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3
摘要:本文就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究,结合某工程在施工操作时遇到连续箱梁预应力管道堵塞情况处理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该类事件发生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铁路桥梁;预应力管道;现浇梁
引言
近年来,在高速铁路桥梁中,由于变形小、强度高、预应力损失小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预应力现浇箱梁被广泛的使用。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可以有效的保持桥梁整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可以为同类工程中出现的相同问题提供借鉴
一、工程概况
本文对某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了探究,该客运专线跨高速公路特大桥使用的是现浇连续道岔梁,整体桥梁的墩身高度到达了24.5m,整体跨度则为32m,是较为大型的跨高速公路大桥,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钢绞线的安装工作,然后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总体都采用P型的结构锚进行作业。该工程在进行第2节段段时出现了状况,在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发现桥梁左中腹板的F2a、两束当中的B2a,一共三束钢束在A节段发生了管道阻塞的状况,出现该状况的原因是渗浆的固结,这对于A节段整体而言影响比较大,导致相应位置的预应力大幅度削减。F2a钢束在张拉之后,和设计预应力的数值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同理B2a两个钢束的张拉应力大小也不符合实际的要求。技术工作人员对整体工程进行检查后发现,这三束预应力的管道已经被完全堵塞,根本无法进行通风。F2a钢束的阻塞管道纵断面示意图如下:
二、原因分析
我们对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管道内固结物的取样分析,根据固结物的组成成分以及颜色等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该固结物是由于预应力管道内压浆的浆液串浆固结生成的。压浆过程中没有控制好预应力管道的密闭性,并且混凝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贯通空隙,从而导致压浆工作进行时产生了大量的串浆,在压浆时压力的作用下,串浆进入混凝土的空隙中然后再管道内流动,从而导致预应力管道出现堵塞情况。管道未能完全密闭的原因是,我们采取的P锚固定在墩顶内预应力钢束是无法进行全面封严的,技术设备上的误差是不能轻易消除的。。而混凝土之间的空隙存在的原因是,中腹板端头用于固定的钢束锚在预应力的作用下呈现出喇叭状张开,加上周边有相应的设备对其进行加强,各个腹板和横墙的钢筋相互交融,导致钢筋的密度过大,受到钢筋应力的影响,底部的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振捣不密实的情况了,再受到钢束净间距离的影响,就产生了许多贯通着的空隙。
三、处理方案比选及加固施工
根据对本案例的实际情况的排查,桥梁设计人员和相关的专家组人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结合桥梁出现管道堵塞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了三种可行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方案1:把相关的数据内容交给设计院,通过设计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检验,如果检验出的数据满足桥梁结构的相关要求,就可以跳过加固处理环节。
方案2:为了让桥梁的张拉应力符合相关的要求,根据本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增大左中腹板两侧的地板的钢束张拉控制应力,采用临近的左侧底板备用钢束。
对比方案一和方案二我们可以看出,方案一的处理方式不够安全,如果监测结果出现错误,那么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就会大幅度降低,方案二中就是较为科学的处理方案了,通过增大B3a钢束的预应力,可以有效的加强桥梁的抗拉性能,这样就可以有效处理好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理堵塞的问题了。
方案3:补偿预应力方案。如果方案二中的加固方法不能较好的对管道堵塞问题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在A节段左侧中腹板两侧植筋进行腹板加厚操作,在加厚区域设置相应的预应力筋,这样就可以有效加大桥梁的总体预应力了。具体的加固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方案三我们可以更大化地完成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工作,可以让桥梁的预应力达到规定的要求。
上述三个方案是针对不同堵塞情况下的检验方案,其中方案一和方案二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所以我们采取方案三来对现浇连续道岔梁进行加固补强操作。最终,施工方根据方案三完成了该桥梁的加固作业,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按照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对腹板植筋,然后补浇适量的混凝土,之后加固腹板,对加厚之后的腹板进行锚固和张拉操作,所有流程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工程验收了,如果加固后的桥梁预应力满足了相关要求,则视为成功加固。该桥梁在完工之后,经过检验可以正常的使用。
四、预防预应力管道堵塞的措施
(1)我们可以在施工团队中进行质量教育,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让工作人员作业时可以保持施工的质量,从而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出现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的堵塞问题。
(2)在進行内膜安装施工操作之前,通过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加强对波纹管完整性的检查工作,特别是对于两个节段接头的地方,要严格的进行检查,检查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程的实施。
(3)在钢筋密集区域预留混凝土下料通道和振捣通道,必要时在钢筋骨架上开孔,随混凝土浇筑进行恢复。
我们应该针对现浇连续道岔梁出现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原因进行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加固措施,这样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了,能够让桥梁工程的建设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结语
