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获奖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的构思进行了阐述。节目摒弃了模式化的教化功能,用生动的故事、朴实的语言而构成。平淡之中见精神,平凡之中见高尚,平和之中见内涵。
关键词:专题音乐节目 真实 生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由北京电台音乐广播选送的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广播文艺音乐节目一等奖。
整部作品以真实为出发点,立意深刻,表达自然纯朴,语言、音乐、音响的成功结合塑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达到了突出主题的目的。
一
在河北省革命老区阜平县,有一座叫马兰村的小村庄,寂静的山村里经常传出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演奏的美妙旋律,演奏这些乐器的是马兰村的孩子们,教他们演奏乐器的老师叫邓小岚。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曾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抗战时期,他带领《晋察冀日报》社的编辑队伍在马兰村战斗生活了很多年。邓拓在他著名的杂文集《燕山夜话》中所使用的笔名“马南邨”,就是“马兰村”的谐音。邓小岚是在马兰村长大的,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一生从事科技工作。退休以后,她一心想了却心中的夙愿,回马兰村看望养育过她的乡亲们。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她重新踏上马兰村的土地时,当地的老百姓仍能准确地叫出她的乳名,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让邓小岚泪流满面。
马兰村四周群山环绕,峡深谷幽,经济落后。邓小岚说她第一次到马兰小学时想和孩子们一起唱首歌,可是孩子们什么歌都不会唱。她心痛了。她说:“因为这儿音乐教育基本上是空白,没有人能教他们,所以小孩儿唱歌也很少,唱得音也不准,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酸酸的。 ”
邓小岚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看着破旧的学校,她发动弟弟妹妹们捐资四万多元盖了七间校舍,又把家里人用过和朋友们捐来的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带到了马兰村。
吹拉弹唱全能的邓小岚在爱人的支持下,节衣缩食,一年三万多元的退休金,她把两万元用在了马兰村孩子们的身上。她说:“我一个月留一千块钱就行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我要省下一千块钱给马兰村,一千块钱在城里买几件衣服就没有了,可是在农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买电子琴可以买五个,小提琴也是四五把。我这样做,家里人都很理解。”
当笔者2011年到马兰村采访时,被邓小岚的故事感动了。于是,我决定做一部关于马兰村小乐队的专题音乐节目。
二
对于专题音乐节目而言,音乐作品是基础,没有好的音乐作品音乐专题无从谈起。马兰村的孩子们都是在山区长大的,他们的音乐基础非常差,演奏的乐曲欣赏性不强,搞不好就做成了一般的录音报道。
如何增加专题音乐节目的可听性、欣赏性?于是,在制作节目时,我加进了自己用小提琴演奏的孩子们演唱的歌曲《心愿》改编成的小提琴曲,这样就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意境。另外还运用了一首非常感人的管弦乐曲《情系人民》贯穿主题,不仅烘托了情绪,又增强了节目的欣赏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节目一开始运用了小溪流水和鸟鸣的音响,然后引出小提琴曲《心愿》和解说词:“我看过很多音乐神童的表演,被他们演奏演唱的音乐陶醉。沉浸在纯净的音乐中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当我看到马兰村小学小乐队的表演时,我被孩子们那种对音乐强烈的热爱感动了。”
这一段落通过音响、音乐、解说词一下子把人带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它没有用唯美的抒情、刻意的雕琢、精心的摆布,却给听众留出想象的空间。节目一开始就力争给人一种内在的激情,感染、震撼听众。邓小岚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对马兰村的这份感情,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十分真实、感人。如何把这份情感充分体现在节目中,笔者思考了很久。
节目当然应该以真实为出发点,描绘邓小岚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她的情感世界,给人以内在的震撼和感动。节目的感人力量源自事实本身,邓小岚坚持了八年用音乐对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
邓小岚的讲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听起来更让人信服。她说:“因为这儿音乐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没有人教他们,所以小孩唱歌也很少,唱的音也不准,看到那种情况,心里酸酸的。”这段采访,让人感到真实、真诚,没有一点儿虚伪的成分,用在节目中起到了平淡中流淌出耐人寻味的情愫,真实中留下令人咀嚼回味余地的作用。
笔者去马兰村采访时接触到很多学生家长,他们说起邓小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一位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就跟邓老师一直在学习小提琴,因为我们在山区,孩子们接触音乐的机会也特别少,而且我们经济能力也达不到,没有机会让孩子学习音乐知识,邓老师来到这里,帮助他们、指导他们。 ”
马兰村的孩子们非常喜欢邓小岚,我见到一位八岁的小女孩,她质朴的话到现在都让我难以忘怀。她说:“小提琴特别好听,我喜欢小提琴,邓老师对我特别好。”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令人心动。专题音乐节目的魅力就是真实,故事如果不真实是不会打动人的。
最让我感动的还有邓小岚给学生们上课时的情景。这些孩子们最初连哆、来、咪都不认识,现在他们竟然能演奏贝多芬的《欢乐颂》。这些完全是邓小岚一片真情换来的,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拉琴,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唱歌。她经常就住在马兰村,从北京到马兰村每次进出都要坐火车,再换乘长途汽车,去一趟就要八个小时,来来往往邓小岚坚持了八年。
