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钢琴音乐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及成果,经过不断的发展及完善,我国钢琴音乐在教学、演奏以及创作等方面都获得极大的进步。作为特殊的艺术类型,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相对悠久,在持续探索的过程中,其呈现出本土化的发展特点。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钢琴音乐中民族器乐音色特征,论述了钢琴音乐中民族声乐的音色特征体现,并探究了钢琴音乐中所融入的传统美学,进一步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发展。
自钢琴传入我国以来,我国钢琴音乐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其中以《牧童短笛》《山林》最为典型。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钢琴音乐作品数量多达数百首,很多钢琴曲目都将民间音调作为基础素材,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改编和加工。我国钢琴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其呈现出民族化音色,民族民间音乐已经成为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根基,形成独创性的音色感,极大地拓展了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空间及思路。所以,探究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钢琴音乐、本土民族音乐风格的有效整合,凸显钢琴音乐中音色的民族化,促进我国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一、钢琴音乐中民族器乐音色特征
在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器乐的音色时,作曲家通常都会通过钢琴技术来调整和改变作品曲调,有效地还原传统乐器的音色。结合当下国内钢琴音乐发展状况来看,钢琴演奏人员应借助技术方式,确保本土特色的乐器音色能够充分在钢琴乐曲中体现出来。在钢琴音乐体现民族器乐音色特点方面,我国涌现出较多的成功作品。其中,《笙舞》的作曲者蒋祖馨就通过运用平行四五度和音,对民族乐器笙的吹奏音色进行了模仿;《筝箫吟》钢琴作品则需要演奏者通过双手将箫、古筝二者的音色进行整合;作曲家王建中就結合《梅花三弄》古琴曲,对钢琴曲进行了改编,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民族器乐的音色;《十面埋伏》原本为琵琶曲,殷承宗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出具有本土音色的典型钢琴曲。
王建中参考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的唢呐曲《百鸟朝凤》,成功创作了同名钢琴曲,在对曲目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钢琴演奏技巧,发挥了滑奏、波音、颤音以及倚音等装饰音的作用,对民族乐器的唢呐音色进行了模仿,呈现出一种口技的表演效果,展示出不同鸟鸣叫的声音。在演奏过程中,为了表现唢呐激昂、高亢的音色特征,王建中运用了尖锐的小二度音程,将我国北方传统民族乐器朴素、豪放的音乐风格充分展现出来。尤其在表演这种充满喜庆氛围的乐曲时,钢琴凭借其较大体积的发声箱,能够增强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夕阳箫鼓》为琵琶古曲,黎英海对其进行钢琴曲改编,创作出《春江花月夜》这一作品。整个钢琴曲目一共包括十一段,人们能够从各段和乐句中发现丝竹声乐。在钢琴作曲的过程中,黎英海借助同音来呈现低沉音色的鼓乐声,而装饰句则充分展现出古筝华丽、清新的独特音色,琵琶轮指、滚拂的独特演奏方式将颗粒感的颤音、强劲的震音都充分展现出来。同时,钢琴曲还可以模仿古琴声、箫声幽静、空明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钢琴音乐仿佛民间乐队一般,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多种音色,凭借钢琴多声表达能力,完美展示了民族乐器音色。《二泉映月》本为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储望华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钢琴曲改编,二胡乐器的音色、曲调相对比较独特,很难通过钢琴进行表达,但是钢琴拥有良好的多声性,能够立体化地呈现出绵延的意境。
二、钢琴音乐中民族声乐的音色特征体现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而民歌是一项非常珍贵的民族文化。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民歌具有情感细腻、旋律流畅和韵味悠长等特征,因此在对民歌进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人们会最大限度地保留民歌的风格,将我国传统声乐的音色特点呈现出来。《浏阳河》的作曲者为唐壁光,属于湖南经典民歌,王建中将其改编为钢琴曲,使钢琴曲和民歌在音色、旋律上尽量保持一致,而且钢琴曲的变奏、引子部分也体现出一种流畅、柔和、欢快的音乐风格。钢琴曲对长琵琶音进行了模仿,将水波流动的意境呈现出来,同时还借助短琶音、波音,对水波中激起的浪花进行体现。改编后的钢琴曲《浏阳河》具有一种流动的音乐感,具有大气之感。《小河淌水》为云南广泛传唱的民歌,朱践耳将其改编成钢琴曲,并命名为《流水》,钢琴曲开始部分就将主题乐句表达出来,借助长句来呈现悠远、绵延的气息,右手演奏的旋律声部则体现的是“女声”的甜美音色。乐句在经过拉长处理的强弱逐渐变化的记号加工后,将梭形线条表达出来,展现出具有拉伸性的声音,呈现原民歌中民族声乐的不断呼唤的表达效果。在钢琴曲《流水》中,民歌延长的线性旋律体现在钢琴演奏的主体变奏中,不会受到演奏方法、音型的干扰,包括非连音、八度、和弦等。钢琴演奏者在了解原作品中饱满的情感之后,能够呈现出具有本土化音色特点的钢琴音乐,使音色更具黏合力,呈现出醇和的特征。