通过实例证明,本文介绍的加固方案是可以在现浇梁的预应力管道堵塞中使用的,并且该方法是安全可靠的,因此对该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一定要通过技术人员的计算和核实来进行加固方案的设计,在技术人员给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和施工图纸之后,施工人员才可以开始施工操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加固工作的顺利进行,现浇桥梁的加固方案已经在城市的桥梁建设中广泛的应用了。所以说,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力度,系统、科学的在现浇连续道岔梁中运用这项技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桥梁建筑工程施工后的安全性。此外,进行施工操作的工作人员也要学会创新,摒弃掉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确保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差错,控制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现浇桥梁的整体质量了。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通过该技术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本文对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相关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相关的处理方案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问题的分析,同时还给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同类型的工程提供有效范本。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基础工程的建设速度在不断的加快,桥梁工程也在不断的增多,预应力现浇连续道岔梁的施工建设工艺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种工艺下建设出来的设施都比较节约材料,并且有着良好的安全系数,应该进一步的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顺利.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S1:136-137.
[2]彭国军.浅谈道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123+125.
[3]杨红亮.现浇多跨道岔连续梁支架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S1:131-133+109.
[4]杜桃明.无缝道岔梁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5]李征.大体积道岔连续梁一次浇筑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5,04:119-121.
[6]苑博.浅谈连续梁施工(支架现浇法)技术控制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4:141-142.
摘要:本文就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究,结合某工程在施工操作时遇到连续箱梁预应力管道堵塞情况处理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该类事件发生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铁路桥梁;预应力管道;现浇梁
引言
近年来,在高速铁路桥梁中,由于变形小、强度高、预应力损失小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预应力现浇箱梁被广泛的使用。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可以有效的保持桥梁整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可以为同类工程中出现的相同问题提供借鉴
一、工程概况
本文对某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了探究,该客运专线跨高速公路特大桥使用的是现浇连续道岔梁,整体桥梁的墩身高度到达了24.5m,整体跨度则为32m,是较为大型的跨高速公路大桥,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钢绞线的安装工作,然后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总体都采用P型的结构锚进行作业。该工程在进行第2节段段时出现了状况,在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发现桥梁左中腹板的F2a、两束当中的B2a,一共三束钢束在A节段发生了管道阻塞的状况,出现该状况的原因是渗浆的固结,这对于A节段整体而言影响比较大,导致相应位置的预应力大幅度削减。F2a钢束在张拉之后,和设计预应力的数值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同理B2a两个钢束的张拉应力大小也不符合实际的要求。技术工作人员对整体工程进行检查后发现,这三束预应力的管道已经被完全堵塞,根本无法进行通风。F2a钢束的阻塞管道纵断面示意图如下:
二、原因分析
我们对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管道内固结物的取样分析,根据固结物的组成成分以及颜色等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该固结物是由于预应力管道内压浆的浆液串浆固结生成的。压浆过程中没有控制好预应力管道的密闭性,并且混凝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贯通空隙,从而导致压浆工作进行时产生了大量的串浆,在压浆时压力的作用下,串浆进入混凝土的空隙中然后再管道内流动,从而导致预应力管道出现堵塞情况。管道未能完全密闭的原因是,我们采取的P锚固定在墩顶内预应力钢束是无法进行全面封严的,技术设备上的误差是不能轻易消除的。。而混凝土之间的空隙存在的原因是,中腹板端头用于固定的钢束锚在预应力的作用下呈现出喇叭状张开,加上周边有相应的设备对其进行加强,各个腹板和横墙的钢筋相互交融,导致钢筋的密度过大,受到钢筋应力的影响,底部的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振捣不密实的情况了,再受到钢束净间距离的影响,就产生了许多贯通着的空隙。
三、处理方案比选及加固施工
