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隆冬时节的小兴安岭林区,到处一派银装素裹,冰天雪地。
  这一天,寒流来袭,气温骤降。落日余晖笼罩下的靠山屯,因为失去白天阳光的抚慰,更显得寒风刺骨,冷气逼人。在这样的时候,屯中吃过晚饭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或是围拢在一起甩扑克,搓麻将;或是坐在温暖热乎的土炕上侃大山,拉家常。那些不爱凑热闹的,就在家里看电视、听广播或干点手头的零活儿。殊不曾想,一个外号叫“小算盘”的村民薄世仁却拖着一个木制的小爬犁,顶风踏雪,咯吱、咯吱地朝青峰山走去。
  这会儿的“小算盘”,头戴一顶脏兮兮的狗皮棉帽,身穿一件油渍麻花的老羊皮袄,脚踏一双熊掌般肥大的棉布胶鞋。衣兜里揣着一小瓶老烧儿白酒,腰间还别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尖刀。看他的步伐,虽然有些一瘸一拐,但从那不时加快的脚步中,不难看出其内心的急切与匆忙。
  靠山屯虽说靠山,但离山也不是很近。当“小算盘”来到青峰山脚下的时候,一轮明月已经升上了半空。如水的月光瀑布般播洒在茫茫雪地上,这天上的月光与地上白雪反射的月光交织在一起,把整个荒野辉映得几乎与白昼不相上下。
  “小算盘”先是在山下“塔头甸子”的山沟儿里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放好了小爬犁。接着,便一头钻进山坡上以榛柴为主的灌木丛林中。
  冬天的灌木林,树叶已经全部落尽。那榛柴纤细的枝条虽然纵横交错,但皎洁的月光透过其间的空隙,还是把林下的雪地照得一切都清晰可辨。估计就算掉一根针,在跟前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小算盘”一刻不停地在丛林中穿梭着,两只成精老鼠一般的小眼睛,左顾右盼,想必是在搜寻着什么。
  突然,他的小眼睛蓝光一闪,雪地上一个没有积雪的圆坑出现在视野当中,让他内心不禁一阵狂喜,这是今晚“小算盘”专门来寻觅的特定目标。那是一个椭圆形、直径大约六七十厘米的浅坑。看似浅坑,其实不是坑,最洼处也不过是林下地平面。只是因为此处积雪被挖走,露出了一小块儿地面,比周围厚厚的积雪低洼而已。“小算盘”找它干什么呢?原来,今晚此行他是趁天冷来逮狍子的。这个底下布满毛茸茸枯草的雪坑是狍子过夜睡觉的地方,俗称“卧子”。令“小算盘”垂涎三尺的美味,今天晚上十有八九会到这里来。
  “卧子”找到了,“小算盘”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于是,他一屁股坐到“卧子”当中,掏出揣在怀里的白酒瓶,打开瓶盖儿,嘴对嘴,咕嘟、咕嘟喝了两大口,然后拧上瓶盖儿,重新放回衣兜里。两口白酒下肚,“小算盘”觉得身上暖和了不少。然后,便眯起眼睛,憧憬起今晚的收获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远处传来动物在灌木丛林中穿行的窸窣声响。“小算盘”那肉球、圆蛋一般的胖脸上,掠过一丝狡黠的微笑。他猜想,猎物就要出现了。“小算盘”赶紧一骨碌爬出“卧子”,顺势又倒在旁边的雪地上。据他猜测,远处过来的极有可能是狍子。因为目前由于野生动物稀少,食物链断裂,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已基本绝迹,难得一见的黑熊已经冬眠。当下能在森林中活动的,基本上只有野兔、狍子等少数食草动物。不过,他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忐忑,担心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所以,躺着的他两眼不由自主地死死盯着传来声响的方向。一只手也伸向腰间,紧紧攥住尖刀的刀把,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测。同时竖起耳朵,仔细地分辨着声响的性质和远近。当他感到声响已经不是很远,进而透过树空儿,影影绰绰看到似是狍子那长着一对犄角的脑袋时,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圆睁的双眼轻轻闭上,紧握刀把的手也慢慢松了开来。然后,微微蜷缩起身躯,缓缓假装抽搐、哆嗦起来。
  再说穿林而来的狍子,那是一只成年的雄性。四肢修长,体态匀称,高昂着生有一双玲珑利角的头颅款步走来,俨然是一位不折不扣地丛林王子。扒雪觅食一天的它,这是回“卧子”来睡觉的。等它突然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俯卧在自己“卧子”旁边的雪地上时,心里不禁猛地一惊,前进的脚步也戛然而止。不知道前面那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它要仔细看看。如果有危险,该逃就赶紧逃命。
