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后现代小说《玻璃山》中现代人攀爬玻璃山的故事情节解读为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建立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对该篇小说的多元化理解,而且对启发人类构建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6-0141-04
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1989)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以其戏谑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而闻名于世,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批评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美国“新一代后现代作家”之父。①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反应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长、短篇小说,并曾从事过新闻记者、杂志编辑、大学教师等工作。其代表作《白雪公主》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对古老的格林童话进行了解构和重建,堪称后现代小说中的经典。巴塞尔姆的小说,不论长篇还是短篇,都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其一,后现代主义中的解构主义特征在巴塞尔姆的作品中显露无遗。作者常常将貌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及破碎无序的句子拼贴或并置在一处,或在故事中穿插混乱的时空、模糊的人物及跳跃的情节等。其二,戏仿也是巴塞尔姆作品中的又一后现代主义特征。所谓戏仿,并不是对某一文本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比较基础上的一种有差异的重复。例如,《白雪公主》是以古老童话为题材的,但童话在巴塞尔姆笔下却出现了人物的变形和情节的扭曲。通过这样的戏仿手法,巴塞尔姆旨在实现小说意义新的诠释。而这正是巴塞尔姆小说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特征——重建,即意义的重建。巴塞尔姆的小说一反传统小说中的情节及人物的发展特征,试图凭借语言的碎片强调小说全新的意义,从而对当代现实社会提出新的讨论和批评。
一
生态批评是一种繁荣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新兴批评理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对其的统一定义。一般而言,生态批评研究的是文学文本中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著名生态理论批评家格雷格•杰拉德教授所定义的,“生态批评探索的是从华兹华斯和梭罗到迪斯尼和BBC期间的所有自然文献中想象和描绘人与环境关系的方式” 。②美国公认的生态批评的创始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也将生态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和物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 ③当前普遍使用的生态批评的定义是由大卫•梅泽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批评是研究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文学的科学” 。④简言之,生态批评是以自然和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研究文学文本的一种崭新的方法论,其重点就是要探究人与自然的深层次关系并揭示人对自然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的。作为我国生态批评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的王诺教授归纳了生态文学的三点核心特征,即“第一,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第二,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第三,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 。(注: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9)由此可见,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诠释一篇文学作品,使之成为生态文学,一方面是要剖析作者如何在文本中构建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要从文本中找到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而最终将和谐生态社会的核心归纳为生态系统的根本利益。
二
巴塞尔姆创作的短篇小说《玻璃山》无疑也是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一。该部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都市生活》中,其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运用和创新受到了国内外多位评论家的广泛评论。在《玻璃山》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戏仿、解构、重建等后现代主义小说普遍的写作技巧,彻底颠覆了那堪的那维亚古老童话故事《玻璃山上的公主》中所描绘的英雄救美并最终和公主成婚登上王位的浪漫故事情节,创造性地讲述了一个现代都市人不断攀爬一座位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城中心的玻璃山的离奇故事。