此外,陕北民歌《蓝花花》也被汪立三进行了改编,在改编后的钢琴曲中,整体篇幅有所缩短,却依然有效保留了民歌中多变的音色,将不断变化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蓝花花》作为叙事性歌曲,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结合主题句来看,乐曲音色将人物纯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展示,之后在婉转的音乐中向观众诉说故事。所以,乐曲开头部分的音色非常柔和、干净,演奏者用手指平推慢触键来呈现主干音,将我国传统民歌中的腔音充分展示出来,刻画了人物细腻的情感;主题句则采用单倍加速变奏的方式,演奏者左手不断重复音声部,以平和、内敛的音色来展示不安、焦躁的情绪;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经过斗争后,乐曲重新显示主题句,情绪也由悲愤转为宣泄,此时钢琴演奏为重音,音色非常强劲、饱满,钢琴旋律有所加快;演奏的尾声部分以长大和弦作为结束音,音色具有悠远、绵延的特点,好似低沉的叹息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十里铺》也为陕北民歌,在对其进行改编后,周广仁创作出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根据《翻身道情》《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四大经典陕北民歌,王建中成功创作出钢琴曲《陕北民歌四首》。我国参考民歌所创作的钢琴曲非常多,本身为打击乐器的钢琴曲,却要将温婉、柔和的感性音色充分表达出来,同国外乐曲存在本质的区别,这就对钢琴表演者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我国钢琴音乐更加具有民族声乐的音色特征,迎合了国内音乐对靠近人声音色的偏好。 三、钢琴音乐中融入的传统美学
我国文人音乐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就是古琴,无论是其旋律还是音色都能够有效彰显出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品貌。空灵、高雅、悠远和古朴是古琴音色的显著特征。我国很多钢琴曲都改编自古典乐曲,包括《梅花三弄》(创作者为王建中)、《霓裳羽衣曲》(创作者为谢耿)、《阳关三叠》(创作者为黎英海)等,这些改编后的钢琴曲目都将古琴这种特有的古风韵味充分展现出来。我国很多钢琴曲都蕴藏浓郁的传统美学,在音色表达方面就呈现出远、淡、静和轻等特征,需要演奏者借助指肚部分对琴键进行水平抚摩,彰显出无意、无形之感。钢琴曲演奏会应用多层次和灵动的踏板,使音色更加丰富,表达飘逸的音色,使整个曲目演奏更加流畅化。我国钢琴音乐演奏中的音色相对虚散,使演奏出的乐曲好像创作诗画一般,利用钢琴音色体现出一种均衡之感、意境之美,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
除此之外,我国很多钢琴曲虽然并不是根据传统曲调改编的,但是同样蕴含民族传统的审美意境。以《涛声》为例,王立三在对这一钢琴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日本东山魁夷的障壁画作,该作品在画风上同法国印象派非常接近,而王立三在实际创作时就充分运用日本音调,在对钢琴演奏音色进行加工处理时,强调声音穿透力和虚实相结合,引发听众发挥想象力,营造出一种崇高和庄严的音乐意境。《牧童短笛》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钢琴曲,该乐曲在形象上非常近似国画,将写意之感体现出来,非常清新脱俗,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该钢琴曲在曲调造物方面运用的音色非常精致、干净,形成了很好的意境创造效果,在演奏者不断跳动之间描绘出完美的情境;20世纪20年代,任光创作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后来王建中对其进行钢琴曲改编,将民乐合奏的音乐风格进行有效保留,创造出层次多样、和谐统一的音色,整首钢琴曲的演奏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让听者仿佛置身于一种淡然、清幽的画面中。钢琴曲《彩云追月》借助钢琴踏板功能,对传统民乐曲的声音进行了进一步的晕染,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淡然之感。钢琴曲美妙的音色使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使人联想到夜空中飘散的白云、清风荡漾的水波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听觉艺术讲究的是音色,能够将音乐语言的性格表达出来,可以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从整体角度来看,国外很多钢琴演奏作品在音色表达方面注重的是点状音色,呈现出一种颗粒质感,但是我国钢琴音乐则明显不同,在音色上讲究的是融会贯通、和谐统一。因为我国钢琴音乐建立在国外钢琴音乐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其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对民间曲调进行死板套用的问题,创作出的作品不够理想。在对我国钢琴曲进行改编和创作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提高对音色表达的重视度,深刻掌握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在了解民族特点及文化隐语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民族特色化、新颖的钢琴音乐语汇进行创作。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钢琴音乐文化受到国外文化的极大冲击,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对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的重视度。