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我国人口和城镇化建设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导致当下很多城市的地面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地下空间逐渐被开发,很多的建设也都转向到地下空间上,其中最为典型的地下建筑物就是地下商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对地面的土地使用压力进行了很好的缓和,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有效的节约。然而,虽然地下商场的建设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很多的地下商场人流量都非常的大,而且地下空间属于密闭空间,如若发生火灾,在抢救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阻碍,因此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根据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地下商业建筑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 防火设计 设计理念
地下商业建筑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人流量、物流量大,而且由于其处于地下,空间比较封闭,从而也形成了很大的火灾荷载。地下商业建筑物的特点也促使如果其发生火灾,烟雾很难得到释放,因此能见度非常的低,给火灾补救以及人员疏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一旦发生火灾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一、地下商业建筑发生火灾时危险系数的因素
1.地下商业建筑自身的消防安全性因素。众所周知,一栋建筑物控火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内部装修、墙体中物体的燃烧性质以及建筑物内部火灾荷载等诸多方面。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系数跟建筑物材料的燃烧性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合理的防火布置以及一些设施的防火安装都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很好的对其蔓延速度进行抑制,从而将火灾的范围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地下商业建筑中很多的用电设备在耗电量上非常的大,而且这些用电设备在配电线路上也非常的复杂和繁多,一旦出现用电不慎的现象就很有可能引起火灾的发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对损失和伤亡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少。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不但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方案,还要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进行各种设备的检查,从而有效的进行火灾防范。
2.救援滅火力量因素。一旦地下商业建筑物发生火灾,其火灾危险系数跟救援力量有着很大的关系。救援力量也就是指当地的消防队伍,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消防队伍才能更好的控制火灾的蔓延速度,此外消防队伍的数量、消防装备、消防水源以及消防通讯等很多方面都和火灾发生的危险系数有着很大的联系。
3.防火监督。所谓的防火监督就是指当地的有关消防部门应该对其管辖区内的一些单位和机关等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只有及时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预防了火灾的发生,火灾的发生就存在着火灾危险系数,只有将火灾隐患进行及时的排除,没有了火灾也就不存在危险系数。
二、地下商场建筑的防火设计
1.结合建筑的平面功能进行防火分隔设计。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用途和功能进行综合性分析,对一些商业空间以及办公室、仓库等不开设门窗的空间进行合理的防火分隔,利用防火隔间以及防烟楼梯将地下商业建筑进行局部的连接。例如:对某个地下商业建筑的一块区域连接步行街,既要对该区域的两侧进行防火墙的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建筑后期的一些设计调整,而且将营业区和仓储区进行防火隔间的隔离,也对建筑的设计规范性进行了有效的提高。
2.设置识别性、标志性强的安全出口。从某种角度上考虑,安全出口在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形式上都是无法替代的。一旦地下商业建筑物发生了火灾,很多人由于空间、紧张等心理的影响都会选择原路返回,因此,在安全出口上选择识别性以及标志性强的设立形式,可以很好的将群众进行有效的集中,也能为其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此外在逃生路线上将其设置成环形路线,也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对人流量的疏散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人流量的疏散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科学的设置商业步行街和商铺之间的防火隔离。对于地下商业建筑的步行街的设计上,不但要保证人们购物等一些商业活动的需求,而且还要保障步行街通道得到很好的通畅。因此,必须对街道的最小宽度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店铺的大小也要进行合理的限制。此外为了使火灾发生时其蔓延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就要在每个商品之间进行防火隔离,从而使得火灾被局限在一个商铺中,无法进行蔓延。而且为了保证街道的通畅,要严格规定通道的使用,将一些与疏散无关的物品或者货摊进行街道摆放的行为要严格的禁止,从容在突发火灾事故时可以是群众得到有效的撤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的对地下商业建筑进行防火设计,从地下商业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防火分隔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的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现象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同时对安全口标识的设计能够使发生火灾是群众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撤离,从而减少了发生火灾时的人员伤亡,而对商品的防火分隔也能很好的将发生火灾时的经济损失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保持步行街街道的畅通也能有效的预防火灾发生几率和群体撤离。通过对于火灾危险系数的分析,使人们更加的认识到火灾所带来的危害,也使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火灾,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对火灾进行预防,减少了火灾的发生率。因此,只有重视起火灾,加强对火灾的防范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地下商业建筑的运行,减少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蒋希雁,底素卫.简论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3:8-10.
[2]曹烈松.浅谈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249.
