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2013年温州市一模作文为例,分析了目前学生在作文选材上普遍存在的陈旧化、低幼化、单一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鲜活选材的四个途径:素材体系的对换更新,陈旧素材的角度变化,隐性素材的显性化,生活资源的吸收与运用。
关键词:选材;替换;新角度;显性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9
选材,是作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文章好坏的关键,是写好文章的重要“物质”保证。近年来,随着高考作文题型的逐渐开放,作文自由度增加,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无谓丢分,另一方面上也对作文选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
目前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依然堪忧。我们寄望于能看到有着独到思考、鲜活素材、深厚底蕴、优美表达的作文,但事与愿违,好作文永远是少数,平庸作文倒是屡见不鲜。反映在作文选材上,便是选材的陈旧化、低幼化、单一化。
以2013年温州市一模作文为例,作文题目是:“年青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德国谚语)怀疑中我常常处于迷失状态,幸亏思考让我发现“我是真实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根据上面两段话的含义,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按照“作文命题说明”,命题者希望“强调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性和思辨性的素养之外……需要青年学生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话语和他们对于世界、自我、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思考。”但学生最终呈现的作文文本,却与命题者命题意图形成了微妙的反讽。以笔者所在学校(一级重点中学)抽取两个班的调查结果,100名学生,写史铁生7人,伽利略、达尔文、爱迪生等科学家21人,光牛顿就被苹果砸过11次,还有5人直接扩写话题,化身芦苇写思考的自豪。学生作文里,随处可见的是这样的表达:“牛顿的苹果也许是个意外,但其所带来的万有引力,牛顿三大定律却非意外,苹果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怀疑,而这怀疑引出的是思考,思考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万有引力造福了世界……
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理论震惊了当时的世界,因为他不符合人们的生活常识,更不符合亚里士多德这位科学哲人的理论,但伽利略不屈服于权威,他通过缜密的思考,一次次地精准实验,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正确,最终带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偶然的,我知道了史铁生——一个伟大坚强的男人,他在残疾之后,并没有消极颓废,反而在地坛里,在思考中,发现了生命的意义……”
这些作文在选材上体现出高度的雷同性:
1. 陈旧:基本源自课内尤其是初中甚至小学所学,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尤其偏爱个人经历惨烈型的名人,如司马迁、张海迪等;
2. 低幼:主要是一些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牛顿、爱迪生等“励志帝”轮番出场,乐此不疲,几乎每次作文都能看到牛顿的苹果和爱迪生的小板凳;
3. 单一:往往一篇作文只能出现一则或两则材料,众所周知的故事可以写一大段,更有甚者只是折腾话题素材,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
这些选材,是毛泽东和华盛顿(砍樱桃树),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贝多芬、牛顿、爱迪生、霍金,是史铁生、张海迪、陶渊明、司马迁、李白和屈原……高度审美疲劳的选材加上励志化、说教化的主题,折射出学生巨大的思维惯性和惰性,最终导致的是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低辨识度。
二、鲜活选材的策略
由是,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有更深的介入,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作文的提高固然是个系统的工程,从思维到语言到选材缺一不可,但从应试的角度,选材是目前普遍存在,又相对好解决的一个问题,投入少,见效快。所以,不妨以选材为切入点,使学生作文面貌有所改观。
具体到操作层面,有四个方法可供借鉴:
1. 素材体系的对换更新