钢琴音乐本身具有资方音乐特点,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对民族化音色进行强化,不断堅持创新和实践研究,有效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进步。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郭静(1985-),女,江西宜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自钢琴传入我国以来,我国钢琴音乐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其中以《牧童短笛》《山林》最为典型。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钢琴音乐作品数量多达数百首,很多钢琴曲目都将民间音调作为基础素材,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改编和加工。我国钢琴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其呈现出民族化音色,民族民间音乐已经成为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根基,形成独创性的音色感,极大地拓展了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空间及思路。所以,探究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钢琴音乐、本土民族音乐风格的有效整合,凸显钢琴音乐中音色的民族化,促进我国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一、钢琴音乐中民族器乐音色特征
在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器乐的音色时,作曲家通常都会通过钢琴技术来调整和改变作品曲调,有效地还原传统乐器的音色。结合当下国内钢琴音乐发展状况来看,钢琴演奏人员应借助技术方式,确保本土特色的乐器音色能够充分在钢琴乐曲中体现出来。在钢琴音乐体现民族器乐音色特点方面,我国涌现出较多的成功作品。其中,《笙舞》的作曲者蒋祖馨就通过运用平行四五度和音,对民族乐器笙的吹奏音色进行了模仿;《筝箫吟》钢琴作品则需要演奏者通过双手将箫、古筝二者的音色进行整合;作曲家王建中就結合《梅花三弄》古琴曲,对钢琴曲进行了改编,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民族器乐的音色;《十面埋伏》原本为琵琶曲,殷承宗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出具有本土音色的典型钢琴曲。
王建中参考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的唢呐曲《百鸟朝凤》,成功创作了同名钢琴曲,在对曲目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钢琴演奏技巧,发挥了滑奏、波音、颤音以及倚音等装饰音的作用,对民族乐器的唢呐音色进行了模仿,呈现出一种口技的表演效果,展示出不同鸟鸣叫的声音。在演奏过程中,为了表现唢呐激昂、高亢的音色特征,王建中运用了尖锐的小二度音程,将我国北方传统民族乐器朴素、豪放的音乐风格充分展现出来。尤其在表演这种充满喜庆氛围的乐曲时,钢琴凭借其较大体积的发声箱,能够增强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夕阳箫鼓》为琵琶古曲,黎英海对其进行钢琴曲改编,创作出《春江花月夜》这一作品。整个钢琴曲目一共包括十一段,人们能够从各段和乐句中发现丝竹声乐。在钢琴作曲的过程中,黎英海借助同音来呈现低沉音色的鼓乐声,而装饰句则充分展现出古筝华丽、清新的独特音色,琵琶轮指、滚拂的独特演奏方式将颗粒感的颤音、强劲的震音都充分展现出来。同时,钢琴曲还可以模仿古琴声、箫声幽静、空明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钢琴音乐仿佛民间乐队一般,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多种音色,凭借钢琴多声表达能力,完美展示了民族乐器音色。《二泉映月》本为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储望华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钢琴曲改编,二胡乐器的音色、曲调相对比较独特,很难通过钢琴进行表达,但是钢琴拥有良好的多声性,能够立体化地呈现出绵延的意境。
二、钢琴音乐中民族声乐的音色特征体现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而民歌是一项非常珍贵的民族文化。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民歌具有情感细腻、旋律流畅和韵味悠长等特征,因此在对民歌进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人们会最大限度地保留民歌的风格,将我国传统声乐的音色特点呈现出来。《浏阳河》的作曲者为唐壁光,属于湖南经典民歌,王建中将其改编为钢琴曲,使钢琴曲和民歌在音色、旋律上尽量保持一致,而且钢琴曲的变奏、引子部分也体现出一种流畅、柔和、欢快的音乐风格。钢琴曲对长琵琶音进行了模仿,将水波流动的意境呈现出来,同时还借助短琶音、波音,对水波中激起的浪花进行体现。改编后的钢琴曲《浏阳河》具有一种流动的音乐感,具有大气之感。《小河淌水》为云南广泛传唱的民歌,朱践耳将其改编成钢琴曲,并命名为《流水》,钢琴曲开始部分就将主题乐句表达出来,借助长句来呈现悠远、绵延的气息,右手演奏的旋律声部则体现的是“女声”的甜美音色。乐句在经过拉长处理的强弱逐渐变化的记号加工后,将梭形线条表达出来,展现出具有拉伸性的声音,呈现原民歌中民族声乐的不断呼唤的表达效果。在钢琴曲《流水》中,民歌延长的线性旋律体现在钢琴演奏的主体变奏中,不会受到演奏方法、音型的干扰,包括非连音、八度、和弦等。钢琴演奏者在了解原作品中饱满的情感之后,能够呈现出具有本土化音色特点的钢琴音乐,使音色更具黏合力,呈现出醇和的特征。
