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舞蹈中的"静"为主题,对舞蹈中的"动"与"静"对比说明动与静的关系,静胜于动、静包含着动进行阐述。
关键词:静;动。
舞蹈是"动"的艺术,却离不开"静"。
舞蹈是"力"的创造,"力"创造了"动",也创造了"静"。
付兆先老师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流动的造型与造型的流动"。前者说运动着的躯体,每个姿态都有造型感,后者说造型虽是静止的,却不呆板僵死,给人以动感,引用的话和解释都不一定确切,但我仍以为说明了的关系,说明了"动"和"静"的关系,飞机的速度很快吧,可是有次乘坐竟觉着它停滞在蓝空,因此当时除一统的蓝色外,我什么也没有见到,恒星该是定位的吧,可是连《辞海》也说,"实际上都在不停地运动,但因离我们太远,在短期间感觉不到它们相互间位置的改变。"恒星不恒,在艺术中,"动"和"静"都不是绝对的,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显现,因此也就形成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谁也离不开谁的这种辩证关系。虽然在手段,形式乃至品种上,艺术有五花八门之分,但从宏观上看,是不是都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动"和"静"(包括人类对自然界"动"和"静"的认识)的优化组合。
一趟"走边"有多少个"动"和"静"转化,"拉山膀"的"动"如果"静"不下来,那姿态就形不成了。相依靠,互对比的"动"和"静"不仅贯穿在"云手""顺风旗"、"卧鱼"等动作、姿态的产生与终止,而且也形成段落的整體格局与程式。"起泛"总是以"亮相"结束,一阵紧锣密鼓的"开打"也总是"冬不咙咚——仓"的"静"来终止。舞蹈艺术对"动""静"的需求与戏曲没有区别,只是"我们"还年轻,未能有意识地重视,特别以为舞蹈是"动"的,而忽视了"静"的作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舞顺有舞、此时虽静胜似动,生搬硬套的句子疙疙瘩瘩,但"静"在以"动"为标志的舞蹈艺术中的作用,决不亚于音乐艺术中的"无声"。爆发前的静谧动荡后的沉寂,颗粒状欢跳中的间歇,似有似无的连连续续……都显示出"静"的威力;而在构成这些氛围的节奏、动作、图形、调度中"静"又无不起着"半边天"的作用。
《金山战鼓》里梁红玉中箭中,当她受伤的身躯从鼓上折弯下来当她的孩子去替她拨箭,时间突然停止,空间也为之"定格",在凝静中只见那伸去拨箭的手战例栗着、拌动着,动得那样细微,却给观众以极大震动,甚至有揪心般的疼痛感,好个"细微的颤抖",不仅合理——拨箭不能是粗手粗脚的,而且传神--拆射出母子骨肉相连之情。但是必须给"细微的颤抖"一个得以显现的时空,——"静"把这宝贵的动作夹杂在一片紊乱的场面里不行,掺合在一般化的动作中更不行,不不,为了突出它,为了让观众视目以待、屏息而观,我们应该把其他的一切动作去掉,让时钟停摆,让空间凝固,甚至为此采用对比手段,先把场面搅乱,动作搞繁,节奏加剧来反对,来创造一个"静"。唯细微处见真情,唯静谧中显细微。传为佳话的"脚趾在跳舞、眉毛在跳舞"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里,那富有特色的脖颈微摆动作,都是"静"的妙用。
为什么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无舞胜有舞,为什么"静"反而胜似"动"呢?当然,"胜"是有条件的,即"此时",并非任何时候,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静"都能胜于"动"的。这使我想起王朝闻先生曾在《关于动势》中提到两保公鸡打架时的对峙:常常有一个表面平静实质紧张的对峙状态。他们虽然不是正在决斗着,而那凝视着对方,警惕对方突然袭击,我出自己猛扑过去的机会的静止状态,包含着多么凶猛的杀机啊!"与此相反,表现热恋就接吻,描写杀敌就刺刀刺入肚子里,画公鸡打架则互相咬冠子,虽然这些表现出来的动作都可以"卡"一声象拍照似的固定为静止画面,但为什么这种"静"虽然极力想表现"动",甚至表现了"动"的极限,"动"的结果--吻已接了,刀已刺入肚子里了,架已打到不可开交的程度,而观众的视觉感受也就满足于运动的真真相大白了,那么,哪还有什么联想,想象的需要呢!对峙则不然,势均力敌,胜负难卜,犹如章回小说的"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正勾引起你的联想、想象哩!