其实,学生为什么经常写这些熟烂素材?经常写,是因为有表达的需要,而只写这些,又是素材的匮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来一个升级,先把惯用的素材罗列,然后归类,确定使用这些素材的目的(比如史铁生,是表达身处逆境而勇往求索的主题),提炼出这些核心母题之后,通过网络、书籍等手段,搜寻素材,进行针对性的对位替换,更新升级。比如,笔者就曾经与学生一起,建立过这样的素材库:
需要指出的是,素材库可以人物为中心,也可以主题为中心,亦或其他,依学生的个人需要而定。
另外,素材在使用上也有先后之分,总的来说,由于改卷教师的阅读期待,也由于选材的陌生化效果,人文领域优于社科领域优于自然科学领域,人文领域里哲学家又优于文学家,文学领域诗人又比散文家有优势,而艺术领域(音乐、绘画、建筑……)由于国人艺术教育的欠缺,很少被涉及,反而可挖掘性更强。
2. 陈旧素材的角度变化
素材的陈旧与单一,不仅源于所涉及人物的烂熟,更重要的是使用角度的雷同。比如牛顿,只有被苹果砸,司马迁,一定是受酷刑,贝多芬,一定是耳聋,还有陶渊明,来一句“采菊东篱下”,再来一小段抒情。事实上,学生对人物是非常不熟悉的,他们知道以及兜售的都有且仅有人物的一个侧面。
其实,每位伟大人物都是一座丰富而立体的宝库,倘若能够丰满人物的各个侧面,真正地了解这些人物,选材自然不会如此千篇一律。比如贝多芬,性情暴戾而温情,渴望爱情却又躲避爱情以致终身孤独;蔑视权贵,充满对自由的渴望,崇拜拿破仑又遭遇偶像的破灭。又比如比尔·盖茨,学生都喜欢用他大学没毕业就出来创业做例子,但他同样是位伟大的慈善家,而且善于审时度势,年纪一到就辞去微软CEO,当初退学时果断,而今退位时洒脱,来得潇洒走得也潇洒。其他如史铁生、华盛顿等等,莫不如是。当你对人物了解得越深,你能抒发的情感自然也就越丰富。 3. 隐性材料的显性化
中学六年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素材,它们不是被用烂了,而恰恰是被忽略了,除了极少数素材诸如屈原杜甫陶渊明外,剩下还有大批的宝藏处于未开发状态,他们都是学生“熟悉的陌生人”,只须稍加点拨,这些隐性材料就可以显性化,进入学生作文。
如话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可以借用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和培根的《论厄运》,也可以借用《报任安书》和《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教授群大而化之的悠然心态),包括苏轼、卡夫卡、罗素、帕斯卡尔等等,无一不可入文,而且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和组合。
4. 生活资源的吸收与应用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无数真实感人的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发现。多关注报刊(如《南方周末》、《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电视节目(如《看见》、《面对面》),网络(尤其微博)中的时事,关注社会,作文就有源头活水,内容自然出新。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向生活取材更需要学生的主观参与。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乱象丛生,为文如果缺少了思考与立场,就很容易沦为情绪发泄,作文依然是“新八股”,只能泯然于众。比如,“地沟油、塑化剂、毒胶囊等让人不寒而栗,从电视中看到那些受害人痛苦的模样,我们都恨不得把那些黑心商人揪出来处理一番。而且,我们的世界都有所改变,当我走在街上买那些流动摊点的食品时,都会怀疑,即使是进餐馆用餐,我也不能安心。”
这里有事件、有感受,已经比牛顿、霍金要好不少,但可惜,少了思考。而这一篇就好了很多:“不加思考,你会去抢盐,会随波逐流,会在五四盲目批孔,会在文革个人崇拜。
几年前沸沸扬扬的彭宇案,真相其实相悖于公众的认知。初闻彭宇事件,为何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彭宇阵营呐喊?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媒体颂扬的好心人,我们不会质疑。蒋勋说,如果你认为一件事理所当然,那么这就是一种暴力,而这种暴力里没有思考。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学会质疑,理性地质疑,让逻辑贯穿始终,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所以,向生活取材,不仅在一个“取”,更在一个“思”,只有对生活敏感,有所思的人,作文才会有内容,有深度。
考场作文,千百人同题,如果不在选材上动一番脑筋,难免落入俗套,无人爱看。而选材的鲜活,无论是整体更新,还是局部替换,亦或向生活取材,都需要学生的主观投入。素材是作文的主体,思想是作文的灵魂,语言是作文的门面,好的素材应该能够展现写作者的宽阔视野,深厚底蕴,独特思考,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运用鲜活的素材,还能鲜活地运用素材。真正的好作文,总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生活深处用心去摄取新颖鲜活、内涵丰富、真实动人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沈丽琴.独辟蹊径景色新:作文选材如何做到读到[J].中国科教导刊,2011(12).
[2] 乙福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如何拓展作文选材空间[J].新课程,2011(1).