全文共由100个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没有传统小说的线性发展情节。其内容表面上毫无逻辑、秩序混乱,然而,这似乎支离破碎的荒谬情节却反映出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深度思考。作者通过对攀爬过程中主人翁“我”的内心世界和山下“我的熟人们”对“我”的态度的描写,试图构建一个人类生态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即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对现代社会中所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提出警告。因此,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不仅能丰富对该篇小说的多元化理解,而且对启发人类构建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任何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也不例外。著名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帕翠思娅•沃注意到“在巴塞尔姆的大多数作品里, 虚构的世界体系里总是浮出保持真实生活原样的点点滴滴”。(注: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 London & New York: Methuen.1984.转引自段艳丽,试论《玻璃山》中的简化原则)也就是说,巴塞尔姆的《玻璃山》虽然使用了戏仿、解构、重建等诸多的后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而使其情节内容显得朦胧而晦涩,但这表面上支离破碎的情节却正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玻璃山》的创作背景是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那时,蓬勃发展的美国工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而联邦政府所奉行的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政策也使得土地等自然资源遭到无节制的开垦和利用,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另外,当时人们认为在地大物博的美国境内,自然资源是用之不竭的,这样的盲目乐观和错误认识也再次加重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正如当时美国农业部部长吉福德•平肖曾指出的:“人类第一重要的责任就是控制他们所生活于其上的地球。”(注:张延杰: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产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总第186期)当时的政府完全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反而强调要将自然资源控制在人类手中,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和开发每一份自然资源。人们彻底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而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急剧膨胀所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名论著《寂静的春天》中所指出的公害和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普遍存在的贫困、失业、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及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的发生, 各种社会思潮的肆意流行,使整个社会变得动荡不安, 美国传统价值观念遭到挑战,人类的本性被工业机器所扭曲和扼杀,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恶化。
三
具体分析,整个故事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分阶段性的将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故事结局发人深省。
首先,小说的题目“玻璃山”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作者的自然观。众所周知,山是组成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山就代表着自然,反映着自然,是自然的一个表象。再看“山”的限定词“玻璃”,玻璃通常给人以纯洁、通透的感觉,这里作者以“玻璃山”为题,旨在暗示自然是纯洁而美丽的。作者接下来对此座玻璃山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写:“用手摸摸这山坡,会觉得凉。仔细观察这山坡,能看到里面闪闪发光的蓝白色火焰。”这里山的凉意暗示着山的神圣,而里面不知为何物的蓝白色火焰更强调了山的神秘。其后作者再次突出了山的伟岸高大,“此山或高耸入云,或直指太阳”。既然山是自然的代表,那么作者这样写就反映出其自然观,即:自然是伟大的、神秘的,不可控制的。故事的第二句定义了山的具体位置,“这座玻璃山矗立在十三大街和第八大街的拐角处”。无疑,十三大街和第八大街指的是纽约的市中心。显然,一座大山唐突地出现在大都市中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肆意开发和利用是贪婪的,使得在硕大个纽约城中也许最后一丝自然的痕迹便是这座玻璃山了。作者将题目定为《玻璃山》,一方面是戏仿了古老的神话故事,促使人们对两个故事进行深度的对比,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则是暗示着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自然的故事。
故事开端的第一句话就揭示了全文的主线。“我正试图爬上那座玻璃山”。故事的主人公“我”是大都市中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普通人,代表着现代社会中的人民大众。第一句话就点明了人类的野心,即要爬上那座玻璃山,要战胜自然,要控制自然。在小说中,作者反复强调了爬山的方法,即依赖“助爬铁钉”和“橡皮吸盘”。显然,这两种攀爬工具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作者认为,人类通过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对自然的统治和利用。在主人公“我”不断攀爬玻璃山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看向山脚,观察山下旁观者的言语和行为,而且攀爬者爬得越高似乎对山下人的观察就更为细致而全面。这里“旁观者”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其他民众,而这一情节则喻示着人类在逐渐战胜自然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认识自己的社会,特别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本性。