[3]刘剑俊,郭鑫.浅谈防火分隔设计在我国地下商业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10:130-131.
作者简介:吴若萌(1986—),男,河北唐山人,汉族,本科学历,唐海县消防大队参谋,消防监督管理方向。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 防火设计 设计理念
地下商业建筑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人流量、物流量大,而且由于其处于地下,空间比较封闭,从而也形成了很大的火灾荷载。地下商业建筑物的特点也促使如果其发生火灾,烟雾很难得到释放,因此能见度非常的低,给火灾补救以及人员疏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一旦发生火灾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一、地下商业建筑发生火灾时危险系数的因素
1.地下商业建筑自身的消防安全性因素。众所周知,一栋建筑物控火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内部装修、墙体中物体的燃烧性质以及建筑物内部火灾荷载等诸多方面。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系数跟建筑物材料的燃烧性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合理的防火布置以及一些设施的防火安装都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很好的对其蔓延速度进行抑制,从而将火灾的范围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地下商业建筑中很多的用电设备在耗电量上非常的大,而且这些用电设备在配电线路上也非常的复杂和繁多,一旦出现用电不慎的现象就很有可能引起火灾的发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对损失和伤亡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少。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不但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方案,还要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进行各种设备的检查,从而有效的进行火灾防范。
2.救援滅火力量因素。一旦地下商业建筑物发生火灾,其火灾危险系数跟救援力量有着很大的关系。救援力量也就是指当地的消防队伍,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消防队伍才能更好的控制火灾的蔓延速度,此外消防队伍的数量、消防装备、消防水源以及消防通讯等很多方面都和火灾发生的危险系数有着很大的联系。
3.防火监督。所谓的防火监督就是指当地的有关消防部门应该对其管辖区内的一些单位和机关等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只有及时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预防了火灾的发生,火灾的发生就存在着火灾危险系数,只有将火灾隐患进行及时的排除,没有了火灾也就不存在危险系数。
二、地下商场建筑的防火设计
1.结合建筑的平面功能进行防火分隔设计。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用途和功能进行综合性分析,对一些商业空间以及办公室、仓库等不开设门窗的空间进行合理的防火分隔,利用防火隔间以及防烟楼梯将地下商业建筑进行局部的连接。例如:对某个地下商业建筑的一块区域连接步行街,既要对该区域的两侧进行防火墙的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建筑后期的一些设计调整,而且将营业区和仓储区进行防火隔间的隔离,也对建筑的设计规范性进行了有效的提高。
2.设置识别性、标志性强的安全出口。从某种角度上考虑,安全出口在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形式上都是无法替代的。一旦地下商业建筑物发生了火灾,很多人由于空间、紧张等心理的影响都会选择原路返回,因此,在安全出口上选择识别性以及标志性强的设立形式,可以很好的将群众进行有效的集中,也能为其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此外在逃生路线上将其设置成环形路线,也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对人流量的疏散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人流量的疏散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科学的设置商业步行街和商铺之间的防火隔离。对于地下商业建筑的步行街的设计上,不但要保证人们购物等一些商业活动的需求,而且还要保障步行街通道得到很好的通畅。因此,必须对街道的最小宽度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店铺的大小也要进行合理的限制。此外为了使火灾发生时其蔓延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就要在每个商品之间进行防火隔离,从而使得火灾被局限在一个商铺中,无法进行蔓延。而且为了保证街道的通畅,要严格规定通道的使用,将一些与疏散无关的物品或者货摊进行街道摆放的行为要严格的禁止,从容在突发火灾事故时可以是群众得到有效的撤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的对地下商业建筑进行防火设计,从地下商业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防火分隔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的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现象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同时对安全口标识的设计能够使发生火灾是群众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撤离,从而减少了发生火灾时的人员伤亡,而对商品的防火分隔也能很好的将发生火灾时的经济损失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保持步行街街道的畅通也能有效的预防火灾发生几率和群体撤离。通过对于火灾危险系数的分析,使人们更加的认识到火灾所带来的危害,也使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火灾,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对火灾进行预防,减少了火灾的发生率。因此,只有重视起火灾,加强对火灾的防范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地下商业建筑的运行,减少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蒋希雁,底素卫.简论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3:8-10.
[2]曹烈松.浅谈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249.
[3]刘剑俊,郭鑫.浅谈防火分隔设计在我国地下商业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10:130-131.
作者简介:吴若萌(1986—),男,河北唐山人,汉族,本科学历,唐海县消防大队参谋,消防监督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