[3] 邹邦跃.作文选材方法浅谈[J].新作文,2010(4).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苍南中学 325800)
关键词:选材;替换;新角度;显性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9
选材,是作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文章好坏的关键,是写好文章的重要“物质”保证。近年来,随着高考作文题型的逐渐开放,作文自由度增加,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无谓丢分,另一方面上也对作文选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
目前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依然堪忧。我们寄望于能看到有着独到思考、鲜活素材、深厚底蕴、优美表达的作文,但事与愿违,好作文永远是少数,平庸作文倒是屡见不鲜。反映在作文选材上,便是选材的陈旧化、低幼化、单一化。
以2013年温州市一模作文为例,作文题目是:“年青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德国谚语)怀疑中我常常处于迷失状态,幸亏思考让我发现“我是真实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根据上面两段话的含义,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按照“作文命题说明”,命题者希望“强调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性和思辨性的素养之外……需要青年学生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话语和他们对于世界、自我、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思考。”但学生最终呈现的作文文本,却与命题者命题意图形成了微妙的反讽。以笔者所在学校(一级重点中学)抽取两个班的调查结果,100名学生,写史铁生7人,伽利略、达尔文、爱迪生等科学家21人,光牛顿就被苹果砸过11次,还有5人直接扩写话题,化身芦苇写思考的自豪。学生作文里,随处可见的是这样的表达:“牛顿的苹果也许是个意外,但其所带来的万有引力,牛顿三大定律却非意外,苹果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怀疑,而这怀疑引出的是思考,思考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万有引力造福了世界……
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理论震惊了当时的世界,因为他不符合人们的生活常识,更不符合亚里士多德这位科学哲人的理论,但伽利略不屈服于权威,他通过缜密的思考,一次次地精准实验,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正确,最终带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偶然的,我知道了史铁生——一个伟大坚强的男人,他在残疾之后,并没有消极颓废,反而在地坛里,在思考中,发现了生命的意义……”
这些作文在选材上体现出高度的雷同性:
1. 陈旧:基本源自课内尤其是初中甚至小学所学,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尤其偏爱个人经历惨烈型的名人,如司马迁、张海迪等;
2. 低幼:主要是一些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牛顿、爱迪生等“励志帝”轮番出场,乐此不疲,几乎每次作文都能看到牛顿的苹果和爱迪生的小板凳;
3. 单一:往往一篇作文只能出现一则或两则材料,众所周知的故事可以写一大段,更有甚者只是折腾话题素材,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
这些选材,是毛泽东和华盛顿(砍樱桃树),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贝多芬、牛顿、爱迪生、霍金,是史铁生、张海迪、陶渊明、司马迁、李白和屈原……高度审美疲劳的选材加上励志化、说教化的主题,折射出学生巨大的思维惯性和惰性,最终导致的是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低辨识度。
二、鲜活选材的策略
由是,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有更深的介入,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作文的提高固然是个系统的工程,从思维到语言到选材缺一不可,但从应试的角度,选材是目前普遍存在,又相对好解决的一个问题,投入少,见效快。所以,不妨以选材为切入点,使学生作文面貌有所改观。
具体到操作层面,有四个方法可供借鉴:
1. 素材体系的对换更新
其实,学生为什么经常写这些熟烂素材?经常写,是因为有表达的需要,而只写这些,又是素材的匮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来一个升级,先把惯用的素材罗列,然后归类,确定使用这些素材的目的(比如史铁生,是表达身处逆境而勇往求索的主题),提炼出这些核心母题之后,通过网络、书籍等手段,搜寻素材,进行针对性的对位替换,更新升级。比如,笔者就曾经与学生一起,建立过这样的素材库:
需要指出的是,素材库可以人物为中心,也可以主题为中心,亦或其他,依学生的个人需要而定。
另外,素材在使用上也有先后之分,总的来说,由于改卷教师的阅读期待,也由于选材的陌生化效果,人文领域优于社科领域优于自然科学领域,人文领域里哲学家又优于文学家,文学领域诗人又比散文家有优势,而艺术领域(音乐、绘画、建筑……)由于国人艺术教育的欠缺,很少被涉及,反而可挖掘性更强。
2. 陈旧素材的角度变化
素材的陈旧与单一,不仅源于所涉及人物的烂熟,更重要的是使用角度的雷同。比如牛顿,只有被苹果砸,司马迁,一定是受酷刑,贝多芬,一定是耳聋,还有陶渊明,来一句“采菊东篱下”,再来一小段抒情。事实上,学生对人物是非常不熟悉的,他们知道以及兜售的都有且仅有人物的一个侧面。
其实,每位伟大人物都是一座丰富而立体的宝库,倘若能够丰满人物的各个侧面,真正地了解这些人物,选材自然不会如此千篇一律。比如贝多芬,性情暴戾而温情,渴望爱情却又躲避爱情以致终身孤独;蔑视权贵,充满对自由的渴望,崇拜拿破仑又遭遇偶像的破灭。又比如比尔·盖茨,学生都喜欢用他大学没毕业就出来创业做例子,但他同样是位伟大的慈善家,而且善于审时度势,年纪一到就辞去微软CEO,当初退学时果断,而今退位时洒脱,来得潇洒走得也潇洒。其他如史铁生、华盛顿等等,莫不如是。当你对人物了解得越深,你能抒发的情感自然也就越丰富。 3. 隐性材料的显性化
中学六年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素材,它们不是被用烂了,而恰恰是被忽略了,除了极少数素材诸如屈原杜甫陶渊明外,剩下还有大批的宝藏处于未开发状态,他们都是学生“熟悉的陌生人”,只须稍加点拨,这些隐性材料就可以显性化,进入学生作文。
如话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可以借用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和培根的《论厄运》,也可以借用《报任安书》和《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教授群大而化之的悠然心态),包括苏轼、卡夫卡、罗素、帕斯卡尔等等,无一不可入文,而且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和组合。
4. 生活资源的吸收与应用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无数真实感人的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发现。多关注报刊(如《南方周末》、《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电视节目(如《看见》、《面对面》),网络(尤其微博)中的时事,关注社会,作文就有源头活水,内容自然出新。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向生活取材更需要学生的主观参与。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乱象丛生,为文如果缺少了思考与立场,就很容易沦为情绪发泄,作文依然是“新八股”,只能泯然于众。比如,“地沟油、塑化剂、毒胶囊等让人不寒而栗,从电视中看到那些受害人痛苦的模样,我们都恨不得把那些黑心商人揪出来处理一番。而且,我们的世界都有所改变,当我走在街上买那些流动摊点的食品时,都会怀疑,即使是进餐馆用餐,我也不能安心。”
这里有事件、有感受,已经比牛顿、霍金要好不少,但可惜,少了思考。而这一篇就好了很多:“不加思考,你会去抢盐,会随波逐流,会在五四盲目批孔,会在文革个人崇拜。
几年前沸沸扬扬的彭宇案,真相其实相悖于公众的认知。初闻彭宇事件,为何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彭宇阵营呐喊?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媒体颂扬的好心人,我们不会质疑。蒋勋说,如果你认为一件事理所当然,那么这就是一种暴力,而这种暴力里没有思考。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学会质疑,理性地质疑,让逻辑贯穿始终,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所以,向生活取材,不仅在一个“取”,更在一个“思”,只有对生活敏感,有所思的人,作文才会有内容,有深度。
考场作文,千百人同题,如果不在选材上动一番脑筋,难免落入俗套,无人爱看。而选材的鲜活,无论是整体更新,还是局部替换,亦或向生活取材,都需要学生的主观投入。素材是作文的主体,思想是作文的灵魂,语言是作文的门面,好的素材应该能够展现写作者的宽阔视野,深厚底蕴,独特思考,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运用鲜活的素材,还能鲜活地运用素材。真正的好作文,总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生活深处用心去摄取新颖鲜活、内涵丰富、真实动人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沈丽琴.独辟蹊径景色新:作文选材如何做到读到[J].中国科教导刊,2011(12).
[2] 乙福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如何拓展作文选材空间[J].新课程,2011(1).
[3] 邹邦跃.作文选材方法浅谈[J].新作文,2010(4).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苍南中学 3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