随着第三句“我已登上山坡的下段”,故事进入到发展阶段。 “我”在爬山过程中对山下人群的观察暗示着人在企图控制自然的客观实践中所获得的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作者多次在小说中重复强调“我在这一带地方是个新人,但我有些相识的人”。一次次的“新人”及“相识的人”的出现,更为生动地表明现代社会人情的冷淡及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当我爬到两百英尺高度的时候,山下“我”相识的人给“我”加油,说道:“蠢货”、“笨蛋”。从常识看来,一个站在两百英尺即距离地面六十米左右高度的人是不可能清楚地观察到山下人们的行为的,更不可能听清楚山下人群所发出的只字片语。这样看似荒谬的情节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实践中所获得的对社会本质越来越真切的认识。而山下人群所发出的污言秽语恰如其分地突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道德的沦丧及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消失。随着“我”不断的攀爬,“我”听到的看到的社会现实更为丰富了。山下的人评论我说:“这愚蠢的下流胚。”“最好给他胯下一脚。”“最好用尖棍戳他的眼睛。”“最好用湿鱼抽他的肚皮。”“最好用石头砸他的背。”“他要是摔下来,不会摔得鲜血四溅吗?”“但愿如此,我会把手巾浸进他的血里。”这一系列的刻薄言语更成为了这个人群冷漠、缺乏温情、道德沦丧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然而,除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危机,遭到严重破坏的现代生态环境在故事中也通过具体细节描绘了出来。例如,“人行道上满是狗屎,五彩缤纷,有土黄色、棕土色、铁黄色、深赭色……一排榆树被拦腰折断,躺在大众汽车和勇士汽车之间”。 现代社会里,为了要修建更多的停车场,越来越多的树木遭遇砍伐的厄运。而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利用,城市和城市周边野生动物已近绝迹,城市已经变成一个由狼驯化而来的宠物狗们堆积狗屎的垃圾场。在不断放大现代社会现实的过程中,作者还巧妙地加入了讨论,探究了人类盲目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而最终作者用反讽的手法将这一原因归纳为:为了获得“金色城堡里的那位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
当“我”登至二百零六英尺高度,胜利在望时,故事发展到高潮阶段,作者对人类征服自然的做法的原因和后果都进行了总结。这时“我”看见“在山脚下堆满了马的尸体,还有骑马人的尸体,很多垂死的人还在呻吟”。在第六十三句中,作者罗列了许多骑马登山而失败的爵士的名字以加强效果。“骑马人”的形象让读者不禁联想到古时的骑士,而“山下堆满了尸体”则暗示了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其对自然的征服之旅,而此行为的唯一后果就是人类的死亡。一次次的死亡,一次次的尝试,无数人在攀爬过程中丧生,而又有多少人固执地继续往上爬,这体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欲望之强、野心之大。此时,作者也逐渐揭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玻璃山顶是金色的城堡,“那座金制的城堡由一只消瘦的雄鹰守卫着,它的眼睛是两块冒着火焰的红宝石”。而金色的城堡存在着那个“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我朝这个有多层含义的象征走去,可是我一摸它,它只不过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金色城堡”和“雄鹰的红宝石眼睛”都指代金钱和物质,而“美丽的公主”影射的也是现代人的一种欲望,即情欲。这里,那个所谓“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的深层次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人类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为了这个神秘的象征而试图征服自然的,而当人类残酷无情地将生态环境破坏成了垃圾场,将鹰的双脚砍下迫害了自然界的生物之后,却迥然发现其追求的那个谜一样的“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某种个人利益。简言之,人类最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企图征服自然的,无疑人类中心主义即成为了人类不断破坏利用生态环境的根本原因。
开放式的故事结局似乎用另外一个谜为故事画上了句号。“我”将公主扔向山下,交由山下的人群处置。其实,“公主”象征的是人类的个人利益,正是利益的驱使,人类才不断地破坏利用着生态环境,而“将公主扔向山下的人群”则暗示了作者的生态观,他呼吁现代社会中的人类要抛弃自己的利益,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要尊重自然,以生态自然环境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反之,为了人类本身的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人类最终只会走向死亡。
四
总之,小说家巴塞尔姆将戏仿、解构、重建等后现代主义的元素综合运用到了短篇小说《玻璃山》当中,从而对当代的生态危机进行了真切的描述,向现代人敲响了生态生活的警钟。巴塞尔姆的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著名立方主义的先驱派画家毕加索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毕加索是个不断变换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和实验者,他善于在各种变异风格的创作中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能在各种手法的综合使用中,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例如,毕加索在其名画《格尔尼卡》中,将象征和平的鸽子、嘶叫狂奔的战马、默默哭泣的妇女儿童以及坍塌的雕塑等毫不相干的元素置于同一平面图画中,给观赏者以视觉震撼,进而激发观赏者从多角度去理解他的画作,从而对其画作进行多重解读。同样,巴塞尔姆将各种毫不相干的语言片段拼贴在一起,从而造成文本视觉上的混乱感,激发读者从多种层面解读文本,阐释他的小说。巴塞尔姆这位貌似“玩弄文字”的作家,实际上对社会的变革有着特别的敏感,对社会、人生有着密切的关注。他的作品中的拼贴、解构实际上是以一种貌似无序的文学形式表现了现实社会的无序和混乱,从而揭露出现实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重重危机。而这种对现实的真实描述,正是巴塞尔姆小说中的精华所在。
《玻璃山》一文虽篇幅较短,但它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物欲横流、危机重重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真切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并试图寻找造成这些社会危机的根源,即人类对自然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贪婪地攫取。正是由于人类企图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人类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平衡的客观法则,受到物质主义,特别是拜金主义的利诱,人类尽一切可能开发和利用环境,最终造成了生态失衡的现状。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社会的生机活力也荡然无存,逐渐被小说中描写的“尸横遍地”垃圾场所取代。在故事的结局处,主人翁“我”愤怒地将山顶上“美丽而着了魔的公主”抛向山下的旁观者,即现代社会的普通民众。