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层叠叠,如伞如盖,雕花的缸沿上,相隔均匀的昂头组成一道道优美的圆弧,呈螺旋形上升聚于上凸的顶部中心,色泽灿烂的贴金配上暗色的朱漆,搭配出堂皇大气的美丽。藻井这个巧妙的构思让平淡的天花板呈现出别样魅力。曾经,藻井因其繁复的工艺、优美的结构、炫目的色彩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景致,“蔕倒茄於藻井,披红葩之狎猎”,盛极一时的藻井文化能从辞赋中略见一斑。如今,随着木构建筑数量的减少,这种凝聚在穹顶里的“惊艳”也在慢慢消失,能做藻井的能工巧匠更是难以寻觅。
在一个名为瞻岐的小镇上,55岁的张立群仍承习着这门手艺。二十多年来磨砺出的精湛技艺,让他成了非遗戏台螺旋娥罗顶(藻井之一)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说起相伴半辈子的手艺,他坐在木屑飞扬的工作室里侃侃而谈。
凝固于岁月中的绮丽
藻井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房屋顶部的上凸式建筑构造,因其交木为井的木拱结构,名称取意于防火。浙东遗存最古老的木结构藻井是江北区保国寺大殿内的三个藻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由于藻井木结构采用方口圆井,井圈层层作同心圆收缩,称为同心圆藻井,或同心圆穹窿顶。鄞州至今遗留在城乡内外的近三十处藻井继承了宋代遗风,分为同心圈、罗旋顶、八角攒尖、卷棚顶、四方斜撑顶等样式。其中最为精巧的是被称为“鸡笼顶”的藻井,制作年代从清代中期起至民国,有宁波城隍庙、钱业会馆,秦氏祠堂、江东庆安会馆等二十余处。
这种藻井额枋上有小斗拱承托,层层出挑收缩集结于顶部中心。因其整体形状如民间饲养家鸡的竹编笼子,故俗称“鸡笼顶”,又称为“罗旋娥罗顶”。“娥罗”是指海滩中有罗旋状纹理的海螺,又如古代束发的男子或女子头顶的螺髻。这种罗旋娥罗形状的木结构建筑,多应用于寺庙和祠堂的戏台顶部,具有装饰效果和良好的拢音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宁波市新建的鸡笼顶藻井有梁祝公园、咸祥庙及富邦饭店圆和殿等。可见近三百年来,鸡笼顶藻井在鄞州仍颇有流传,制作工匠技艺精湛,后继有人。在百年之前,鄞州工匠还曾为上海原四明公所的戏台制造过鸡笼顶。此戏台即今上海城隍庙豫园戏台。鄞籍巧木师王承嘉,1984年曾为杭州青春宝公司和杭州中河路庆余亭建造过朱金漆木雕古亭阁中的鸡笼顶。
鸡笼顶藻井在鄞州人看来或许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在1953年,对由浙江省群艺馆组织前来考察的专家们来说就十分稀奇了。当时浙江美术学院的邓白教授在《浙江民间美术选集》一书中,称宁波城隍庙的戏台鸡笼顶藻井是“鬼斧神工的奇迹”(见195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版)。
精益于匠心中的雕琢
张立群的爷爷张修生是瞻岐镇有名的木匠,在20世纪40年代,参与建造过气势恢宏的瞻岐合岙大庙,在当地影响很大。张立群的两位叔叔也子承父业干着木匠活。耳濡目染之下,他17岁就承袭祖业成了一名木匠。
结缘藻井则是在1996年的一天,张立群在天一阁参观时,被老工匠的藻井营造工艺深深折服。“我为了学怎么造藻井,放弃了当时稳定的收入,一心一意扎进去学习。”从头开始当学徒的张立群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在爷爷的指导下,营造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梁祝公园戏台藻井。
谈起鸡笼顶藻井,张立群如数家珍:“首先选料用樟木,因为这种木料软硬适中易于塑形而且防蛀带点香。”在当地工匠眼里,樟木木料分“雌雄”。雌的称为“糯米樟”,木料经晾晒干燥,不致变形,光滑平整,是制作板料和档料的优选;雄的叫作“豁樟”,晾晒干燥后,木料会产生龟裂,派不上用场。
