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让学生记忆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记忆的方式掌握抽象的内容。初中生应正确地应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珍爱生命,正视困难,对理解难度大的问题要通过师生交流、生生讨论共同解决。教师要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使其获得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开启。
一、促进小组讨论
讨论是师生之间开展互动的有效形式,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小组讨论的模式,对于相对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果学生理解不到位,出现讨论超时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或者在课后进行拓展研讨。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上《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教学中,针对有些初中生的责任意识不强,意志不够坚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满足的现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王继才坚守开山岛32年》,并提出问题:你们如何看待王继才的行为?你们对责任如何理解?王继才的这份责任源自什么?教师以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让他们明白责任的含义。然后,教师再从王继才的事例中引出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事例,让学生说说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都承担了哪些责任、社会上还有哪些人对救灾承担责任等。教师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明白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教师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我能行”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能独自完成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有哪些感受。这样,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表达自己对责任的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围绕相关话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初步思考。对于较为复杂的话题,教师可以通过话题转述、问题引导等降低问题难度。这样,学生的沟通交流才会顺利进行。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不可急于求成,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积极讨论的良好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同学生对同样的话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从话题表面去交流,有的学生会去探寻问题的本质,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的观点,势必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点的展示,让各小组将每个成员的观念集中起来,对观点进行合并、重组,这样,能有效节省教学时间。
二、丰富课程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需投入较多的时间。团队合作讨论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丰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交流,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交流时巡回指导,并适当增加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内容。盲目的讨论会浪费学生大量的精力,教师要依据学情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小敏和妈妈约好去看电影,在错过公交车、手机又没电的情況下向陌生人说明情况,向他人借用手机。学生联系自己相类似的经历,说说当时的感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我们在关爱中成长。
三、搭建线上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翻转课堂已变为现实,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讨论的交流平台,让师生针对重难点展开讨论交流,使讨论交流的方式变得更丰富。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至QQ群,供学生下载,使其在思考、讨论中增进自己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直播平台,让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合适的交流模块,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必要的点拨,实现师生双方的有效交流。教师除了答疑引导之外,还要让生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促进学生的深度对话。线上交流要遵循合作讨论的秩序,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交流,避免杂乱无章、不着边际的交谈影响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讨、沟通,让学生在多元表达中开启自己的智慧,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一、促进小组讨论
讨论是师生之间开展互动的有效形式,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小组讨论的模式,对于相对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果学生理解不到位,出现讨论超时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或者在课后进行拓展研讨。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上《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教学中,针对有些初中生的责任意识不强,意志不够坚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满足的现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王继才坚守开山岛32年》,并提出问题:你们如何看待王继才的行为?你们对责任如何理解?王继才的这份责任源自什么?教师以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让他们明白责任的含义。然后,教师再从王继才的事例中引出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事例,让学生说说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都承担了哪些责任、社会上还有哪些人对救灾承担责任等。教师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明白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教师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我能行”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能独自完成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有哪些感受。这样,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表达自己对责任的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围绕相关话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初步思考。对于较为复杂的话题,教师可以通过话题转述、问题引导等降低问题难度。这样,学生的沟通交流才会顺利进行。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不可急于求成,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积极讨论的良好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同学生对同样的话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从话题表面去交流,有的学生会去探寻问题的本质,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的观点,势必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点的展示,让各小组将每个成员的观念集中起来,对观点进行合并、重组,这样,能有效节省教学时间。
二、丰富课程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需投入较多的时间。团队合作讨论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丰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交流,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交流时巡回指导,并适当增加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内容。盲目的讨论会浪费学生大量的精力,教师要依据学情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小敏和妈妈约好去看电影,在错过公交车、手机又没电的情況下向陌生人说明情况,向他人借用手机。学生联系自己相类似的经历,说说当时的感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我们在关爱中成长。
三、搭建线上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翻转课堂已变为现实,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讨论的交流平台,让师生针对重难点展开讨论交流,使讨论交流的方式变得更丰富。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至QQ群,供学生下载,使其在思考、讨论中增进自己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直播平台,让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合适的交流模块,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必要的点拨,实现师生双方的有效交流。教师除了答疑引导之外,还要让生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促进学生的深度对话。线上交流要遵循合作讨论的秩序,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交流,避免杂乱无章、不着边际的交谈影响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讨、沟通,让学生在多元表达中开启自己的智慧,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