在邓小岚心里,马兰村永远是那样亲近。她对马兰村的孩子们充满了爱,就像家里的亲人一样,爱得那样深沉。
节目中采用的语言普通而平常,叙述动情而不煽情,平静中显示出内在的张力和意蕴,让听众在真实、真诚、真情中感动。
三
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讲述的是邓小岚帮助马兰村的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故事。透过这个故事,让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邓小岚,体会到故事背后所蕴藏的思想内涵。
在节目中有一段对邓小岚的采访,她是这样说的:“我就希望这些孩子以后音乐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他们不会有苦闷的时候。另外,我也希望有一些孩子能够在音乐方面深造,更希望有一些读师专,读师范大学学习音乐,回来再教以后的孩子,这样这个事情就延续下去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邓小岚的精心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学习下,马兰村孩子们的演奏、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音乐让他们长了见识。原来他们都怕见生人,现在能落落大方地登台表演,他们也有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马兰小学音乐教室的墙上,我看到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的画像,还写着这样一句话: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邓小岚用人类最美的语言启蒙了老区的孩子们。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用音乐对孩子们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充满希望。
节目最后我用邓小岚的话来结束:“中国千百万农村的儿童这一块儿是个大大的空白,要多多关注农村的孩子,他们也应该和城市的孩子同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邓小岚的话展现了她对农村孩子们的那种情怀。她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孩子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候。从她身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信念永远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不断提升自身文明、引领社会和谐进步的精神力量。
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富有声音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它摒弃了模式化的教化程式,而是用生动的故事来构成的。鲜活的素材只有通过深入采访才能捕捉到,节目力求以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动听众。平淡之中见精神,平凡之中见高尚,平和之中见内涵,努力成为一部来自生活的广播精品佳作,我想我是做到了。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关键词:专题音乐节目 真实 生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由北京电台音乐广播选送的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广播文艺音乐节目一等奖。
整部作品以真实为出发点,立意深刻,表达自然纯朴,语言、音乐、音响的成功结合塑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达到了突出主题的目的。
一
在河北省革命老区阜平县,有一座叫马兰村的小村庄,寂静的山村里经常传出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演奏的美妙旋律,演奏这些乐器的是马兰村的孩子们,教他们演奏乐器的老师叫邓小岚。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曾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抗战时期,他带领《晋察冀日报》社的编辑队伍在马兰村战斗生活了很多年。邓拓在他著名的杂文集《燕山夜话》中所使用的笔名“马南邨”,就是“马兰村”的谐音。邓小岚是在马兰村长大的,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一生从事科技工作。退休以后,她一心想了却心中的夙愿,回马兰村看望养育过她的乡亲们。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她重新踏上马兰村的土地时,当地的老百姓仍能准确地叫出她的乳名,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让邓小岚泪流满面。
马兰村四周群山环绕,峡深谷幽,经济落后。邓小岚说她第一次到马兰小学时想和孩子们一起唱首歌,可是孩子们什么歌都不会唱。她心痛了。她说:“因为这儿音乐教育基本上是空白,没有人能教他们,所以小孩儿唱歌也很少,唱得音也不准,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酸酸的。 ”
邓小岚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看着破旧的学校,她发动弟弟妹妹们捐资四万多元盖了七间校舍,又把家里人用过和朋友们捐来的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带到了马兰村。
吹拉弹唱全能的邓小岚在爱人的支持下,节衣缩食,一年三万多元的退休金,她把两万元用在了马兰村孩子们的身上。她说:“我一个月留一千块钱就行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我要省下一千块钱给马兰村,一千块钱在城里买几件衣服就没有了,可是在农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买电子琴可以买五个,小提琴也是四五把。我这样做,家里人都很理解。”
当笔者2011年到马兰村采访时,被邓小岚的故事感动了。于是,我决定做一部关于马兰村小乐队的专题音乐节目。
二
对于专题音乐节目而言,音乐作品是基础,没有好的音乐作品音乐专题无从谈起。马兰村的孩子们都是在山区长大的,他们的音乐基础非常差,演奏的乐曲欣赏性不强,搞不好就做成了一般的录音报道。
