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思考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研究物质及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声学、热学、力学、光学、电学、磁学、原子物理学等.从物理学的概念及它所涵盖的学科分支,我们不难看出:学会思考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探寻已知或未知的物理学领域的规律所必备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如何学会思考,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呢?
  1物理教师学会思考
  思考——其实每个人每时每刻大都在进行着(休息时间除外),思考的事情各种各样.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特别的学会思考,这是因为:物理的教与学是一个十分繁杂的过程,物理教学中的动态的物理知识与现象实在太多了,需要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的认真思考与探寻.另外,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启蒙阶段,对每一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物理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初中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物理基础.
  1.1重视专业成长,为思考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理学科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何适应这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圆满地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学任务?答案包含多个方面,但是,重视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工作以前,曾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关于物理学的一些知识,但是,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昨天的认识、结论或原理,到了今天,可能就需要修正或完善.试想:一位几乎不进行有关物理新知识或新技术更新与应用的“初中物理教师”,可能胜任初中物理教学吗?所以,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很重要,没有与时俱进的丰富的物理等学科知识,可以胜任初中物理教学,那必定是一句空话.
  1.2认真钻研物理教材教法及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新课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10多个年头了,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认真钻研初中物理教材、研读新的教学教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方能胜任当下初中物理教与学.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与学行动的指南,应该熟练掌握新课标精神实质,自觉、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常说,灵魂指挥行动,就是指知识或好的方法会指引人们走向成功或达到目的.
  2初中学生学会思考
  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记忆力好、头脑灵活、有着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活泼好动等等.正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决定他们必须学会思考,没有思考,是不可能较好地掌握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的.
  2.1从物理的视角去审视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主动去思考
  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胜枚举,这就要求初中学生学会从物理的视角去审视这些通常“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的物理现象等.人们常说:生产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生活实际也印证了这一点.
  学习与生活每天都在进行着,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去联系生产生活中一些事例,让物理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例如:在学习“光”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多联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镜子——梳妆打扮用的平面镜、汽车或摩托车上用的反光镜、老年人老花眼需要用凸透镜、青少年近视时要使用凹透镜等.生产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使用了哪种类型透镜?包含了怎样的成像规律呢?又如:在学习“热学”中物质三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时,需要时刻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在一起,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为什么说“霜前冷,雪后寒”?为什么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为什么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的昼夜温差大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观察习惯,注重观察是学会思考的先决条件.
  2.2让思考伴随着物理学习的始终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足以说明“思考”的重要性.没有认真、详实的思考,想学好初中物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应该让思考伴随着物理学习的始终.学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学习的涵义中,不难得出结论:学习的过程中始终需要思考,离开思考,学习寸步难行.
  3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高效的物理课堂是指物理教育教学效果或效率有比较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地说:在物理教学的基础上,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物理教学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实,也说明了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必要性.
  3.1精心设计好教学,物理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适时点拨
  物理教学设计是初中物理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物理教师来进行设计,会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情形,这也就是经常所说的同课异构.作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对于每一节课,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怎样引入新课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去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设计怎样的活动去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选取什么类型的习题去巩固所学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反复思量.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学生水平,教师就应该进行程度各异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教学设计的魅力所在.这也充分说明了精心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例如:在进行“浮力”的教学设计时,关于浮力方向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浮力方向是向上的,但如何向上呢?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取一根红线,一端粘在乒乓球上,一端粘在大烧杯内底上,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慢慢浸没乒乓球,让学生观察红线的形状变化?教师提问:红线为什么被拉直了呢? 把烧杯一测垫起,发现红线还是竖直方向,这个演示实验一下子让浮力的方向问题形象化了,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改进,可以在乒乓球旁边增加一个重锤线,让学生观察水中红线是否与重垂线相互平行,有了重锤线这一参照物,实验效果很好!好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但是,仅有好的教学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物理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适时点拨.初中阶段学生的记忆力较强,但是它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没有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适时点拨,单凭学生的一腔学习热情是不可能学好物理的.这是因为,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繁杂,日常生活好多物理现象往往交错在一起,学生是很难理清这些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此时,就要看物理教师如何去引导和点拨了.
  3.2学生积极思考与参与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才是物理课堂的主人.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均应以学生为中心,由此可看出,没有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是不可能构建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的.
  现在的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大都比较重,正如俗语所讲“两眼一睁,忙到天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有时会很少,这就导致良好的甚至优秀的教学设计很难变为美好的现实——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学习物理的兴致不高、兴趣不浓.
  例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或“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时,有的物理教师为了省事,匆匆忙忙自己做了实验,或让学生动手草草地验证一下,殊不知:学生没有清楚有关物理现象的来龙去脉,即使观察或验证了这些结论,印象也不会深刻.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忽略了学生自主去探究活动的过程.真正验证了一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悉心研读教材教法与新课标、谙熟物理教学内容、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生活概念和认知方式等因素,学会思考:如何传授初中物理知识,教会学生思考:如何学习初中物理知识.让“思考”成为初中物理教师和初中学生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出符合新课标及新课改精神的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信息量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物理教学中,它更利于打破时空和课堂条件的限制,很便利地揭示物理现象的内部发展变化规律,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看到的事物直观地显示出来.现行教学用书为物理教师配发了配套光盘,网络上各种教学课件的推广也为电化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却用它来代替物理实验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传统的习题课是“由教师简单概述与练习题有关的知识与方法,教师示范典型例题分析,学生知识应用,做相关练习题”,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课堂显得有些枯燥沉闷,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卖力的讲了,学生认真的听了,过几天全忘了,下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学生还是不会,教师还得重复劳动。用新课程理念去审视这种习题教学少了必要的探究性、开放性,更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新课程下的习题
《小豆豆与小豆豆们》是黑柳彻子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时,历时13年,遍访坦桑尼亚、尼日尔、印度、莫桑比克等14个国家后而著。黑柳彻子用朴素的文字与震撼人心的照片记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从教十几年来,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虽然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很多年了,然而聚焦目前农村学校的许多物理课堂教学,探究性教学的物理课堂模式还没能得到有效构建,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大量的课堂面貌仍处在理念滞后、方法传统、手段陈旧和效益比较低的状态,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顺利推进.如
教室应该是一个容许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理解、尊重学生的错误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错误的产生不仅能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暴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学生的错误,不仅能够更好地改进学生学习的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用错误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大都是形式上的合作,有效性较低。如何在大班额(45人以上)的班级中实施合作学习?如何让每一位
我的爷爷已年过六旬,但一点都不显老,我最敬佩的是爷爷的“三乐”。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我爷爷的“三乐”究竞是什么吗?别急,我慢慢地告诉你们。
物理学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物理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也在逐步加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和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