这一情节的构思旨在呼吁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必须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则,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的严酷责罚——死亡。根据生态文学的特点,本文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探寻并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无疑可谓是一篇能给人以启示的生态文学的力作。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不仅是对此篇小说多重意义的又一次诠释,同时对倡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生态社会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物质文明和自然生态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沦为了死气横生的精神荒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此篇小说不仅能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意识形态,而且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为人类今后建立生态社会指明了方向。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体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而这一觉醒为人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它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Awakening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 Interpretation of Donald Barthelme’s Glass Mountain via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y
DONG We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Yunna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interprets the climbing of Glass Mountain by modern people in the post-modern novel Glass Mountain a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awareness in modern society. This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enriches the multi-facet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but also provide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people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human be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Criticism; ecology crisis; anthropocentrism
〔责任编辑: 燕 妮〕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6-0141-04
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1989)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以其戏谑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而闻名于世,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批评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美国“新一代后现代作家”之父。①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反应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长、短篇小说,并曾从事过新闻记者、杂志编辑、大学教师等工作。其代表作《白雪公主》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对古老的格林童话进行了解构和重建,堪称后现代小说中的经典。巴塞尔姆的小说,不论长篇还是短篇,都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其一,后现代主义中的解构主义特征在巴塞尔姆的作品中显露无遗。作者常常将貌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及破碎无序的句子拼贴或并置在一处,或在故事中穿插混乱的时空、模糊的人物及跳跃的情节等。其二,戏仿也是巴塞尔姆作品中的又一后现代主义特征。所谓戏仿,并不是对某一文本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比较基础上的一种有差异的重复。例如,《白雪公主》是以古老童话为题材的,但童话在巴塞尔姆笔下却出现了人物的变形和情节的扭曲。通过这样的戏仿手法,巴塞尔姆旨在实现小说意义新的诠释。而这正是巴塞尔姆小说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特征——重建,即意义的重建。巴塞尔姆的小说一反传统小说中的情节及人物的发展特征,试图凭借语言的碎片强调小说全新的意义,从而对当代现实社会提出新的讨论和批评。
一
生态批评是一种繁荣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新兴批评理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对其的统一定义。一般而言,生态批评研究的是文学文本中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著名生态理论批评家格雷格•杰拉德教授所定义的,“生态批评探索的是从华兹华斯和梭罗到迪斯尼和BBC期间的所有自然文献中想象和描绘人与环境关系的方式” 。②美国公认的生态批评的创始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也将生态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和物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 ③当前普遍使用的生态批评的定义是由大卫•梅泽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批评是研究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文学的科学” 。