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析病句是高考必考考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高三总复习,老师和学生往往在这一块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学生快速发现并修改语病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一、规律一:句中有顿号和连词“和”的句子,常常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思考
1.能否并列
命题者往往把相互有交叉关系或包含关系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例如,它既是一本宣传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读物,又是传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语知识、文字知识,纠正病句、错字的专门读物。句中的“、”相当于连词“和”,明显“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语知识”、“文字知识”四者中间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2.并列部分逻辑顺序是否合理
有些看似并列的成分其实有明显的逻辑顺序,如稍不注意就可能犯“不合逻辑”的错误。例如,我们必须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好、传承好、保护好。句中的“、”相当于连词“和”,而“发扬好”“传承好”“保护好”按逻辑顺序来说应该是先“保护好”,再“传承好”,然后“发扬好”,所以应把“发扬好”和“保护好”的位置对调。
3.并列部分与句中前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我们学习章回小说,应重点体味作品丰富深刻的社会内涵及其艺术手法,句中“及”相当于连词“和”,它连接的“社会内涵”和“艺术手法”共用一个动词谓语“体味”,而“体味”与“艺术手法”搭配是不恰当的。再如,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句中的“理解和品味”两个动词谓语共用一个宾语“魅力”,明显“理解”与“魅力”搭配是不恰当的。
4. 是否产生歧义
如“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就有“中国全体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部分地區”两种理解,在具体的句子中就造成了歧义。
5.并列部分前后结构是否一致
例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汲取群众之智慧是我们党一直倡导和形成的长期优良传统。句中“和”前面的短语“一直倡导”是偏正短语,按照对称原则,“和”后面的短语也应该是偏正短语,所以应把“长期”放到“形成”的前面。再比如,孔子在众多优秀弟子中最看重颜回,只因为他高尚的品格和意志。句中就要在“意志”前面加上“坚强的”方能和“高尚的品格”结构一致。
6.是否省略介词
有些句子省略了介词往往不容易看出来,是病句修改中的一大难点。例如,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作了深入的讨论,令人耳目一新。句中“和”后面就应该添加介词“与”,因为从句中可以看出,这篇论文深入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二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
二、规律二:句中有关联词的句子,常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
1.关联词是否配套
有一些关联词有其固定的搭配对象,如果打破常规,胡乱搭配,就可能犯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如,人们认为,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句中“不只是”就与“而是”搭配不当,“不只是”常与“而且是”搭配,表示递进关系。分析句子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应把“不只是”改为“不是”。
2.是否需要关联词
有时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之间并没有转折、递进、因果、假设等关系,却滥用关联词造成语病。例如,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从外界筹措的,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句中的“然而”一词就使前后分句构成了转折关系,仔细分析,前后分句并没有转折的必要,所以“然而”一词就应删除。再如: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句中“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是“我对学科有偏重”的具体体现,而不是结果,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应删掉“由于”和“因而”。
3.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第一个分局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例如:不仅我认识他,老王也认识他。句中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我”,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王”,前后主语不同,所以“不仅”应放在“我”前面。在“我不仅认识他,而且了解他”一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都是“我”,所以“不仅”应放在“我”后面。
4.关联词所引导的前后分句的逻辑顺序是否合理
尤其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后一个分句的语意一定比前一个分句的语意重、程度深。例如,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事关国家民族的文明昌盛,也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句中的关联词“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明显后一个分句的程度比前一个分句深,所以,应把“事关国家民族的文明昌盛”与“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位置对调。再比如:陈寅恪先生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像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忧伤,而且是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更是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句中的“不仅是……而且是……更是……”递进关系非常明显,所以应把“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与“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位置对调。
很多同学对语病题有一种畏惧心理,其实,如果对平时做过的语病题进行归纳总结 ,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按照规律去做题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一、规律一:句中有顿号和连词“和”的句子,常常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思考
1.能否并列
命题者往往把相互有交叉关系或包含关系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例如,它既是一本宣传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读物,又是传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语知识、文字知识,纠正病句、错字的专门读物。句中的“、”相当于连词“和”,明显“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语知识”、“文字知识”四者中间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2.并列部分逻辑顺序是否合理
有些看似并列的成分其实有明显的逻辑顺序,如稍不注意就可能犯“不合逻辑”的错误。例如,我们必须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好、传承好、保护好。句中的“、”相当于连词“和”,而“发扬好”“传承好”“保护好”按逻辑顺序来说应该是先“保护好”,再“传承好”,然后“发扬好”,所以应把“发扬好”和“保护好”的位置对调。
3.并列部分与句中前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我们学习章回小说,应重点体味作品丰富深刻的社会内涵及其艺术手法,句中“及”相当于连词“和”,它连接的“社会内涵”和“艺术手法”共用一个动词谓语“体味”,而“体味”与“艺术手法”搭配是不恰当的。再如,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句中的“理解和品味”两个动词谓语共用一个宾语“魅力”,明显“理解”与“魅力”搭配是不恰当的。
4. 是否产生歧义
如“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就有“中国全体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部分地區”两种理解,在具体的句子中就造成了歧义。
5.并列部分前后结构是否一致
例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汲取群众之智慧是我们党一直倡导和形成的长期优良传统。句中“和”前面的短语“一直倡导”是偏正短语,按照对称原则,“和”后面的短语也应该是偏正短语,所以应把“长期”放到“形成”的前面。再比如,孔子在众多优秀弟子中最看重颜回,只因为他高尚的品格和意志。句中就要在“意志”前面加上“坚强的”方能和“高尚的品格”结构一致。
6.是否省略介词
有些句子省略了介词往往不容易看出来,是病句修改中的一大难点。例如,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作了深入的讨论,令人耳目一新。句中“和”后面就应该添加介词“与”,因为从句中可以看出,这篇论文深入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二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
二、规律二:句中有关联词的句子,常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
1.关联词是否配套
有一些关联词有其固定的搭配对象,如果打破常规,胡乱搭配,就可能犯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如,人们认为,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句中“不只是”就与“而是”搭配不当,“不只是”常与“而且是”搭配,表示递进关系。分析句子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应把“不只是”改为“不是”。
2.是否需要关联词
有时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之间并没有转折、递进、因果、假设等关系,却滥用关联词造成语病。例如,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从外界筹措的,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句中的“然而”一词就使前后分句构成了转折关系,仔细分析,前后分句并没有转折的必要,所以“然而”一词就应删除。再如: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句中“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是“我对学科有偏重”的具体体现,而不是结果,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应删掉“由于”和“因而”。
3.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第一个分局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例如:不仅我认识他,老王也认识他。句中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我”,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王”,前后主语不同,所以“不仅”应放在“我”前面。在“我不仅认识他,而且了解他”一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都是“我”,所以“不仅”应放在“我”后面。
4.关联词所引导的前后分句的逻辑顺序是否合理
尤其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后一个分句的语意一定比前一个分句的语意重、程度深。例如,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事关国家民族的文明昌盛,也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句中的关联词“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明显后一个分句的程度比前一个分句深,所以,应把“事关国家民族的文明昌盛”与“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位置对调。再比如:陈寅恪先生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像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忧伤,而且是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更是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句中的“不仅是……而且是……更是……”递进关系非常明显,所以应把“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与“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位置对调。
很多同学对语病题有一种畏惧心理,其实,如果对平时做过的语病题进行归纳总结 ,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按照规律去做题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