藻井营造工序繁复,对每个步骤张立群都烂熟于心。“藻井堆叠靠的是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但咬合牢固,还有防震的效果。”他指着去年完成的藻井说:“盘好一个藻井,需按照尺寸进行构造设计,一件鸡笼顶藻井需要近两千块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木构件,尺寸必须算准。直径不同的藻井所需木料厚度也不一样。”完成木构件加工后,就是重头戏了。先搭“井”字架,接着做井口的缸沿,一段一段榫接以固定架子,再安装16条罗旋线的“阳马”,小龙头、玉荷花依次叠放后,又嵌入一块块雕花板。“阳马”块伸出的昂头刻成如意卷云状,称为“鹅头”,长短随木匠把握。一般倾斜的花板横线有20余圈,“鹅头”有近400只,盘旋至穹窿顶与中心的圆形铜镜相接,最后进行平顶装配和其他饰件,上朱漆,贴金箔。“制作藻井如站在脚手架上做针线活,要毫厘不差。”
“这是我做的第八个藻井了。四五个师傅和我配合,每天7点开工,下午5点下班,花了3个多月才完成。”除了这个位于瞻岐镇后山的藻井,张立群此前还建造了塘溪镇东山钱家戏台、咸祥镇外蔡祠堂戏台、东钱湖干登庙戏台、四明山马联村三角亭等建筑的螺旋顶。
今年,张立群又开始为营造新的藻井忙活了。湖州市德清县的紫薇大殿需要营造一个斗拱藻井。区别于张立群擅长的鸡笼顶藻井,这种藻井更显粗狂大氣。“样式比较偏北方,我们南方的更加玲珑细巧。这算是我第一次造这种藻井。”面对挑战,张立群充满信心。
传承于曲折中的技艺
“老底子的东西不能丢。”张立群最初从事木匠时,主要以制作农村流行的板式家具为主。但他清楚地意识到,板式家具的盛行,必将导致一些传统的工艺丢失。木工世家出身的他,深知老底子工艺才是手艺人的根本。
谈及藻井营造的传承,张立群连连感慨“很难!”如今他的三个徒弟都差不多50岁了,徒弟们目前皆后继无人。“说不定他们是最后一批藻井手艺人了。干这行十分辛苦,飞扬的木屑、机器的轰鸣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做了,年纪小于50岁的非常少见。”
希望能再做个五六年,这是张立群的心愿。随着年纪渐长、老花眼的度数增加,张立群的工作重心偏向总揽全局、把控质量。但他也很庆幸:“以前木构件要用锯子一个个慢慢做,现在有了机器,最起码节约一半的工时,比我们以前省事多了。”
在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鄞东咸祥镇、塘溪镇一带发现了一批身怀绝技的鸡笼顶师傅,他们一般都祖孙三代或父子传承。应镇史祠、东钱湖陶公山王祠、咸祥裴君庙杨公祠等,都已成为鄞州巧木的代表性作品,而咸祥镇咸祥庙也成为这一手艺项目的传承基地。老师傅们不时会去基地进行教学,以期让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等我以后做不动了,我也学老师傅们去基地上课。带上工具、木构件,教大家详细认识藻井的每个细节。”张立群说起以后的计划,他希望能够将营造藻井的技艺发扬光大。
在一个名为瞻岐的小镇上,55岁的张立群仍承习着这门手艺。二十多年来磨砺出的精湛技艺,让他成了非遗戏台螺旋娥罗顶(藻井之一)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说起相伴半辈子的手艺,他坐在木屑飞扬的工作室里侃侃而谈。
凝固于岁月中的绮丽
藻井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房屋顶部的上凸式建筑构造,因其交木为井的木拱结构,名称取意于防火。浙东遗存最古老的木结构藻井是江北区保国寺大殿内的三个藻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由于藻井木结构采用方口圆井,井圈层层作同心圆收缩,称为同心圆藻井,或同心圆穹窿顶。鄞州至今遗留在城乡内外的近三十处藻井继承了宋代遗风,分为同心圈、罗旋顶、八角攒尖、卷棚顶、四方斜撑顶等样式。其中最为精巧的是被称为“鸡笼顶”的藻井,制作年代从清代中期起至民国,有宁波城隍庙、钱业会馆,秦氏祠堂、江东庆安会馆等二十余处。
这种藻井额枋上有小斗拱承托,层层出挑收缩集结于顶部中心。因其整体形状如民间饲养家鸡的竹编笼子,故俗称“鸡笼顶”,又称为“罗旋娥罗顶”。“娥罗”是指海滩中有罗旋状纹理的海螺,又如古代束发的男子或女子头顶的螺髻。这种罗旋娥罗形状的木结构建筑,多应用于寺庙和祠堂的戏台顶部,具有装饰效果和良好的拢音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宁波市新建的鸡笼顶藻井有梁祝公园、咸祥庙及富邦饭店圆和殿等。可见近三百年来,鸡笼顶藻井在鄞州仍颇有流传,制作工匠技艺精湛,后继有人。在百年之前,鄞州工匠还曾为上海原四明公所的戏台制造过鸡笼顶。此戏台即今上海城隍庙豫园戏台。鄞籍巧木师王承嘉,1984年曾为杭州青春宝公司和杭州中河路庆余亭建造过朱金漆木雕古亭阁中的鸡笼顶。
