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矫正的有效实践策略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班级中,除了班委、团支部等正式群体之外,还存在不少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各有特点,有的积极,有的消极。他们对班级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认识和了解这些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特点,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引导和矫正的有效策略,对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无裨益。
  [关键词] 高中生 非正式群体 班级管理 矫正 策略
  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即那些因个人爱好相同,个人情感深厚,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接近的小群体。这些群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积极向上型的群体能够增强班级的向心力,使集体更好发展;而那些消极型的群体却成了班级中的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合理引导和矫正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就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班级矫正有效实践性进行粗浅的思考和分析。
  一、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苏南的高中生15-18岁的年龄段使他们的兴趣爱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他们也渴望独立,迫切希望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脱离出来;他们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准成熟时期,很多事情自己还不能明确判断对错是非;他们也有着非常强烈好奇心,对一些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有尝试的热情;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情绪容易冲动也容易受渴望环境的影响。再加上面对高中的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生活方式,有的同学一下子不能适应,会产生茫然和焦虑情绪,如果老师、家长不去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而有失偏颇的话,他们就很容易与一些性格相似、爱好相同、学习生活遭遇近似的自发的走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小团体。
  根据其形成的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志趣相投
  这类“非正式群体”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品质,他们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形成非正式群体。常见的由学生自发形成的文学兴趣小组、球迷协会等。共同的志趣使群体成员的利益趋于一致,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学习、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和友谊。
  (二)情感相容
  这类“非正式群体”对某一事物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喜爱、憎恶、同情、厌弃。心理契约和频繁交往是这种群体的形成条件和显著特点。这种群体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常常可以对其他群体和同学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在一个班集体里可能共同喜爱一名教师,当别的同学对这位教师不恭时,他们还会群起而攻之。
  (三)需求互补
  这类“非正式群体”以需求互补为前提而聚合在一起。如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支配欲强的与愿意被支配的、性情急燥的与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与需要帮助的,都易组成非正式群体。另外,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彼此渴望了解对方,与异性接触、交往并建立友谊,由此产生跨性别的小群体也需求互补这一因素的作用。
  (四)权威认同
  这类“非正式群体”中一般有一个具有一定威信和一定号召力、凝聚力的学生,这个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突出的特点或能力,如学习成绩优异、专项技能高超、办事公道或讲究哥们义气等,颇受一些同学的信任和拥护,权威被认同以后,以权威学生为核心,群体内成员对权威学生言听计从,并甘愿服从他的控制、差遣甚至惩罚。
  二、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
  因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认识多趋于一致,故彼此间容易相互理解、帮助、慰藉;又因其群体结构松散,无纪律约束,疏远随意,成员间自会有一种心理宽松之感。所以非正式群体成员间关系融洽、交流频繁,在班级中往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它表现为两重性。
  (一)建设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拓宽了学生的交往渠道,弥补了正式组织的不足,这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十分重要的。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大有裨益。比如他们有的群体能够遵纪守法,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对班级的核心舆论的建立和班委开展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聚在一起探讨畅谈理想,研究题目,互相鼓励支持并良性竞争。如果引导得法,可以吸引学生、团结学生、引导学生精益求精。
  (二)破坏性
  学生中的各种非正式组织都是自发产生的,在群体目标和价值追求上,群体特征比较明显。有的群体成员成绩比较差,沾染了些许社会不良习气,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旦在学校限制本群体利益发展的时候,他们便会从实现小群体的目标出发,攻击和破坏学校整体目标的实施。从而削弱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影响甚至破坏班级正常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二者间磨擦产生的内耗,对班级整体工作的破坏尤为明显。个别组织,还有可能被社会上的不法之徒教唆利用,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矫正策略
  (一)矫正中遵循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矫正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
  由于高考的模式问题,高中阶段的教学自入学开始就面临许多次分班,班级的稳定性相对差些,这就导致有很多“非正式群体”是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为了取得良好的引导矫正效果,首先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各年级各班级合作进行。
  2.疏导性原则
  对于有消极需求的非正式群体,不能武断采取打压政策,而是要依据实情,积极疏导,促使其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
  3.满足性原则
  对于群体的正向个人需求,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使他们的潜能不断发挥出来。
  (二)矫正过程中的策略
  1. 培育有利于非正式群体良性发展的班级文化
  学生中非正式群体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它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班级,应该加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班风和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大力提倡好学上进拼搏进取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风,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的热情和动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积极的群体会数量大增。   2. 形成教师理解、信任和关爱的良好氛围
  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教师都要公平,公正的对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①学会欣赏。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引导和矫正非正式群体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在看待学生非正式群体时,不要盯住他们的问题、放大他们的缺陷,而是要承认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被释放出来的自然力量,这些力量可以增强人们积极变化的可能性。