如何增加专题音乐节目的可听性、欣赏性?于是,在制作节目时,我加进了自己用小提琴演奏的孩子们演唱的歌曲《心愿》改编成的小提琴曲,这样就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意境。另外还运用了一首非常感人的管弦乐曲《情系人民》贯穿主题,不仅烘托了情绪,又增强了节目的欣赏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节目一开始运用了小溪流水和鸟鸣的音响,然后引出小提琴曲《心愿》和解说词:“我看过很多音乐神童的表演,被他们演奏演唱的音乐陶醉。沉浸在纯净的音乐中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当我看到马兰村小学小乐队的表演时,我被孩子们那种对音乐强烈的热爱感动了。”
这一段落通过音响、音乐、解说词一下子把人带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它没有用唯美的抒情、刻意的雕琢、精心的摆布,却给听众留出想象的空间。节目一开始就力争给人一种内在的激情,感染、震撼听众。邓小岚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对马兰村的这份感情,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十分真实、感人。如何把这份情感充分体现在节目中,笔者思考了很久。
节目当然应该以真实为出发点,描绘邓小岚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她的情感世界,给人以内在的震撼和感动。节目的感人力量源自事实本身,邓小岚坚持了八年用音乐对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
邓小岚的讲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听起来更让人信服。她说:“因为这儿音乐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没有人教他们,所以小孩唱歌也很少,唱的音也不准,看到那种情况,心里酸酸的。”这段采访,让人感到真实、真诚,没有一点儿虚伪的成分,用在节目中起到了平淡中流淌出耐人寻味的情愫,真实中留下令人咀嚼回味余地的作用。
笔者去马兰村采访时接触到很多学生家长,他们说起邓小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一位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就跟邓老师一直在学习小提琴,因为我们在山区,孩子们接触音乐的机会也特别少,而且我们经济能力也达不到,没有机会让孩子学习音乐知识,邓老师来到这里,帮助他们、指导他们。 ”
马兰村的孩子们非常喜欢邓小岚,我见到一位八岁的小女孩,她质朴的话到现在都让我难以忘怀。她说:“小提琴特别好听,我喜欢小提琴,邓老师对我特别好。”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令人心动。专题音乐节目的魅力就是真实,故事如果不真实是不会打动人的。
最让我感动的还有邓小岚给学生们上课时的情景。这些孩子们最初连哆、来、咪都不认识,现在他们竟然能演奏贝多芬的《欢乐颂》。这些完全是邓小岚一片真情换来的,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拉琴,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唱歌。她经常就住在马兰村,从北京到马兰村每次进出都要坐火车,再换乘长途汽车,去一趟就要八个小时,来来往往邓小岚坚持了八年。
在邓小岚心里,马兰村永远是那样亲近。她对马兰村的孩子们充满了爱,就像家里的亲人一样,爱得那样深沉。
节目中采用的语言普通而平常,叙述动情而不煽情,平静中显示出内在的张力和意蕴,让听众在真实、真诚、真情中感动。
三
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讲述的是邓小岚帮助马兰村的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故事。透过这个故事,让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邓小岚,体会到故事背后所蕴藏的思想内涵。
在节目中有一段对邓小岚的采访,她是这样说的:“我就希望这些孩子以后音乐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他们不会有苦闷的时候。另外,我也希望有一些孩子能够在音乐方面深造,更希望有一些读师专,读师范大学学习音乐,回来再教以后的孩子,这样这个事情就延续下去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邓小岚的精心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学习下,马兰村孩子们的演奏、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音乐让他们长了见识。原来他们都怕见生人,现在能落落大方地登台表演,他们也有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马兰小学音乐教室的墙上,我看到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的画像,还写着这样一句话: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邓小岚用人类最美的语言启蒙了老区的孩子们。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用音乐对孩子们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充满希望。
节目最后我用邓小岚的话来结束:“中国千百万农村的儿童这一块儿是个大大的空白,要多多关注农村的孩子,他们也应该和城市的孩子同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邓小岚的话展现了她对农村孩子们的那种情怀。她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孩子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候。从她身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信念永远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不断提升自身文明、引领社会和谐进步的精神力量。
专题音乐节目《马兰的琴声》富有声音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它摒弃了模式化的教化程式,而是用生动的故事来构成的。鲜活的素材只有通过深入采访才能捕捉到,节目力求以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动听众。平淡之中见精神,平凡之中见高尚,平和之中见内涵,努力成为一部来自生活的广播精品佳作,我想我是做到了。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