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媒体资源,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若能根据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应运而生,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教师的青睐,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学习是“在他所创设的世界中直观自己”。那么怎样在语文课件中架起一道桥梁,沟通作者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他们碰撞、交触,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呢?创设情境。如《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学生就很难理解,毕竟空间距离太远。那么制作该课课件时笔者就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笔者的做法是在课件中载入一段录像,录像中有康桥风光的介绍,还有剑桥大学的介绍,很快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自身仿佛进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人物当时的环境,进而理解人物的心境,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从而感悟人物的性格美。因此,课件制作中,要精心安排图像、声音、情境等,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积极的刺激,从而提高诸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力和选择性等整体感知能力。
  二、直观生动,突破难点
  语文教学中,有些问题教师单凭嘴讲,学生常常“难以理解”,这也主要是“难以想象”造成的,而图画式多媒体恰好能帮助学生再现形象,使教学更直观生动,从而准确甚至深入理解。如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素称千古绝唱,但一些画面感不强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感知这两句诗美在何处,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一幅深秋江天图: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学生便立即从直观的画面中感悟到了这幅意境深远,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文字的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让一些不能很好地再现画面的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让那些已理解句子含义的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愉悦中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这是以往的仅凭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条件不可比拟的。
  三、巧用课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兴趣具备了,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都可一帆风顺,其实在很多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难点,学生一下子分析不到的地方,而这往往需要教师费些心思来化解难点,变难为易,化繁为简,有时,信息技术手段可助一臂之力,引领出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如《蜀相》一课,此诗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联表为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的诗句是古诗鉴赏中的一个难点,它体现着中国文学表达情感深藏含蓄的典型特点,若学生读不透此联的情感内涵,便无法顺利的把握全诗主旨。我紧紧抓住这一联中的“自,空”二字,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将其它作品中带有“自,空”二字的诗句集结起来,我从学生熟知的“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始,让网页带领他们阅读一句句的“自,空”诗句,欣赏一首首的名诗,很快,不少学生从大量的诗作中体悟到了“自,空”二字多在诗作中表达诗人内心失落,惆怅,无奈的情绪,然后推知杜甫的徒有美景,无人欣赏,空有英雄,无人凭吊的空落,怅惘之情。通过录像并阅读列出杜甫的一些诗作及评析,然后写一篇凭吊杜甫的文章。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教学者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与模式,这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能动性原则为理论依据,结合所教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爱好等多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作切实有效的教学指导。
  四、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体验感人至深的情感美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若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就会使审美对象从表象到本质内容上都深深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冲动和共鸣。所以我们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的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审美共振。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我设计了一张精美的多媒体“首页”——徐志摩在康河里划船的图片,配合《神秘园》舒缓的音乐,使学生提前进入一个符合课文需要的内容和情感氛围中,自己似乎已身临剑桥其境;而美丽的剑桥与孤独的徐志摩在屏幕上交相辉映时,毋需教师太多的讲解,诗歌的情感就可得到形象生动的萌发,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与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了共鸣,教学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总之,我们要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灵活选用多媒体辅助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教学内容生动化,便于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扬长避短,在和谐中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禹飚.《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实践和体会》
  [2]施妮.《激活网络环境优化语文教学》
  [3]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浦区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问题、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我们课堂上的有价值的“节外生枝”、“阴错阳差”、“灵光一闪”,我们不能避而不闻,视而不见,或简单处理,而需要我们教师智慧的引领,对意料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将教学中的小事变得有意义,只有这样的课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
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是农业银行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地市州城区机构业务市场逐渐饱和.要发展必须进行市场迁移.将业务发展重心转向县域。作为县域市场中最具有
为确保乌参1井钻探成功,研发了密度从1.20g/cm3到1.80g/cm3的抗高温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抗温性、沉降稳定性、抑制性、封堵性好,抗粘土污染能力强.该体系在乌参1井四开井段进行
基于比例桥联律,利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给出一个关于Ⅰ型分层桥联裂纹的解析模型.结果分析表明,裂纹的能量释放率随着裂纹的扩展有一个上升到下降的过程,这完全不同于无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是否领会贯通,有没有收获和提升,是否感到快乐。反之,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教得很努力,却没有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或低效的。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
【摘 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健身作用与传承价值,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社会形势下,探讨与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进而实现有机继承与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充实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容体系,确保“全民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促进作用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
【摘 要】初中学生的优点是上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能力强,同学之间有相互竞争的意识。如何把这种优点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呢!在课堂上设置游戏,能够激活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本文论述如何用游戏教学来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游戏;主体;创新;合作  一些学生由于小学英语基础不牢固,对学习英语态度不够重视,还由于自身有自卑心理,不敢张口说英语,没有掌握适
音乐的美是人所共知的,它对人性的陶冶,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音乐欣赏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充分挖掘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塑造其完美人格,这是时代的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本文对音乐欣赏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的研究旨在拓宽学校德育途径丰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