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学生物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激发努力学习的热情,从而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当中解脱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思想情感因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大学 生命科学 思想情感教育
所谓“思想情感教育”,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因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学校在向学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负有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理想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任务。所以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我们应密切结合生命科学的内容和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潜移默化地融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当中。在教学的实践当中,结合教材的实际,我们认为主要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及其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1.生物界是物质的。首先,从生命的起源看,在大约46亿年前,地球还是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包围在地球表面的是原始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这些气体在高温、紫外线及雷电的作用下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最后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物界起源于非生物界,是物质的而不是什么“神造的”;再从生命结构组成来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内的生活物质是原生质,而原生质又是由碳、氢、氧、磷等各种元素在一起,通过各种方式的化学排列而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几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又从物质上达到了统一,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生物界是物质的。
2.生物界是发展、变化、运动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整个生物界进化的方向看。生物刚开始形成时,仅是最简单、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并且只能生活在海洋里,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按照“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变化方向,最终发展变化成现在的结构复杂、功能高等、生活在整个空间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从单个的生物体上看,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行、代谢产物的排出,以及呼吸作用的进行等都说明生物是运动、变化的。从生物体的单个细胞来看,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物化学反应,来完成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以上这些都说明生物界是发展变化运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也有其衰老灭亡的历程,生物界也是如此。
3.生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经过前人艰苦卓绝的研究,现已认识了生物运动的一些规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的“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多到少”的发展规律,再如孟德尔的三大遗传规律,还有生物体内发生的一些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的一些具体过程也被人们所认识。所有这些发现都说明生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认识的,并不是变化无常探不可测的。
通过以上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进化及生物界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生物及生命现象,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地对待生物及生命现象,避免误入唯心主义的歧途。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的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如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一些珍稀的动植物种,如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冷杉等珍稀植物及大熊猫、扬子鳄等珍稀动物。我们可以联系教材适当地向学生加以介绍,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另外还可以列举我国在生命科学上一系列成就,如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医学巨著;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一部《内经》医书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疾病等方面作了阐述;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创造合成的蛋白质。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生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工作越来越被国际同行所重视,例如,不少科学家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或重要国际期刊编委;国际重要期刊积极介绍我国总体科研实力;最近几年中国本土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在专业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去年中国农业大学武维华在Cell上发表的钾离子通道AKT1活性调节新模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所有这些都能大大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培养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激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绝种,一些良田沙漠化、盐渍化,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上世纪相继发生在美国和前苏联的“黑色风暴”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联系这些社会现象,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树立环境意识,做到自觉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生命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联系一些生物现象的发现史(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孟德尔的三大遗传规律的发现史)和一些生物学家的奋斗史,介绍生物学家们的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不断探索的精神,教育学生无论在平时的理论学习,还是在实验课及学习活动中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怕苦难和挫折、努力探索的精神。
另外还有许多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如控制人口、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等,我们在认真进行生物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收集有关资料,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做到寓教育于教学,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
关键词:大学 生命科学 思想情感教育
所谓“思想情感教育”,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因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学校在向学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负有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理想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任务。所以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我们应密切结合生命科学的内容和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潜移默化地融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当中。在教学的实践当中,结合教材的实际,我们认为主要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及其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1.生物界是物质的。首先,从生命的起源看,在大约46亿年前,地球还是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包围在地球表面的是原始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这些气体在高温、紫外线及雷电的作用下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最后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物界起源于非生物界,是物质的而不是什么“神造的”;再从生命结构组成来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内的生活物质是原生质,而原生质又是由碳、氢、氧、磷等各种元素在一起,通过各种方式的化学排列而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几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又从物质上达到了统一,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生物界是物质的。
2.生物界是发展、变化、运动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整个生物界进化的方向看。生物刚开始形成时,仅是最简单、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并且只能生活在海洋里,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按照“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变化方向,最终发展变化成现在的结构复杂、功能高等、生活在整个空间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从单个的生物体上看,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行、代谢产物的排出,以及呼吸作用的进行等都说明生物是运动、变化的。从生物体的单个细胞来看,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物化学反应,来完成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以上这些都说明生物界是发展变化运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也有其衰老灭亡的历程,生物界也是如此。
3.生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经过前人艰苦卓绝的研究,现已认识了生物运动的一些规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的“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多到少”的发展规律,再如孟德尔的三大遗传规律,还有生物体内发生的一些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的一些具体过程也被人们所认识。所有这些发现都说明生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认识的,并不是变化无常探不可测的。
通过以上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进化及生物界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生物及生命现象,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地对待生物及生命现象,避免误入唯心主义的歧途。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的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如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一些珍稀的动植物种,如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冷杉等珍稀植物及大熊猫、扬子鳄等珍稀动物。我们可以联系教材适当地向学生加以介绍,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另外还可以列举我国在生命科学上一系列成就,如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医学巨著;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一部《内经》医书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疾病等方面作了阐述;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创造合成的蛋白质。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生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工作越来越被国际同行所重视,例如,不少科学家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或重要国际期刊编委;国际重要期刊积极介绍我国总体科研实力;最近几年中国本土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在专业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去年中国农业大学武维华在Cell上发表的钾离子通道AKT1活性调节新模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所有这些都能大大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培养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激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绝种,一些良田沙漠化、盐渍化,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上世纪相继发生在美国和前苏联的“黑色风暴”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联系这些社会现象,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树立环境意识,做到自觉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生命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联系一些生物现象的发现史(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孟德尔的三大遗传规律的发现史)和一些生物学家的奋斗史,介绍生物学家们的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不断探索的精神,教育学生无论在平时的理论学习,还是在实验课及学习活动中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怕苦难和挫折、努力探索的精神。
另外还有许多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如控制人口、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等,我们在认真进行生物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收集有关资料,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做到寓教育于教学,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