根据对本案例的实际情况的排查,桥梁设计人员和相关的专家组人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结合桥梁出现管道堵塞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了三种可行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方案1:把相关的数据内容交给设计院,通过设计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检验,如果检验出的数据满足桥梁结构的相关要求,就可以跳过加固处理环节。
方案2:为了让桥梁的张拉应力符合相关的要求,根据本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增大左中腹板两侧的地板的钢束张拉控制应力,采用临近的左侧底板备用钢束。
对比方案一和方案二我们可以看出,方案一的处理方式不够安全,如果监测结果出现错误,那么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就会大幅度降低,方案二中就是较为科学的处理方案了,通过增大B3a钢束的预应力,可以有效的加强桥梁的抗拉性能,这样就可以有效处理好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理堵塞的问题了。
方案3:补偿预应力方案。如果方案二中的加固方法不能较好的对管道堵塞问题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在A节段左侧中腹板两侧植筋进行腹板加厚操作,在加厚区域设置相应的预应力筋,这样就可以有效加大桥梁的总体预应力了。具体的加固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方案三我们可以更大化地完成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工作,可以让桥梁的预应力达到规定的要求。
上述三个方案是针对不同堵塞情况下的检验方案,其中方案一和方案二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所以我们采取方案三来对现浇连续道岔梁进行加固补强操作。最终,施工方根据方案三完成了该桥梁的加固作业,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按照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对腹板植筋,然后补浇适量的混凝土,之后加固腹板,对加厚之后的腹板进行锚固和张拉操作,所有流程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工程验收了,如果加固后的桥梁预应力满足了相关要求,则视为成功加固。该桥梁在完工之后,经过检验可以正常的使用。
四、预防预应力管道堵塞的措施
(1)我们可以在施工团队中进行质量教育,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让工作人员作业时可以保持施工的质量,从而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出现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的堵塞问题。
(2)在進行内膜安装施工操作之前,通过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加强对波纹管完整性的检查工作,特别是对于两个节段接头的地方,要严格的进行检查,检查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程的实施。
(3)在钢筋密集区域预留混凝土下料通道和振捣通道,必要时在钢筋骨架上开孔,随混凝土浇筑进行恢复。
我们应该针对现浇连续道岔梁出现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原因进行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加固措施,这样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了,能够让桥梁工程的建设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结语
通过实例证明,本文介绍的加固方案是可以在现浇梁的预应力管道堵塞中使用的,并且该方法是安全可靠的,因此对该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一定要通过技术人员的计算和核实来进行加固方案的设计,在技术人员给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和施工图纸之后,施工人员才可以开始施工操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加固工作的顺利进行,现浇桥梁的加固方案已经在城市的桥梁建设中广泛的应用了。所以说,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力度,系统、科学的在现浇连续道岔梁中运用这项技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桥梁建筑工程施工后的安全性。此外,进行施工操作的工作人员也要学会创新,摒弃掉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确保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差错,控制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现浇桥梁的整体质量了。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通过该技术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本文对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相关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相关的处理方案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问题的分析,同时还给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同类型的工程提供有效范本。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基础工程的建设速度在不断的加快,桥梁工程也在不断的增多,预应力现浇连续道岔梁的施工建设工艺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种工艺下建设出来的设施都比较节约材料,并且有着良好的安全系数,应该进一步的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顺利.现浇连续道岔梁预应力管道堵塞的处理[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S1:136-137.
[2]彭国军.浅谈道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123+125.
[3]杨红亮.现浇多跨道岔连续梁支架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S1:131-133+109.
[4]杜桃明.无缝道岔梁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5]李征.大体积道岔连续梁一次浇筑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5,04:119-121.
[6]苑博.浅谈连续梁施工(支架现浇法)技术控制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