样道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要相适应,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化抽象为具体的实物情境,有利于学生领悟观点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三、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重知识的特点,如果将思想政治上成纯粹的理论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贴切的比喻,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形体语言,都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学中幽默性语言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形式可分为如下几类。
1.抑扬顿挫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陈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轻重、快慢、停顿等取得幽默效果的方法,如在讲“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时,在课堂上先是模仿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地掐算,然后装出惊喜的表情夸张地说:“你的命真好啊(停顿),明年一定能考上(重音)大学,30岁发大财,40岁官运亨通,50岁荣华富贵……(连语快速)”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稍后,语气一轻,正色道:“指纹、手相决定了人的命运,这是主观臆造的联系。”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哲理,也懂得了看相、算命、占卦纯属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勾当。
2.诗词歌赋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词、歌谣、对联的音节匀称、节律感强、语音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来辅助教学。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学生兴趣倍增,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
3.俚俗故事法。运用俚语、俗语、典故、寓言、相声、歇后语等进行教学,好似画龙点睛。例如:在讲“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时,我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讲明这个道理,使学生懂得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形象比喻法。形象比喻法就是运用某些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费解的内容,使所说明的道理具有趣味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在讲到“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时,引导学生理解错误意识,包括荒唐的玄想、宗教观念等所反映的对象,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使用的也只是金箍棒,它为什么不使用机关枪、原子弹呢?因为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根本不存在机关枪、原子弹这种事物。
四、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要及时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果的好坏等,这可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不少实验表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比不了解自己学习成果的学习积极性要高,进步要快。这是因为进步,能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信心,向更高目标迈进;不足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因此,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结果,引导他们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1.对学生适当表扬和鼓励。这是对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性格,客观、公平和及时地对他们学习和各个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开辟第二课堂。开辟第二课堂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鼓励学生从课堂上走出去,融入社会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讨论《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社会经纬》、《与法同行》等节目,多去法院旁听,这是学好法律常识课很好的第二课堂形式。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考试。考试作为一种反馈、检验、评价的手段,适用于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同样也适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做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因此,教师出的试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题目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要难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考试完以后要尽快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这可以使他们感到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进一步引发学习的动机。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在充满情趣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作用。正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说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的重要意义和由此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学生只有从心理上接纳并认可任课教师,才能以轻松积极的态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端庄的仪表,凝练幽默的语言以及渊博的知识都能起到打动学生的作用,都能在某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和蔼、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一言堂”。教师必须克服以上对下的姿态和口吻,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在提问时,应采取向学生征询、商讨的语气,让学生没有压抑感,充分感受到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每一次微笑或点头,都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赞许。一个经常被教师表扬的学生,常常会充满信心,奋发向上,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一个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学生,容易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一个差生由于教师的鼓励和指点,可能会一跃成为优等生。实践证明,关心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毁掉一个学生。因此,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敬,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兴趣,即求知欲。为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所设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根据反映论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具体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能,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谐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1.创设画面情境。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或录像片断,更有利于对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个有机整体”时,我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健康的人站在写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上,身躯上写着“经济建设”,两脚上分别写着“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此漫画使学生了解到躯体是重要的,但脚也不能忽视,两方面彼此相连,不可分割。
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本身产生兴趣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切入点。有了问题,才会产生寻求答案的需要,需要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所以教师要尽量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在讲“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时,我提问:什么是“自由”呢?世界上存不存在不受纪律约束和限制的、自由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促进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击中学生的“兴奋点”,在技巧上要“引而不发”,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相待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的思考,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
3.创设实物情境。用实物创设情境,显得更直观、更具体、更形象,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由于这个规律十分抽象,对于中学生来讲,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于是,我用一部儿童玩具自行车来设立实物情景:前轮是“生产力”,后轮是“生产关系”,前轮小(或大),后轮大(或小),二者都会不协调,步履维艰。同样道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要相适应,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化抽象为具体的实物情境,有利于学生领悟观点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三、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重知识的特点,如果将思想政治上成纯粹的理论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贴切的比喻,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形体语言,都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学中幽默性语言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形式可分为如下几类。
1.抑扬顿挫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陈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轻重、快慢、停顿等取得幽默效果的方法,如在讲“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时,在课堂上先是模仿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地掐算,然后装出惊喜的表情夸张地说:“你的命真好啊(停顿),明年一定能考上(重音)大学,30岁发大财,40岁官运亨通,50岁荣华富贵……(连语快速)”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稍后,语气一轻,正色道:“指纹、手相决定了人的命运,这是主观臆造的联系。”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哲理,也懂得了看相、算命、占卦纯属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勾当。
2.诗词歌赋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词、歌谣、对联的音节匀称、节律感强、语音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来辅助教学。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学生兴趣倍增,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
3.俚俗故事法。运用俚语、俗语、典故、寓言、相声、歇后语等进行教学,好似画龙点睛。例如:在讲“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时,我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讲明这个道理,使学生懂得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形象比喻法。形象比喻法就是运用某些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费解的内容,使所说明的道理具有趣味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在讲到“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时,引导学生理解错误意识,包括荒唐的玄想、宗教观念等所反映的对象,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使用的也只是金箍棒,它为什么不使用机关枪、原子弹呢?因为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根本不存在机关枪、原子弹这种事物。
四、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要及时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果的好坏等,这可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不少实验表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比不了解自己学习成果的学习积极性要高,进步要快。这是因为进步,能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信心,向更高目标迈进;不足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因此,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结果,引导他们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1.对学生适当表扬和鼓励。这是对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性格,客观、公平和及时地对他们学习和各个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开辟第二课堂。开辟第二课堂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鼓励学生从课堂上走出去,融入社会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讨论《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社会经纬》、《与法同行》等节目,多去法院旁听,这是学好法律常识课很好的第二课堂形式。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考试。考试作为一种反馈、检验、评价的手段,适用于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同样也适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做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因此,教师出的试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题目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要难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考试完以后要尽快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这可以使他们感到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进一步引发学习的动机。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在充满情趣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