  在对优秀学生群体的突出表现表示欣赏和赞美之外,更要对一些不良的学生群体理解和宽容,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相信学生没有不良品质,只有在思想上有失偏颇而已。因此要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成员中间的突出点和闪光点,如成绩不好但从不迟到,劳动积极,诚实守信,为人正义等等都可以进行挖掘,并适时的表示赞美和欣赏。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长时间坚持真、不夸饰、不溢美,符合实际的欣赏,必然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从而使得优秀非正式群体更加积极上进,不良群体不断得转移思想认识,特别是核心人物的思想改变对成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②巧妙“惩罚”。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他们抵挡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朝着教育的既定目标发展,会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其中惩罚是最常用的措施之一。教育心理学指出,惩罚是呈现一个负向刺激或剥夺一个正向刺激以使受教育者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教育学生是艺术,而惩罚学生是高难度的教育技巧,面对难教育的学生,作为老师必须德威并用,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有用严明的纪律去约束学生。不恰当的“惩罚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很可能伤害学生的身心,使一些非正式群体越来越疏离集体,不利于班级管理。
  在对待非正式群体的违纪惩罚中,我们一定要以教育和激励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为目的,重机智,讲技巧。既要充分利用“惩罚”本身的激励作用,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并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又必须要弄清缘由,讲究方法。不是简单粗暴的让学生受皮肉之苦,而是触动其心灵。如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对于逃课打篮球的几个同学的惩罚是每人寻找并阅读自己喜爱的篮球明星的成长经历的资料在班会课的时候进行交流,用明星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的事迹来影响他们,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③引领思想。人们常说: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高中生正是处于人生最活跃的青春期,兴趣广泛,接触面极广,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极容易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思潮并深受其影响;加上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仍然不很成熟,对于一些不良思想和一些欺骗性的宣传不一定能及时识破,容易受骗上当,尤其是在苏南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和大部分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不愿吃苦,乐于享受等不良思想更加突出,很多的非正式群体也就是基于上述原因而聚集在一起的。因此,在引导和矫正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思想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好班会课,各种活动,板报园地和相关的课堂的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给类思想教育。
  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组织学生紧跟形势,时刻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身边大量的事例和自我的体验来对比反思,寻找突破点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使群体成员能够从思想上产生本质性的变化,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好高中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并努力付诸行动,从而逐步瓦解或转化不良群体,使之回归到正常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来,并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利用好各类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主题活动,把民族精神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引导高中生了解国情,铭记历史,并且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秉承前辈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投入学习和生活。
  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对班级的常规管理引导狠抓不放松,在管理中要有规范,有引领,有肯定,有惩罚。要努力是高中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特别是对一些影响不好的非正式群体来说,此项教育意义重大。
  3.指导群体之间的良性合作交流
  在班级中,不同的学生群体间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彼此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一些积极向上的群体成员常常在学习中、活动中会看不起消极的群体成员;消极的群体成员则有的自信不足,他们把自己封闭在几个人形成的圈子内,不肯与其他人交流;有的索性破罐子破摔,只顾群体成员的利益而妨碍班集体的利益,往往不接受批评,而且还故意搞些破坏。在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矫正过程中,加强群体间的良性合作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在班级中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刻意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增加各种群体间的熟悉、理解和交、合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提高其表达、理解、评价、综合、协调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改变群体片面的认识,纠正群体的局部性错误。使群体成员之间产生良性竞争,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示他不为人知的长处,他们相互欣赏、团结协作。改变群体彼此之间原有的狭隘和错误认识,逐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不断吸引他们回到班级的正式群体当中。
  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对待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环节。一旦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价值规范等逐步与班集体统合起来,集体的每个成员就会都能够在班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会逐渐成为同学们认同和重视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一方面抓好正式群体的教育,也要从另一方面重视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矫正,努力促进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形成。
  参考资料:
  李丽萍、黄娟.中学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J].文教资料,2008(05)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辩证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思考,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呈现出的在观念、思维、方法
采用常规粘胶长丝纺丝工艺和异形喷丝头进行133.3dtex扁形粘胶长丝纺制试验,经改进纺丝喷丝头喷孔的长宽比,纺制的纤维具有理想的“一”字形扁形截面形态和优良的物化指标,服用性
增加黄化二硫化碳加入量、加入还原剂亚硫酸钠、适当降低甲纤含量和含碱量制备“嫩”粘胶,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延长粘肢熟成时间,以适应因长时间停车而存放粘胶的需要。经采取以上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单单只是要学生学生会计算几道题目,完成几道实际题,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与思考,重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才是解决问题。在开放式的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开放式的师生关系中,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开放式的课后练习中,通过日常数学,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开放式 创造性思维  随着社会
屋顶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也能及时补偿景观绿地,大大提高了城市绿地率。基于此,分析了北方小型屋顶花园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要求及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因此,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学习状态,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优效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求。本文从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构建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优效课堂 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