对峙的"静"极不平静,而这种不平静的"静",这种留给观众以联想、想象的"静"是由距离--不只是表现的两个物体间恰当的距离,更有一层意思(主要的因素)是已经表现的(如两个公鸡的对峙),和预示的(如两个公鸡已打得"头破血流")之间的欣赏距离所造成的。那么甄别、衡量"静"的分水岭:那些具有欣赏距离的"静",如弦上的箭、倾斜的树、乌云压城……都是"静中有动",都是有想头才有看头的。动势、动态、动感,扩大为形式感的形成——横线能给人以开阔的感觉,竖线能给人以高耸的感觉,倒置的三角形能人觉着不稳定,都具有"视觉距离",都是联想想象"想"出来的!客体的形式总是通过主体(生理的和心理的)感知出来的,也许这正是根本关键。
在舞蹈艺术中,"静"的可贵在于它包含着"动"、伴随着"动"支撑着"动"、制约着"动"问题是我们还未充分认识它,因此也就没有更好地运用它、发挥它,甚至已经出在面前(有时是我们好不容易地创造了它)却又白白放它过去,但愿以后不再做这样的傻事……
关键词:静;动。
舞蹈是"动"的艺术,却离不开"静"。
舞蹈是"力"的创造,"力"创造了"动",也创造了"静"。
付兆先老师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流动的造型与造型的流动"。前者说运动着的躯体,每个姿态都有造型感,后者说造型虽是静止的,却不呆板僵死,给人以动感,引用的话和解释都不一定确切,但我仍以为说明了的关系,说明了"动"和"静"的关系,飞机的速度很快吧,可是有次乘坐竟觉着它停滞在蓝空,因此当时除一统的蓝色外,我什么也没有见到,恒星该是定位的吧,可是连《辞海》也说,"实际上都在不停地运动,但因离我们太远,在短期间感觉不到它们相互间位置的改变。"恒星不恒,在艺术中,"动"和"静"都不是绝对的,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显现,因此也就形成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谁也离不开谁的这种辩证关系。虽然在手段,形式乃至品种上,艺术有五花八门之分,但从宏观上看,是不是都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动"和"静"(包括人类对自然界"动"和"静"的认识)的优化组合。
一趟"走边"有多少个"动"和"静"转化,"拉山膀"的"动"如果"静"不下来,那姿态就形不成了。相依靠,互对比的"动"和"静"不仅贯穿在"云手""顺风旗"、"卧鱼"等动作、姿态的产生与终止,而且也形成段落的整體格局与程式。"起泛"总是以"亮相"结束,一阵紧锣密鼓的"开打"也总是"冬不咙咚——仓"的"静"来终止。舞蹈艺术对"动""静"的需求与戏曲没有区别,只是"我们"还年轻,未能有意识地重视,特别以为舞蹈是"动"的,而忽视了"静"的作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舞顺有舞、此时虽静胜似动,生搬硬套的句子疙疙瘩瘩,但"静"在以"动"为标志的舞蹈艺术中的作用,决不亚于音乐艺术中的"无声"。爆发前的静谧动荡后的沉寂,颗粒状欢跳中的间歇,似有似无的连连续续……都显示出"静"的威力;而在构成这些氛围的节奏、动作、图形、调度中"静"又无不起着"半边天"的作用。
《金山战鼓》里梁红玉中箭中,当她受伤的身躯从鼓上折弯下来当她的孩子去替她拨箭,时间突然停止,空间也为之"定格",在凝静中只见那伸去拨箭的手战例栗着、拌动着,动得那样细微,却给观众以极大震动,甚至有揪心般的疼痛感,好个"细微的颤抖",不仅合理——拨箭不能是粗手粗脚的,而且传神--拆射出母子骨肉相连之情。但是必须给"细微的颤抖"一个得以显现的时空,——"静"把这宝贵的动作夹杂在一片紊乱的场面里不行,掺合在一般化的动作中更不行,不不,为了突出它,为了让观众视目以待、屏息而观,我们应该把其他的一切动作去掉,让时钟停摆,让空间凝固,甚至为此采用对比手段,先把场面搅乱,动作搞繁,节奏加剧来反对,来创造一个"静"。唯细微处见真情,唯静谧中显细微。传为佳话的"脚趾在跳舞、眉毛在跳舞"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里,那富有特色的脖颈微摆动作,都是"静"的妙用。
为什么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无舞胜有舞,为什么"静"反而胜似"动"呢?当然,"胜"是有条件的,即"此时",并非任何时候,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静"都能胜于"动"的。这使我想起王朝闻先生曾在《关于动势》中提到两保公鸡打架时的对峙:常常有一个表面平静实质紧张的对峙状态。他们虽然不是正在决斗着,而那凝视着对方,警惕对方突然袭击,我出自己猛扑过去的机会的静止状态,包含着多么凶猛的杀机啊!"与此相反,表现热恋就接吻,描写杀敌就刺刀刺入肚子里,画公鸡打架则互相咬冠子,虽然这些表现出来的动作都可以"卡"一声象拍照似的固定为静止画面,但为什么这种"静"虽然极力想表现"动",甚至表现了"动"的极限,"动"的结果--吻已接了,刀已刺入肚子里了,架已打到不可开交的程度,而观众的视觉感受也就满足于运动的真真相大白了,那么,哪还有什么联想,想象的需要呢!对峙则不然,势均力敌,胜负难卜,犹如章回小说的"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正勾引起你的联想、想象哩!
对峙的"静"极不平静,而这种不平静的"静",这种留给观众以联想、想象的"静"是由距离--不只是表现的两个物体间恰当的距离,更有一层意思(主要的因素)是已经表现的(如两个公鸡的对峙),和预示的(如两个公鸡已打得"头破血流")之间的欣赏距离所造成的。那么甄别、衡量"静"的分水岭:那些具有欣赏距离的"静",如弦上的箭、倾斜的树、乌云压城……都是"静中有动",都是有想头才有看头的。动势、动态、动感,扩大为形式感的形成——横线能给人以开阔的感觉,竖线能给人以高耸的感觉,倒置的三角形能人觉着不稳定,都具有"视觉距离",都是联想想象"想"出来的!客体的形式总是通过主体(生理的和心理的)感知出来的,也许这正是根本关键。
在舞蹈艺术中,"静"的可贵在于它包含着"动"、伴随着"动"支撑着"动"、制约着"动"问题是我们还未充分认识它,因此也就没有更好地运用它、发挥它,甚至已经出在面前(有时是我们好不容易地创造了它)却又白白放它过去,但愿以后不再做这样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