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购买中国的奢侈品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azho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从事奢侈品销售的朋友过来聊天,说很难抓住当下中国购买奢侈品人群的特征,样本的特征多元化,而且,变化很快。
  看看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伦敦市长约翰逊吧,我说,作为传统大英帝国风范向全世界展现的场合,此公头发纷乱、举止轻率,被英国的报纸称为“他走上台去接旗帜时,就像是在中学里躲到车棚子后面去抽烟一样”,你就知道,即便是公认的来自于绅士国度毕业于贵族教育的伊顿公学,也同样可以把一个庄重的场合弄得含有嬉戏的成分,更何况是刚刚接触高端消费和生活的中国人了。
  在英美国家,奢侈品消费的主力群体是中老年人,他们大多出生于中产家庭,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以及物质教育(也就是对物质的正确的态度以及使用),成年后或从事专业性很高的金融、医疗等行业或是自己创业开办公司,等到40岁以后事业有成财富聚集,就成为了奢侈品的主要购买者——这也是在西方中老年人普遍受到的尊重强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而在中国,第一代靠地产、能源、制造业等行业聚集财富的人群,虽然他们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目标,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仍然以简朴为主,购买的也多是很“实际”的东西,比如房产、汽车,而不是服饰、手表,更不用说旅游和SPA了。刚刚声称在北京的项目销售得很好的SOHO的老潘也承认,他的客户仍然是以山西等地能源行业的为主,而号称身家百亿的老潘,在家里也不是鹅肝鱼子酱,更多是享受一碗泡馍。我们采访的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穿的也都是网上批发来的几十元一件的衬衣。
  那么,中国的奢侈品都卖给了谁?富二代、海归和新兴的中产阶层(甚至白领群体),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富二代自不用说,有继承来的财富(西方富豪阶层的财富来自于继承的比例也仅在15%左右),有从小优越的生活氛围;海归则是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回国后以此来标榜身份;中产阶层更多的是在尝试阶段,每一类的奢侈品都尝试性地购买一些,以此来构建自己的品质生活;当然,最惨的是所谓低薪白领,钱不多但在高档写字楼上班,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自我虚荣满足,都会把收入的很大比例用于购买几件LOGO显眼的奢侈品,比如LV,买不起大包包就买个挂链或笔套(也要几百乃至千元)。
  开一辆宾利,儿子在牛津大学进修最不实用的古典文学或艺术史,穿英国套装,戴一块百达翡丽的名表,穿意大利皮鞋——据说还是挪威公羊前额那块皮做的。这样的经典的奢侈品消费者(富豪)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出现,我在广州的河边一家小餐馆里就碰到一位开宾利来就餐的中年男士,离开车后你很容易把他和大街上任何一位公交车司机混淆在一起,褶皱的皮鞋里穿的阿迪牌子的白袜子,腰带上同时挂着手机和一大串钥匙。别以为这是特殊的个案,王石就常开着奔驰去排档吃一碗素面,去20块的理发店剪一个平头。无他,习惯使然。
  如果这是富一代的经典形象,那么富二代和海归也好不到哪儿去,无论他们的穿戴多么的符合规范,因为并没有修养上的底气,都会把奢侈品虚华的一面展现出来,“外表华丽,内在空空”。他们开着名贵跑车,出入高档场所,把奢侈品的知识象小学生背唐诗一样找尽一切场合进行现场表演,把别人总结出来的感受当作自己的体验加以炫耀——“透过哈瓦那雪茄的蓝色烟雾,最百无聊赖的一天也变得多姿多彩”、“这款酒里有着橡木桶的芳香,以及矢车菊、丁香、茴香混合的味道”是他们口头禅——惟恐落于人后,但表演的成分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很多中产家庭喜欢的奢侈品类别大多是一些比正常物品贵一些,但也没有贵到很多的东西。比如从火机到洋酒,从钱包到文具,乃至一切奢侈服饰的打折款——既能满足需求,又不用花费昂贵的代价,可谓“既有里子,也有面子”。这也和他们刚刚踏入奢侈生活有关,更多的是取决于中产渴望稳定而又有品质的生活方式。白领们的奢侈消费则更多出于一种半被迫半迷惑的状态,“买不起正货的时候先买一个A货,等有钱了一定要买一款正货”是很多奋斗中的白领的“奢侈宣言”。这个念头一旦起于头脑之中,就象那句谚语所说的一样“你不可能怀一丁点儿孕,只要怀上,就会变大”,从此,奢侈消费的种子算是结结实实地扎根在身体里了。■
其他文献