  狍子站在那里观察了好一会儿,没见有什么动静,便试探着往前挪动了一些脚步,想再仔细看看怎么回事,仍不见有什么变化。狍子是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一定要弄个究竟。于是再度往前走了好几步,并用蹄子轻轻敲打地面,见卧着的东西还没有反应,它放心了,大胆地径直走了过来。哦!狍子看清了,雪地上躺着的是一个人,浑身轻轻哆嗦,看来是冻僵了。
  “多么可怜的人哪!”狍子心里想,“大冷的天,僵在这里会冻死的。”它急忙上前,先用嘴和鼻孔里的热气去暖“冻僵者”的脸和身体。忙活了好一会儿,不见有什么效果,便本能地俯下身子,试图用热乎乎的肚皮去温暖“冻僵者”的身躯。它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人被活活冻死,一定得尽最大努力把他救助过来……
  多么善良、多么可爱的狍子啊,它正在用行动践行自己那与生俱来、超越亲情、超越物种、宽广博大的爱心与善行。但此刻的它做梦也不会想到,被救助者的心里正在暗自发笑:“真是个傻狍子。既然你亲自送上门来,就别怪我不客气啦。”旋即,他倏地翻身跃起,一条腿迅速跨在狍子身上,两只胳膊像特大号的老虎钳子一样死死扼住了狍子的脖颈。狍子愕然了:“怎么会这样,难道是自己上当了?”求生的欲望促使它拼尽全身力气想挣脱逃走,然而,无法站立起来且身材并不彪悍的狍子怎能是凶神恶煞般偷猎者的对手。无论它甩头晃身,还是踢腿蹬脚,什么招数都只能是徒劳。就连那双威力很大的利角,也因对手挨得太近而派不上用场,让狍子的心里十分沮丧。此刻,它只能绝望地挣扎、挣扎、再挣扎,没有别的办法。渐渐地眼看狍子的力气快用完了,挣扎起来已经没有多大劲儿了的时候,“小算盘”再度翻身跃起,麻利地骑趴在狍子身上。这样一来,就用整个身体的重量把狍子结结实实地压住了。然后,他用一只手按住已经筋疲力尽的狍子的头颅,另一只手抽出腰间的尖刀,猛力刺进狍子的喉咙。当他把尖刀旋转两下,再拔出来的时候,冒着热气的鲜血喷涌而出,猩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大片雪地,真让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行将毙命的狍子浑身颤抖,四蹄乱蹬,嘴里发出令人撕心裂肺的惨叫,瞋目欲裂的眼框里串串泪珠汩汩涌出。此刻的它肯定是后悔自己的行为了,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显然要为自己的善良付出生命的代价了。过了没多久,叫声停止了,狍子不动了,只有那双原本闪亮而纯真的眼睛一直圆睁不闭,茫然地凝望着沉默无语的夜空,分明在诉说它内心的的愤怒、困惑与悲凉。
  双手沾满鲜血的“小算盘”兴高采烈,他顺便抓起两把雪,胡乱搓洗了一下手上的血迹,又在狍子的皮毛上擦了擦,便拉起狍子的两条后腿把它拖到了树林外。然后,快步到山沟儿里找来自己的爬犁,驾轻就熟地把滴血的狍子放在上面,并用绳子紧紧捆好之后,满心欢喜的他随即哼起南腔北调的小曲,拖着爬犁朝家的方向走去。爬犁后面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血迹……
其他文献
我与铁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铁路”,到台湾肯定要尝尝坐火车的滋味。  台湾修建铁路的时间几乎与大陆同步。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于英国,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然而,铁路在中国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关于铁路的信息也传到了中国,清朝政界一些官员为之振奋,连连上书朝廷要求恩准在中国修建铁路,被称为“筑路派”,他们的奏本很快招致一些人的反对,说修铁路“利小害
期刊
朋友说株洲西站的夜景很美,尤其是月圆之夜更有一种美轮美奂的韵味,这话把我的心撩拨得痒痒的,令我辄心向往之。  从我居住的株洲市东郊去株洲西站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好几次乘高铁都是在白天,这次要去接堂弟夜里9点35分的车,我特地提前一小时赶到西站,想利用接车前的时间来观赏一下西站的夜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  株洲西站周边还没有其他建筑,夜幕中的西站剪影在月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高大雄伟。站在微风荡漾的
期刊
