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信初访工作是整个信访事态的初发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能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访后患,减少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避免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这是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关键词:信访;社会矛盾;工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2-021-03 收稿日期:2011-12-9
初信初访工作是整个信访事态的初发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能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访后患,减少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避免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这是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笔者浅谈一下做好初信初访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创新工作理念,实现初信初访工作的“四个转变”
第一是实现由“害怕接访”到“欢迎来访”的转变。接访干部应树立一个基本观念:群众来访是怀着相信我们这一级政府的信念而来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只能使你主动放弃了一次处理一个小麻烦的机会”而造成“逼迫你去处理一个大麻烦的恶果”。所以我们要欢迎老百姓来访,要变“被动”为“主动”、变“推”为“接”、变“拖”为“解决”。对待来访者,我们不仅要送上“一个微笑、一声请坐、一杯热茶”,更要有“开门纳客”的豪气和“为民化解怨气”的胸怀,要让初信初访者由衷地感觉到“找对了人”“找对了地方”。
第二是实现由“无理上访推定”向“有理上访推定”的转变。目前,信访问题呈多元化趋势,面对矛盾和问题,信访干部在接访的第一时间要从内心树立群众上访“有理推定”的认识观念,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观念和“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和谐观念,在思想上切实尊重群众,在感情上真诚贴近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带着感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认真予以调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升级,降低信访处理“成本”。
第三是实现由“单纯地解决一个信访问题”到“视接访为一次与群众交心和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次机会”的转变。群众既是我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更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信访干部要始终坚持“一个信访案子就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机会,一次信访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一个过程”的理念,坚决克服就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把为群众做工作和做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解决一案、带动一片、稳定一方”的信访工作目的。
第四是实现由“单纯接访”到“专家门诊式接访”的转变。所谓“专家门诊式接访”,就是提前将领导班子成员和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熟悉政策业务的中层骨干的接访安排对外公开,让群众就像到医院找专家门诊一样,只要对信访办说出自己的信访意愿,相关人员根据“望、问、闻、切”的判断迅速通知相关“专家”接访,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切实、最权威、最放心的答复。这样,既可以避免信访办同志磨嘴子,又可以减少群众跑腿子。
二、突出过程化管理,建立和健全初信初访工作机制
对初信初访举报的受理和办理,我们从来访登记、提出拟办意见、领导阅批、转办、督办到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审核、反馈等环节都形成了统一规范、完整的办理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初信初访件件有着落,并从四个方面抓好初信初访的过程化管理,具体讲:
一抓接访,规范初信初访受理工作。近年来,先后制定了《接访工作流程》《信访举报工作人员首办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注重从办信办访的起始点抓起,使每一名信访工作人员清楚事该怎么做和做不好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初信初访受理工作。
二抓会审,明确初信初访责任分工。为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减少重复访和越级访,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初信初访问题都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涉及的范围,组织牵头部门和相关单位逐一进行会审,提出解决方案并做好责任分工,使同志们明确问题由谁去解决和如何去解决。
三抓督办,保证初信初访事件的办结质量。对于领导阅批、转办的重要初信初访信件,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督办,并及时研究解决督办中发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初信初访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案了事未了”“官了民未了”情况的出现。
四抓问责,确保办理初信初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保证办理初信初访各项工作制度的顺利实施,对受理初信初访岗位责任、调查处理岗位责任作出严格规定,对解决处理初信初访问题,思想不重视、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实行严格的过错责任追究制。
三、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
从当前信访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自身或少部分人不正当利益,故意捏造或夸大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信访事项,不惜人力、财力、时间,采取大吵大闹、威胁恐吓、聚众闹事、围堵党政机关、越级上访等手段进行闹访、缠访,给基层党委和政府施加压力。这种恶意信访是对信访条例的肆意践踏,它既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干扰了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基层的信访工作人员不仅要带着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还要担负起树立正确信访导向的职责,不仅要勇于畅通信访渠道,还要敢于对无理上访者说“不”。总之,只有严肃制止和打击这些恶意信访,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信访导向,实现教育一片,稳定长远的目的。
