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教学改革的引领下,物理课堂教学倡导“高效”,以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但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产生怀疑:这种课堂真的能让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吗?为此,本文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依托,对大家感到疑惑的地方进行分析探讨,从而解读大家对高效物理课堂的认识。
困惑一: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跌倒了怎么办?
【现象】“如果我们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能成像吗?这和一只苍蝇趴在凸透镜上是否相同?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我们该怎样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像?”提出这些问题的是班级里一位不太活泼的男生,但是他提出的问题确实有效。这不得不让我深思:每一节课,他到底已经学会了多少?还有多少需要老师的指导?而对于班级的其他学生,他们又是怎么学习的?有多少是自主学习,多少是被动学习?是否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
【反思】没有适当的放手,学生永远不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理念已经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但是不少人在实际行动中却忽略这一深刻的教育准则,“教学始终从第一步开始”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不了解学生到底已经会了多少”凭着经验走进课堂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表现出对学生的“不放心”“不放手”,甚至“忽视”“漠视”。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遵循“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之道,在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展学生。其次。自主学习不是“被学习”,也不是“自由化”的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放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困惑二:学案,是否真的发挥了导学的作用?
【现象】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学案作业,但是学案作业中大多是关于新知识的练习题。学生完成作业时往往是看一道填空题,翻一下书,找一个词语填上去。学生完全凭经验答题,见一个消灭一个,一道一道往下做。结果常常是作业做完了,学习兴趣也消失殆尽。
【反思】学案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物理组编排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案。我们提出的学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它重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生命线。而我们所设计的学案,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启迪学生思维。通过问题设疑,用意想不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困惑三:情境创设,是否真的必要?
【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结合视频《加菲猫照镜子》片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平面镜的兴趣。
【反思】好情境让物理课堂变得更有效。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很多教师也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中,他们觉得情境教学没有必要,而且耽误了教学时间,还不如花点时间做题训练,这种观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尤为常见,这让情境教学陷入了“贫境”之中。其实不然,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物理就是干巴巴的理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更深、掌握更牢。
困惑四:“管”与“放”,分寸该如何把握?
【现象】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实验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比如在测量物体的密度时,如果让学生来摸索,时间太长;如果让教师管,课堂变死。那该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呢?
【反思】“管”与“放”全在时机上。
对上述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及自己的经验、态度与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教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突发事件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只有学生主体的觉醒,才有课堂的精彩。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展示、质疑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的精彩。相信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物理课堂将更显生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困惑一: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跌倒了怎么办?
【现象】“如果我们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能成像吗?这和一只苍蝇趴在凸透镜上是否相同?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我们该怎样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像?”提出这些问题的是班级里一位不太活泼的男生,但是他提出的问题确实有效。这不得不让我深思:每一节课,他到底已经学会了多少?还有多少需要老师的指导?而对于班级的其他学生,他们又是怎么学习的?有多少是自主学习,多少是被动学习?是否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
【反思】没有适当的放手,学生永远不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理念已经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但是不少人在实际行动中却忽略这一深刻的教育准则,“教学始终从第一步开始”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不了解学生到底已经会了多少”凭着经验走进课堂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表现出对学生的“不放心”“不放手”,甚至“忽视”“漠视”。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遵循“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之道,在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展学生。其次。自主学习不是“被学习”,也不是“自由化”的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放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困惑二:学案,是否真的发挥了导学的作用?
【现象】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学案作业,但是学案作业中大多是关于新知识的练习题。学生完成作业时往往是看一道填空题,翻一下书,找一个词语填上去。学生完全凭经验答题,见一个消灭一个,一道一道往下做。结果常常是作业做完了,学习兴趣也消失殆尽。
【反思】学案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物理组编排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案。我们提出的学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它重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生命线。而我们所设计的学案,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启迪学生思维。通过问题设疑,用意想不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困惑三:情境创设,是否真的必要?
【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结合视频《加菲猫照镜子》片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平面镜的兴趣。
【反思】好情境让物理课堂变得更有效。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很多教师也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中,他们觉得情境教学没有必要,而且耽误了教学时间,还不如花点时间做题训练,这种观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尤为常见,这让情境教学陷入了“贫境”之中。其实不然,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物理就是干巴巴的理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更深、掌握更牢。
困惑四:“管”与“放”,分寸该如何把握?
【现象】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实验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比如在测量物体的密度时,如果让学生来摸索,时间太长;如果让教师管,课堂变死。那该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呢?
【反思】“管”与“放”全在时机上。
对上述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及自己的经验、态度与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教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突发事件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只有学生主体的觉醒,才有课堂的精彩。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展示、质疑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的精彩。相信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物理课堂将更显生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