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物理实验可以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现在就如何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教学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思考
一、首先说教师演示实验。
1、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要做到精心选择。
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但教师不必一一演示,而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
例如,为使学生建立大气压的概念,可选择用“厚纸片顶住一杯水”的演示实验,不必将马德堡半球、针筒抽水等演示实验都端到学生面前,以致罗列了许多现象而忘却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弄得学生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反而达不到建立大气压这一物理概念的目的。
2、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并让学生充分地参与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参与演示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一个“大力士”来与老师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一个力气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拉开。两个学生的对比实验让所以学生印象深刻。再例如:托盘天平的实验、温度计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性实验,可在教师演示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找错、评价。
三、利用投影和电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过。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放大或制作电脑动画,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教师要演示如何调节天平平衡,如何正确读物体的质量。而天平的分度盘较小,砝码的刻度也很小,大部分学生是看不见的,教师演示天平的使用等于是在唱独角戏。这时可利用投影技术,将刻度放大,学生就容易看清。具体的做法是将天平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学生可在屏幕上清晰的看到。或者制作FLASH动画模拟天平的使用,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在“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实验时让学生把红墨水分别滴到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哪个杯中扩散得快;在学习摩擦起电现象时让学生用塑料尺摩擦头皮后吸引小纸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完成覆杯实验。
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凸透镜的实验教学时,有学生就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薄木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像吗?这个像与未遮挡时的像有没有区别?要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齐心协力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思考
一、首先说教师演示实验。
1、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要做到精心选择。
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但教师不必一一演示,而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
例如,为使学生建立大气压的概念,可选择用“厚纸片顶住一杯水”的演示实验,不必将马德堡半球、针筒抽水等演示实验都端到学生面前,以致罗列了许多现象而忘却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弄得学生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反而达不到建立大气压这一物理概念的目的。
2、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并让学生充分地参与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参与演示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一个“大力士”来与老师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一个力气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拉开。两个学生的对比实验让所以学生印象深刻。再例如:托盘天平的实验、温度计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性实验,可在教师演示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找错、评价。
三、利用投影和电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过。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放大或制作电脑动画,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教师要演示如何调节天平平衡,如何正确读物体的质量。而天平的分度盘较小,砝码的刻度也很小,大部分学生是看不见的,教师演示天平的使用等于是在唱独角戏。这时可利用投影技术,将刻度放大,学生就容易看清。具体的做法是将天平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学生可在屏幕上清晰的看到。或者制作FLASH动画模拟天平的使用,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在“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实验时让学生把红墨水分别滴到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哪个杯中扩散得快;在学习摩擦起电现象时让学生用塑料尺摩擦头皮后吸引小纸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完成覆杯实验。
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凸透镜的实验教学时,有学生就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薄木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像吗?这个像与未遮挡时的像有没有区别?要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齐心协力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