有一个论证内衣的存在价值的“铅笔试验”——把一杆不计红蓝,或H或B的铅笔放在女性乳房下边,铅笔落地者,按照牛顿定律,理论上可以进行“真空包装”,不再需要支撑物的拘束,而将铅笔夹持住的女性,绝对需要一件用来支撑身体重要部位的东西,继续往内衣商那里送钱了。    去年小甜甜布兰妮与希尔顿结束派对后,一脸醉态的布兰妮在车上毫无顾忌扯开胸衣,掀起裙角,任由狗仔拍自己的走光模样。      布兰妮要穿,琳赛
期刊
“旅行就是玩消失。”这是美国作家保罗·瑟鲁的一句名言。他的一本游记选集,名字就叫《直到天涯海角》(To the Ends of Earth)  在这本书里,他对流行的旅游提出了批评:“在大众旅游的时代,人人都去看同样的东西。”在保罗看来,真正的旅行,且不去管那些著名景观,而是感受那种身在异地的自由之感,万人如海一身藏,同时间接增加了自己的经历。    人们探索远方的欲望由来已久,汽车的发明则为探险
期刊
作者简介:  珍妮周,爱好旅行、摄影、文学、艺术,喜欢亲近大自然,曾自助旅行过20多个国家。    金针花要等到太阳升起时才会开花。困在繁华都市中太久,竟忘记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规律。      编者按:  小马哥上台后努力推动了两件大好事:一是两岸周末包机;而是成功邀请大陆组团游。  游台湾,大陆居民等了整整60年。一朝开放,两岸欢腾,然而台湾又觉得好像拿不出更好的东西招待刻人,生怕怠慢了。其实
期刊
“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  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  ―宋·郑清之《冬瓜》。    夏天吃冬瓜,冬天吃蜜瓜。这个季节“煲冬瓜”消暑一直是老广们的传统保留节目。  年长者们从不轻信电视插播广告中的减肥良方,他们教导我们这些晚辈,其实冬瓜最“刮油”,是最物美价廉的减肥佳品。在所有的果蔬中,冬瓜是唯一不含脂肪的瓜品,而且还有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冬瓜价廉物美,品种多样,有黑
期刊
一件好的自助餐“作品”,可以满足东方食客的味蕾,又摩登了对自助餐的陈见。      摩登一词,经常出现在人们对30年代老上海的记忆中,让人联想到旗袍、高跟鞋、洋房、番菜馆、香烟广告……仿佛这是对时髦的理解。就像电影《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剪掉了头发,许多女孩子为了追求点滴的美感,也去剪了头发。  在吃喝中呈现出“摩登”的说法,是随着番菜馆诞生的。老上海时期,西餐厅在中国被称为番菜馆(最早出现的
期刊
俗话说,“关中妇女有三爱:丈夫、棉花、苜蓿菜。”说到“苜蓿”这个字眼,很多人对它十分陌生。苏州人叫做金花菜,扬州人叫做秧菜,上海人叫做草头。  这“草头”真的是草,不是一般的草,它是供牛羊吃的牧草。这种肥田的青料,上不了大台面的东西,却是上海人最喜欢食用的一种蔬菜。每到春季,草头几乎是上海人每家每户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吃草头要吃鲜嫩的,采摘时,如叶梗太长会觉老太,食如嚼麻,难以下咽。只采摘苗尖上
期刊
金色的十月悄然来临,空气中开始弥漫起幸福的味道。闪耀的钻石,珍贵的腕表,晶莹的水晶……用什么向人生伴侣倾诉爱情的盟誓?洁白婚纱映衬的幸福,可以是一只百达翡丽的腕表,可以是Van Cleef & Arpels的一枚钻戒,可以是Tiffany穿越时空的华美,也可以是施华洛世奇的Love & Light……    有人说,从准新娘到新娘,只隔了一枚钻石戒指的距离。  无论是Tiffany,Van Cle
期刊
盈利模式和用户流失的两个瓶颈如果不解决,  创投界对这个行业会一直谨慎——这已经不再是有个idea就可以拿钱的时候了。     2005年才是SNS网站创业者的黄金时代  2004年7月,一家名为“圈网”的网站上线。创始人以“物以类聚,人以圈分”这个颇具社会学意味的理念,用“同学圈”、“同乡圈”、“写字楼圈”等等“圈”的形式,给白领搭了个“社交平台”。这个平台,用的即是P2P技术的SNS模式。20
期刊
现在的女人,是真的什么都看“透“了,还是一直都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前几天广州中山岭南学院的MBA和国内一婚恋网站办了一个相亲大会,据说刚开始不久就有女士要求退票,因为到场的男人“素质太低”。其实在这样的“白骨精”相亲会,没几把刷子是不会轻易前来的,真实情况是——不是男人太弱,而是女人心气太高。  很难说这是哪一方的问题:男人都很清楚,经济情况和“那话儿”一样重要;女人也知道才学与
期刊
想要辛而不燥、绵辣悠长、酸得彻底又甜而不腻,又能在浮躁的季节里胃口大开!Coco给我出起了难题。刺激?酸辣?绵甜?A piece of cake! 出发吧,一起去感受一场味觉的盛宴。  “在亚洲的中南部有一个国家,地处热带,擅长料理天然新鲜的食材,调以复杂而独特的香料。所以,今次我们要猎食的对象是……”我故意卖起了关子。“泰国菜!”Coco脱口而出,果然是冰雪聪明呀!  甫入餐厅,我们被东南亚的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