④简言之,生态批评是以自然和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研究文学文本的一种崭新的方法论,其重点就是要探究人与自然的深层次关系并揭示人对自然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的。作为我国生态批评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的王诺教授归纳了生态文学的三点核心特征,即“第一,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第二,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第三,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 。(注: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9)由此可见,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诠释一篇文学作品,使之成为生态文学,一方面是要剖析作者如何在文本中构建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要从文本中找到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而最终将和谐生态社会的核心归纳为生态系统的根本利益。
二
巴塞尔姆创作的短篇小说《玻璃山》无疑也是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一。该部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都市生活》中,其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运用和创新受到了国内外多位评论家的广泛评论。在《玻璃山》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戏仿、解构、重建等后现代主义小说普遍的写作技巧,彻底颠覆了那堪的那维亚古老童话故事《玻璃山上的公主》中所描绘的英雄救美并最终和公主成婚登上王位的浪漫故事情节,创造性地讲述了一个现代都市人不断攀爬一座位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城中心的玻璃山的离奇故事。
全文共由100个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没有传统小说的线性发展情节。其内容表面上毫无逻辑、秩序混乱,然而,这似乎支离破碎的荒谬情节却反映出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深度思考。作者通过对攀爬过程中主人翁“我”的内心世界和山下“我的熟人们”对“我”的态度的描写,试图构建一个人类生态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即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对现代社会中所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提出警告。因此,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不仅能丰富对该篇小说的多元化理解,而且对启发人类构建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任何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也不例外。著名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帕翠思娅•沃注意到“在巴塞尔姆的大多数作品里, 虚构的世界体系里总是浮出保持真实生活原样的点点滴滴”。(注: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 London & New York: Methuen.1984.转引自段艳丽,试论《玻璃山》中的简化原则)也就是说,巴塞尔姆的《玻璃山》虽然使用了戏仿、解构、重建等诸多的后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而使其情节内容显得朦胧而晦涩,但这表面上支离破碎的情节却正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玻璃山》的创作背景是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那时,蓬勃发展的美国工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而联邦政府所奉行的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政策也使得土地等自然资源遭到无节制的开垦和利用,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另外,当时人们认为在地大物博的美国境内,自然资源是用之不竭的,这样的盲目乐观和错误认识也再次加重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正如当时美国农业部部长吉福德•平肖曾指出的:“人类第一重要的责任就是控制他们所生活于其上的地球。”(注:张延杰: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产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总第186期)当时的政府完全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反而强调要将自然资源控制在人类手中,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和开发每一份自然资源。人们彻底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而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急剧膨胀所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名论著《寂静的春天》中所指出的公害和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普遍存在的贫困、失业、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及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的发生, 各种社会思潮的肆意流行,使整个社会变得动荡不安, 美国传统价值观念遭到挑战,人类的本性被工业机器所扭曲和扼杀,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恶化。
三
具体分析,整个故事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分阶段性的将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故事结局发人深省。