此外,陕北民歌《蓝花花》也被汪立三进行了改编,在改编后的钢琴曲中,整体篇幅有所缩短,却依然有效保留了民歌中多变的音色,将不断变化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蓝花花》作为叙事性歌曲,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结合主题句来看,乐曲音色将人物纯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展示,之后在婉转的音乐中向观众诉说故事。所以,乐曲开头部分的音色非常柔和、干净,演奏者用手指平推慢触键来呈现主干音,将我国传统民歌中的腔音充分展示出来,刻画了人物细腻的情感;主题句则采用单倍加速变奏的方式,演奏者左手不断重复音声部,以平和、内敛的音色来展示不安、焦躁的情绪;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经过斗争后,乐曲重新显示主题句,情绪也由悲愤转为宣泄,此时钢琴演奏为重音,音色非常强劲、饱满,钢琴旋律有所加快;演奏的尾声部分以长大和弦作为结束音,音色具有悠远、绵延的特点,好似低沉的叹息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十里铺》也为陕北民歌,在对其进行改编后,周广仁创作出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根据《翻身道情》《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四大经典陕北民歌,王建中成功创作出钢琴曲《陕北民歌四首》。我国参考民歌所创作的钢琴曲非常多,本身为打击乐器的钢琴曲,却要将温婉、柔和的感性音色充分表达出来,同国外乐曲存在本质的区别,这就对钢琴表演者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我国钢琴音乐更加具有民族声乐的音色特征,迎合了国内音乐对靠近人声音色的偏好。 三、钢琴音乐中融入的传统美学
我国文人音乐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就是古琴,无论是其旋律还是音色都能够有效彰显出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品貌。空灵、高雅、悠远和古朴是古琴音色的显著特征。我国很多钢琴曲都改编自古典乐曲,包括《梅花三弄》(创作者为王建中)、《霓裳羽衣曲》(创作者为谢耿)、《阳关三叠》(创作者为黎英海)等,这些改编后的钢琴曲目都将古琴这种特有的古风韵味充分展现出来。我国很多钢琴曲都蕴藏浓郁的传统美学,在音色表达方面就呈现出远、淡、静和轻等特征,需要演奏者借助指肚部分对琴键进行水平抚摩,彰显出无意、无形之感。钢琴曲演奏会应用多层次和灵动的踏板,使音色更加丰富,表达飘逸的音色,使整个曲目演奏更加流畅化。我国钢琴音乐演奏中的音色相对虚散,使演奏出的乐曲好像创作诗画一般,利用钢琴音色体现出一种均衡之感、意境之美,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
除此之外,我国很多钢琴曲虽然并不是根据传统曲调改编的,但是同样蕴含民族传统的审美意境。以《涛声》为例,王立三在对这一钢琴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日本东山魁夷的障壁画作,该作品在画风上同法国印象派非常接近,而王立三在实际创作时就充分运用日本音调,在对钢琴演奏音色进行加工处理时,强调声音穿透力和虚实相结合,引发听众发挥想象力,营造出一种崇高和庄严的音乐意境。《牧童短笛》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钢琴曲,该乐曲在形象上非常近似国画,将写意之感体现出来,非常清新脱俗,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该钢琴曲在曲调造物方面运用的音色非常精致、干净,形成了很好的意境创造效果,在演奏者不断跳动之间描绘出完美的情境;20世纪20年代,任光创作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后来王建中对其进行钢琴曲改编,将民乐合奏的音乐风格进行有效保留,创造出层次多样、和谐统一的音色,整首钢琴曲的演奏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让听者仿佛置身于一种淡然、清幽的画面中。钢琴曲《彩云追月》借助钢琴踏板功能,对传统民乐曲的声音进行了进一步的晕染,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淡然之感。钢琴曲美妙的音色使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使人联想到夜空中飘散的白云、清风荡漾的水波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听觉艺术讲究的是音色,能够将音乐语言的性格表达出来,可以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从整体角度来看,国外很多钢琴演奏作品在音色表达方面注重的是点状音色,呈现出一种颗粒质感,但是我国钢琴音乐则明显不同,在音色上讲究的是融会贯通、和谐统一。因为我国钢琴音乐建立在国外钢琴音乐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其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对民间曲调进行死板套用的问题,创作出的作品不够理想。在对我国钢琴曲进行改编和创作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提高对音色表达的重视度,深刻掌握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在了解民族特点及文化隐语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民族特色化、新颖的钢琴音乐语汇进行创作。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钢琴音乐文化受到国外文化的极大冲击,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对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的重视度。钢琴音乐本身具有资方音乐特点,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对民族化音色进行强化,不断堅持创新和实践研究,有效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进步。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郭静(1985-),女,江西宜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