关键词:信访;社会矛盾;工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2-021-03 收稿日期:2011-12-9
初信初访工作是整个信访事态的初发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能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访后患,减少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避免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这是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笔者浅谈一下做好初信初访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创新工作理念,实现初信初访工作的“四个转变”
第一是实现由“害怕接访”到“欢迎来访”的转变。接访干部应树立一个基本观念:群众来访是怀着相信我们这一级政府的信念而来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只能使你主动放弃了一次处理一个小麻烦的机会”而造成“逼迫你去处理一个大麻烦的恶果”。所以我们要欢迎老百姓来访,要变“被动”为“主动”、变“推”为“接”、变“拖”为“解决”。对待来访者,我们不仅要送上“一个微笑、一声请坐、一杯热茶”,更要有“开门纳客”的豪气和“为民化解怨气”的胸怀,要让初信初访者由衷地感觉到“找对了人”“找对了地方”。
第二是实现由“无理上访推定”向“有理上访推定”的转变。目前,信访问题呈多元化趋势,面对矛盾和问题,信访干部在接访的第一时间要从内心树立群众上访“有理推定”的认识观念,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观念和“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和谐观念,在思想上切实尊重群众,在感情上真诚贴近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带着感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认真予以调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升级,降低信访处理“成本”。
第三是实现由“单纯地解决一个信访问题”到“视接访为一次与群众交心和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次机会”的转变。群众既是我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更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信访干部要始终坚持“一个信访案子就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机会,一次信访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一个过程”的理念,坚决克服就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把为群众做工作和做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解决一案、带动一片、稳定一方”的信访工作目的。
第四是实现由“单纯接访”到“专家门诊式接访”的转变。所谓“专家门诊式接访”,就是提前将领导班子成员和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熟悉政策业务的中层骨干的接访安排对外公开,让群众就像到医院找专家门诊一样,只要对信访办说出自己的信访意愿,相关人员根据“望、问、闻、切”的判断迅速通知相关“专家”接访,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切实、最权威、最放心的答复。这样,既可以避免信访办同志磨嘴子,又可以减少群众跑腿子。
二、突出过程化管理,建立和健全初信初访工作机制
对初信初访举报的受理和办理,我们从来访登记、提出拟办意见、领导阅批、转办、督办到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审核、反馈等环节都形成了统一规范、完整的办理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初信初访件件有着落,并从四个方面抓好初信初访的过程化管理,具体讲:
一抓接访,规范初信初访受理工作。近年来,先后制定了《接访工作流程》《信访举报工作人员首办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注重从办信办访的起始点抓起,使每一名信访工作人员清楚事该怎么做和做不好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初信初访受理工作。
二抓会审,明确初信初访责任分工。为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减少重复访和越级访,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初信初访问题都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涉及的范围,组织牵头部门和相关单位逐一进行会审,提出解决方案并做好责任分工,使同志们明确问题由谁去解决和如何去解决。
三抓督办,保证初信初访事件的办结质量。对于领导阅批、转办的重要初信初访信件,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督办,并及时研究解决督办中发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初信初访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案了事未了”“官了民未了”情况的出现。
四抓问责,确保办理初信初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保证办理初信初访各项工作制度的顺利实施,对受理初信初访岗位责任、调查处理岗位责任作出严格规定,对解决处理初信初访问题,思想不重视、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实行严格的过错责任追究制。
三、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
从当前信访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自身或少部分人不正当利益,故意捏造或夸大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信访事项,不惜人力、财力、时间,采取大吵大闹、威胁恐吓、聚众闹事、围堵党政机关、越级上访等手段进行闹访、缠访,给基层党委和政府施加压力。这种恶意信访是对信访条例的肆意践踏,它既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干扰了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基层的信访工作人员不仅要带着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还要担负起树立正确信访导向的职责,不仅要勇于畅通信访渠道,还要敢于对无理上访者说“不”。总之,只有严肃制止和打击这些恶意信访,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信访导向,实现教育一片,稳定长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