首先,小说的题目“玻璃山”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作者的自然观。众所周知,山是组成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山就代表着自然,反映着自然,是自然的一个表象。再看“山”的限定词“玻璃”,玻璃通常给人以纯洁、通透的感觉,这里作者以“玻璃山”为题,旨在暗示自然是纯洁而美丽的。作者接下来对此座玻璃山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写:“用手摸摸这山坡,会觉得凉。仔细观察这山坡,能看到里面闪闪发光的蓝白色火焰。”这里山的凉意暗示着山的神圣,而里面不知为何物的蓝白色火焰更强调了山的神秘。其后作者再次突出了山的伟岸高大,“此山或高耸入云,或直指太阳”。既然山是自然的代表,那么作者这样写就反映出其自然观,即:自然是伟大的、神秘的,不可控制的。故事的第二句定义了山的具体位置,“这座玻璃山矗立在十三大街和第八大街的拐角处”。无疑,十三大街和第八大街指的是纽约的市中心。显然,一座大山唐突地出现在大都市中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肆意开发和利用是贪婪的,使得在硕大个纽约城中也许最后一丝自然的痕迹便是这座玻璃山了。作者将题目定为《玻璃山》,一方面是戏仿了古老的神话故事,促使人们对两个故事进行深度的对比,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则是暗示着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自然的故事。
故事开端的第一句话就揭示了全文的主线。“我正试图爬上那座玻璃山”。故事的主人公“我”是大都市中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普通人,代表着现代社会中的人民大众。第一句话就点明了人类的野心,即要爬上那座玻璃山,要战胜自然,要控制自然。在小说中,作者反复强调了爬山的方法,即依赖“助爬铁钉”和“橡皮吸盘”。显然,这两种攀爬工具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作者认为,人类通过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对自然的统治和利用。在主人公“我”不断攀爬玻璃山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看向山脚,观察山下旁观者的言语和行为,而且攀爬者爬得越高似乎对山下人的观察就更为细致而全面。这里“旁观者”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其他民众,而这一情节则喻示着人类在逐渐战胜自然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认识自己的社会,特别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本性。
随着第三句“我已登上山坡的下段”,故事进入到发展阶段。 “我”在爬山过程中对山下人群的观察暗示着人在企图控制自然的客观实践中所获得的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作者多次在小说中重复强调“我在这一带地方是个新人,但我有些相识的人”。一次次的“新人”及“相识的人”的出现,更为生动地表明现代社会人情的冷淡及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当我爬到两百英尺高度的时候,山下“我”相识的人给“我”加油,说道:“蠢货”、“笨蛋”。从常识看来,一个站在两百英尺即距离地面六十米左右高度的人是不可能清楚地观察到山下人们的行为的,更不可能听清楚山下人群所发出的只字片语。这样看似荒谬的情节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实践中所获得的对社会本质越来越真切的认识。而山下人群所发出的污言秽语恰如其分地突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道德的沦丧及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消失。随着“我”不断的攀爬,“我”听到的看到的社会现实更为丰富了。山下的人评论我说:“这愚蠢的下流胚。”“最好给他胯下一脚。”“最好用尖棍戳他的眼睛。”“最好用湿鱼抽他的肚皮。”“最好用石头砸他的背。”“他要是摔下来,不会摔得鲜血四溅吗?”“但愿如此,我会把手巾浸进他的血里。”这一系列的刻薄言语更成为了这个人群冷漠、缺乏温情、道德沦丧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然而,除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危机,遭到严重破坏的现代生态环境在故事中也通过具体细节描绘了出来。例如,“人行道上满是狗屎,五彩缤纷,有土黄色、棕土色、铁黄色、深赭色……一排榆树被拦腰折断,躺在大众汽车和勇士汽车之间”。 现代社会里,为了要修建更多的停车场,越来越多的树木遭遇砍伐的厄运。而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利用,城市和城市周边野生动物已近绝迹,城市已经变成一个由狼驯化而来的宠物狗们堆积狗屎的垃圾场。在不断放大现代社会现实的过程中,作者还巧妙地加入了讨论,探究了人类盲目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而最终作者用反讽的手法将这一原因归纳为:为了获得“金色城堡里的那位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
当“我”登至二百零六英尺高度,胜利在望时,故事发展到高潮阶段,作者对人类征服自然的做法的原因和后果都进行了总结。这时“我”看见“在山脚下堆满了马的尸体,还有骑马人的尸体,很多垂死的人还在呻吟”。在第六十三句中,作者罗列了许多骑马登山而失败的爵士的名字以加强效果。“骑马人”的形象让读者不禁联想到古时的骑士,而“山下堆满了尸体”则暗示了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其对自然的征服之旅,而此行为的唯一后果就是人类的死亡。一次次的死亡,一次次的尝试,无数人在攀爬过程中丧生,而又有多少人固执地继续往上爬,这体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欲望之强、野心之大。此时,作者也逐渐揭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玻璃山顶是金色的城堡,“那座金制的城堡由一只消瘦的雄鹰守卫着,它的眼睛是两块冒着火焰的红宝石”。而金色的城堡存在着那个“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我朝这个有多层含义的象征走去,可是我一摸它,它只不过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金色城堡”和“雄鹰的红宝石眼睛”都指代金钱和物质,而“美丽的公主”影射的也是现代人的一种欲望,即情欲。这里,那个所谓“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的深层次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人类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为了这个神秘的象征而试图征服自然的,而当人类残酷无情地将生态环境破坏成了垃圾场,将鹰的双脚砍下迫害了自然界的生物之后,却迥然发现其追求的那个谜一样的“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某种个人利益。简言之,人类最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企图征服自然的,无疑人类中心主义即成为了人类不断破坏利用生态环境的根本原因。