鸡笼顶藻井在鄞州人看来或许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在1953年,对由浙江省群艺馆组织前来考察的专家们来说就十分稀奇了。当时浙江美术学院的邓白教授在《浙江民间美术选集》一书中,称宁波城隍庙的戏台鸡笼顶藻井是“鬼斧神工的奇迹”(见195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版)。
精益于匠心中的雕琢
张立群的爷爷张修生是瞻岐镇有名的木匠,在20世纪40年代,参与建造过气势恢宏的瞻岐合岙大庙,在当地影响很大。张立群的两位叔叔也子承父业干着木匠活。耳濡目染之下,他17岁就承袭祖业成了一名木匠。
结缘藻井则是在1996年的一天,张立群在天一阁参观时,被老工匠的藻井营造工艺深深折服。“我为了学怎么造藻井,放弃了当时稳定的收入,一心一意扎进去学习。”从头开始当学徒的张立群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在爷爷的指导下,营造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梁祝公园戏台藻井。
谈起鸡笼顶藻井,张立群如数家珍:“首先选料用樟木,因为这种木料软硬适中易于塑形而且防蛀带点香。”在当地工匠眼里,樟木木料分“雌雄”。雌的称为“糯米樟”,木料经晾晒干燥,不致变形,光滑平整,是制作板料和档料的优选;雄的叫作“豁樟”,晾晒干燥后,木料会产生龟裂,派不上用场。
藻井营造工序繁复,对每个步骤张立群都烂熟于心。“藻井堆叠靠的是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但咬合牢固,还有防震的效果。”他指着去年完成的藻井说:“盘好一个藻井,需按照尺寸进行构造设计,一件鸡笼顶藻井需要近两千块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木构件,尺寸必须算准。直径不同的藻井所需木料厚度也不一样。”完成木构件加工后,就是重头戏了。先搭“井”字架,接着做井口的缸沿,一段一段榫接以固定架子,再安装16条罗旋线的“阳马”,小龙头、玉荷花依次叠放后,又嵌入一块块雕花板。“阳马”块伸出的昂头刻成如意卷云状,称为“鹅头”,长短随木匠把握。一般倾斜的花板横线有20余圈,“鹅头”有近400只,盘旋至穹窿顶与中心的圆形铜镜相接,最后进行平顶装配和其他饰件,上朱漆,贴金箔。“制作藻井如站在脚手架上做针线活,要毫厘不差。”
“这是我做的第八个藻井了。四五个师傅和我配合,每天7点开工,下午5点下班,花了3个多月才完成。”除了这个位于瞻岐镇后山的藻井,张立群此前还建造了塘溪镇东山钱家戏台、咸祥镇外蔡祠堂戏台、东钱湖干登庙戏台、四明山马联村三角亭等建筑的螺旋顶。
今年,张立群又开始为营造新的藻井忙活了。湖州市德清县的紫薇大殿需要营造一个斗拱藻井。区别于张立群擅长的鸡笼顶藻井,这种藻井更显粗狂大氣。“样式比较偏北方,我们南方的更加玲珑细巧。这算是我第一次造这种藻井。”面对挑战,张立群充满信心。
传承于曲折中的技艺
“老底子的东西不能丢。”张立群最初从事木匠时,主要以制作农村流行的板式家具为主。但他清楚地意识到,板式家具的盛行,必将导致一些传统的工艺丢失。木工世家出身的他,深知老底子工艺才是手艺人的根本。
谈及藻井营造的传承,张立群连连感慨“很难!”如今他的三个徒弟都差不多50岁了,徒弟们目前皆后继无人。“说不定他们是最后一批藻井手艺人了。干这行十分辛苦,飞扬的木屑、机器的轰鸣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做了,年纪小于50岁的非常少见。”
希望能再做个五六年,这是张立群的心愿。随着年纪渐长、老花眼的度数增加,张立群的工作重心偏向总揽全局、把控质量。但他也很庆幸:“以前木构件要用锯子一个个慢慢做,现在有了机器,最起码节约一半的工时,比我们以前省事多了。”
在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鄞东咸祥镇、塘溪镇一带发现了一批身怀绝技的鸡笼顶师傅,他们一般都祖孙三代或父子传承。应镇史祠、东钱湖陶公山王祠、咸祥裴君庙杨公祠等,都已成为鄞州巧木的代表性作品,而咸祥镇咸祥庙也成为这一手艺项目的传承基地。老师傅们不时会去基地进行教学,以期让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等我以后做不动了,我也学老师傅们去基地上课。带上工具、木构件,教大家详细认识藻井的每个细节。”张立群说起以后的计划,他希望能够将营造藻井的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