鄂村纪事  乔迁  走出深山住高楼,  一步跨越几千秋。  破“撮罗子”今犹在,  留与新人说旧愁。  捕鱼  旧愁装满鱼皮舟,  划入历史且存留。  汽艇捕鱼拦江网,  拖出希望唱丰收。  议政  丰收捷报映神州,  大会堂里歌声稠。  议政纵论天下事,  鄂家儿女竞风流。  民工咏  离情  楼角新月入工棚,  溶溶如水诉离情。  遥听村头风摇柳,  句句都是唤归声。  空巢  声声乡音频频梦
期刊
6月1日,是一个伟大的日子,生命勃发且天天向上。全世界的孩子们都在欢呼雀跃,而我的思绪却穿越都市钢浇铁铸的丛林,在牙林线上倾听火车驶过山谷的回响。  解读那段废弃的百年中东路的故事  这是山里一段废弃的铁路,从远方蜿蜒而来,穿过隧道,又继续伸进雪野里,直到消失在远方。  隧道不长,视线穿过洞口,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景色。我走进隧道,洞口处的钢轨在冬阳下闪着亮光,还没有那种锈蚀斑驳的迹象。隧道里的风很
期刊
一段沉重的历史,一篇直白而又充满情感的叙述。说它是小说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否认它是小说,故事和人物均活灵活现于我们的眼前。因为那个年代在老一辈心灵打上了太多的烙印。正如小说所寓意的,那个年月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灵魂之中,即使是一段历史的备忘录,也值得格外珍视和铭记啊!这也许就是这篇小说诞生的最理直气壮的缘由。也许从这里我们懂得了珍惜以往的意义。  一  几乎每年的清明都是这样一种模式,每年张忠义
期刊
龙舟(上)  汨罗江上的龙舟  浸在满河的楚辞楚歌里  故国岸边的垂柳  摇曳着粽子的清香  此时此刻的子民  用力量与搏击,用速度与激情  在千年风烟的波涛里  荡涤一波波沉重的历史  风是和风,雨是细雨  波涛千载,鼓声震天  龙舟风烟,上下求索  今日何须再向天发问  我们都记得诗人的泪水  是怎样在汨罗江咆哮的涛声里  砸出惊天动地的痛  民族悲苦了几千年的河流  多么需要生命的呐喊与碰撞
期刊
2017年4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外文出版社、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中国作家》、《中国铁路文艺》杂志社承办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纪实》与‘一带一路’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作协、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文艺报》、《中国作家》、中国铁路作协、《中国铁路文艺》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高速铁路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行里
期刊
当我们以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了牡丹江市著名的艺术家、德高望重的艺术前辈殷杰同志的时候,这个1943年11月出生于牡丹江的河北交河县人,从1960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到曾任牡丹江市文工团演奏员、牡丹江市评剧团演员、牡丹江地区样板戏学习班演员、牡丹江市评剧团团长的每一段经历如卡片般映入眼前。  怎么也难以想象,这个政协牡丹江市第四届委员
期刊
石钟山  登上石钟山,关于它的命名,我已经彻底失去兴趣  当我双手掐腰,眺望着烟波浩渺的鄱阳湖  一副怀古幽思之状,连自己都感到多么滑稽可笑  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是石钟山这个词语本身  或者说是一个限制词,是压在钟上的那块沉重的石头  死死地摁着它的头颅,卡着它的脖子  几千年了,至今没有半点松手的意思  声音被压得很低,很低,低过自己的脚,低过湖面上的漩涡  沙哑、忐忑、含混不清,像是替压迫者
期刊
发 小  熟人的作品我最喜欢读,因为这样,可以真实地触摸到他们的思想甚至生活。诚龙更是不一样。我俩是发小,是同学,是同桌。在“乡愁”这样的同病状态中,我完全能够“爱着他的爱,梦着他的梦,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他不像别的男孩子爱扯我的蝴蝶结,也不像那些让我敬而远之爱搞恶作剧的“差等生”那样挡在我放学的路上,更不会像其他喜欢在女同学面前表现大无畏英雄气概的男生放肆来献殷勤,我也没能成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