开放式的故事结局似乎用另外一个谜为故事画上了句号。“我”将公主扔向山下,交由山下的人群处置。其实,“公主”象征的是人类的个人利益,正是利益的驱使,人类才不断地破坏利用着生态环境,而“将公主扔向山下的人群”则暗示了作者的生态观,他呼吁现代社会中的人类要抛弃自己的利益,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要尊重自然,以生态自然环境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反之,为了人类本身的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人类最终只会走向死亡。
四
总之,小说家巴塞尔姆将戏仿、解构、重建等后现代主义的元素综合运用到了短篇小说《玻璃山》当中,从而对当代的生态危机进行了真切的描述,向现代人敲响了生态生活的警钟。巴塞尔姆的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著名立方主义的先驱派画家毕加索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毕加索是个不断变换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和实验者,他善于在各种变异风格的创作中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能在各种手法的综合使用中,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例如,毕加索在其名画《格尔尼卡》中,将象征和平的鸽子、嘶叫狂奔的战马、默默哭泣的妇女儿童以及坍塌的雕塑等毫不相干的元素置于同一平面图画中,给观赏者以视觉震撼,进而激发观赏者从多角度去理解他的画作,从而对其画作进行多重解读。同样,巴塞尔姆将各种毫不相干的语言片段拼贴在一起,从而造成文本视觉上的混乱感,激发读者从多种层面解读文本,阐释他的小说。巴塞尔姆这位貌似“玩弄文字”的作家,实际上对社会的变革有着特别的敏感,对社会、人生有着密切的关注。他的作品中的拼贴、解构实际上是以一种貌似无序的文学形式表现了现实社会的无序和混乱,从而揭露出现实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重重危机。而这种对现实的真实描述,正是巴塞尔姆小说中的精华所在。
《玻璃山》一文虽篇幅较短,但它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物欲横流、危机重重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真切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并试图寻找造成这些社会危机的根源,即人类对自然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贪婪地攫取。正是由于人类企图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人类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平衡的客观法则,受到物质主义,特别是拜金主义的利诱,人类尽一切可能开发和利用环境,最终造成了生态失衡的现状。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社会的生机活力也荡然无存,逐渐被小说中描写的“尸横遍地”垃圾场所取代。在故事的结局处,主人翁“我”愤怒地将山顶上“美丽而着了魔的公主”抛向山下的旁观者,即现代社会的普通民众。这一情节的构思旨在呼吁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必须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则,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的严酷责罚——死亡。根据生态文学的特点,本文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探寻并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无疑可谓是一篇能给人以启示的生态文学的力作。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不仅是对此篇小说多重意义的又一次诠释,同时对倡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生态社会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物质文明和自然生态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沦为了死气横生的精神荒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此篇小说不仅能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意识形态,而且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为人类今后建立生态社会指明了方向。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体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而这一觉醒为人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它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Awakening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 Interpretation of Donald Barthelme’s Glass Mountain via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y
DONG We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Yunna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interprets the climbing of Glass Mountain by modern people in the post-modern novel Glass Mountain a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awareness in modern society. This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enriches the multi-facet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but also provide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people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human be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Criticism; ecology crisis; anthropocentrism
〔责任编辑: 燕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